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粮机械通风技术操作规程第2部分.doc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操作规程第2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粮机械通风技术操作规程第2部分.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GB/T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行业标准国家粮食局 发布-实施-发布粮油储藏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第2部分:技术操作规程Grain and oil storage-Technical regulation of aeration for grain storagePart 2:Technical regulation of aeration(征求意见稿)LS/T 1202LSICS备案号:ILS/T 目 次前 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储粮通风的工艺分类35 储粮通风的工艺要求46 储粮通风的操作条件87 储粮通风的管理11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绝对湿度、相对湿度
2、露点温度与空气饱和水气量查定方法14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主要粮食的平衡相对湿度、平衡绝对湿度查定表27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储粮通风窗口理论应用方法33前 言LST XXXX-2016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是在原国家粮食局2002年发布的LS/T 1202-2002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基础上制定的。LST XXXX-2016代替原国家粮食局2002年发布的LS/T 1202-2002。LST XXXX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1部分:系统技术要求。第2部分:技术操作规程。第3部分:能效评价和测试方法。本部分为LST XXXX-2016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
3、草。本部分的附录 A、附录B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0)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本部分参与起草单位:辽宁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武汉轻工业大学、北京西南郊粮库、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LS/T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第2部分:技术操作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储粮机械通风操作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储粮通风的工艺分类、储粮通风的工艺要求、储粮通风的操作条件、储粮通风的管理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原粮、油料及非粉类成品粮、半成品粮等储藏过程中的机械通风。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
4、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9890-2013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GB/T 26880-2011 粮油储藏 就仓干燥技术规范GB/T 26882.1-2011 粮油储藏 粮情测控系统 第1部分:通则GB/T 25229-2010 粮油储藏 平房仓气密性要求GB/T 26881-2011 粮油储藏 通风自动控制系统基本要求GB/T 17913-2008 粮油储藏 磷化氢环流熏蒸装备GB/T 18835-2002 谷物冷却机LS/T 1204-2002 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LS/T 1201
5、2002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LS/T 1207-2005 粮食仓库机电设备安装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3.1 储粮机械通风 aeration for grain storage一定条件的外界气体在通风机产生的压力差作用下沿着粮堆中的空隙穿过粮层,从而改变粮堆内气体介质参数,调整粮堆温度、湿度等,达到使粮食安全储藏或改善加工工艺品质的目的。3.2 竖向通风 vertical aeration通风气流沿垂直方向穿过粮堆的通风方式。3.3 横向通风horizontal aeration通风气流沿水平方向穿过粮堆的通风方式。3.4上行式通风 upward aeration外
