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病(脑卒中)中西医康复诊疗方案(试行).docx
《广西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病(脑卒中)中西医康复诊疗方案(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病(脑卒中)中西医康复诊疗方案(试行).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附件1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康复诊疗方案(试行)一、范围本方案提出了腰痛的定义,明确了诊断、分型、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二、定义(一)中医病名:腰痛(TCD编码:A17.42)又称腰脊痛,是以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症的疾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腰痛病程较短,腰部多拘急疼痛、刺痛,脊柱两旁常有明显的按压痛;慢性腰痛病程较长,时作时止,腰部多隐痛或酸痛。(二)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IUmbardiSCherniation,1.DH)1.CD-10编码为M51.202)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单独或者连同髓核、软骨终板向外
2、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变,易于反复发作。三、病因病机腰痛的发生主要因外邪侵袭、跌仆闪挫引起经脉受阻,气血不畅,或年老体虚,肾气亏虚,腰府失养。气血阻滞,瘀血留着,痹阻经脉,气血不通,亦可发为腰痛。腰痛的基本病机为经脉痹阻,腰府失养。外感腰痛由外邪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寒为阴邪,其性收引,郁遏卫阳,凝滞营阴,以致腰府气血不通;湿邪侵袭,其性黏滞,留着筋骨肌肉,闭阻气血,阳气不运,以致肌肉筋脉拘急而痛;感受热邪,常与湿合,或湿蕴生热而滞于腰府,经脉不畅而生腰痛。内伤腰痛多因肾之精气亏虚,腰府失养。偏于阴虚则腰府不得濡养,偏于阳虚则腰府不得温煦,故发生
3、腰痛。内外二因,相互影响,风、寒、湿、热诸邪,常因肾虚而乘袭,痹阻经脉,发生腰痛。四、临床表现(一)临床症状。1.腰痛:腰痛常为首发症状。疼痛一般在腰舐部,大多为酸胀痛,可放射到臀部,反复发作,久坐、久站或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2 .下肢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站立、行走、打喷嚏或咳嗽时症状加重,卧床休息可缓解,严重者可伴相应神经分布区域感觉异常或麻木。大部分1.DH发生在1.4/5和1.5/S1,可导致坐骨神经痛,出现下肢后外侧放射性疼痛。少数高位1.DH可使1.21.4神经根受累,引起股神经痛,出现腹股沟区或下肢前内侧疼痛。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极少数病人可表现为双下肢症状。3 .马尾神经
4、症状:中央型椎间盘巨大突出、脱垂或游离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双下肢及会阴部疼痛、感觉减退或麻木,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二)体征。1.一般体征:腰椎侧凸,跛行。腰部活动受限,以前屈受限为主。病变椎间盘的患侧推旁常有压痛,压迫时可诱发远端放射性不适。2 .特殊体征: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脸:1.4/5和1.5/S1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常呈阳性。股神经牵拉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常提示1.21.4神经根受累。3 .神经系统表现:感觉障碍:受累脊神经根会出现相应支配区感觉异常,早期多表现为皮肤感觉过敏,继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肌力下降:受累神经根支配的肌肉可有不同程度
5、的肌力减退,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萎缩。1.5神经根受累时,踝及趾背伸力下降。S1.神经根受累时,趾及足跖屈力下降。反射异常:膝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1.4神经根受压;裸反射减弱或消失表示S1.神经根受压;如马尾神经受压,为肛门括约肌张力下降及肛门反射减弱或消失。五、检查(一)体格检查: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屈颈试验,胭神经压迫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跟臀试验,梨状肌紧张试验等。(二)辅助检查:X射线检查、CT检查、MR1.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三)量表评价。1 .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1.ana1.ogUesca1.e,VAS)、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1.ratings
