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标准.docx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标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前 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5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4 189号)的要求, 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 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 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 本规定;4.设计;5.制作与检验;6.施工及验收;7.运输、维 修与贮存。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调整了术语,增加了大 模板各子系统的定义;2.增加了 “构造设计”,将面板材料和制 造工艺的具体要求修改为功能性要求,并补充完善了面板拼接、 支撑、平台、爬梯及施工安全要求;3.修订了配板尺寸及自稳
2、角计算图与计算公式。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 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 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61号;邮政编码:065000)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武汉东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奥宇模板有限公司 郑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重庆建工第九建设有限公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无锡速捷脚手架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江苏兴厦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沪武建设集团有限公
3、司北京矿建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建设机械专业 委员会廊坊凯博建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罗文龙姚金柯方群英王治耀 刘国恩吴纪东于海祥胡长明 杨琳岳鹏崔秀生高峰 王伟(中建三局)王学海张玉成 金凤诚王伟(吉林建工)鲁卫涛 刘承桓王峰石亚明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刘新玉阎琪孙宗辅张国栋 朱军廖永赵安全潘国钿 李明王凯晖姚圣龙目 次1 总则12 术语和符号22.1 术语22.2 符号33 基本规定 54设计71.1 一般规定71.2 构造设计71.3 配板设计91.4 结构设计H5 制作与检验156 施工及验收176.1 一般规定
4、 176.2 施工准备176.3 安装186.4 安装检查与验收196.5 拆除和存放197 运输、维修与贮存21本标准用词说明 22引用标准名录23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s and Symbols 22.1 Terms 22.2 Symbols 33 Basic Requirements 54 Design 74.1 GeneralRequirements 74.2 Structure Design74.3 Matching Design 94.4 Structural Calculation 115 Production and Inspe
5、ction 156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176.1 General Requirements 176.2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176.3 Installation186.4 Inspectionand Acceptance 196.5 Removal and Stacking 197 Transportation , Maintenance and Storage 21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22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23 .o.为使房屋建筑和市
6、政工程大模板的设计、制作与施工达 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保证质量,制定本标准。1. 0. 2本标准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中竖向结构现浇混凝 土工程大模板的设计、制作、施工及验收。1.0.3建筑工程大模板的设计、制作、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 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大模板 large-area formwork由面板系统、支撑系统、操作平台系统、对拉螺栓等组成, 利用辅助设备按模位整装整拆的整体式或拼装式模板。2.1.2 整体式大模板 entire large-area formwork直接按模位尺寸需要加工的大怵。2.1.3 拼装式
7、大模板 assembling large-area formwork以符合建筑模数的标准模板为主、非标准模板为辅,组拼出 模位尺寸需要的大模板。2.1.4 面板系统 surface panel system由面板、肋、背楞等组成,用于混凝土成型并直接承担混凝 土施工荷载的装置。2.1.5 面板 surface panel与新浇筑混凝土直接接触的承力板。2.1.6 肋 rib由主肋、次肋和边肋组成,支撑面板的承力构件。2.1.7 背楞 waling支撑肋的承力构件。2.1.8 支撑系统 support system由承力座、可调长度支撑杆及相应连接件组成,用于保持面 板系统稳定的装置。2.1.9
