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新时代党开展反腐败斗争实现自我革命的成就与经验.docx
《【党课讲稿】新时代党开展反腐败斗争实现自我革命的成就与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讲稿】新时代党开展反腐败斗争实现自我革命的成就与经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党课讲稿】新时代党开展反腐败斗争实现自我革命的成就与经验摘要:新时代党坚持以严的主基调管党治党,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开辟了党的自我革命新境界。其主要成就体现为:党对反腐败斗争的领导全面加强,实现了反腐力量的自我革新;制度反腐的力量全面提升,实现了监督体系的自我完善;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全面加固,实现了组织肌体的自我净化;全链条假造了高素质干部队伍,实现了党员干部的自我提升。在新征程上,要坚持党中央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全周期管理”方式一体推进“三不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反腐败斗争,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反腐败理论和方式方法的创新。关键词
2、党的二十大;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自我革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口69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零容忍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开展反腐败斗争进行自我革命,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实现了反腐败的组织形态和力量体系重塑。总结和梳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展反腐败斗争实现自我革命的伟大成就,对于新时代新征程打赢反腐败斗争,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有着重要意义。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展反腐败斗争实现自我革命的主要成就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勇气,开展反腐败斗争进行自我革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最鲜明的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
3、中国共产党立体式全方位开展反腐败斗争,在坚持党对反腐败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升制度反腐效能、筑牢思想拒腐防线和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上取得了伟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彰显了党开展反腐败斗争实现自我革命的强大伟力。(一)党对反腐败斗争的领导全面加强,实现了反腐力量的自我革新党的十八大前,党内“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较为严重,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口5,并且在一些领域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广大干部群众对此深恶痛绝。然而,反腐败斗争在工作特点上又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敏感性。因此,在反腐败斗争中,必须保证党的全面领导,只有将党的领导深入到反腐败工作的各个环节,才能保证反腐败工作不偏离正确轨道,党的自我革命方能有
4、效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祛病治乱,全面加强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实现了反腐败领导体制、责任体系、工作力量的重塑,构建了反腐败领导的新格局。1.领导监察体制改革,实现了反腐败领导体制重塑体制机制决定效率和活力,党的十八大前党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存在的问题是,“反腐败机构职能分散、形不成合力,有些案件难以坚决查办,腐败案件频发却责任追究不够”2o针对这一现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建立党统一领导的反腐败工作机构,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3.因为,只有通过建立党统一领导的反腐败机构和高效的监督监察体系,才能统一方向汇聚力量,实现反腐败效能最大化。党的十八大后,在党中
5、央的统一领导下,拉开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序幕,北京、山西等地是最初的试点省份。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出台,标志着监察体制改革成果实现了从实践到制度的转化,这也进一步推进了党的自我革命。与此同时,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在机构设置上实现了从国家到地方的监察委员会的建立,有效解决了反腐力量分散、监督治理主体分散等弊端,提升了党开展反腐败斗争实现自我革命的势能和效能。改革后,形成了“纪委+监委”的反腐败新格局。这一新格局既充实和加强了反腐败力量体系,又强化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使党能在开展反腐败工作时能有效整合力量,做到靶向发力。换言之,监察体制的改革使党牢牢掌握了纪检监察工作与反腐败斗争的政治主动
6、权和全面领导权,增强了党整合反腐力量的能力,重塑了反腐败领导体制。2 .压实党委反腐败斗争主体责任,实现了反腐败责任体系重塑党委(党组)是各级单位和组织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的主体力量。但一段时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却只是一些地区和部门党委(党组)喊得震天响的口号,没将其转变落实为党委(党组)具体的工作职责,这就导致部分党员干部逐渐淡薄了党的纪律观念。与此同时,在党委(党组)内部,一些领导干部不敢对错误思想和不良作风亮剑,为了追求组织内部形式上的团结和气,而忽视组织内部的教育和管理,对于一些滑向腐败的党员干部,更是采取一种视若无睹的态度,任其逐步走向深渊。针对这一局面,以习近平同
7、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度层面明确了要求,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4o并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对党委(党组)落实和履行反腐败斗争主体责任明确了纪律要求。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将各级党委(党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工作作为开展党内巡视监督的重要内容,并明确党委(党组)的主要负责人是其所在党委(党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第一责任人。这些党内法规和相关规定既强化了对各级党组织“一把手”的监督,又明确了党委(党组)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开展反腐败斗争工作中主体责任。对于开展反腐败工作而言,主体责任
8、的明确,一方面它使各级党委(党组)在党风廉政建设上更加权责分明,另一方面也有效实现了反腐败责任体系的重塑。3 .强化对反腐败斗争全过程、常态化领导,实现了反腐败工作力量重塑全面加强党对反腐败斗争的领导不是一句空话,它切实体现和落实在反腐败斗争的全过程全领域。党的十八大后制定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下面统一简称为工作规划)明确提出,要“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具体要求是“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改革和完善各级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同时强调“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5工作规划出台印发后,各地区党委“一
9、把手”作为反腐败工作第一责任人,在反腐败工作中发挥领导和协调作用。他们一方面抓反腐败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从宏观上把握反腐败工作的前进方向,另一方面又注重统筹协调,从微观上推进反腐败工作各环节的对接和衔接。这就使得党委在落实推进反腐败工作中有了明确目标和方向,有效实现了党对反腐败斗争全过程和常态化的领导。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强化党对反腐败斗争的全过程、常态化领导,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制度均明确了党委和“一把手”对反腐败斗争的全领域全过程的领导作用。(二)制度反腐的力量全面提升,实现了监督体系的自我完善对于反腐
