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摄影史复习.ppt
《中外摄影史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摄影史复习.ppt(1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外摄影史复习第一章四位摄影术发明者:四位摄影术发明者:Joseph Nicephore Niepce(约瑟夫.尼赛费尔.尼埃普斯)Louis Jacques Mande Daguerre(路易.雅克.芒代.达盖尔)William Henry Fox Talbot(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Hippolyte Bayard(伊波利特.贝亚尔)尼埃普斯的“日光刻蚀法”(涂有柏油的玻璃或金属)经熏衣草油溶解以反光方式观看的影像感光时间:小时“日光刻蚀法”牵马的孩子世界上最早的摄影作品法兰西博物馆收藏价:万美元尼埃普斯摄于1825年意义:世界上有确切年代的第一张照片。但是它仅仅是对绘画的一种复制
2、局限:真正面对外部世界捕捉并成功固定影象的是窗外景色。窗外景色尼埃普斯摄于1826年,曝光时间长达8小时。尼埃普斯的“日光刻蚀法”否认与公诸于世。尼埃普斯 谨慎 拒绝将“日光刻蚀法”公开,引起英国学术院的不满,被否认。为了感谢画家包亚送自己样本一套,经过专家潜心研究,1852年才得以公诸于世。摄影术的正式诞生摄影术的正式诞生达盖尔的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银版摄影法”银版摄影法发明者、摄影术发明第一人、“摄影之父”达盖尔,全名路易雅克芒戴达盖尔 1787 1787年出生于法国北方的科梅伊镇,18511851年逝世。是一位具有探索精神的画家。铅笔画树林景观现收藏在乔治伊斯曼国际摄影博物馆中。182
3、0年,发明了一种“西洋景”活动立体布景画,又叫“透视画”。银版摄影法曝光时间由以前8小时缩减到半小时。直接正像,影像品质优良,银粒细腻,层次丰富。曝光时间长达8小时之久。影像模糊不清。日光刻蚀法摄影术的正式诞生摄影术的正式诞生达盖尔的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银版摄影法”阿拉戈协助将摄影术公布于社会。1839年8月19日,法国学术院所举办的科学院与美术院联席会议席上公布了摄影术发明,因此这一天就定为摄影术的正式诞生日。意义曝光时间由以前8小时缩减到半小时。直接正像,影像品质优良,银粒细腻,层次丰富。人类第一次掌握即时捕捉并永久固定、长期保存外界影像的能力。使摄影发展成为世界上一种艺术与传递信息的重要
4、媒介。一次摄影只可获得一张照片,不可复制。局限“负正系统”和塔尔博特的“卡罗式摄影法”英国人,全名: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1835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张可以印制正像的底片。1841年,塔尔博特的“负正系统”摄影在英国取得专利。后命名为”卡罗式摄影法“。优点:成本低廉;可以利用负片反复印制正片。使用纸纤维成像,颗粒粗,清晰度差,反差大。不足:塔尔博特与自然的画笔、打开的门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摄影画册,名为自然的画笔(The Pencil of Nature).整个画册共有24幅卡罗式的大幅像片。塔尔博特于1844-1846年拍摄的。扫描图片塔尔博特打开的门选自自然的画笔(1844)第二章希尔、亚当
5、森戴维奥克塔维厄斯希尔(18021870)英国风景、插图画家罗伯特亚当森(18211848)英国摄影师合作4年半拍摄1400余幅照片贡献创作风格的影响,追求光影效果。在人类史上第一次建立了人像图片库,为以后人们了解当时的历史保留1500多张珍贵的照片。为摄影在文献研究领域争取了一席之地。写实主义肖像摄影的开创者:卡梅伦、纳达尔画意肖像摄影特点:追求绘画(油画)效果,注重形式美,造型与构图追求唯美感觉。写实主义肖像摄影特点:表现人物的真实面貌,注重传达人物的精神气质和内心感受。卡梅伦人像摄影的特点“叫我跟从,我就跟从,让我去死”卡梅伦(1867)将情感融入作品之中戏剧化地表现生与死的冲突注重人物
