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汇报共20篇.docx
《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汇报共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汇报共20篇.docx(1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汇报(共20篇) 第1篇:上半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汇报年上半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汇报市农办(年7月14日)上半年,根据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我们以“千村春风工程”、新农村示范片、江南特色效益农业和山区特色效益农业基地建设为抓手,以农业产业化经营、百万元村建设、劳务开发、专合组织“四个专项”工作为载体,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全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势头。主要体现在:一是主要指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预计达到3290.21元,同比增加593.31元,增长22%,据6月27日全省市(州)农委(办)主任会议各市州上报数排位,
2、我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在全省排第5位。全市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1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5亿元、农民工技能培训5万人次,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85%、55%和89 %。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68.3亿元,实现利润4.1亿元,完成税收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1%、112.4%和54.4%,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市级龙头企业达到18户。专合组织达到1540个,工商注册登记率达到61%,据年初下达的63%的工商注册登记率差2个百分点。二是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增效明显。由于全市各区县、市级有关部门坚持以结构调整促发展方式转变,以品牌战略促农副产品商品化,全市特色产业效益明显。上半年,全市农林
3、牧渔业总产值现价实现97.2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农业产值32.8亿元,林业产值3.3亿元,畜牧业产值56.1亿元,渔业产值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5.3%、1.6%和6.2%。根据目前掌握情况,全年“千万元村”可达到600 个以上,同比增长20%以上。粮油。小春粮油喜获丰收,其中小春粮食产量27.5万吨,增长1.9%,油菜籽产量4.6万吨,增长7.4%。大春生产总体正常,预计全市大春粮食播面可达467.69万亩,超出计划2.29万亩。全市共发展优质专用粮油订单面积164万亩,签订订单收购数量29万吨。茶叶。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中国早茶节”品牌效应拉动下,我市茶产业发展迅猛。
4、上半年全市茶叶总产量达到1.7万吨,同比增长16.9 %,茶叶农业产值达到11.16亿元,同比增长34.6%。特别是春茶呈现质效量“三增”局面,全市春茶产量达到1.34万吨,产值达到10.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1%和55.3%,其中名优茶产量占96%,产值占97%。我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早茶重点区域”、“长江中上游特色出口绿茶”重点区域。畜牧。全市适度规模养殖水平达到52%以上。上半年,全市肉类总产量实现29.84万吨, 同比增长0.5%,出栏生猪295.44万头、牛8.4万头、羊36.64万只、家禽3084.88万只、兔577.47万只,除生猪同比下降1.0%外(按照国调队抽样推算,如
5、按照省、市畜牧部门统计,我市商品猪出栏309.44万头、同比增长3.7%)、其余同比分别增长1.7%、6.3%、3.8%和7.9%。生猪价格持续回升,养殖效益明显好转。目前,我市毛猪价格达18.5元/公斤,创历史新高,同比上涨106%;猪肉均价27元/公斤,同比上涨59%,猪粮价比平均达到7.6:1,出栏一头肥猪农户可赢利450元左右,规模养殖场自繁自养可赢利600元左右。林竹。在我市木材加工企业需求的强劲拉动下,林产加工业呈现持续增长、产销两旺态势。全市新增全省林产工业协会会员3家、旅游公司等10家企业申报为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上半年,实现加工产值18.2亿元,同比增长40%,农民在林业上
6、实现人均收入430元,同比增长59元。蚕桑。在全省蚕桑生产与去年持平的情况下,我市蚕桑生产仍取得较好成绩。全市春蚕发种9.7万张, 生产蚕茧363.7万公斤, 蚕农养蚕收入1.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5%、5.53%和52.5%。启动实施了“市10万亩蚕桑循环经济产业带建设”项目,我市已成为全省三大优势蚕区之一和国家“东桑西移”的重要承接基地。2蔬菜。上半年全市蔬菜完成种植面积52.75万亩、产量89.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67%和5.4%。受市场供应偏紧影响,蔬菜销售价格持续上涨,农民人均增收31元。全市蔬菜销售68.8万吨,外调蔬菜36.8万吨,其中,县的早春菜外销量达到93%,产品
