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课后练习题.docx
《第4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课后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课后练习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BD错误,C正确;故选C5.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b=bd=6m, bc=lm,小球从4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外、vc,则()A. Vb=3msB. vc=2 m/s C. de=3 m D. 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答案】D【解析】A、B项:由题,小球从,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根据推论得知,C点的速度等于4d间 的平均速度,则有% =等 =2.5爪/sc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牛=3 mscd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为牝=牛=2 ms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 0.5 ms2由瑶十
2、 2bc,得%=7.25rns,故A、B错误;C 项:、设 C 点到最高点的距离为 S,则:S = I = 20 5m = 6.25m,则 de=S-cd=6.25m-4m=2.25m,故 C 错误; D项:从C到e所用的时间t = % = 6s,那么从d到e的时间为6s-2s=4s,故D正确。6 .物体的初速度为玲,以不变而加速度“做直线运动.如果要使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八倍,则经过的位移是 ( )A. (w2-l) B.:(w1) C. 2 D. ( - 1)2 2a2a2a2a【答案】A【解析】物体的初速度为W,加速度为。,末速度为V=IWo倍,设物体的位移是X,根据位移-速度关系式:/
3、 vo=2ax,整理得:X =(一或 = (n2 1)第 故选 Ao7 .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先后经过A: 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内和也,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有()A.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吟8 .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产手C.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空D.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所用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空【答案】A2【解析】A.设物体经过AB段中点的速度为为2,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vl - vl = 2a -, vlvl = 2a -, 2222联立解得也=产手,故A错误,B正确;C.根据平均速度推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行二/=岂反,故
4、C正确; 22D.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推论知,物体通过AB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也产,故D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答案,故选:A.8.如下图所示,小球从竖直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 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九根据图 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亲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答案】A【解析】(1)假设位置“ 1 ”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比为1:3
5、即瞥=;,而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瞥=;结论矛盾,所以位置“1”并非初始位置,A错误;九23 3九23 3(2)由图可以知道每两个相邻的点之间的距离差是一样的,说明小球下落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故B正确;第4节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课后练习题一、选择题1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位移打到达A点,接着在时间T内又通过位移全 到达5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等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空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在D. %1: x2 = l: 3【答案】ABD【解析】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故:=誓,故A正确;
6、 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的位移为:Xl=IaT2 ;前2T内的位移为:X1+X2 = (2T)2 ;联立解得: 二掌I =多等,%1: %2 = 1 : 3 ;故BD正确,C错误;故选A5D2 .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G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汇,它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巧,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上, 则qL和功的关系为()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1 V2 B.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v1 V2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v1 = v2 D.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v1女,故A5正确,。错误;故选A5C. 3.如图所示,某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最后停在D点.已知AB=
7、6m, BC=4m, 从A点运动到B点,从B点运动到C点两个过程速度变化量都为一2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为2.55 m/s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C.质点从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为4 sD. A、D两点间的距离为12.25m【答案】BD【解析】AB、由题意知,va - V=2ms, VB-VC=2ms,设加速度的大小为。,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Va -vl = 2axAB,Vb - Vc = 2cnc,代入数据联立解得:tz=2ms2, VA=7ms, VB=5ms, vc-3ms,故A错误,B正确;C、质点从A到C的时间为:t = = -s = 2s,
8、故C错误; a 2D、AD 间的距离为:xad = =-TYi= 12.25m,故 D 正确。a” 2 4故选:BDo4.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 = 0时刻经过同一住置,描述两物体运动的D图如图,则在05s 的时间内,关于甲、乙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ls内,两物体距离越来越小B.第3s5s内,两物体距离越来越小C.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D.两物体相遇两次【答案】C【解析】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仁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根据速度大小关系分析两物体之间距 离如何变化.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判断位移关系.由图可知,0ls内,乙的速度始终比甲的速度大,所以两
9、物体距离越来越大,故A错误;前3s内甲的位移: S = l2 + j(3-l)(3-2) + 2(3-l) = 6m;前 3s 内乙的位移:S乙=2 x 3 = 6n,所以在第 三秒末甲与乙相遇,此后乙的速度始终大于甲的速度,所以甲与乙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二者不会再相遇,故 (2)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的位移,求出这段位移若做匀速直线运动所需的时间,结合在 小站停止的时间,求出临时停车耽误的时间.(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得:O-V 30 cnt1 =S = 50s,(2)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为:x1 =m 750m,1.2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为:X2 -= w = 450
10、m,若这段位移匀速运动的时间为:益=红出=75。+45。S = 40sSU30则临时停车共耽误的时间为: C = G + 120 七=160s.12.刹车距离(即图中“减速过程”所经过的位移),是评价汽车安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某型号汽车在一段马 路上的测试结果是:当汽车以15ms速度匀速行驶时,从开始刹车到汽车停下的距离是IOm.(1)求测试汽车减速时的加速度为多大?假设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知=05s.若在测试车前方摆放一固定障碍物,那 么测试司机至少应在多远处发现目标,才不至于出现安全事故?【答案】=11.25ms2 (2) S =17.5m【解析】根据匀变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4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课后练习题 变速 直线运动 速度 位移 关系 课后 练习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