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规划.docx
《关于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规划.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规划第三节打造龙水湖旅游度假区42第四节发展特色高效现代农业42第五章共享金山银山,全面塑造两山”文化内核44第一节传承弘扬优秀本土文化44第二节创新推动特色文化发展45第三节培育引导两山文化46第六章筑牢金山银山,不断探索两山长效保障机制48第一节建立健全两山推进机制48第二节落实完善两山”保护机制49第三节创新构建两山转化机制50第七章重点工程53第八章保障措施55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55第二节落实目标责任55第三节加大资金保障55第四节注重监督考核56第五节增强科技支撑56第六节强化宣传教育57土由矿质成份比较复杂、养料含量丰富、容易风化的
2、侏罗系紫色砂页岩母质直接风化而来,土壤抗侵蚀能力弱。气候气象: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盛夏伏旱较多,初夏和秋季多绵雨,冬季霜雨较少。多年平均气温17.0;相对湿度83%;历年无霜期平均319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l111.8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09.0mm,年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速16.3ms,全年雾日数56.5天;年降雪日数23天,积雪日数5天。河流水系:区河网纵横,大小溪河统归长江流域,分属沱江水系和涪江水系。境内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河流14条,流经石刻片区有5条,分别为瀚溪河、化龙溪、淮远河、太平河、窟窿河,其中漱溪河、
3、化龙溪和窟窿河属沱江水系,淮远河和太平河属涪江水系。3 .资源禀赋。土地资源:石刻片区土地资源总面积为52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4.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8.9%;林地165.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1.5%;住宅用地47.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0.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8%;草地、种植园用地等其余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占比均低于5%o生物资源:石刻片区野生动物有兽、鸟、鱼类,节肢、两栖、爬行类,腹行类等;饲养动物主要有猪、牛、羊等,其中特色动物有黑山羊。野生植物有乔木、灌木、竹类、藤本、草本、常见藻类植物等,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砂楞、水杉、琪桐,二级保护植物
4、银杏、杜仲、绞股蓝、八角莲、金毛狗脊、金养麦等。水资源:区水资源匮乏,属渝西严重缺水区域之一。又因地处涪江、沱江的分水岭,水资源具有时空分布不均等特点,在地域分布上是西北部相对贫乏,东南部相对较丰沛,在季节分配上是夏秋多、春冬少。石刻片区有中型水库2座,分别是化龙水库和龙水湖,主要功能均为城乡生活和农业灌溉。其中,化龙水库集雨面积27平方公里,总库容2365万立方米;龙水湖水域集雨面积16平方公里,总库容1695万立方米。矿产资源:区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且分布较集中,主要分布于巴岳山生态走廊一带。石刻片区分布有地热、天然气、页岩、砂岩等,除天然气、地热为埋深较大的隐伏矿床外,其余多为出露地表或浅
5、埋深的矿产;大中型矿床少,小型矿床和矿(化)点多。文化资源:自唐乾元元年建县,至今已有1300年历史传承,孕育了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石刻片区更是人文荟萃,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石刻,有涵盖民俗、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多个领域的38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汽其中石雕和庙会为国家级),另有市历史文化名村玉峰村。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世界八大石窟之一的石刻,始凿于初唐,鼎盛于两宋,是公元9至13世纪中国石窟艺术史上最为壮丽辉煌的代表作,儒、释、道三教和谐共处和空前的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实物例证。旅游资源:石刻片区人文自然景观藏量丰富、特色突出,有石刻国家5A级旅游景区、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水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
6、一大批国家级风景资源和位居“最美公园榜首的香国公园。同时,围绕保护促旅游、旅游促发展、发展促保护的思路,发展了老家观音岩、棠香人家、十里荷塘山湾时光等多个乡村旅游线路,点亮了生态+文旅农”新名片。4 .社会经济。人口状况:2021年,石刻片区总人口数为44.1万,三淡人口数约为27万,占全区总人口和三欣人口数的比例分别为41%和52%o其中,五山范围总人口约为35.9万,三昧人口数为22.3万;玉龙山一龙水湖范围总人口约为8.2万,三昧人口数为4.7万。经济发展:2021年,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0.3亿元,同比增长103%o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5:50.3:41.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3、
7、4.8和4.2个百分点。石刻片区所涉及的H个镇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4.8亿元,比上年增长14.9%,比全区增速高出3.6个百分点。石刻片区特色产业为旅游业、农业等。(1)旅游业。石刻片区旅游空间格局为一核、一轴、一环、三片“。其中,一核是以三山一城(宝顶山、北山、南山、中心城区)为中心的石刻文旅休闲体验核;一轴是串联城区、双桥经济开发区,联动“三山一城、龙水湖旅游度假区等景点,形成的南北联动的城景融合驱动轴;一环是五山联动体验环;三片分别为龙水湖生态康养旅游片、石刻文创乡村旅游片和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片。2021年,石刻、龙水湖旅游度假区等景区带动全区实现旅游接待量约3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8、153.9亿元;老家观音岩、棠香人家等景点带动全区休闲农业接待量突破100O万人次以上重点休闲农业景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0000元。(2)农业。石刻片区主导产业涉及优质粮油菜、黑山羊、冬菜等,其他特色产业主要以多品种、小规模、高品质、好价钱”为导向实现因地制宜发展,包括中药材、生态渔、生态畜牧等。(3)工业。石刻片区特色工业主要为文创产业,主要建设载体为石刻文创园。该园区一期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方向为雕塑文创、工艺美术、数字文创三大产业。目前,园区引进企业151个(含园中园企业),投资总额180亿元。第二节取得的进展与成效近年来,石刻片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绿水青山就是金