7、远销等城市,外销早春菜产品产地批价比常年高近0.60.8元/公斤。三是新农村成片推进良好。上半年,全市12个省、市、县级新农村示范片农民现金收入达到3681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91元。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着力成片发展,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以种植业为主导产业的示范片,优质粮油、林竹、蔬菜、蚕桑、烤烟、茶叶等优势特色种植业成片发展达到17.6万亩,完成年初任务的88%;以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的示范片,新增规模养殖户3298户,占年初任务的52%;示范片区域内有龙头企业92家,带动示范片农户的94.46%,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02个,省以上知名品牌13个。各区县加大项目整合,示范片建设总投入达到13.6
8、亿元,占年初任务的80%。其中,专项资金投入1.59亿元,占11.6%,整合资金投入4.33亿元,占31.7%,农民自筹投入5.4亿元,占39.6%,社会投入2.3亿元,占16.8%。 同时,市农业融资担保公司上半年积极为全市涉农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截至6月底,完成全年担保额净增2亿目标任务的52%。现在保余额为21121万元,主要分布于:农产品加工业8405万元,占比40%;种植业6368万元,占比30%;养殖业3998万元,占比19%;专合社2350万元,占比11%。上半年,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形势较为严峻。今年,市委
9、市政府下达的农村投资目标为力争50亿元。由于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固定资产投资由原来的达到50万元额度即可纳入统计改变为达到500万元额度方可纳入统计;二是所有项目不能打捆进入统计;三是前年中央下达4万亿的拉动内需项3目在投资方向上今年对农村有减少趋势;四是农户投资不再纳入统计。按照调整后的口径计算,我市农村投资形势不容乐观。二是农民增收压力仍然很大。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虽然预计同比增幅达到22%,同时,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数历年来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省上考核这一指标只考“增幅”,年底要在全省考核中名次靠前,压力很大。三是新农村建设任务重压力大。
10、省委、省政府对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要求很高,督查很严,同时实行“动态管理”,如果连续两年被评为合格,就会被淘汰。在全省范围内比较,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产业打造上、新村建设上、公共服务上,我们都还很有差距。同时,我市也纳入省级新农村整县推进县行列,工作面宽,任务重。此外,在全省学_“经验”高潮中,要保持春风推进工作在全省一直领先,省市领导要求都很高,市上和各区县压力都很大。四是移民工作任务艰巨。年是库区移民工作的会战年、决战年,移民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在库区移民工作相对滞后的情况下,要实现省委、省政府要求的“三个确保”,在年内需完成城集镇200万平米安置房建设以及大量公共设施建设,开展约1.5万
11、农村和城集镇移民的安置等,工作任务量极大,各种矛盾也非常尖锐、集中,库区移民工作将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工作压力、维稳压力。为确保全年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农民增收12%,投资力争50亿元等各项任务目标圆满完成,下半年重点要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围绕增收抓产业。首先,抓好“两个针对”:针对当前面临的持续低温寡照多雨不利天气,要高度重视防多灾。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田间管理指导,利用电视、广播、召开现场会等方式对群众开展培训和指导,搞好水稻、高粱、玉米中后期管理;整合各类专业病虫防治队伍和植保专业合作社人员、药品、机动喷雾器等有利资源,综合防治病虫害,统筹调度使用;同时及早谋划晚秋粮食生产。针对
12、当前生猪价高量减、养猪农户补栏积极、规模场扩大生产情4况,继续落实各级政府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构建以适度规模养殖为基础,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为主体的生猪生产体系,提高生猪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强化生产监测与信息引导,及时掌握生产和市场动态变化情况,积极引导养殖场、养殖户科学有序补栏、适时出栏,不能盲目压栏,防止生猪价格大涨后出现大跌。继续强化生猪疫病防控工作。其次,全面启动并大力实施特色效益农业“145”工程。茶叶、果蔬、蚕桑、烤烟要在已下达任务目标基础上,扩面提质,深挖潜力,力争取得超出常年增长幅度的收成。第三,要着力拓展特色农产品营销手段,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名牌
