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二十三中全会党课讲稿》三篇书记关于党的二十三中全会公报精神解读.docx
《2024《二十三中全会党课讲稿》三篇书记关于党的二十三中全会公报精神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二十三中全会党课讲稿》三篇书记关于党的二十三中全会公报精神解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4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讲稿三篇书记关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解读目录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讲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解读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讲稿: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19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讲稿:坚持七个必须坚持,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1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讲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解读同志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重点研究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此次全会的一项重要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公报内
2、容具有指导性和纲领性,反映了党中央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大政策的决策部署。公报的内容往往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大局,是政治上非常重要的文件。下面,联系工作实际对公报内容进行解读,并提出贯彻落实意见:一、公报总体情况: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一)主要内容1、开篇。全会肯定了近年来党的建设成果,并对取得的显著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总结和反思。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新挑战,表达了强烈的认识和紧迫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3、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2、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一是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党的新发展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全会提出了要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改革,确保党的决策部署在全党全国上下得到有效贯彻。二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强调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强调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加强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实体经济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深度融合。三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会强调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相结合的原则。3、具体措施和任务。
4、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金融、财政、农村等领域的改革任务和目标,并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和推进。二是加强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创新,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强调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发展新质生产力,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重在因地制宜。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资源环境、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一刀切”的发展模式往往难以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因此,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发展策略能确保资源得到更优配置,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均衡与协调发展。第三,完善宏观调控增强政策一致性,重点领域改革与防风险相结合。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
5、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全会提出,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全会还特别指出,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宏观调控是党和国家治理经济的重要方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要加快构建体现新发展理念、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规划体系、政策体系、协调体系、保障体系和监督评价体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要想提高宏观政策效率,仅仅依靠宏观政策自身调整是不够的,需要深入推进宏观政策体系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改革
6、已经进入“深水区”,要把推进改革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结合起来。房地产对经济增长、就业、财税、居民财富、金融稳定都具有重要影响,要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着眼长远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金融事关发展全局,要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压实各方责任,健全金融监管,推动金融机构加强内部治理,夯实金融健康发展的微观基础。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开正门、堵旁门、化存量、控增量,夯实地方基本财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第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资本市场成关键一环。在提及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重点改革领域时,全会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为其中一项重点。资本市场是金融领域改革的关键一环,在服务
7、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以来,资本市场以新“国九条”为起点,以服务新质生产力为重点,掀起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改革的序幕。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各有侧重、相互补充、错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大幅增强。在科创板坚守“硬科技”特色的同时,沪深主板更加突出“大盘蓝筹”的特色,创业板继续保持“三创四新”的特点,北交所和新三板注重于创新型中小企业。在板块各具特色与企业各有归属的背后,是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连接实体经济、金融、科技的枢纽作用,不断引导金融资源始终流向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行业和企业。第五,破解城乡失衡,土地制度谋变。城乡发展
8、失衡是多年积累的老问题,而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全会提出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等重点任务。实际上,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对“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着墨较多,提出要把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突出位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人地钱”挂钩政策,让有意愿的进城农民工在城镇落户,推动未落户常住人口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仍存阻碍,预期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政策将在三方面发力:一是合理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权益;二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第六
9、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加注重制度型开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打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站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对外开放,离不开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对于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全会就提及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等方面。此外,全会还提及,要“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多体现为在体
10、制机制层面参与共建投资、贸易规则、数字标准方面的制定。当前,理解共建“一带一路”已不限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市场拓展,还要从投资可持续、绿色基建、绿色金融、绿色能源、数字化转型等各方面落实标准建设。第一,正确推进改革,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其关键在于始终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既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又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改革中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第二,准确推进改革,要求我们在落实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时,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对改革目标、路径和可能的影响要有全面、精准的把握
11、这对于改革成败至关重要:倘若因为急于求成或是对改革的理解不够深入、事情还没弄明白就自行其是、盲目推进,可能导致改革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引发新的矛盾。因此,在推进改革时必须精准把握改革的本质和内涵,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把现阶段的改革任务与未来发展要求有机结合,把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有机结合,确保改革措施符合实际情况,符合人民期待。第三,有序推进改革,要求我们要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统一部署前提下,坚持原则、把握节奏、注重实效,根据改革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调整推进策略和方法,确保改革“蹄疾而步稳”。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强调“五个不要”:一是“不要抢跑”
12、是指对于需要党中央统一部署的改革任务,必须确保改革的方向、步调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抢跑、不越位;二是“不要拖宕”,是指对于已经看准了、条件已经成熟、各方面要求强烈的改革,要有耽误不得的紧迫感,抓紧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讲稿: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同志们: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引领未来。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聚焦全面深化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近期,本人通过个人自学、集体学习、专题辅导等方式,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二十届三中全会重要讲话和决定公报进行了
13、深入学习,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有了新的认识,下面结合工作实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二十届三中全会进行专题辅导。一、为什么要学(一)历史定位要求我们必须学。改革开放迄今40多年,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党的历届三中全会成为贯穿始终的关键词,它成功理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历史视角回顾党的历届三中全会的历程,改革开放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1年为改革启动和目标探索阶段,其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922002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阶
14、段,其中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正式开启;20032011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完善阶段,其中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再次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进行全面部署,成为新世纪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纲领性文件;2012年至今为全面深化改革和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阶段,其中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五位一体”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
15、改革的新时代,2018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全面规划和系统部署,刚刚结束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因此,历届三中全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会议,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学习,掌握经济改革工作重点,结合各自工作领域开展工作,推动经济发展。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16、二十届三中全会正是在这样一个制度和文明问题日益凸显、迫切需要我们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创新局面的关键时期和时代背景下召开的。这样的时代背景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理解这次全会的意义和影响,不能仅局限在改革和现代化本身,而应该拓展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和深度。我们只有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潮流之上,抓住制度建设这一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重大问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凝心聚力、奋发进取,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二、重点学什么(一)全会的重要成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
17、定共15个部分、60条,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板块是分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第三板块主要讲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决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涉及体制、机制、制度等层面的内容,其中有的是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和提升,有的是根据实践需要和试点探索新提出的改革举措。(二)新时代全面深改的重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各领域基础性的地。要把共同富裕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服务资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十三中全会党课讲稿 2024 三中全会 党课 讲稿 书记 关于 公报 精神 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