10、斗争而言,制度具有更强的约束性、长期性和长效性。换言之,要用制度思维来惩治和解决腐败问题,具体说来就是“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6。因为只有通过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才能在开展反腐败斗争实现自我革命上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制度效能全面提升,不仅制定和修订了系统化的党内法规,而且通过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形成了较完善的反腐败法律和制度体系,有效加强了制度反腐的力量,为开展反腐败斗争实现自我革命提供了充分的制度保证。1 .构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完善了纪检监察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7开
11、展反腐败斗争实现自我革命的关键就在于对权力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遏制因缺乏监督而带来的权力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构建起了“监察+巡视+派驻三位一体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首先,推动组建了从国家到省、市、县垂直一体的监察委员会。这一机构的设立,其主要目的是要实现对全体公职人员的监督监察全覆盖。其次,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简称为条例)构建起了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新格局,条例充分释放了制度反腐的效能,在发现腐败、治理腐败问题上发挥了“震慑于心,遏制于行”的作用。最后,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对党和国家机关、高校、国有企业等进行派驻监督,既加强了党对这些
12、领域的全面领导,又充分彰显了纪检监察对预防腐败和遏制腐败的监督警示作用。与此同时,关于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完善,习近平总书记还深刻指出:“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但如果不同有关国家机关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越来,就不能形成监督合力。”8410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除抓好党内监督外,还通过衔接贯穿党外监督来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有效形成了多位一体的监督合力,为党开展反腐败斗争预防遏制腐败,实现自我革命提供了有力支撑。2 .制定党内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了党规党纪监督“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9。党的十八大以
13、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制定和修订。从目前党中央公布的最新数据看,“截至2022年6月,全党现行有效党内法规共3718部。其中,党中央制定的中央党内法规221部,中央纪委以及党中央有关部门制定的部委党内法规170部。”10基本形成了“1+4”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框架。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分别以修改党章的方式,对党开展正风肃纪、反腐肃贪实现自我革命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经验要求予以补充和完善,为推进制度治党和制度反腐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一系列党内法规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在完善党规党纪监督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有效地整饬了“四风”,另一方面严惩了党内腐败分子,让党的制度和纪律成了腐败的“
14、高压线”。在整饬“四风”上,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以及限制公款接待、公款吃喝等方面的相关规定,有效纠正了“四风”问题。在开展反腐败斗争惩治腐败分子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调查464.8万件、处分457.3万人,其中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553人,处分厅局级干部2.5万多人、县处级干部18.2万多人。”11这些成绩充分说明,党内法规体系的完善,有效推动了反腐败斗争和党的自我革命。3 .提供充分的反腐败法律供给,完善了司法法律监督要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的滋生,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即一方面要提供充分的反腐败法律供给,另一方面要完善法律监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反腐败国家
15、立法上升到战略高度,完善和修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对贪污受贿罪做了更具体的规定,在惩治贪腐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行贿的惩罚力度。2018年作为首部反腐败国家立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简称为监察法)颁布实行,以法律的形式填补了国家监督的空白。监察法既加强了对所有行使国家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管理,又统一规范了公职人员的政务处分的标准和尺度,深入推进了反腐败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以法律的形式,对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开展反腐败追逃追赃明确了规定,有力推动了追逃防逃追赃机制构建。与此同时,为了从多方位立体化对公职人员实行监督,2019年出台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
16、共和国公务员法对公职人员做出了更全面的规定和限定。必须指出的是,这些法律的修订和出台,有效推动了反腐败斗争和自我革命的开展。(三)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全面加固,实现了组织肌体的自我净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12。因为守住内心就守住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严党纪、整作风、强警示来加固拒腐防变的防线,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做到心中有纪、心中有廉、心中有戒,从而实现党组织与党员干部肌体上的自我净化。1 .通过强化党纪的拒腐防变作用,防止腐败滋生蔓延党的纪律是规范和约束各级党组织及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与此同时,党的纪律所坚持的惩前崽后、治病救人
17、抓小抓早、防微杜渐,有效地发挥了其缓冲腐败犯罪的政治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运用党纪来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堤坝。2016年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明确了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了常态,党纪处分成了管党治党、防微杜渐、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2018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针对“四风”问题变异所带来了的隐性腐败,在廉洁纪律上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群众纪律上,更加聚焦群众身边的腐败。在加强党员纪律约束的同时,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还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对党组织违反党纪的处理方式,加强了对党组织的监督和纪律约束。总言之,注重以强化党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课讲稿 党课 讲稿 时代 开展 反腐败 斗争 实现 自我 革命 成就 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