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乡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docx
《重庆市城乡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城乡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城乡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城镇和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健全城乡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困境儿童保障制度,不断增进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福祉,促进全市儿童茁壮成长,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民政部等15部委关于印发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民发(2023)6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重庆市城乡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
2、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强化“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顺应新时代儿童身心发展特征,积极践行重庆”有首个、有首创、有首试、有首标、全国率先”创新理念,不断完善关爱服务措施,全面提升关爱服务质量,筑牢基层基础,促进城乡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全面发展。到2026年,重庆市城乡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精神素养明显提升,监护体系更加健全,安全防护水平显著加强,基层基础更加坚实,关爱服务场所进一步完善,支持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氛围更
3、加浓厚,关爱服务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巩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得到更加充分、更加有效地保障。二、重点任务(一)实施精神素养提升行动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各相关部门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不同年龄段的认知水平和特点,采取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分类提供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Q学校要将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作为重点关爱对象,培养其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团委、妇联要依托我市的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儿童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资源,
4、组织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开展实地参观、红色观影、主题征文、研学等形式多样的红色主题教育,引导其从中汲取信仰力量,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司法行政部门要将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列入普法重点群体,加强法治教育,切实提高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法治意识。(市高法院、市检察院、市教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团市委、市妇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2 .加强心理健康服务。贯彻落实重庆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联动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开展教育辅导、心理监测、预警干预、关爱帮扶等服务。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三全育人”大格
5、局,开足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核心知识普及,将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作为关注重点,对有需要的儿童开展心理辅导。教育、卫生健康、民政、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协同搭建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推动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站点建设,引导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家长树立科学育人理念,积极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正确认知和对待心理问题,构建和谐亲子关系。民政部门要扎实开展“童心相伴”心理健康关爱服务,指导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在走访中及时掌握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心理服务需求,对于发现有心理、行为异常的儿童,指导、协助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采取干预措施。卫生健康部门要推动综合医院普遍开设精神(心理)科,支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开设心理
6、门诊,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心理关爱服务提供便利。医疗卫生机构的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师等对于就诊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应当提供规范诊疗服务Q群团组织要积极开展面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科普宣传、心理辅导等服务活动。符合条件的儿童可纳入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范围Q发挥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联盟作用,支持各类心理科研机构、学术团体、专业社工、志愿者等发挥专业优势,开展一对一帮扶,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公益性心理健康服务。(市教委、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3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民政部门要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针对性提供阅读指导、运动游戏
7、精神陪伴等服务,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开展“流动少年宫”进农村学校、社区开展主题活动,鼓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积极参加“书香润万家”家庭阅读大赛、“自然笔记大赛”和“读立未来”青少年阅读大赛。共青团、妇联要依托“渝好空间”“童心港湾”“阳光驿站”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校组织开展劳动体验、环境保护等各类社团活动、兴趣小组、课外活动实践时,积极动员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参与,不断充实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市教委、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妇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二)实施监护提质行动4 .加强监护监督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加强对家庭监护的督促指导,发现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包括农村单亲家庭儿童)的
8、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侵犯儿童合法权益时,要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的,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公安机关应当予以训诫,并可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司法行政部门立足市普法工作办公室职能,指导督促相关部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通过政策宣讲、案例讲解等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法治宣传。妇联要牵头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实施“渝苗计划”,打造“家庭教育一点通”精品课程,实施“百场讲座进万家”项目,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其积极关注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加强亲情关爱。(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妇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5,落实委托照护制度。村
9、居)民委员会协助监督留守儿童委托照护情况,儿童主任通过走访发现被委托照护人缺乏照护能力或怠于履行照护职责的,要告知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重新选择被委托照护人或帮助、督促被委托照护人履行照护职责。民政部门要建立家庭监护能力评估制度,对留守儿童监护状况开展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及时开展关爱帮扶,并指导外出务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加强对留守子女亲情关爱和日常联络沟通Q(市民政局负责)6,强化监护干预。各相关部门要加大强制报告制度宣传力度,相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儿童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面临其他危险情形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报
10、告。相关部门接到涉及儿童的检举、控告或报告,应当依法及时受理、处置,并以适当方式将处理结果告知相关单位和人员。对于符合临时监护条件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民政部门可以采取委托亲属抚养、家庭寄养等方式进行安置,也可以交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或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严重侵犯被监护儿童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单位的申请,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撤销监护人资格;必要时,可以责令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儿童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相关单位和个人未代为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督促、支持其提起诉讼;涉及公共利益的,人民检察院有权提起公益诉讼
11、Q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发现有关单位存在管理漏洞或履行职责不力的,应当及时发出司法建议或检察建议。落实监护困境儿童救助保护制度,做好监护困境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市高法院、市检察院、市教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7,加强兜底监护。民政部门要持续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合理规划儿童福利机构布局,实现儿童养育、医疗、康复、教育、社会工作一体化发展,加强孤儿成年后安置工作。要加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盘活各类民政服务机构人员、场所和设施设备等资源,优先用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提高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规范化、专业化建设水平。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要为儿童提供养
12、育、教育、基本医疗、心理辅导等支持和服务,配备适应儿童服务需求的设施设备和人员,提升工作人员专业化能力,提高居住环境舒适和安全保障水平,完善教育娱乐功能,改善服务质量。(市民政局负责)(三)实施精准帮扶行动8.加强摸底走访建档。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民政部门会同教育、公安等部门组织力量对辖区内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实行数据动态管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及时录入和更新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城镇留守儿童信息按原有途径季度更新;落实定期走访制度,儿童主任至少每个月联系一次,每三个月入户走访一次,对父母双方或一方存在严重身体或智力残疾、儿童自身存在身体或智力残疾、有心理或行为
13、异常的,儿童主任要加大走访频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积极协调解决问题。在排查中,儿童主任要重点关注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加强走访探视,建立工作台账,发现单亲家庭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怠于或拒不履行监护责任的,及时向村民委员会或公安、民政、教育、妇联等部门报告;发现单亲家庭儿童身心健康受到伤害、疑似受到伤害或者面临其他危险情形的,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民政部门或检察机关等有关部门报告,强化关爱保护。加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档案管理,做到一人一档,档案包括儿童基本信息、走访记录、工作日志、关爱帮扶记录、发现问题和解决方案等内容Q有条件的区县可推进儿童档案电子化。区县民政部门要加强对档案管理的监督检查,每年开展一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城乡 留守 儿童 困境 关爱 服务质量 提升 三年 行动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