第9课 辛亥革命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第9课 辛亥革命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 辛亥革命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9课辛亥革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辛亥革命教案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教学内容来源: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学主题:历史一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设计者:目标确定的依据1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了解武昌起义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 .教材分析辛亥革命从中国人民抗争的角度来讲,它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从近代化的探索来看,它迈出了近代化探索实质性的一步。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所以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3
2、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的兴趣一般都比较广泛,对于历史他们通常都是十分感兴趣的。所以教师要注意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历史的形象性、生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劣势)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依然是比较欠缺,需要引导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目标1 .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等史实。2 .认识到革命志士的不惟奋斗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最终实现了辛亥革命的胜利。3 .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让学生体会辛亥烈士愈挫愈勇的精神,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由无数的仁人志士的鲜血铺垫而成的,因而要倍加珍惜。而且,这种敢于牺牲自我、勇于奋进的精神是一个
3、艮模得以存续和发展的重要源泉。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经过和影响。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评价任务任务一:了解萍浏赧起义、安庆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等史实。任务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即教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作为国家级的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辛亥革命,去感受那段火红的革命时期。2、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革命志士的奋斗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学生回答:时间领导者起义1906刘道一、蔡绍南萍浏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9课 辛亥革命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