13、产品、驰名商标、地理标识、绿色产品创建,引导龙头企业打造品牌、做大品牌,打造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要抓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建设,加强质量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推动产业发展、企业带动、市场拉动,确保增收。二是加大资金项目的整合和落实力度。各部门和相关区县要在上报的资金、项目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整合,该调整的调整,能整合的整合,该列入预算的列入预算,使“工程”、江南特色效益农业基地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项目全面落实,发挥效益。我们拟于近期召开“市全面推广春风经验加快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会”,传达贯彻省上有会议要求,分析总结上半年我市全面推广春风经验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14、目前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同时,加强农村投资统计工作。目前,我们已会同市统计局、市发改委,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并以三家名义联合行文下发了关于印发市“三农”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从区县相关部门和龙头企业开始,将包括安全饮水、旱山村等在内的26个项目进行规范,通过统计局系统的“一套表”平台进行报送和统计。按照这个省统计局已经认可的办法统计,我市农村投资预计能够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三是继续抓好“四个专项”工作。农业产业化经营、百万元村建设、劳务开发、专合组织是推进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行之有效的途5径,是我市农村工作的特色和优势,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稳定粮油生产、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调
15、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等各项工作都能与“四个专项”有机结合。年初各个专项都下达了目标任务,上半年各地采取的措施也十分有效,下半年主要是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继续加以落实和完善。四是强力抓好移民工作。按照移民迁建工作要求,继续坚持“守土有责”,以保稳定为第一责任,依法维稳,更加注重移民政策宣传到位和实施操作完善,更加注重移民民生细节,更加注重移民信访渠道畅通,更加注重信访涉稳问题化解,更加注重移民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三公”,更加注重政法、综治、维稳、信访等专门机关的职能作用,加强保障力量建设,有效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矛盾大调处平台、群众信访等机制,确保矛盾纠纷及时化解,严防因外界渗入和黑恶势力
16、参与引发不稳定事件的发生,确保“不出大事、中事避免,小事可控”。6第2篇: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地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目标,全力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着力推进农业五优工程,认真落实农村政策,先后战胜了历史罕见的春夏连旱、严重病虫灾害和秋季长期低温阴雨灾害,主要农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市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发展势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93.3亿元(9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加3.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85元,比上年增52元。主要农产品除粮食因面积调减产量有所下降外,棉花、油料、水产、畜牧
17、蔬菜、瓜果等骨干农产品产量均比上年增长。全市粮食总产65.7亿斤,比年减5.6%;棉花总产186万担,增28.8%;油料总产827.8万担,增27.3%;蔬菜总产247.7万吨,增10.5%;生猪出栏289.4万头,增2.5%;家禽出笼3002万只,增5.1%;水产品产量44.3万吨,增8.8%。乡镇企业经济总量和运行质量同步提高。截止11月底,全市乡镇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15.4%;营业收入293亿元,增16.6%;实现利税13.4亿元,增13.5%。一、坚持抗灾夺丰收不动摇,确保农业增产丰收XX年我市干旱、阴雨、病虫等自然灾害交叉重叠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十分不利影响。
