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塑料助剂业的现状分析.doc
《中国塑料助剂业的现状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塑料助剂业的现状分析.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塑料助剂业的现状分析中国塑料助剂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整体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塑料工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中的支柱产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数量不断增多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产业集约度逐步升级;塑料工业的整体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加强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某些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全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塑料助剂在整个塑料行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效、特效(专有)、无公害、多功能化是塑料添加剂的发展方向。随塑料助剂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型的塑料助剂不断涌现许多新型功能
2、性添加剂不仅可满足其应用领域的_求也可适应所应用领域的差异化需要。 1 概况 20_年我国塑料用合成树脂的表观消费量达3834.8万吨 20_年已突破 4000 万吨。随着世界石油价格猛涨 20_ 年我国聚烯烃的增长率明显下滑但电石法聚氯乙烯产量增长率提高已知有十几套十万吨级、甚至百万吨级的装置正在建设或立项预计 20_ 年 PVC的生产能力将达 2000万吨/年产量达1500 万吨 / 年。估计 20_ 年我国塑料用合成树脂的表观消费量达5000万吨塑料助剂的表观消费量达300万吨。 1.1 塑料助剂工业增长速度加快 我国的塑料助剂工业是随聚氯乙烯工业化而发展起来的 塑料助剂产业 经过 50
3、 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门类齐全、生产企业超过1000家的大行业 在技术水平、产品结构、生产规模和科技人员的素质等方面均有长足的进步。 自20_年以来国际原油一路飚升迫使聚烯烃的增长速度放慢在我国由于电石法的贡献 PVC 的产量增幅加快使总的合成树脂产量呈增长趋势。 20_ 年我国塑料制品消耗助剂共计 204.18 万 t 其中 PVC 制品消耗助剂高达 160.51 万 t 20_ 年我国塑料制品消耗助剂估计为 235 万 t 其中 PVC 制品消耗助剂约 180 万 t 。预计 20_ 年我国 PVC 的产能将达 1500 万 t/a 表观消费量量达 1200 万 t 其中 PVC 制品消耗
4、助剂约 200 万 t 塑料助剂的总消费量将超过 250 万 t 说明塑料助剂总需求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20_ 年我国有近 1000 家塑料助剂生产企业其中有 700 家在生产除增塑剂生产企业外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 20_年我国主要塑料助剂产需基本概况详见表 1 。 表 2 为北美、西欧塑料助剂 消费量。对比表 1 和表 2 的数据可知我国的阻燃剂、抗氧剂、抗冲击改性及加工助剂消费量偏低发泡剂和热稳定剂用量过大这表明我国在建筑材料、电子电器、汽车部件的塑料制品中还没有达到阻燃要求;北美热稳定剂用量明显低于西欧是由于主要使用高效低毒的有机锡稳定剂而我国以铅盐为主所以用量为北美的二倍;我们的发泡剂用
5、量为北美的近十倍、西欧的六倍原因是我们主要用低档的AC 发泡剂。 我国塑料助剂的生产规模除增塑剂外大都是小型作坊式企业产品多为通 用型低档产品;产品质量不够稳定品种单一高性能助剂只占极少数。塑料助剂的研发目前还主要以仿制国外已成熟的产品为主新型、高性能助剂的开发、研制所占比例相当低。 近几年来中国塑料工业呈现明显的产业聚集发展态势规模企业数量增长迅速。产业结构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调整。 20_ 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数量在大幅度增加年均增长 20% ;主营业务收入超过 10 亿元以上企业有 8 家超过 20 亿元的企业有 5 家超过30 亿元的企业有 1 家。产业集约度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但