6、界空气从底部风道进入粮堆向上流动,穿过粮层后排出仓外的通风。3.5 下行式通风 downward aeration外界空气从粮堆表面进入粮堆向下流动,穿过粮层后由仓底风道排出仓外的通风。3.6双向通风 bidirectional aeration利用可逆转式通风机使外界空气在仓内或粮堆内双向流动的通风。3.7压入式通风 blowing aeration通风机向粮堆内正压送风,粮堆内为正压的通风。3.8吸出式通风 drawing aeration通风机从粮堆内吸出空气,粮堆内为负压的通风。3.9串联式通风 tandem aeration粮仓的空气入口端由通风机正压送风,粮仓空气出口端由另外的通风
7、机负压吸风的通风方式,适用于粮层较厚、阻力较大的场合通风或防止粮面及仓内结露的通风。3.10 环流通风 circumfluent aeration从粮堆吸出的空气通过环流系统重新送入粮堆,使粮堆温湿度和水分等参数分布趋于均匀的通风。3.11均温通风 equilibrium temperature aeration以均衡粮堆温度为目的的通风。3.12保水通风 no-moisture losing aeration 在降低粮温的同时保持储粮水分基本不变或变化较小的通风。4 储粮通风工艺分类4.1 降温通风工艺将低于粮堆平均温度的空气送入粮堆,降低粮温的通风操作,主要用于:a) 在低温季节进行通风降
8、低粮温;b) 处理发热粮或高温粮;C) 降低机械烘干后粮食温度。降温通风按照通风时是否需要改变储粮水分,分为降温降水通风和保水通风两类。4.2 降水通风工艺将湿度较低的自然空气或适当加热、除湿处理的空气送入粮堆,以降低粮食含水量的通风操作。主要分为:a)自然空气降水通风将湿度较低的自然空气送入粮堆,以降低粮食含水量的通风。b)加热空气降水通风将外界空气适当加热升温后送入粮堆,以降低粮食含水量的通风。c)除湿加热降水通风将外界空气除湿降低湿度再适当加热升温后送入粮堆,以快速降低粮食含水量的通风。4.3 调质通风工艺在粮食出库之前,储粮失水严重时,将湿度较高的空气送入粮堆,在粮食储藏安全水分范围内
9、适当调节粮食含水量,以改善粮食品质的通风操作。主要分为:a)自然空气调质通风将湿度较高的自然空气送入粮堆,适当增加粮食含水量,以改善粮食加工工艺品质的通风操作。b)加湿空气调质通风通过人工的方法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将提高湿度后的空气送入粮堆,适当增加粮食含水量,以改善粮食加工工艺品质的通风操作。4.4 防结露通风工艺为缩小粮堆内外和层间温差,防止水分转移和粮堆内部或表层结露而实施的通风操作。4.5 排积热积湿通风工艺利用轴流风机使仓外和仓内空间气体进行交换,排除仓内空间积热积湿的通风。4.6 散气通风工艺利用仓房上的轴流风机或环流风机,对粮堆进行强制通风换气,快速排除粮堆内的异味或熏蒸及充氮
10、气调后的有害不良气体的通风操作。4.7 环流均温通风利用粮堆内部的自然冷源,或粮仓内安装的空调或仓外的小型谷物冷却机提供的冷气进行粮堆环流,降低高温区的粮温,控制最高粮温和平均粮温,均衡粮堆内温湿度和水分的通风操作。5 储粮机械通风的工艺要求5.1 降温通风5.1.1 在秋冬季节,应充分利用自然低温进行降温通风;通风时机多的地区,宜采用分阶段通风,逐步降低粮堆温度;通风时机有限的地区,应充分利用每次冷空气南下的短暂时期通风降温。5.1.2 高温入仓的粮食,宜利用外界环境低温及时进行降温通风。在粮食入仓过程中,在外界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边入粮边通风;外界温湿度不满足降温通风条件时,应采用谷
11、物冷却机进行冷却降温通风。5.1.3 秋季第一次通风时,应连续通风使冷锋面移出粮堆后才能停止通风,防止结露层停滞在粮堆内部。5.1.4 在气温较低、通风时间充裕的情况下,降温通风宜采取轴流风机负压吸风。5.1.5 对于竖向通风系统,中上层粮温偏高时,宜采用上行式降温通风,下层粮温偏高时,宜采用下行式降温通风。5.1.6 应根据气候条件、度夏粮温要求、节能保水要求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目标粮温。表1为按照不同生态储粮区推荐的降温通风目标粮温。表1 不同生态储粮区推荐的降温通风目标粮温 单位: 生态区第一、二、三区第四区第五、六区第七区目标粮温Tv500510155.1.7 应根据气候条件、度夏粮温要
12、求、节能保水要求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单位通风量。表2为按照不同粮种和生态储粮区推荐的降温通风单位通风量。保水通风时,宜选用较小单位通风量通风。表2 不同生态储粮区降温通风单位通风量推荐表 单位:m3/(ht) 粮种通风形式第一、二、三储粮生态区第四储粮生态区第五、六储粮生态区第七储粮生态区保水降温通风小麦横向通风353646568竖向通风364748510玉米大豆横向通风364748586竖向通风364748510稻谷横向通风4748596910竖向通风474859610注:1.本表根据我国气候特点和储粮特点列出了七个典型储粮生态区的平房仓推荐参数。各地粮库可根据自己所在地域参考上述典型地区参数
13、选择。2.保水通风宜选用表2中对应的较小单位通风量。3.浅圆仓、筒仓参照表2中横向通风的单位通风量选取。5.1.8 保水降温通风时,宜选择在夜晚、凌晨等湿度较大的时机通风。5.2 降水通风5.2.1 仓房应符合粮油储藏技术规范(GB/T 29890-2013)5.1中对粮仓的有关规定。5.2.2 粮食应基本无虫,无发热、发霉、杂质含量宜不高于1。5.2.3 不同水分含量粮食的堆粮高度应符合就仓干燥技术规范(GB/T 26880-2011)附录A的规定。5.2.4 降水通风时粮食水分不应超过以下值:a) 早稻谷:16%(亚热带地区:15%);b) 晚稻谷:18%;c) 玉米:20%(亚热带地区:
