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工程规划方案.docx
《智慧园区工程规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园区工程规划方案.docx(1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智慧园区工程规划方案第一章XX信息化现状分析1.1. XX简介XX(XX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建设是XX省委、省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对XX工作的重要指示,瞄准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建设创新型XX,推进XX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重大部署。实验室目前是XX省政府批准设立、XX市政府负责建设的二类事业单位。由政府主导,以哈尔滨工业大学(XX)为依托单位,与北京大学XX研究生院、清华大学XX国际研究生院、XX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XX)、XX先进院、华为、中兴通讯、腾讯、XX国家超算中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移动、中国电信
2、中国联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等优势单位共建。实验室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为己任,聚合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建设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和平台,开展区域性多领域、跨学科、大协同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点布局网络通信、人工智能和网络空间安全等研究方向,努力引领未来学术方向,推动网络信息产业发展,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实验室将积极开展符合大科学时代科研规律、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实验室建设目标是:2020年完善基础设施,搭建实施重大战略工程和基础研究的科研平台,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研机构。2030年建立国家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平台,
3、解决网络信息领域一批原创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实验室迈入国家实验室行列。2050年突破网络信息领域核心前沿技术问题,取得重大原始创新;承担网络信息领域国家重要战略任务,在推动学科发展和解决国家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实验室建设成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型实验室。1.1.1. 项目定位XX是XX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培育创建国家实验室、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为目标,瞄准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启动建设的实验室。实验室由政府主导,以哈尔滨工业大学(XX)为主要依托单位,协同多个高校、企业等优势单位共建的重点实验室,建成为国家实验室“预备队。其未来发
4、展规划及定位主要体现在:(1)实验室将聚合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在网络通信、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等方面开展跨学科、大协同的创新攻关,突破网络信息领域重大核心基础理论问题,保障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推动网络信息产业发展,引领未来学术发展方向。(2)实验室将探索建立符合大科学时代科研规律的科学研究组织形式,夯实建设国家实验室的基础,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支撑XX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L12总体目标XX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XX)将以服务于网络强国战略、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南海战略,及XX省创新发展战略为己任,
5、突破网络信息领域重大核心基础理论问题、引领未来学术发展方向、在网络信息与安全等领域形成技术突袭能力。重点在网络通信、信息、安全三大领域展开研究:在网络与通信领域,攻关空天一体化网络、深空通信等核心基础理论,面向未来的高效可扩展、开放可定义、安全可重构的网络体系架构,中轨、高轨卫星数据传输网络架构等。在信息领域,攻关面向空天地海量数据时敏处理的大数据与先进计算模型,多维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全拟真建模呈现的未来多媒体相关理论。在安全领域,推进云安全、量子安全、大数据安全、物联网安全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面向不同应用的安全服务模型,构建从终端、管道到云端服务器的主动内生性防御网络安全体系。在上述
6、核心前沿基础理论突破的基础上,承接国家空间科学与技术领域有重大影响的重大科技计划,牵引未来网络基础试验设施重大工程、空天信息网络重大工程、南海信息网络工程、网络技术验证仿真工程、国产自主可控替代工程;信息大数据平台、产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卫星宽带互联网平台、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量子加密与量子计算、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深空探测等多项国家级战略任务,满足国家全行业产业的信息化和标准化需求。通过积极探索新的科学研究创新体制、培养顶尖科技精英、培育未来万亿级新兴产业,将XX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打造成为网络、信息与安全领域的一流国际创新中心。省实验室既要顶天支撑国家级的重大战略,也要“立