9、山银山理念为指引,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坚持打生态牌、走生态路,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推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转型,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在“两山”转化实践探索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1.生态环境质量奠定基础,两山自然资产家底丰厚。(1)生态保护修复稳步推进。划定石刻片区生态保护红线管控面积40.61平方公里,严控红线区域内的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城区增绿、水系扩绿、村镇兴绿等工程,完成石刻片区香国公园等城市绿地建设,打造岸绿水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精心搭建媒体矩阵、深入策划文旅节会活动、精品展演节目,旅游品牌形象显著提升。石刻景区获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龙水湖温泉获评国
10、家五星级温泉,以点带面推动区荣获优秀魅力城市魅力文化景区魅力乡村旅游目的地2020年度中国文旅融合发展名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等多项荣誉。(2)生态农业发展稳中向好。石刻片区主导产业不断壮大,硒锢油菜苔(油蔬两用)作为全市百亿级油菜基地核心区进行打造;冬菜形成产加销全产业链发展;黑山羊产业不断壮大,建成国家级黑山羊保种场、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成功注册双地理商标和山羊说”等5个商标,入列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及其保护双名录,品牌价值超2亿。产品加工崭露头角,石刻片区新建成大唐丰域、柠香果业等一批加工项目,以智凤食品加工园为核心的农产品加工园持续壮大。品牌建设稳步推进。构建硒献公用品牌体系,
11、石刻片区累计申报两品一标”等农产品品牌31个,棠香街道五星社区成功创建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宝顶镇铁马村、龙岗街道观音岩村、季家镇梯子村等成功创建市“一村一品示范村。科技支撑不断增强。石刻片区开展超级杂交水稻超优100(T和巨型稻实验示范种植,成功引进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市农科院分院、西南大学黑山羊研究所和乡村振兴研究基地等科研机构。(3)生态文化产业初具规模。石刻片区文创产品不断拓展创新,围绕佛足牧牛图等石刻经典造像开发出文创产品400余种,非遗传承人刘能风作品吹笛女入选百年百艺一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展;联动故宫文创开发了书签、丝巾等石刻元素文创产品;歌舞团和文创园“泥人张传
12、人陈毅谦团队开发的丽人行Q版国潮手办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金奖。石刻文创园成功创建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引进企业36个(含园中园企业共151个),协议投资180亿元。高水平承办第六届文旅惠民消费季主会场活动,带动文旅消费5000万元以上。3.体制机制探索成效显著,两山建设保障有力有序。(1)生态文明改革扎实推进。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试点。制定并落实市区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职责规定市区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汹区级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严格履行生态文明建设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全面落实河
13、湖)长制,在全市首创漱溪河五长制,实行河段督导长+部门和镇街河段长+河段检察官+河警长+河段义务监督员制度。扎实推进林长制,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意见,制定市区林长制督查考核实施办法(试行),细化并印发林长制区级会议制度、巡林制度等8项制度,明确了区、镇、村三级林长责任体系和责任清单,纳入全市5个“智慧林长”试点区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绿色金融等助推两山转化的政策措施与相关文件,为“两山基地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科学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石刻的重要指示为两山基地建设拓展了路径。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
14、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019年视察时,专门嘱托一定要把石刻保护好。石刻以山石为载体,以绿色为底色,本身就是自然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石刻片区开展两山实践创新,就是把石质文物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有机链接,推动文化、旅游等绿色经济蓬勃发展,最终实现保护和发展双赢。国家及市级重大战略深入推进为两山基地建设提供了动力。我区是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成渝相向发展的腹地、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随着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势必推动石刻片区融入区域绿色发展一体化统筹布局中,以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形成节约资源的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切实提升发展绿色
15、含量”。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为两山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石刻片区风光秀丽、人文璀璨,文化底蕴极为厚重,自然资源、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生态环境质量等比较优势较为明显。石刻片区有世界文化遗产石刻、龙水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石雕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项及老第二章坚守建设战略,确立两山基地建设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定要把石
