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电池内部的热效应原理.docx
《深入理解电池内部的热效应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入理解电池内部的热效应原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电池内部的热效应原理钠离子电池(SIBS)由丁其在资源和成本上的显著优势,在能电网、低速电动车、廉价虫王商品等市场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电池的安全性能是决定其能否得到最终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相比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在安全性上存在定的优势。例如,采用铝箔作为负极集流体的钠离子电池可在“零电量”状态下进行运辘和储存,降低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然而,如何构筑商安全的钠离子电池仍然是一个挑战:钠离子电池热失控行为难以避免,体枳膨胀、产气、起火等事故仍会发生。钠高子电池热失控的根本原因在于电池内部不可控的链式反应产牛.大量的热,造成温度急剧升高,因此深入理解电池内部的热效应对电池的安全性具
2、有重要意义。1、成果简介&研究亮点近期,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教授(通讯作者)和尤雅教授(通讯作者)从材料层面总结与分析了电池中主要产羯来源,然失控过程引起的化学反应、衡量电池安全性的重要弁数,并讨论了为降低热效应电极材料的设计准则.第一作者为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畅超.文章主要围绕减少电池内部极化热(Qp)和副反应热(QS)、加快热传递速率、阻燃和功能性热保护材料做了详细探讨。该文重点关注电池的热行为,并提出一些潜在可行的策略,这将加深对S1.BS热失控的了解,并加速热安全体系电池材料的设计。该工作发表于材料领域期刊旭VaneedEnergyMa鲤ria1.s,题为mMateria1.sDesi
3、gnforHigh-SafetySodium-IonBattery”2、图文导读2.1 船离子电池的热来源、焦失控过程与安全性的要弁数热来源:如图1所示,钠离子电池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盘可分为三类:可逆iQr、极化第QP和副反应储Q8可逆热Qr,通常是由于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可逆端变AS引起的,极化热QP是指充放电过程中由于欧姆极化、活化极化和浓差极化造成额外的能显消耗而产生的热SUQS指在电池化学/电化学副反应引起的不可逆热,包括负极表面SE1.和正极表面CE1.的分解,电解质和电极材料之间的反应等。根据电化学反应和材料的本征性质不同,Qr既可能是吸热也可能是放热过程,而QP和QS通常为放热过程
4、如果电池中的放热反应失控,就会发生热失控事件,这是SIBS最具灾难性的失效模式之一。图1钠离子电池热源示意图。优失控过程:如图2所示,热失控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前期阶段、热积K阶段和热失控阶段(1)前期阶段.在正常工作条件卜.,电池可能由于电流密度分布不均匀导致各区域的发热率不均匀或者枝晶生长造成内短路,继而造成局部过热而引起升温.除正常工作条件外,过充、暴雷r高温环境、外部短路或者电池缺陷引起的内部短路也会引起电池升温。一旦电池温度达到热失控的起始值,就会开始自加热过程.(2)热阶段.当温度到达临界温度时,电池内的温度会因放热化学链反应而迅速升高,包括SE1.的分解,负极与电解液的反应、隔
5、膜熔毁、正极分解等.(3)熟失拄阶段.当系统的极限氧指数满足有机溶剂在电解液中燃烧的要求时,热失控爆发。最后,钠离子电池的结构会受到严JR破坏,导致电池完全失效,如图2所示的烧焦和分裂的电池袋。衡:安全性的要参数:(1)自加热温度Torwet。TOnSeI是指自加热过程的开始,即诱发SE1.分解的温度。所报道的钠离子电池的TonSet在不同情况卜差别很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池容量、电解液成分和工作条件。(2)热失控温度Te。Te是热失控中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之间转折点的温度,是钠离子电池正常工作的最高点.在这个临界点,电池温度呈指数增长。越高T。和到达Te的时间越长的电池被认为安全性越高。(3)
