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历程与经验.docx
《党课讲稿: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历程与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讲稿: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历程与经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党课讲稿: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历程与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真抓实干、转变作风。主题教育本身要注重实际效果,解决实质问题。要以好的作风开展主题教育,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形式主义,提前预判、有效防范、坚决克服。”这次主题教育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就在于能否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到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回顾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高度警惕,以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方式与措施,可以得到有益的借鉴与启示。一、始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保持高度警惕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警惕。早在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指出,中国共产党既不是“知识者所组织的马克思学会”,也不是“少数共产主义者离开群众之空想的革命团体”,“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62页)这其中就已经包含着对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警惕。大革命失败后,国内革命形势陷入低潮,为了争取群众、促进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1928年11月,中共中央在告全体同志书中强调,既要警惕以“机械的找些工人分子”“机械的规
3、定指导机关工人成分的比例”(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719页)的形式主义方式来改造党的倾向;也要警惕“不去说服群众,鼓动群众自动的斗争,而用机械式的命令或威力去恐吓群众”(同上,第716页)的命令主义倾向。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对红军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作了严肃批评,他指出:“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众,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I1.1.页)1933年8月,毛泽东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的报告中,号
4、召各级机关的工作人员要避免官僚主义的领导方式,提出“要把官僚主义方式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因为没有一个同志喜欢它”(同上,第124页)。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清理曾经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危害的各种错误思想,我们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整风运动。主观主义必然产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延安整风对“三风”的整顿,实际也是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整治。1942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反对党八股的演讲,其中深刻揭示了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的表现和危害,指出党内不少同志写文章、做演说充满了诸如一二三四、甲乙
5、丙丁的符号,既不提出问题,也不分析和解决问题,就像开中药铺一般,药柜子上的每个格子都一一贴着药名。他讲道:“现在许多同志津津有味于这个开中药铺的方法,实在是一种最低级、最幼稚、最庸俗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形式主义的方法,是按照事物的外部标志来分类,不是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来分类的J(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8页)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号召全党:“要把自己领导工作中的缺点向大家公开,让大家来参观,看我这个旅有没有马屎、驴屎、有害的微生物,如果有,就来打扫一下,洗干净,扫除官僚主义。”(同上,第351页)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解放区各地相继召开各界代表会议。194
6、9年9月,毛泽东在关于各地召开各界代表会议的指示中强调,各地区在召开会议时“必须反对形式主义,每次会议要有充分准备,要有中心内容,要切切实实讨论工作中存在的为人民所关心的问题,要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当作一件大事去办,否则将损害党的政治威信”(毛泽东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37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在全国范围的执政党,毛泽东十分重视和警惕官僚主义的滋长。1951年12月,他在实行增产节约、反对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中向全党提出防止官僚主义作风的警告,指出官僚主义的作风”是贪污和浪费现象所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7、1960年3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反对官僚主义,克服“五多五少”的党内指示中,再次提醒全党注意官僚主义严重存在的问题,指出“五多五少”是官僚主义的突出表现,即“会议多,联系群众少;文件、表报多,经验总结少;人们蹲在机关多,认真调查研究少;事务多,学习少;一般号召多,细致地组织工作少”(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页),号召全党对官僚主义作风要时常清扫,牢固树立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初,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左”倾错误,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其中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纠正“文化大革命”中普遍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978年3月,邓小
8、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强调:“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必须制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0页)同年12月,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又指出,领导干部之所以没有完全解放思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党内存在权力过分集中的官僚主义,“许多重大问题往往是一两个人说了算,别人只能奉命行事。这样,大家就什么问题都用不着思考了(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2页)。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在谈话中,邓小平再次谈及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
9、义现象,认为“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1页)。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认识和警惕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加深。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就提醒全党:“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页)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再次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
10、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7日,第1版)回顾历史发现,中国共产党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高度警惕,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二、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方式与措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很重视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行斗争,并在实践中探索出许多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方式与措施。1927年四五月间,党的五大通过的职工运动议决案明确提出工人领袖存在官僚化的危险,强调必须通过“工会民主化”的方式,“去健全工会组织,训练工人群众,培植工人运动人才,产生工人运动领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中央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课 讲稿 整治 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 历程 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