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体育强市建设工作方案.docx
《2024年体育强市建设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体育强市建设工作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4年体育强市建设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体育强省建设方案的 通知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市体育事业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市, 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主要目标到2025年,力争迈入全省第一方阵。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 全,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 比例达到43% ,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2.5%0竞技体育综合 实力明显提升,项目结构和布局更加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更具活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85亿 元。体育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华体育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到2030年,基本建成体育强市。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 发展,人
2、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2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 口比例达到46% ,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3.5%。竞技体育竞 争力显著提升,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参加国际国内大赛成绩实现 重大突破。体育产业集聚发展,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300亿 元。体育文化广泛弘扬,体育文化价值和作用充分彰显。到2035年,全面建成体育强市。运动健身成为人民群众重 要生活内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 锻炼人口比例达到51% ,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5.5%。竞技 体育综合实力保持全省先进行列。体育产业更优、更强,培育和 引进一批在全省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体育事业,全市体育 产业总规模达到4
3、20亿元。体育文化更加繁荣,对外交流更加活 跃。二、工作任务(-)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1 .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育场地设施用地纳入国土空间 总体规划,老旧小区改造配建健身设施,新建居住小区与住宅同步 规划、建设、验收、交付。推进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健身 步道等场地设施建设,实现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和农 村体育设施向自然村延伸。合理利用绿地、公园等空闲空间,增 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管 理和运营。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提升行动,有序推进学校体育 设施向社会开放。(牵头单位:市文旅体局,配合单位:市发展 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资规局、市城乡建设局
4、市城管执法局、 市农业农村局、市重点工程处,各县市区人民政府)2 .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因地制宜、分层分类开展全民健 身赛事活动,举办社区运动会,持续开展足球、篮球、羽毛球、 乒乓球等市县级业余联赛,开展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少 数民族和职工等人群全民健身活动,打造“一市多品、一县一品” 全民健身特色品牌。举办并参与全国、长三角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积极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和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 区)。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承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发挥体育协 会、俱乐部等社会组织作用,推进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向基层延伸。 (牵头单位:市文旅体局,配合单位:市直机关工委、市委统战 部、市民
5、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总工会、团市 委、市残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3 .优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立以各级体育总会为枢纽,各 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协会为支撑,基层体育组织为基础 的覆盖城乡、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推进体育社会组织 实体化、品牌化发展。成立并推动社区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打造 一批3A级以上体育社团。(牵头单位:市文旅体局,配合单位: 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4 .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规 模,弘扬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精神,常态化开展“走基层、送健 康”活动。加强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建设,落实并推行国家体育 锻炼标准,组织国民
6、体质健康检测活动。推广体医融合创新成 果,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 进健康新模式。开展群众体育运动水平等级达标测试活动。(牵 头单位:市文旅体局,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市区人民 政府)(二)提升青少年和竞技体育综合实力5 .深化体教融合发展。每年召开不少2次的体教结合工作联 席会议,解决体教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 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率达100%,丰富课余体育活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 体育活动时间。整合学校比赛、青少年锦标赛、U系列比赛等各 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构建社会化、
7、网络化的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体系,开展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I, 使青少年至少掌握2项运动基本技能。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配齐配强专业体育教师,学校校医或专(兼)职保健教师配备比 率达到70% ,设置中小学校专(兼)职教练员岗位,聘用优秀退 役运动员到学校担任体育教师、教练员,通过集中培训等方式, 提高学校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牵头单位:市文旅体局,配合单 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6 .优化运动项目布局。统筹奥运与非奥运项目、优势与潜在 优势项目科学发展,巩固提升田径、体操、橄榄球、拳击、散打、 跆拳道、赛艇、皮划艇、举重、柔道、摔跤等传统优势项目,增 加游泳、激光枪等
8、项目,重点培育男子篮球、女子排球、体操和 橄榄球等项目,提升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牵头单位:市文旅 体局,配合单位: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7 .推进新型体校建设。至六十四五”末实现县级体校全覆盖, 形成义务教育学校、特色学校、县级体校、市级体校层级选拔运 动员良性机制,支持市优秀教练员到中小学、体育传统特色项目 学校担任教练员,构建体校项目与传统特色项目小学(4-6所)、 初中(2-3所)、高中(1所)的配套体系。加大经费保障,按 照有关规定提升体校经费保障力度。采用招才引智、学习培训I、 营造拴心留人等环境,营造重视人才、关心人才、使用人才良好 氛围,让优秀专业人才脱颖而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体育 建设 工作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