6、ca1.e,NRS)等。2 .功能障碍评估: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dabi1.ityindex,ODD、Ro1.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OIand-morrisdisabi1.ityquestionnaire,RMDQ)等。3 .心理情感评估:采用情绪认知类量表如焦虑自评量表(se1.f-ratinganxietysca1.e,SA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1.anxietyanddepressionsca1.e,HA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1.tondepressionsca1.e,HAMD)恐惧回避心理问卷(fear-a
7、voidancebe1.iefsquestionnaire,FABQ)等。4 .生活质量评估:采用健康状况SF36(36-itenShort-form,SF-36)、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1.eepqua1.ityindex,PSQD等。六、诊断(一)中医诊断。1 .寒湿证: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病痛不减,寒冷或阴雨天加重。舌质淡,苔白,脉沉而迟缓。2 .湿热证: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3 .瘀血证: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转侧。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
8、涩。部分患者有跌仆闪挫病史。4 .肾虚证:肾阴虚: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肾阳虚: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局部发凉,喜温喜按,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面色胱白,肢冷畏寒。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二)西医诊断。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在X线平片上相应节段有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者即可做出初步诊断,结合CT、MR1.等检查,能准确做出病变间隙、突出方向、突出物大小、神经受压情况的诊断。七、治疗(一)中医治疗。1 .辨证论治中药内服。(1)寒湿证。治法: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推荐方药:甘姜苓术
9、汤加减。干姜、甘草、茯苓、白术、桂枝、苍术等。(2)湿热证。治法:清热利湿,舒筋通络。推荐方药:四妙丸加减。黄柏、苍术、蕙荻仁、防己、革破、络石藤、牛膝等。(3)瘀血证。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推荐方药:身痛逐瘀汤、抵挡汤加减。当归、川苗、桃仁、红花、赤芍、没药、土鳌虫、水虫至、牛膝等。(4)肾虚证。治法:补肾益精。推荐方药:肾阴虚适用左归丸加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枸杞子、龟甲胶等。肾阳虚适用右归丸加减。制附子、肉桂、杜仲、菟丝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枸杞子等。2 .中医外治疗法。(1)普通针刺。以足太阳经、足少阳经、足阳明经穴及阿是穴为主。主穴取腰阳关、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等
10、穴位。若下肢痛沿足太阳经放射,加环跳、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等穴位;若沿足少阳经放射,加环跳、风市、膝阳关、阳陵泉、阳辅、悬钟、足临泣等穴位:若出现两经混合,则配穴交替针刺。取穴可随证加减。疗程:每日12次,一般714日为一个疗程。(2)针刀疗法。取俯卧位,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治疗部位,标记操作部位,针柄与脊柱纵轴方向一致,刀体垂直于皮肤,先快速刺入皮下,松解皮肤、浅筋膜,再松解肌肉层,最后逐层深入缓慢匀速推到小关节骨面,刀锋先向外移动,寻找关节间隙,沿关节间隙切开小关节囊35刀,即松解关节腔。疗程:每周12次,一般34周为一个疗程。(3)灸法。取俯卧位,运用艾绒等材料或药物,点燃后在
11、腰部穴位或痛点进行熏熨,达到防病治病目的。可根据病情选择直接灸、间接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等。取穴可参照普通针刺,随证加减。疗程:每日12次,一般714日为一个疗程。(4)推拿疗法。使用按、揉等手法放松患者腰部肌肉,推、拿、掇等手法操作于患者的两侧腰肌及痛点,并依次治疗患者的臀部、大腿、小腿和足部,可重复数次。疗程:每日1次,一般714日为一个疗程。(5)手指点穴。对肾俞、大肠俞、关元俞、气海俞、风市、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昆仑、太溪等穴位进行点按,可重复数次。疗程:每日12次,一般714日为一个疗程。(6)中药烫熨。参考烫熨方:吴茱萸60g,白芥子60g,莱蔽子60g,菟丝子60