6、之间和谐追求画意情调侄女朱丽亚杰克逊卡梅伦(1867)大胆采用侧逆光拍摄。极其精到的光线效果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不加摆布,直接拍摄而成。明显的虚焦和鲜明的神情大特写的表现构成了矛盾而又有力的视觉形式。深入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人物鲜明个性。朱丽亚玛格丽特卡梅伦约翰赫斯切尔爵士肖像(1867)贡献:著名的摄影理论家伊安杰夫里“尽管同时代的人对卡梅伦的作品存有疑虑,但它们还是被挑选出来作为摄影史上的里程碑。”我国著名的摄影理论家李文方曾说过“卡梅伦的确是摄影史上第一个经典时期的号手,她印领19世纪70年代的古典摄影向即将来临的现代摄影迈步前进。”局限:从以上作品的时间顺序上看,卡梅伦在1867年间拍
7、摄的作品已经具有了写实主义肖像摄影的特征,但1869年拍摄的和平之吻又带有明显的古典画意摄影的风格。对于写实主义肖像摄影实验还在不断探索之中。这也正是早期肖像摄影的特征所在。纳达尔与卡梅伦相同点:真实展现人物面貌,追求人物精神气质。他们是写实主义肖像摄影的领路人。不同点:纳达尔:领悟到人像摄影“精神”与“瞬间”的魅力。卡梅伦:始终没有达到摄影的“瞬间”表现力。自然主义摄影自然主义摄影是随着写实主义风格的兴起,发展而成的早期摄影流派。自然主义摄影提倡用写实的手法展现自然质朴的美感。反对模仿绘画的那种矫揉造作之感。自然主义摄影的精神对后来的现代摄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接摄影、印象派摄影、现实主义摄
8、影都从自然主义摄影中受益匪浅。英国摄影家爱默森是自然摄影的开山鼻祖。自然主义摄影与爱默森特点:在摄影上的共同取向是重拾自然,客观地直接地记录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代表摄影家:彼得亨利爱默森1889年出版自然主义摄影著作,系统阐述了自然主义摄影的理论体系。世纪年代人像摄影的艺术化,自然主义摄影的生活化,风土摄影的人性化,虽然各有不同的追求与特色,但是它们之间有强烈的共同点:通过摄影,人文精神、现实态度开始崭露头角,艺术艺术的气质取代了匠人的炫耀。的气质取代了匠人的炫耀。第三章19世纪30-40年代:摄影的诞生期 50-60年代:摄影的初创期 70-80年代:摄影的“第一个经典时代”19世纪的最后1
9、0年-20世纪初的十几年:摄影的变型期。摄影技术感光材料三大主流技术:干版 安全片基 胶卷 照相机的三大核心技术:焦平面快门 光阑光圈 单镜和双镜取景成像感光乳剂的基本定型:干版的普及照相感光材料的片基、纸型的确定 金属板 玻璃板 赛璐璐 安全片基 (醋酸纤维)新材料的优势的普及:“美国胶卷”:1888年,乔治伊斯曼 1889年,伊斯曼公司改称为“柯达干版与胶片公司”照相机的改进:焦平面快门:速度从1/101/1200秒 光阑光圈系统:f-f单、双镜头照相机 “猛犸照相机”:1900年,美国,重1400磅,底片面积1.42.4米2、画意摄影的转型与印象主义摄影 印象派绘画运动的兴起 摄影与绘画
10、的渊源关系 印象主义摄影 印象派的绘画理论:强调光在人的视觉中的主导地位,主张光应当作为绘画的第一要素加以表现。印象主义摄影:舍弃精确对焦和线性构图,追求动态的即时漫射效果。摄影师运用柔焦、软焦、漫射镜,甚至蒙罩印放等方法,使自己的照片与印象派绘画在视觉上接近。3、摄影流派组织的先驱-连环会连环会的成立 1892年,以罗宾逊、戴维森为首的一批著名摄影家,为了抗议伦敦摄影学会的做法,成立的独立摄影组织。导火索:1891年葱田作品的被否决连环会成立的意义与作用 作为一个有着明确艺术主张和美学倾向的摄影联盟,它明确地将革新精神、印象主义美学思想作为自己的旗帜。从1893-1909年,多次举办国际摄影
11、展或沙龙,促使摄影成为一种国际艺术。促使 印象主义 摄影成为摄影史上的一个亮点。摄影分离派的成立 1902年,美国,斯蒂格里茨 缘起:不满于传统的画意摄影中的纯仿画的手段。摄影分离派的宗旨 强调应该更多的考虑摄影本身的规律和特点,使摄影变得更纯粹化,独立于绘画之外。摄影分离派的活动“291展厅”摄影作品杂志1908年,摄影分离派与连环会由于美学风格追求上的冲突,继而分手,随后1910年,摄影连环会正是解体。标志着摄影与“绘画”的正是分离,摄影阵地也由欧洲转向美国。现代摄影的滥觞即时摄影与斯蒂格利茨纯粹摄影与斯泰肯直接摄影与斯特兰德现代摄影与整个“古典”时期摄影最根本的区别:摄影家们不再用画框代