14、16%);d) 小麦:16%;e) 大豆:18%;f) 油菜籽:10%。粮堆高度超过6米时,一般不允许超过2%安全水分的粮食直接入仓。5.2.5 风网途径比宜不大于1.3,通风管网应符合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LST xxxx.1-2016)的相关规定。5.2.6 单位通风量应符合表3规定。表3 降水通风单位通风量推荐表粮食水分141618竖向、横向揭膜通风单位通风量152020303040横向通风单位通风量6108155.2.7 通风前或通风过程中可在粮堆通风死角和通风阻力较大、风量偏小的部位增加导风管。5.2.8 秋季干燥宜在日平均温度不低于10前完成,春季干燥宜在13平均温度达到22前完成
15、5.2.9 中、下层粮食宜采用上行式通风干燥。当中、下层粮食已完成干燥且上层粮食水分含量不高于安全水分15个百分点时,可采用下行式通风将上层粮食干燥到安全水分含量以内。5.2.10 应配置符合GB/T 26882.1-2011要求的粮情测控系统,宜配备温度、湿度和水分检测系统及具备通风决策软件的通风自动控制系统。5.2.11 环境湿度较高的地区,宜配置辅助加热设备或除湿加热设备,加热能力至少能使空气升温5。5.2.12在入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杂质聚集。5.2.13 完成人仓的时间宜控制在安全干燥期的25之内,应确保在就仓干燥技术规范(GB/T 26880-2011)附录B规定的安全储藏期内
16、完成降水通风。5.2.14 每通风24 h至少检测一次粮食水分含量,干燥较快和干燥较慢的部位应设点扦样检测,干燥较快的部位可适当缩短水分检测间隔时间。5.3 调质通风5.3.1 调质通风应在粮食出仓前一个月内进行。5.3.2 进行调质通风时,平均粮温应不高于25,调质后粮食水分应不超过储粮安全水分。5.3.3 调质通风只能把温湿度合适的湿空气送入粮堆,不允许把含有明水的空气送入粮堆。5.3.4 当环境大气温度等于或高于粮温时,可采用把环境湿空气直接送入粮堆的方法进行调质通风。5.3.5 当环境大气温度低于粮温时,应采用环流通风方法进行调质通风,缓慢提高粮食水分。5.3.6 调质通风宜采用下行式
17、通风方式,当上层粮食水分较大时可采用通风缓苏的方法均衡水分。5.3.7 当水分峰面已超过三分之二粮堆,进气和出气层粮食水分梯度较大时,可改变通风方向进行调质通风。5.3.8 应配置符合GB/T 26882.1-2011要求的粮情测控系统,宜配备温度、湿度和水分检测系统及具备通风决策软件的通风自动控制系统。5.3.9 每通风24 h至少检测一次粮食水分含量,调质较快和较慢的部位应设点扦样检测,调质较快的部位可适当缩短水分检测间隔时间。5.3.10 调质通风的单位通风量应符合表4规定。表4 调质通风单位通风量推荐表 单位:m3/(ht) 粮种小麦稻谷玉米大豆单位通风量81065.4 防结露通风5.
18、4.1 夏季新入粮或过夏的热粮到秋季后,当仓温降低接近表层粮食露点时,应及时进行防结露通风。5.4.2 当粮堆层间温差接近露点温差时,应及时进行防结露通风。5.4.3 在通风过程中,应正确判断通风条件,确保仓温、粮堆表层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差小于结露温差。5.4.4 防结露通风冷峰面移出粮堆前不宜停止通风;在每阶段通风结束前,应确保粮堆内层间温差、粮堆与仓间温差小于结露温差。5.4.5 采用下行式通风可以有效防止粮堆表层和仓内璧结露。5.4.6 采用上行式通风时宜开启仓上轴流风机及时排除仓内积热积湿。5.4.7 防结露通风的单位通风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5.5 排积热通风5.5.1 在气温变化季节
19、应及时排除仓内积热。5.5.2 轴流风机的总风量应使仓内空间的换气次数为48次/h。5.5.3 宜开启离风机最远处的仓窗进行排积热通风。5.5.4 在不进行排积热通风时,应及时关闭通风窗,做好储粮害虫和鸟类的预防。5.6 散气通风5.6.1 采用仓上轴流风机进行散气通风时,应先开启通风口,关闭仓上的所有窗户。5.6.2 采用环流风机进行散气通风时,应关闭通风口和仓上的所有窗户,开启环流风机排气阀门并关闭环流风机出口的环流阀门。5.6.3 散气时仓房应设置警戒标示,人员应远离散气口。5.6.4 根据检测到的粮堆和仓内不良气体浓度确定散气时间,浓度减小到安全浓度之前不宜停止散气。5.7 环流通风
20、5.7.1 当粮堆温度和水分存在较大梯度和不均匀性,但又不满足降温通风的大气条件时,可以采用环流通风方法均衡粮温和水分。5.7.2 当粮堆冷心蓄冷量大时,可以只利用粮堆冷心的冷量进行环流均温均湿。5.7.3 当粮堆冷心蓄冷量较小时,需利用空调或小型谷冷机补充冷源进行环流均温均湿。5.7.4 当仓温明显高于粮堆温度时,应采用膜下环流均温方式。5.7.5 环流通风应选择适宜的方向和参数条件预防粮堆层间结露。当表层粮温较高时,不补冷环流通风宜采用下行式,补冷环流通风宜采用上行式。5.7.6 进行环流均温通风时,单位通风量应6 m3/(ht)。6 储粮通风操作条件6.1 空气饱和水气量、空气和粮堆绝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 通风 技术 操作规程 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