18、面对严重自然灾害,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全抗全保的思想不动摇,立足抗灾夺丰收,全市共组织抗灾生产活动近20次,下发传真通知9份,做到有旱抗旱,有涝排涝,有虫治虫,有病防病,夺得了抗灾生产的全面胜利。一是搬大水抗大旱。XX年入春以来,我市气候异常,久旱少雨,3月至5月23日,全市累计降水比历年同期减少46-67%,受旱面积达532万亩,其中严重受旱346万亩。各级党委政府实行大员上阵,广辟水源,科学调度,精心组织,加强督办,做到了抗旱生产两不误。全市先后投入抗旱领导4274人,成立巡回督办协调组53个,投入劳力98万人,资金近亿元,机械3.1万套、56.3万千瓦,累计提引水7
19、2亿立方,抗旱面积达647万亩次,把旱灾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二是及时组织病虫防治战役。由于病虫害越冬基数高,加上持续高温干旱和种植结构调整,农作物病虫害严重发生。全市各级先后组织了早稻一代二代螟、中稻稻纵卷叶螟、第三、第四、第五代棉铃虫等重大防治战役。特别是在棉铃虫防治上,全市上下认识早、行动快、力度大、工作环节抓得紧、防治战役组织及时。全市共组织592个督办组,投入119名县市区领导、6129名乡镇干部、16744盏高压汞灯、123万农村劳动力开展棉铃虫防治战役,采取汞灯诱蛾、药物防治和人工捉虫相结合的方式,较好地控制了危害损失。三是狠抓抗灾秋播。9月初至10月28日,长期低温阴雨给我市秋
20、播生产和棉花采摘、晚稻收获带来十分不利影响。全市共组织了近10次大型活动,开展了5次检查督办。经过艰苦努力,全市共完成秋播总面积637万亩,比市计划增加47万亩,其中油菜播栽面积350万亩,比夏收面积增加25.6万亩,且基本实现了双低优质化。二、坚持市场取向和效益优先原则,农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XX年重点狠抓了“五优工程”实施,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呈现三大可喜变化。一是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调减为731.9万亩,比上年减117万亩;油料面积增加到341.1万亩,扩大31.1万亩;棉花呈恢复性发展态势,种植面积127.4万亩,增加16.5万亩;瓜果菜
21、畜牧、水产等多种经营继续稳步发展。各地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搞调整,面向市场抓规模,把市场竞争力强、效益好的新项目作为主攻重点,鲟鱼养殖、珍珠吊养、网箱养鳝、鱼鳖混养、甲鱼两段养殖、稻田养蟹、大棚养鸡、黑药鸡养殖、以及大棚草莓、西甜瓜、脐橙、椪柑、蜜柚等项目在全市得到迅速推广普及,观光农业开始起步。二是农产品品质明显改善,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优质稻(原部颁标准)面积达到340万亩,比上年增1倍;双低优质油菜面积311万亩,占夏收油菜总面积的96%;优质水果和西、甜瓜面积30.4万亩,增8万亩;优质三元杂交猪出栏占总出栏的36%;名特优水产品面积53万亩,增3万亩。全市创建农业品牌55
22、个,其中有32个获得了部优和省优称号。三是区域特色经济初见端倪。各地依托主导产业发展特色经济,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或几村一品的主导产业更加突出,规模更大,全市基本形成一乡一业的乡镇达83个,占乡镇总数的65%。三、坚持不断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和经营管理体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新发展一是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1997年以来全市共融聚资金40多亿元,盘活存量资产30多亿元,建成年产值达千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1家,其中过亿元的18家,过5亿元的6家,有6家企业跨入全省35家重点龙头企业行列,蓝田、龙发、银欣、天荣等4家企业被列入全国首批151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年产值过千万元的31家重点
23、龙头企业可实现利润总额5.83亿元,比上年增长97%,产值利润率达到10.8%,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上缴税金2.05亿元,增长13.%。二是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快速发展。XX年6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专题会议,市政府下发了25号文件,为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全市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发展到3255个,从业人员5万多人。在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下,全市实行订单收购的农产品达到农产品总量的30%以上,纳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土地和农户达到40%以上,农民收入增量中的50%来自农业产业化。在抓好流通服务组织的同时,我市不断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信息服务,建成了各类农贸市场280多个,年交易额40亿以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市 农业 农村工作 汇报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