12、替眼睛,而将照相机镜头直接对准要记录和反映的事物本身。在此过程中,爱默生、安楠、伊文思等人倡导过此种美学系统和创作观念,最终是由美国摄影分离派完成的。其中斯蒂格里茨、斯泰肯、斯特兰德斯蒂格里茨、斯泰肯、斯特兰德等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即时摄影与斯蒂格里茨 摄影先锐人物依赖于摄影技术的发展,把即时现场记录作为一种美学追求。“现代摄影之父”斯蒂格里茨的摄影风格经历了重大的变化,从早期追求印象派摄影的画意风格,即时现场直接摄影的追求,其间经历了艰辛的探索。现代摄影所要求的三大基本素质:即时、动态、真切。1902年,斯蒂格里茨主持创办了“美国摄影分离小组”,习称“摄影分离派”,并开始编辑出版当时最受
13、欢迎的摄影刊物摄影作品。1905年,斯蒂格里茨创办并主持了“摄影分离派小画廊”,即“291”画廊,成为推介和宣传新锐艺术的重要阵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即时摄影已经得到普遍的接受,成为当时摄影的主流观念。2、纯粹摄影与斯泰肯 纯粹摄影,又称“纯摄影”,是现代摄影形成时期,对现代摄影观念的另一种表述。它不同于即时摄影 强调摄影与现实的时间空间对位关系,而是强调造型风格上与绘画的彻底分离。它的出发点:抛开绘画语汇和规范,完全遵循摄影自身的特性,充分利用摄影技术潜力,发挥摄影即时、直接、写实、瞬间等造型特长,形成摄影自己的创作原则和审美规范。斯泰肯在摄影史上发挥了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是纯粹摄影的倡导
14、者之一,并是美国实用商业摄影的奠基人。1955年,由斯泰肯任主任的纽约现代艺术馆摄影部举办“人类大家庭”影展,展出了来自68个国家273位摄影家的503幅作品,题材、形式异常丰富多彩。3、直接摄影与斯特兰德 海因的社会纪实观念刚刚萌芽的即时摄影 1917年的斯蒂格里茨主持的摄影作品刊载了其作品。斯蒂格里茨认为:斯特兰德的作品,抛弃了图像的谎言,消除了因神秘化而导致的公众的茫然,包括摄影家本身的误解,这些照片是对今天的直接表达。斯特兰德曾经说过:摄影家应该尊重眼前景物的光线层次这种无限丰富的色调是任何人都无法用手工表达出来的。尊重对象,为了完全表现存在感,决 不使用特殊的技法和花招,而进行直接的
15、拍摄。斯特兰德斯蒂格里茨:扭转了摄影师与被摄者的关 系,使摄影由一种匠意的工艺 活动,转变为一种面对人类活 动的艺术创造。斯泰肯:不受任何绘画规范影响的纯粹摄影 化的视觉美感,现代美感的开拓。斯特兰德:探寻了摄影的生命来源即光线问 题,同时触及了现代摄影的形式 表现问题。第四章1、精细摄影与“F64”小组年,“小组”成立。这一小组的摄影家们不满足于对事物完全的直接拍摄以及不作摆布,而进一步追求摄影画面的高度清晰,层次影调丰富细腻。清晰清晰 精细精细 客观客观2、“摄影视觉”与韦斯顿“我不去专门寻找那些不寻常的题材,而是要使寻常的题材成为不寻常的作品。”韦斯顿韦斯顿将自己的摄影归纳为三个要素:一
16、是记录过程瞬间的快速的能力;二是记录比肉眼所见更多的能力;三是表现连续不断、无限微妙的影调层次的能力。青椒号、贝壳、卷心菜这三幅作品最能够体现韦斯顿所发现并成功运用的“摄影视觉”,这种视觉直接面对客观对象,但其效果远远超出普通人的视觉感受,是人类视觉的一种精致化和审美化。3、“区级系统”与摄影大师亚当斯 亚当斯以严谨完善的科学曝光系统和大量独具特色的杰出作品,最终完成了现代摄影的创立进程。“预先想象”“Zone System/分区曝光法”第五章纪实摄影的主流地位纪实摄影作为一种功能性摄影,几乎是与摄影术同时出现的。摄影与其他一切记录手段的区别:复制现场直接的视觉信息,即所谓的“写真”或“记实”
17、纪实摄影:仅仅指涉及到人类生存实况的现场记录。(下列类型除外)人类生活之外的纯粹的自然景况;纯粹审美意义上的创作;完全商业目的摄影。纪实摄影的两大基本要素:现实性和社会性。纪实摄影摄影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社会参与向度和历史定位历史定位向度,成为世纪摄影的主流,并远远地快出摄影专业的领域,在人类文明的现代发展史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早期的战地纪实与芬顿、布雷迪芬顿:拍摄了年英法等国与俄国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布雷迪:主动参与并全面记载了年的美国南北战争。与芬顿的拍摄的克里米亚战争截然不同的是:镜头中的北方军队的将领、士兵形象,贯穿着一种坚定、刚毅的精神,体现了这场战争的正义性质。由独立战争到南北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外 摄影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