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考与建议.doc
《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考与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考与建议.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考与建议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考与建议根据市委关于召开务虚会的相关要求,镇党委高度重视,结合XX实际,立足XX大局,就全市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的过程中,存在的短板不足,组织开展了专题讨论调研,进行了深入思考研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背景与意义乡村兴则国家兴。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也是顺应民意的重大决策。从国省层面看。2021年党中央一号文件,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委制定出台了乡村振兴先进示范和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政策
2、激励体系,对乡村振兴先进乡镇、示范村、现代农业园区在项目安排、政策配套等方面,拿出真金白银的补助奖励。同时,全省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在乡村旅游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进行了部署安排,将给予政策指导、资金支持。从XX层面看。XX正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次极核,必将以乡村振兴为契机,迎接新的发展良机。XX编制的XX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从产业发展、乡村布局、土地利用、集体经济、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规划,引领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特别是近年来XX市委支持XX争当旅游的龙头、对外名片、发展的主力,鼓励XX在乡村振兴作出示范,为XX进一步发展明确了
3、路径、指明了方向、赋予了重任。从XX层面看。构建的“一核三区两带”全域旅游布局已初见成效,谋划的“四片联动、五线串联”乡村旅游格局已初步形成,打造的江东、江天、江北、江西“四大”农业产业园区已初显优势,推动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同时,国省市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XX必将凭借“乡村振兴”的东风,乘势而起,实现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画卷。二、短板与不足今年以来,XX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先行先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乡村旅游方面。一是同质化严重。近年来,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一大批乡村旅游产品不断涌现,
4、主要是以田园观光、农事体验、绿色景观等为主,虽然说不上千篇一律,但同质化现象仍然十分严重,近郊游、本地游较多,对外地游客吸引力不足。二是品质还较低。XX乡村旅游发展目前依然还处在加快发展阶段,“吃住行游购娱”等硬件条件总体上仍然低端、陈旧,游客“不好来、住不下、玩不好”的问题,还极大地影响着乡村旅游品质、影响XX旅游形象。三是品牌化不强。XX乡村旅游发展一直受单体规模小、经济效益差、营销能力低等问题影响,品牌、口碑辐射半径小,吸引度、美誉度不足,传播面小、回头客少。农业产业方面。一是特色产业不够明显。虽然建有“四大”农业产业园区,但是就乡镇而言仍缺乏强有力的农业主导产业和和支柱产品,且农产品精
5、深加工率、机械化水平均不高,农户增产不增收。二是科技支撑不够有力。农业从业人员结构失衡,高精尖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新科技、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运用受限,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三是农旅融合不够深入。农旅融合的实质是以农为本,旅游赋能,XX作为旅游大县,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但目前仍存在生态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增值潜力挖掘不够,市场价值难变现等问题,缺乏一批既懂旅游又懂农业的职业经理人。集体经济方面。一是扶持力度不够大。近年来上级出台一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项目建设、土地保障、发展规划、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等方面还需要更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推进 乡村 振兴 思考 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