8、 操作平台系统 platform system固定在面板系统主肋上,由脚手板、支撑、爬梯、栏杆及连 接件等组成,为作业人员进行混凝土振捣、对拉螺栓安拆等作业 提供安全通行及作业面的装置。2.1.10 对拉螺栓 tie bolt连接构件两侧模板,承受新浇混凝土侧压力的专用螺栓。2.1.11 自稳角 angle of self-stabilization大模板竖向停放,利用模板自重平衡风载保持稳定时,面板 与垂线的夹角。1.1.1 2符 号1.1.2 作用与作用效应F1 面板对支架垂直作用力;F2 支撑系统对支架系统作用力;F大模板吊装时每个吊环所承受荷载的设计值;P大模板单位面积自重;q- 支架
9、系统自重及活荷载作用效应;Wk风荷载标准值;Wo基本风压;vr3s时距平均瞬时风速;vpIOmin时距平均风速。1.1.3 抗力和材料性能0吊环材料许用拉应力。1.1.4 几何参数a b c d墙体定位尺寸;B1 B2、B3、B4角模边长尺寸;he高;一楼板厚度;Hn-一内墙模板设计高度;Hw-一外墙模板设计高度;L、Lb、L、Ld一模板平面布置配板设计尺寸;L2轴线尺寸;Sa-吊环净截面面积; 一大模板自稳角;预留支拆余量。2. 2.4计算系数k抗倾覆系数;Ka一吊环截面调整系数;s风荷载体型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3基本规定3. 0.1大模板应包含面板系统、支撑系统、操作平台系统和对 拉螺
10、栓等(图3. 0.1)。图3. 0.1大模板组成示意1面板系统;2支撑系统;3操作平台系统;4对拉螺栓3. 0.2大模板设计时,应根据其材料特性、结构形式、支撑方 式等特点,按最不利工况对模板结构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计算 结果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3. 0.3大模板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相关 标准的有关规定,且应具有相应的材质证明。3.0.4大模板应能满足现浇混凝土墙体成型和表面质量效果的 要求。3.0.5大模板应按设计和工艺文件加工制作和检验。3.0.6大模板各系统之间的连接应安全可靠。3. 0.7当大模板竖向放置时,应能在风荷载作用下保持自身 稳定。3. 0. 8大
11、模板施工流程及总体结构设计应满足不破坏模板即可 顺利装拆、吊运的要求。3. 0. 9大模板施工应编制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并按施工方案 执行。4设计1.1.1 一般规定4.1.1 大模板应根据工程类型、荷载大小、质量要求及施工设 备等结合施工工艺进行设计。4.1.2 大模板设计时,板块规格尺寸宜标准化,并应符合建筑 模数的要求。4.1.3 大模板各组成部分应根据功能要求,采用概率极限状态 设计方法进行设计。4.1.4 大模板设计应符合道路运输限值要求,在运输、存放、 使用和装拆过程中均不应产生塑性变形。1.1.2 设计4.2.1 面板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面板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
12、技术 规范JGJ 162的规定,并与周转次数要求相适应;2面板拼接不应有漏浆缺陷,接缝处理应满足混凝土外观 质量要求;3当面板采用焊接拼接时,面板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可焊性;4当面板采用插接拼接时,面板应有插接企口;5肋与面板应贴合紧密;6肋的间距应满足混凝土浇筑时面板局部变形不超出设计 限定范围的要求;7主肋与背楞连接后应无相对运动。4.2.2 拼装式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以符合模数的模板为主板,排板中不符合模数的尺寸 可填充非标模板;2模板长度方向宜与构件长度方向一致;3当齐缝排板时,应在接缝处对模板刚度进行补偿;4背楞的布置方向应与模板排板方向垂直。4.2.3 支撑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
13、模及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支撑应安全可靠;2应设置可调整面板垂直度及前后位置的调节装置,面板 垂直度调节范围应满足安装垂直度和调整自稳角的要求,前后位 置调节范围不应小于50mm;3支撑杆应支在主肋或背楞上;4承力座应支撑在刚性结构上,且应与支撑结构可靠固定;5支撑的数量应与背楞刚度相适应,混凝土浇筑成型质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4.2.4 模板顶部应设操作平台,操作平台应符合下列规定:1平台宽度不宜大于900mm;2平台外围应设置高出平台板上表面不小于18Orn的踢 脚板;3平台外围应设栏杆,栏杆上顶面高度不应小于120Omm 且中间应有横杆,栏杆任意点上作用IkN任意方向力时不应有 塑性变形;4平
14、台脚手板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 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的规定;5模板上宜设置上下平台的爬梯;6操作平台系统与面板系统间的连接应可靠,且应便于检 查与维护。4.2.5 当对拉螺栓中心离地高度大于2m时,螺栓紧固操作部 位宜设操作平台。平台上表面与对拉螺栓中心的垂直距离宜为 1. 2mL 6m,操作平台应符合本标准第4. 2. 4条的规定。4.2.6 大模板对拉螺栓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性能不低于Q235B的钢材制作,规格尺寸应由计 算确定,且不应小于M28;2位置应设置在背楞上;3清水混凝土施工用大模板对拉螺栓孔的位置布置应符合 装饰设计要求。4.2.7 大模板钢吊环应
15、符合下列规定:1钢吊环应设置在肋上;当正常吊装时,吊环及肋不应产 生塑性变形;2吊环数量及布置应满足吊环、模板承载能力及模板起吊 平衡要求;3应采用性能不低于Q235B且直径不小于20mm的圆钢 制作;4当采用焊接式钢吊环时,应合理选择焊条型号,焊缝长 度和焊缝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5当吊环与大模板采用螺栓连接时,应采用双螺母。4.3配板设计4.3.1 配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经济、合理地划分流水段;2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模板的周转次数选择合理的模板 体系;3当大模板平面布置设计时,应使模板在各流水段的通用 性最大;4应根据结构形式与辅助设备起重能力综合确定模位划分;5当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工程 模板 技术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