6、集约度还不高。由于中国塑料制品在国际市场遭遇技术壁垒和反倾销虽然 20_年的进口增长较快但出口增长有所放缓。 1.2 “双指令”制约国内企业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摩擦频繁发生我国出口贸易遭遇种种阻力特别是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关于废旧电气电子设备的指令( WEEE 指令)和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 RoHS 指令)。 RoHS 指令明确规定从 20_ 年 7 月 1日起凡投放欧盟市场的大型、小型家用器具、 IT 和远程通讯设备、视听设备、照明设备、电气和电工工具、玩具及休闲运动设备、自动售货机等 8类机电产品不得含有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 PBB
7、和多溴联苯醚( PBDE )等 6 种有害物质; 20_ 年 7 月 5月欧盟理事会又决定对各类玩具和儿童保育品中禁止使用邻苯二甲酸二 -2- 乙基己酯( DEHP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和邻苯二甲酸丁苄酯( BBP );同时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 DINP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 DIDP )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 DNOP)也被禁止在玩具和儿童保育品中使用。在欧盟各国的儿童玩具市场上来自中国的产品约占 70因而这些法令和决定对我国的塑料玩具和塑料助剂(特别是增塑剂、热稳定剂和阻燃剂)冲击很大因为我国的增塑剂 80 是邻苯二甲酸酯类 70 的热稳定剂含铅等重金属盐类 70 的阻燃
8、剂含卤素。RoHS的实施对保护环境具有积极意义但这一指令的检测却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这是一个不确定因素。欧洲议会和理事会的这些指令已给我国的塑料助剂工业带来很大的影响再加上石油价格居高不下而造成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产品利润空间缩小甚止亏损因而我国塑料助剂行业形势严峻。 20_ 年 12 月 18 日 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又提出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制度法规即 REACH 法规并于 20_年 6 月 1 日 起生效。它包括化学物质本身、配制品中的物质及物品中所含的化学物质而化学物质( Substance)定义为自然存在的或人工制造的化学元素和它的化合物金属也属化学物质;配制品( Prep
9、aration)是指所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的溶液或混合物及合金;物品( Article )是指由一种或多种物质混合配制组成的物体。因而涉及面极大它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将带来更大的阻力因此要积极面对必要时还需要请求政府出面。 REACH法规实际上是一个包括技术性壁垒、环境壁垒和社会壁垒在内的新型贸易壁垒。 为了应对国外的相关法令、法规顺应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要求我国政府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令、法规例如:我国已颁布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在许多制品中己禁止使用铅盐和一些重金属盐类稳定剂等。 2 我国助剂行业发展概况 塑料助剂是塑料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合成树脂进行成型加工时为改善其加工性能或
10、树脂本身性能不足而必须添加相应的助剂通过特定的加工工艺而制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塑料制品。聚氯乙烯是使用塑料助剂用量和品种最多的塑料品种近年国际石油价格飞涨促使我国电石法聚氯乙烯树脂快速增长特别是塑料异型材和PVC-U 管材的高速增长极大地推动了塑料助剂需求量的增长。 目前我国已建成较完整的塑料助剂科研与生产体系主要产品基本能够满足塑料工业的发展需要。塑料助剂行业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开发了不少新产品甚至部分产品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例如:中科院化学所、_化学所、复旦大学、_工业大学、_炜林纳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系列稀土功能性助剂 20_ 年销售额达 2 亿元又如_新新塑料助剂科研有限公司、_三叶化