6、高温度TscTrnaX是另一个与电池热行为密切相关的参数。例如,电池温度高于A1.箱熔点660C时,A1.集流体熔化导致电池内短路,从而择放更多的热。(4)加掠功率Q和总发羯量AHQ决定/电池的升温速率,而AH代表/热失控期间择放的总能量.(5)电解液的可燃性其通常由自熄时间SET或极限氧指数U)I定义。SET用于描述被点燃的电解液持续燃烧的时间,1.O1.用于定址评估保证电解质燃烧的最低02浓度。图2钠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的示意图。右下插图显示的是热失控之后的烧焦的钠离子软包电池.2.2 高安全材料设计的策略和理念i)高效电子、离子和声子*运网络的构建减少不可逆极化热Qp的产生和加速热犷散是防
7、止局部过熟的两种有效手段.(1)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可以通过优化电极、电解液和电极电解液界面之间电子和离子传输动力学来减少电池电压极化,从而减少QP产生。如图3a所示,猴杂、包”和三雉导电网络可以增强电子电导,构筑微纳复合结构和降低离子扩散曲折度可以提高离子传导(2)由Qp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在快充等极端条件下,散热是至关武要的。以正极材料为例,材料的热传导主要通过声子介质来实现。通过减少晶体缺陷、地大晶粒尺寸可以降低声子散射,从而提高声子热导(如图3c-f所示)。电子电导和声子热导的协同增强可以通过碳层包粒活性材料、单晶活性材料和无粘结剂电极等策略来实现。综上,利用电子、离子和声子的载流子
8、构成一个协同系统,可以有效地同时降低Qp和加速传热(如图3b所示).图3a)Na+c-导电网络构建策略的示意图,b)多敦流了导电网络的示意图,包括Na+、-和声子.c)完美晶格(顶部)和扭曲缺陷晶格(底部)中声子传输和散射的示意图。d)研究了NaXCM2-y单晶和多晶样品的热导随温度的变化。e)顶部为大尺寸粒子间声子传输和散射示意图,底部为小尺寸粒子间声子传输和散射示意图。f)不同尺寸Si/SiGc超品格的声子热导率。ii)提高体相材料和界面的羯稔定性降低Q8提高SE1.的热稳定性.如图4a所示,提高SE1.稳定性的研究方向之一是通过增加无机组分含量和降低有机组分含量来优化。稳定、致密、薄的S
9、E1.膜是最为理想的,因为它既可以减少电极和电解液之间的不良反应,同时抑制枝晶的生长。此外,表而涂覆层人工SE1.层也是种策略.增强负极与隔膜稳定性.负极的安全随患还来自于金属钠的析出,以及负极与粘结剂或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使用Na+插入电位适中的热稳定性负极材料可以降低材料在低电压范围下金属钠析出的安全隐患.此外,通过减小负极比表面枳、减少枯结剂用量、优化粘结剂组成等措施,可有效降低负极副反应热。商用Ce1.gUrd隔膜在130C左右会出现热收缩,这会导致内部短路。隔膜的热槎定性可以通过组分调节、在纳米纤维上涂覆无机陶龙层、在孔隙中填充凝胶等方法来增强.提高正极材料耐焦性.稳定晶体结构的正极
10、材料至关重要,因为高温条件下正极的热分解和氧释放会产生潜在的安全院患,特别是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NaxTM02)材料在高充电态和高温下公择放氧气,有可能引发灾难性爆炸.在.NUXTMO2材料中,Ni含量越高,材料热稳定性越低。如图4b所示,调整正极材料的结构和成分是提高其热稳定性的有效途径,包括降低Ni含量以及用珞、钛、镭等热稳定元素来部分或完全替代操.此外,聚阴离了化合物阴极材料在热稳定性方面明显优FNaxTM()2阴极材料,包括磷酸盐,焦磷酸盐,Na2Fe2(SO4)3,Na3(V01-P04)2F1.+2x(OWXW1)、和Na2FeSiO4等.图4a)阳极表面无机物种富集SE1.(顶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入 理解 电池 内部 热效应 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