7、地”服务产业发展,以XX省的一个高端研发平台为出发点,为XX省建设国家实验室打下坚实基础,实现我国在网络空间领域从“并跑”到“领跑”的转变。深空通信未来网箔体系架构卫星数据传输网络架构空天一体化网络云安全与域计算雌人工智能 未来多媒体量子安全大数据安全物联网安全未来网络安全体系图2-2XX三大重点研究领域1.13.阶段目标到2020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搭建重大战略工程平台,推动前沿方向的基础理论研究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研机构;集中一批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级智库型人才,建立完善省实验室人才流动机制,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加快优秀人才的集聚,产生一批国家科技成果。到
8、2030年,迈入国家实验室行列。解决网络信息领域一大批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培养一批高水平科学家;创新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战略工程,建立国家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平台,为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工程提供大量科技资源支撑和技术服务,为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提供重要手段和保障;为全社会科技创新提供重要支撑,强化第三方评估、同行评价和国际比对,加强省实验室科研项目的评估、考核和监管。到2050年,建设成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型实验室。远期目标解决网络信息领域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满足国家和XX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完成
9、多项国家级重大战略任务;在科学前沿方面,突破世界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攻克核心技术,率先掌握引领未来发展的颠覆性技术,取得重大原始创新,确保国家重要安全领域技术领先、安全、自主、可控;孕育重大原始创新,在推动学科发展和解决国家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攻克重大科学仪器设备新技术,自主研发、研制原创性科研仪器设备;产生一批国际重大科技成果。1.1.4. 整体规划根据XX的定位、发展目标及未来规划研究领域,实验室整体规划土地使用面积136万平方米(约2039亩),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由于建设体量较大,实验室拟分期开发,其中:一期用地规划在南山区石壁龙片区,约19.9万平方米(约298亩)
10、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远期用地约109.7万平方米(约1741亩),建筑面积约IlC)万平方米。图3-3项目效果图1.1.5. 组织机构XX是XX省政府批准设立、XX市政府负责建设的二类事业单位。由政府主导,以哈尔滨工业大学(XX)为依托单位,与北京大学XX研究生院、清华大学XX国际研究生院、XX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XX)、XX先进院、华为、中兴通讯、腾讯、XX国家超算中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等优势单位共建。XX为独立法人实体,实行新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不设行政级别。实验室设立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
11、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实验室设立学术委员会和战略咨询委员会。组织机构如下图所示:综合办公室 党群工作部科研发展部先进技术部国际合作办人力资源部财务与资产部保障与园区部图10-1XX组织机构图I.1.5.1.研究中心截至2018年年底,在短短九个月内,实验室已建成网络通信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机器人研究中心、共4个研究中心。启动了未来区域网络幡与应用环境、南海立体通信网络示范验证平台、云脑开源平台与智能应用、网络技术仿真验证平台、自主可控生翻啜精批5个科研项目建设。1.1.5.2.院士工作室XX现有17个院士工作室:分别是虚拟现实院士工作室、多媒体信息处理院士工作室、类脑
12、网络院士工作室、可信群体计算院士工作室、计算金融院士工作室、智能协同院士工作室、工业智能院士工作室、下一代互联网院士工作室、开源芯片院士工作室、磁认知院士工作室、智能激光院士工作室、智慧能源院士工作室、分布式高性能软件院士工作室、海洋信息院士工作室、高性能计算院士工作室、集成电路院士工作室。1.1.6. 人力资源配置截止到2020年1月底,XX各类在岗人员共有1887人(其中科研人员692人、技术人员30人、行政人员106人、实习临聘人员772人)。由于受疫情影响,部分实习学生未能到岗,因此,截止到2020年6月底,XX各类在岗人员仅有1538人(其中科研人员801人、技术人员297人、行政人
13、员113人、实习临聘人员327人;高端人才162人)。根据XX建设方案,未来XX将达到5000人。1.1.7. 项目选址区域位置项目选址位于石壁龙片区(石壁龙片区总面积256.5公顷),北面临近成片工业区,周边有百旺工业园、白芒村、牛成村。片区临靠2条主干道沙河西路和宝石公路、1条南光高速路,通往宝安、光明、南山及福田,交通极为便利。片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图4-12项目选址的区域位置关系1.2.实验室总体规划方案总体布局本项目是一个着眼全球科研行业的国家实验室;一个提供科研,工作,会展于一体的跨学科研究新舞台;一个围绕智能造福社会愿景的科技园区;一个为城市天际线锦上添花的城市新形象;促进未来