16、刻保护好的重要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题念,积极融A朴质胸敏泼展格局,坚持生态优先S绿发展,版繇社会全面绿鳏型,为加舶哼誉世界0勺文化会客厅、虽镯赢渝的俩高桥头堡,奋力建设富裕明和i皆美丽幸福新提供有力支撑。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确把握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助推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发挥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深厚的石刻文化底蕴及得天独厚的区位
17、条件,突出生态、文化两大优势,科学利用优势资源,有机融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2);(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8.1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12);(13)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2021.12);(14)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8.10);(1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8);(1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8.10);(17)风景名胜区条例(国务院令第474号)(2006.9);(18)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7.10);(19)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
18、3.11);(20)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2014.1);(21)市石刻保护条例(2017.3);(22)市环境保护条例(2018.7);(23)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8.7);(24)市水污染防治条例(2020.7)。2.相关规划及政策文件。(1)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1525号);(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2021.4);(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3);(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4);(16)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
19、渝委发202217号);(17K市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渝委发201830号);(18)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渝府发2022U号);(19)市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方案(渝府办发202133号);(20)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府发202112号);(21)区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重点任务分解方案的具体举措(委办202230号);(22)市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府办发2021173号);(23)市区十四五”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府办发2021137号);(24)石刻文化公园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3);
20、25)十四五石刻保护利用发展规划(2021.10);(26)市区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府办发2021166号);(27)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府发20223号);(28)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委发20181第四节主要目标及可达性1.主要目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做靓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建强链接成渝的“两高桥头堡,奋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幸福新为目标,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主线,以守护绿水青山、铸就金山银山、共享金山银山、筑牢金山银山为重点,借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契机,依托石刻
21、文化资源等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走出一条符合发展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展现特色的发展新路,实现生态保护与生态价值互促互赢。2024年底前,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力争获得市和国家级两山基地称号。2027年底前,撵卖推进绿色发展模式、政策、机制创新,高标准守护好绿水青山、高质量推动两山转化、高起点完善体制机制,顺利通过两山基地建设后评估。表21两山指数”评估指标目标层任务层序号指标2021年指标完成情况目标值绿色工厂,支持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应用节能、节水、减排等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确保重点企业单位产出能耗持续下降。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化发展,提升建筑能效水平,推进超低
22、能耗、近零能耗、低碳(零碳)建筑试点示范。加快推进绿色低碳交通基础睡建设,建成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深入推进数据中心、5G网络等应用,赋能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持续优化农业农村用能结构,推动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电气化改造,实施农机绿fe节能行动。推动石刻景区、龙水湖旅游度假区第丁造零碳景区。加强甲烷等非二S化碳温室气的3瞅管控。将温室气体管接内入环评管理。珍区域公用品牌授权,培育提升农业品牌。引进培育一批产值过亿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大力推动冬菜、黑山羊、富葛等农产品及道地中药材的精深加工,持续提升产品附加值。广泛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探索产供销一体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时代 绿水青山 就是 金山 实践 创新 基地 建设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