11、工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液体钙/锌复合稳定剂已被美国雅宝公司买断其国外经销权_天大天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光稳定剂已打入国际市场;一些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积极投入塑料助剂新品种的开发研究如中科院化学所研制的抗菌剂、_理工大学的新型膨胀型阻燃剂、扬子石化研究院和_化工研究院联合开发的成核剂等。但是目前我国塑料助剂的研发还主要以仿制国外成熟的产品为主新型、高性能助剂的开发、研制所占比例较低。 我国的塑料助剂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并有一定数量的出口。截至 20_ 年齐_增塑剂有限公司的产能达 36 万 t/a (占全国增塑剂总产能的18 )_亚星股份有限公司的氯化聚乙烯产能突破 7 万 t/a _广洋高
12、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稀土复合稳定剂生产装置产能达到 2.5 万 t/a。 一方面随着塑料工业特别是聚氯乙烯产量的迅速增长以及国际贸易的扩大塑料助剂消费量正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国人环保意识的提高我们必须对现有产品结构进行改革。例如要大幅度地减少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比例提高钙 / 锌复合型等无毒、环保型热稳定剂的比例减少含卤阻燃剂的比例实现助剂的功能化、环保化、超细化、复合化、母料化以及微胶囊化。 2.1 增塑剂 2.1.1 增塑剂简介 增塑剂是塑料加工用助剂中产能和消费量最大的品种其产量约占塑料助剂的 60% 主要用于软质聚氯乙烯制品消耗量约占其总量的 85%还用于聚乙酸乙烯酯等乙烯基树
13、脂、聚偏氯乙烯、聚乙烯醇、纤维素、聚酰胺等。增塑剂的作用是使聚合物软化、增加柔韧性并降低熔体温度便于成型加工的一种助剂它通常是一种不易流动的高沸点液体有机化合物少数是低熔点固体。增塑剂按化学结构可分为:邻苯二甲酸酯类、间苯二甲酸酯类、己二酸酯类、癸二酸酯类、磷酸酯类、硬脂酸酯类、月_酸酯类、柠檬酸酯类、油酸酯类、偏苯三酸酯类、环氧类衍生物、磺酸类衍生物、马来酸酯类、富马酸酯类、衣康酸酯类、多元醇衍生物、含氯增塑剂、聚合型增塑剂等。 2.1.2 增塑剂生产能力及分布情况 目前全世界增塑剂生产能力约 700 多万吨年产量约 500 万吨。具体分布情况为北美占 17% 、欧洲占 25% 、日本占 1
14、1% 亚洲其他地区占 34% 世界其他地区占 13% 。 目前我国增塑剂生产厂家近 40 家上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生产厂家高达 100 多家而产能不足 50 万吨。近十年来生产厂家数量大幅度下降而产能则直线上升单套生产能力已达年产 15 万吨。目前我国增塑剂产能分布大致为华东地区占 60% 华南地区占 10% 华中、华北地区占 20% 其他地区占 10% 。 从表 3 可见 12 家的产能为 120 万吨 / 年占全国总产量的 60% 。 20_ 年_在_建成一套 20 万 t/a 装置同时新加坡大陆化工公司(_)分公司将在_建成一套 12 万 t/a 装置国内还有几家扩建项目投产
15、这样 20_ 年增塑剂的生产能力将达到 240 万 t/a 。其中 20 万 t/a 装置以上的企业有 3 家 10 20 万 t/a 装置的企业有 3 家 5 10 万 t/a 装置的企业有 6 家 1 5 万 t/a 装置的企业有 10 家。今后几年一些规模较小设备、工艺落后的企业还会转产或倒闭产能更加集中但增长的幅度会逐渐变小估计到 20_ 年随着 PVC 树脂的供过于求增塑剂的消费量也会下降最高的产能约为 260 万吨 / 年。 表 4 为专家预测的近 4 年增塑剂的产能、产量与消费量。从表 4 可见产能和消费量增长幅度开始减小产量则仍以 15% 的速度增长。 20_ 年度我国进口增塑
16、剂 43.57 万吨较 20_ 年度下降 11.93% 净下降 5.9 万吨 20_ 年度我国增塑剂生产量为 67.26 万吨(行业内统计数)其中 DOP 为 52.238 万吨、 DBP 为 4.7691 万吨、 DIBP 为 6.7805 万吨、其他 3.4715 万吨。 20_ 年 1 5 月份全国增塑剂生产量 28.14 万吨较去年同期又下降了 6.01% 。 目前我国增塑剂市场消费结构大致为:革制品占 17.5% 泡沫制品占 9% 薄膜制品占 35% 鞋类占 18% 电线电缆占 7.5% 其他制品占 13% 。 由于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加之上游大石化的垄断经营造成上游丁辛醇市场价格一直处
17、于较高价位使得增塑剂成本相对较高也制约了下游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欧盟限制邻苯类增塑剂在部分制品中的使用和 REACH 法案的生效以及我国为调控宏观经济 7 月 1 日出台的降低出口退税政策均对增塑剂的消费产生了极大的负面作用。严重影响了增塑剂行业的正常发展增塑剂行业处于被动挨打地位。 2.1.3 增塑剂行业发展的重点课题 目前全球已开发成功的增塑剂品种高达 500 余种商品化的达 100 多种而我国生产的品种不足 30 种不但制约了增塑剂行业自身的发展更影响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尽管我国增塑剂消费量在逐年递增但是由于产能的大幅提升以及欧盟的 WEEE 和 RoSH 指令对塑料制品及电子产品等出口的限制
