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体育强市建设方案.docx
《2024年体育强市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体育强市建设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4年体育宛市建径方拿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 通知(国办发2019 40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体育 强省建设方案的通知精神,落实体育强市部署要求,开创我 市体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目标到2025年,体育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与我市经济社会发 展水平相适应,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全民健身广泛开展,经常 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超过42%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2.6 平方米,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超过92% ;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 明显提升,项目结构和布局更加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 具活力;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00亿元,实现体育产业增
2、加值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本育文化繁 荣发展,成为创新型文化强市重要品牌。到2030年,体育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位居全省前列,基 本建成体育强市。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经常参加体 育锻炼人口比例超过45%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3平方米, 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超过93% ,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参加国际国内省内重大赛事成绩实现重大突破本育产业体系 更加完善,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210亿元本育文化广泛 弘扬,体育文化价值和作用充分彰显。到2035年,体育成为现代化美好建设的标志性事业,建成 体育强市。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实现均等化、便民化、智能化,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
3、比例超过50%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 3.4平方米,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竞技体育核 心竞争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为省争光贡献度位于全省前列。 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50亿元。体育文化成为展示形象的 重要平台。二、重点任务(-)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1 .统筹建设举步可就的全民健身设施。制定公共体育基础设 施规划建设标准,各县、区政府和高新区管委会、亳芜现代产 业园区管委会制定公共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并纳入国土空间规 划。落实城市居住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标准。推进国家步道 体系建设,加快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社 区足球场地建设,补齐全民健身设施短板。推
4、进县(区)、乡 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 健身圈实现全覆盖。合理做好城乡空间二次利用、复合利用, 增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地设施 建设运营,提升体育场地设施综合利用率。有序推进公共体育 场馆和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牵头单位:市文化旅游体 育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自然资源和规 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高新区管委会、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2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建立群众性赛事体系和激励 机制,定期举办职工运动会,指导基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 动,推行工间健身,加强职工健身服务。
5、组织开展老年人运动 会、残疾人运动会、妇女运动会及少数民族运动会,积极参与 全省老年人健身展示、百万中老年人习练健身气功五禽戏等活 动。推广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广泛举办社区运动会, 逐步拓展市、县区级联赛项目。积极参与全国和长三角全民健 身赛事活动。依托我市地方人文特色与自然资源,办好国际健 身气功博览会、马拉松、全国象棋快棋锦标赛等具有影响力的 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打造一市多品、一县一品全民健身特 色品牌。推广华佗五禽戏、庄子养生功、象棋、围棋、晰阳掌 等我市特色体育项目,进一步扩大我市特色体育项目在国内外 的影响力。积极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和全民运动健身 模范县(区)。加大政府
6、购买服务力度,深化体育赛事审批制 度改革,分项目制定体育赛事办赛指南和服务规范,支持社会 力量举办、承办体育赛事活动。(牵头单位:市文化旅游体育 局,配合单位:市民宗局、市总工会、市残联,各县、区人民 政府,高新区管委会、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3 .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立以市级、县级体育总会为枢 纽,各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体育 健身团体为支撑,基层体育组织为基础,覆盖城乡、富有活力 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推动运动项目协会和人群体育协会向乡 镇(街道)延伸、向行政村(社区)下沉,鼓励发展社区体育 组织。力争到2025年,全市体育社团总数达150个以上,3A 级体育社团
7、达到10个。鼓励发展社区体育社会组织,加强备案 管理,在组织建设、活动场地、活动经费、人才队伍等方面给 予支持。完善扶持引导政策和等级评估机制,推进体育社会组 织实体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发展。(牵头单位:市文化旅 游体育局I配合单位:市民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l新区 管委会、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4 .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建立科学健身指导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实现全民健身场所(站 点)健身指导服务全覆盖。建立两库、一机制科学健身方 案,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运动水平等级标准检测,增强科 学健身理念。到2025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 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
8、到92% ,科学健身的指导与服务水平进一 步提升。建设市、县区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开具个性化运动 处方,加强群众体质监测、科学健身指导、运动促进健康服 务,提高科学健身指导覆盖率。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与基层 活动,弘扬科学健身理念,讲授科学健身方法与技能。建设全 民健身智慧平台,推进互联网+健身,大力推广居家健身和 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创办数字化全民健身服务平台,创新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模式,提升体育智慧化服务水平。不断推进 场地设施管理智慧化发展,建立公共体育设施共建共享机制, 打造市、县区分级智慧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资源信息互联 互通、共建共享。推广体医融合创新成果,建立体育和卫生健 康等
9、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制定 群众业余运动等级评定标准,开展群众体育运动水平等级达标 测试活动。(牵头单位:市文化旅游体育局,配合单位:市卫 生健康委、市数据资源局,各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5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体育工作。实施体教融合行动,加强学 校体育工作,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常态化开展校园体育活动。 构建社会化、网络化的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体系,开展青少年 体育技能培训I ,使青少年至少掌握2项运动技能。广泛开展青 少年冰雪运动,将冰雪运动知识教育纳入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内 容。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加强体育教师 队伍建设,
10、在各级学校设置专(兼)职体育教练员岗位,探索 先入职后培训等过渡办法,聘用退役运动员到学校担任体育教 师、教练员。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设立体育 相关专业。(牵头单位:市文化旅游体育局,配合单位:市教 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各县、 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二)提升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6 .构建竞技体育发展新模式。坚持举市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 合,创新市优秀运动队组建模式,形成以业余体校为龙头,县 区为主干、训练单位为支撑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县区体 校建设,在三县一区布置青少年项目训练点作为市校外训练 点。围绕全运争光、省运争先
11、目标,建立优秀运动员公 开选拔制度,完善输送政策,树立以比赛成绩为导向的运行机 制,形成特色体育后备人才立体培养模式。(牵头单位: 市文化旅游体育局,配合单位: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各县、 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7 .完善科学训练体系。加强优秀运动队复合型团队建设,构 建以运动员为中心、教练员为首要、科医保障为基础的科学训 练体系。健全教练员选拔、培养、引进、激励、保障机制。建 立体育专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加大优秀教练员引进力度。统 筹市内市外体育优质科技资源,提升体育科技服务和医疗保障 水平。加强市优秀运动队训练基地建设,打造集训、科、医、 教、服为一体的全省一流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体育 建设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