14、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拥抱城市绿化园区。综合四大愿景,设计团队得到设计概念一“脉,象征叶子的“脉络+生长。脉的建筑概念主要体现如下:实验园区(国际级水平的实验室园区)、建筑模块(高灵活性及可建性的建筑)、环境共容一持续性(与环境共融可持续发展)、汇聚人才(人才陪训人脉汇聚)。脉络的函意既是向外延伸,也能向内汇聚。设计团队一方面把设计XX的关键点列出及深化,另一方面将他们转化成最适合建筑语言,并详细呈现在设计木身当中。围绕现状山体进行集约化布局,靠近丽康路的地块东南侧大门区域附近设置31层的综合楼,主要为院士工作室及对外业务的功能区,裙楼设置实验室的展示展览区,是园区对外展示科技力量的窗口。沿基地中
15、部山体设置环状道路,各建筑沿道路形成带状布局。综合楼向西延伸设置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塑造脉络生长的肌理。基地西南侧为宿舍区,靠近公园绿景,有益于科研人员在休憩时段体验大自然的鸟语花香;中部设置活力生活中心,供科研人员休闲、娱乐、运动、饮食;犹如心脏,带动园区的运转;西北侧设置研究中心。充分利用基地现有自然景观,各建筑群落,以局部轴线、网络、规则、明晰的几何对位构建各场域的秩序,同时又将其嵌入山丘、树林的自然形态之中,形成有机的整体。根据对设计实验室建筑的经验,模块化的设计能最有效提高园区未来发展的适应性,满足不同产业需要。目标是给跨领域产业提供最大化的互动交流机会.建筑采用U型的平面,在U的中心
16、配置了多个中庭空间,作为研究中心的焦点空间。同时,为实验室提供交流创意的空间也是未来的趋势,在建筑里提供了大小不同的交流区,中庭朝向北侧可有利节能,提供绿化平台连接中庭外的自然风景。考虑到高层建筑结构埋深及停车、设备用房等辅助功能的使用需求,配置合理面积的地下室。为了适应XX气候特点,方便使用,建筑底层留出适当架空层空间。项目总体布局,满足用地规划建设指标,楼体间距遵循有关消防、日照的规范要求进行设计。1.2.1. 交通组织项目基地内交通设计实现人车分流,车辆通过基地南北两侧道路直接进入地下室。各个功能区均可通过广场连接,全步行化交通,没有任何阻挡,方便快捷。广场亦可作为隐形消防车道,并确保每
17、栋建筑均有足够的消防登高面。内部交通流线包括私家车日常通勤流线、接驳巴士及大巴日常通勤流线、出租车日常通勤流线、地上人行流线及地下室流线。交通流线图详见5-6-5-14o日常通勤路线私家车及货车:丽康路为主出入口,小汽车经丽康路(双向四车道)进入国际学术交流中心西侧地库出入口;货车经丽康路进入西纬一路进入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北侧地库出入口或综合楼裙楼地库出入口。场地南北高差较大,于北侧新峰路(双向二车道)为次出入口,为研究中心提供便利,小汽车、货车合用地库出入口,设置研究中心B座西侧。日常通勤路线-接驳巴士与大巴停靠:园区内设置园区接驳车站点,分别位于综合楼北侧、宿舍楼东北侧广场、活力生活中心北侧
18、研究中心B座北侧;为园区各个建筑之间的联通提供服务;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北侧设置大巴停靠点,为各界交流人士参加会议提供最短步行的停靠点。日常通勤路线访客车辆停靠:根据各个建筑的功能分区,于成果演示中心、综合楼、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活力生活中心、研究中心分别设置访客车辆停靠点;便于点对点到访、接送服务。日常通勤路线地上人行连接:于综合楼、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活力生活中心、研究中心通道建设廊道;人行按标识指示可达到各个建筑物的功能主体。地下室车行流线:分为南区、北区;经地库出入口沿地库两侧设置流线,南向北沿东侧通道,北向南沿西侧通道。货车于综合楼、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活力生活中心、研究中心地下设置卸货区。
19、消防流线:可通过园区的各个出入口进入园区,通过环绕建筑形成环形消防流线可到达每个建筑,内置消防回车场方便消防车行驶,并于综合楼、宿舍楼、研究中心设置消防登高面。连廊连通白芒站:白芒站风雨廊桥在丽康路口形成U字形天桥,将周边地块和白芒站通过2层连廊联系在一起。白芒站的风雨廊桥同时和XX依山连城活力廊道紧密结合,打造地铁站到园区全天候遮风挡雨的通达路径。风雨廊桥从白芒站到园区东南角广场约300米。先通过引桥将人流带往一层的科创广场,再通过建筑中央的大台阶连接至园区的二层活力廊道系统。连廊待白芒站建成后对接,本阶段不计投资。1.2.2. 规划指标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196043.69平方米(其中建设
20、用地面积165558.45平方米、道路用地面积1960.79平方米、管理用地面积28524.4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42640平方米(其中云脑6080平方米独立立项,不含云脑总建筑面积436560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359140平方米(不含云脑建筑面积为353060平方米),包括科研用房、科研辅助用房、配套服务用房、架空层及连廊等。不计容积率建筑面积83500平方米,其中包括地下车库、设备用房、公共通道/坡道。包含机动车位1500个。容积率2.17,建筑覆盖率26.68%,建筑最大高度150米。表5-1建设经济技术指标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规划用地面积m2196043.691.1建设用
21、地面积m2165558.451.2道路用地面积m21960.791.3管理用地m228524.45公园用地2基底面积?441653总建筑面积?4426403.1计容积率建筑面积m2359140其中科研用房m2227000含避难层4040m2科研辅助用房m216500配套服务用房m292069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备注架空层及连廊m217491云脑m26080单独立项3.2不计容积率建筑面积m283500其地下车库m260000Bl+B2车库面积中设备用房m220000公共通道/坡道m235004绿地面积m2579455容积率2.176建筑覆盖率%26.68%7绿地率%35.00%8机动车位个1500
22、9幕墙高度m-10建筑高度(屋面)m15011最大层数31/-2地上/地下1.2.3. 主要规划图mi一期总平面图表1一期总平面图图表2一期总平面功能分区示意图3一二期整体鸟瞰图I2V2一二期整体鸟瞰图图表1233一期首层平面图表1.2.14一期地下室平面图表6日常通勤路线-私家车及货车1215日常通勤路线私家车及货车I2V6日常通勤路线接驳巴士与大巴停靠日常通勤路线-接驳巴士与大巴停靠DAILYROUTE-SHUTTLEBUS图表7日常通勤路线-接驳巴士与大巴停靠访客车辆落客区VISITORDROP-OFF图表8日常通勤路线-访客车辆停靠货车流线SERVICECIRCULATION图表9日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慧 工程规划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