12、g,生盐100og。用上药混合置锅内炒热,至生盐变黄色为止,用布包热熨患部,施治时应注意热度,避免烫伤,若过热可裹上数层布垫,反复使用。其他不同烫熨中药方可根据病情合理使用。疗程:每日12次,一般71()日为一个疗程。(7)穴位贴敷。根据病症选方配穴,将药物贴敷于命门、关元、肾命、脾俞、阿是穴等穴位。急性期用活血止痛类药物,缓解期用散寒止痛、温经通络类药物。疗程:每日1次,一般7IO日为一个疗程。(8)拔罐疗法。取俯卧位,取大肠俞、肾俞、腰夹脊穴、环跳、承山、委中、风市、秩边等穴位。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体位和拔雄方法。疗程:隔日1次。急性疼痛治疗至痊愈为止,慢性疼痛一般710次为一个疗程。(9
13、牵引治疗。取卧位,在腰骸部缚好骨盆牵引带后,每侧各用1015kg重量做牵引。可根据不同牵引设备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疗程:每日12次,一般710日为一个疗程。(10)其他疗法。经皮内热针骨骼肌松解术、关节错缝术、导引功法治疗、中医正骨、穴位埋线、药棒穴位按摩、穴位注射、电针、中药涂擦、中药熏洗、刮疹疗法、壮医经筋疗法等。(二)西医治疗。1 .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笛体类抗炎药、肌肉松弛剂、脱水剂、激素类药物、营养神经类药物及镇静剂对症治疗。2 .手术治疗。(1)出现腰腿痛症状严重,反复发作,经半年以上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病情逐渐加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应采取手术治疗。(2)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括约肌
14、功能障碍者,应采取手术治疗,必要时按急诊手术进行。(3)有明显神经受累表现者,应采取手术治疗。(三)康复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用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1.非手术康复治疗。(1)运动治疗。徒手运动疗法:包括运动控制训练、核心稳定训练、方向特异性训练、麦肯基(MCKenZie)疗法、麦特兰德(Mait1.and)松动术及身心训练的瑜伽、太极等。运动前后要放松,以解除肌肉紧张,运动时穿着宜宽松舒适,动作力求柔和缓慢,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器械运动训练:可选用不稳定踏板、康复训练球、弹性阻力带、各种平衡训练仪、大型脊柱主动康复测试与训练工作站等设备。悬吊运动治疗系统:悬吊运动治疗包括诊断和治疗系统。诊
15、断系统可测定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治疗系统以闭合链运动为主,可激活和训练局部稳定肌。(2)物理因子治疗。临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治疗方式:经皮神经电刺激。一般将电极置于痛区、运动点、扳机点、穴位、病灶同节段的脊柱旁,也可沿着周围神经走向、病灶上方节段、病灶对侧同节段放置,选择相应频率治疗。疗程:每日1次,一般1014日为一个疗程。中频脉冲电疗法。将电极板放置在发生病变椎体间隙的两侧秩边、承扶、委中、阳陵泉等穴位或痛点,选择相应频率治疗。疗程:每日1次,一般714日为一个疗程。高频电疗法。常用超短波、短波及微波等。治疗剂量在急性期选择无热量,亚急性、慢性期选择微热量或者温热量。疗程:每日1次,一般101
16、4日为一个疗程。超声波疗法。取俯卧位,选择连续模式,频率为IMHz,剂量为08-1.5W/Cm2。局部痛点涂抹耦合剂,将探头置于痛点处,采用移动法,移动速度为23cms,在治疗部位缓慢往返或回旋移动。疗程:每日12次,一般510日为一个疗程。冲击波疗法。通过触诊,标记出腰背部扳机点。涂抹耦合剂以增加冲击波向组织的传导。选择适当的参数,对皮肤的压力为轻度到中度。可根据不同的冲击波设备操作说明进行操作。疗程:每周12次,一般35次一个疗程。(3)心理治疗及认知行为疗法。对于慢性疼痛,可针对其存在的抑郁焦虑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及康复知识教育,促使其心理状况改善,缓解疼痛;也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通过直接针
17、对个体相关心理、身体、生活方式障碍,以个体化方式进行康复。(4)其他治疗。肌骨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技术、封闭、富血小板血浆治疗(PIateIet-richp1.asma,PRP)、矫形支具等。2.术后康复。术后康复应在康复评定后,根据评定结果合理进行。术后康复的开始时间与手术方式有关,术后早期应在保证手术部位稳定及不影响愈合的前提下进行维持性康复训练,其中微创手术患者可早期进行呼吸训练、上下肢训练,避免引起腰椎屈伸或旋转的运动。(四)注意事项。进行治疗操作前与患者充分沟通,熟练掌握各项操作程序,及时评估操作反应,预防意外情况的发生。如发生不良事件,按相应规范流程处理。八、个人调护(一)养成正确的
18、姿势习惯: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卧姿及弯腰、取物、携带重物的姿势等,及时纠正不良姿势,避免久坐、久站。(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适当锻炼,控制体重,劳逸结合。(三)正确选择床垫:以中等硬度为首选。(四)注意病后调养:注意卧床休息与适当功能训练相结合,避免受凉,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附件2中风病(脑卒中)中西医康复诊疗方案(试行)一、范围本方案提出了中风病的定义,明确了诊断、分型、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中风病的康复治疗。二、定义(一)中医病名:中风病(TCD编码:A07.01.01)是以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甚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症的疾病,因其发病骤然,变化迅速,故名