18、使得国内市场资源难以快速消化增塑剂各品种进口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由于近几年国内人造革、电缆料、包装材料等发展较好新型绿色环保增塑剂供不应求但是国内大多数生产企业难以达到要求仍需依赖大量进口。 2.1.3.1 加快酯化催化剂研发步伐 欧盟发布的 WEEE 和 RoHS 指令对增塑剂行业的冲击虽然目前还不大但在今后两年会很快受影响因此我们应尽快调整产品结构逐步限制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比例提高偏苯三酸酯类、柠檬酸酯类、聚酯类、环氧大豆油等无毒、环保增塑剂的产量。 20_ 年环氧大豆油、柠檬酸酯类、偏苯三酸酯类环保增塑剂的产量有所提高特别是环氧大豆油比 20_ 年产量达到 28 万吨。 REA
19、CH 法规也会考验增塑剂的质量由于我国增塑剂的合成工艺落后重金属含量较高很难通过上述指令、法规因而将会对出口产品受到影响。 应加快开发催化效率高、排污少、废水易处理的工艺以进一步提高增塑剂产品质量、改善工业生产环境和降低生产成本。 为此今后要采用新的酯化催化体系例如固体超强酸、稀土固体催化剂、固载_酸固化催化体系或其他固体酸催化剂。 2.1.3 .2 逐步调整产品结构加强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 我国增塑剂的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国际环境和国内需要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比例高达 80% 氯化石蜡约占 11 其他增塑剂仅 9% 也就是说 90% 的增塑剂为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产品应予以调整。由于大豆油价格和原料
20、来源稳定产品利润空间相对较大一些小企业纷纷上马但质量参差不一;我国偏苯三酸酯资源丰富生产工艺成熟偏苯三酸酯适用于耐高温( 105 )电缆料有望得到较快发展 20_ 年国内需求量 4.5 万 t 进口近万吨 20_ 年预计需求量为 5.5 万 t ;对苯二甲酸、柠檬酸酯类增塑剂已有多家企业具备生产能力但因价格因素而迟迟得不到发展应该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 大力发展环保型增塑剂今后几年的任务是改变以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为主的体系要改变原材料路线下力气发展环保型增塑剂首先要开展已基本掌握生产工艺的偏苯三酸酯类、柠檬酸酯类、聚酯类、环氧大豆油、对苯二甲酯类等无毒、环保增塑剂的研究和生产研究改进工艺、降低
21、成本。 2.1.3 .3 开发功能性增塑剂 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 DCHP )是一种防潮增塑剂可使塑料表面收缩致密起到防潮和防止增塑剂挥发的作用该产品国内已有小规模生产应改进工艺、扩大生产满足国内需求; 癸二酸二己酯为低挥发度耐寒增塑剂具有无毒、透明、粘度低等优点常用于农膜、电线电缆、人造革及冷冻包装材料目前的酯化工艺对环境污染大产品中杂质多影响产品质量应改变催化体系提高产品质量。耐霉菌增塑剂苯甲酸酯(苯甲酸二乙二醇酯、苯甲酸二丙二醇酯)、二苯甲酸二乙二醇酯、二苯甲酸二丙二醇酯与聚氯乙烯、聚乙酸乙酯等很多合成树脂有很好的相容性、耐油、耐抽出、耐污染性和加工性能挥发性和迁移性小可改善其加工性、降
22、低熔体温度和缩短加工时间是较理想的增塑剂常用作高填充地板料的压延和挤出但其耐霉菌性差。若将苯甲酸酯与二苯甲酸酯按特定比例混合则除保留其上述性能外还具有极好的耐霉菌性。二苯甲酸酯中半酯量(即羟值含量)越高耐霉菌性也越好。52.1.3 .4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我国高碳醇原料充足增塑剂行业应充分利用这一原料优势开发新品种。例如_齐_增塑剂股份有限公司 开发的邻苯二甲酸正辛、正癸酯(即 810 酯)产品增塑效率高耐热性、耐挥发性、耐候性、卫生性和制品透明性均优于 DOP 可作为主增塑剂使用在性能要求高的 PVC 制品中可替代 DINP 、 DIDP 、 DOA DOS 等增塑剂; 我国石蜡资源丰富氯化石
23、蜡的生产工艺成熟可发展高氯含量氯化石蜡; 我国乙二醇年产量已超过 60 万 t 副产二乙二醇等多元醇价廉易得应开发苯甲酸二乙二醇酯等价格低、挥发性小、低毒的增塑剂。 国内 柠檬酸原料丰富、供过于求应该重点研究其酯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建设大型乙酰柠檬酸酯生产装置。环氧大豆油的原料来自农副产品我国已掌握规模生产技术但在环氧值、色泽等质量指标上应有所提高目前小型企业积极生产但质量不够稳定希望大中型 增塑剂企业应改变观念投入生产。 2.1.3 .5 废弃聚合物的回收利用我国的热塑性聚酯产量在二千多万吨每年有 500 多万吨回收料因而对苯二甲酯类原料来源丰富我们要积极利用它来制造对苯二甲酯类 增塑剂。用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塑料 助剂 现状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