19、中风,又称卒中。(二)西医病名: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ICD-IO编码:160-169),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三、病因病机(一)中医病因病机。该病的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气血不足或肝肾阴虚是致病之本,风、火、痰、瘀是发病之标,加之烦劳、恼怒或醉酒饱食等诱因,阴阳严重失调,气血逆乱,清窍失养而致中风。根据中风病位深浅、病情轻重的不同,可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其中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
20、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等;中脏腑则表现为突然神志昏蒙或神志恍惚、口舌歪斜、舌强语骞或不语、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等。(二)西医病因。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常用比较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hetria1.oforg10172inacutestroketreatment,TOAST)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病因型(除以上3种明确病因的分型外,其他少见病因,如血凝障碍性疾病、血液成分改变、各种原因血管炎、血管畸形、结缔组织病、夹层动脉瘤等所致的脑梗死)、不明原因型。出血性脑卒中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等。四、临床表
21、现根据脑损伤的部位、范围和性质不同,在临床可表现为:(一)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肌力、关节活动度、肌张力异常等。(二)感觉障碍:表现为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等障碍。(三)言语功能障碍:表现为语言障碍、言语障碍等。(四)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障碍、注意力障碍、定向力障碍、执行功能障碍、知觉障碍等。(五)吞咽功能障碍:表现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六)日常生活能力障碍:表现为个人卫生自理能力、体位转移能力、行走及乘坐交通工具能力、交流能力、社会认知能力下降等。(七)心理障碍:表现为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性格等多个方面的功能障碍。(八)其他功能障碍:如心肺功能障碍、二便障碍、性功能障碍等
22、五、检查(一)专科检查:包括一般检查,意识状态、精神状态和高级皮质功能检查,脑神经检查,运动系统检查,感觉系统检查,反射检查,脑膜刺激征、自主神经系统检查等。(二)辅助检查。1 .影像学及超声检查:CT、CTA、MRI、MRA、DSA.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TCD)等检杳。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心肌酶学、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抗磷脂抗体等检查。3 .其他检查:可疑存在心源性脑栓塞的患者可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及心脏彩超等检查。六、诊断(一)中医诊断。根据病程时间,可分为急性期(发病后2周以内,中脏腑可至1个月)
23、恢复期(急性期后至6个月)和后遗症期(6个月以上)。急性期根据病情程度,可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1 .中经络。(1)风痰入络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肌肤不仁。平素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弦滑。(2)风阳上扰证: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春涩。平素急躁易怒,头痛,眩晕耳鸣,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绛红,舌苔薄黄,脉弦有力。(3)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舌强语寒。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急躁易怒,少眠多梦。舌质红绛或暗红,苔少,脉细弦或细弦数。2 .中脏腑。(1)痰热腑实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舌强语卷或不语,肢体强急,痰多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腰痛 腰椎 突出 中风 脑卒中 中西医 康复 诊疗 方案 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