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法律思想史教案(500字).docx
《西方法律思想史教案(5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法律思想史教案(500字).docx(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注:课程性质应为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第学期绪论一、教学目标与要求向学生介绍法理学这门课的特点和学习方法,以及本人的授课风格。交代本学期学生应当完成的作业,以及课程考核方式。以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西方化运动”为线索,介绍中国的政治、法律制度与西方文明的关系,以及西方法律思想在中国的移植情况。二、学时分配与重点难点2学时重点在于了解西方法律思想史并不是他人的历史,而是我们自己的历史的一部分,了解了西方思想史,才能了解中国当年面临的政治法律现状。三、教学方法、手段(课堂讲授、讨论、实验等)课堂讲授四、思考题、讨论题、作业本学期必读书
2、目: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人民大学出版社曹雪芹:红楼梦前八十回(写读书报告)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英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其中曹雪芹:红楼梦要写读书报告,不少于一千五百字。阅读报告的内容是学生对书中思想观点的认识和思考,强调是学生自己的思考,关键不在于形式的专业化、学术化,但必须写出自己最真实的观点和意见。为何西方法律思想史这门课要求学生阅读红楼梦,并且必须写读书报告,原因在于:虽然课程的名称有“西方”二字,但学习的真正目的是回到中国,对比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当前社会环境;此书主要是帮助学生对比中国社会传统,学生应将此书当做社会史文献材料来阅读,避免纠缠在文学情节上,读书报告也要
3、求从这方面着手。期中考核:从已授课程的内容中选取一个点,谈谈自己对这点内容的感想或分析。不少于一千五百字。期末考核:自选题目论文一篇,不少于两千字,选题必须与已授课程的内容相关。五、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或网站等)六、教学内容及课件设计一、课程说明1、西方法律思想史:(1)西方:泛指当今的西欧、北美国家。(2)历史:因此这里的“历史”是回溯性的,以这些国家作为标准,去考察它们“当今的”法律思想在历史上的渊源。(3)思想史:当今西方文化中关于法律的各种思想理念,在历史渊源上是怎么来的。(4)不局限于介绍历史上几个法学家和他们的学说理论,而是扩展为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思潮甚至文学艺术等内容;法学思
4、想只有放在整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才能真正理解。2、学习目的:(1)大致了解西方法律思想史的来龙去脉。重点在于一头一尾一一古代希腊和现当代。原因是,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是西方后世思想的起点;现当代哲学和法学思想则直接关系到目前的法律问题、制度问题。(2)通过了解历代思想家对制度问题、人与社会的问题的探索,希望能对学生的自身处境和未来发展有所启发。3、书目:必读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人民大学出版社曹雪芹:红楼梦前八十回(写读书报告)参考阅读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英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二、中国学习西方的历史过程(一)1840年以前1、宋明时期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2
5、闭关锁国政策3、乾隆时期英国使团的来访4、与西方交流的中断(二)鸦片战争以后1、官方主导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2、民间(特别是权贵阶层)对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态度;(三)甲午海战1、社会有识之士提出: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2、官方的暧昧态度。(四)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1、中国在制度上的全面西方化进程2、法律的西方化过程以及法治理念的移植与阻碍第一章早期的爱琴海文明一、教学目标与要求介绍古代爱琴海文明和早期商业贸易。二、学时分配与重点难点2学时重点:法律只是文明史的一部分,只有了解西方文化的渊源,才能理解他们的法律思想。三、教学方法、手段(课堂讲授、讨论、实验等)课堂讲授四、思考题、讨论
6、题、作业思考:古代世界发达的海上贸易是否意味着同时存在发达的海商法?五、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或网站等)吴于魔: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六、教学内容及课件设计一、克里特文明1、地理位置:地中海东部各岛屿,希腊半岛,小亚细亚西岸。2、史前人类活动痕迹(1)公元前7000年左右的石器时代(2)公元前3000年左右进入青铜器时代3、克里特城市国家的兴起(1)公元前2000年左右,以克里特岛为中心出现城市国家(2)农业以种植谷物、橄榄、葡萄为主(3)早期的王权国家(与后来希腊半岛主要流行的共和制不同)(4)繁荣时期首都人口10万左右,建筑华丽,港口云集,是地中海最大的城市。与埃及和爱琴海其他地区都有频
7、繁的贸易往来。4、克里特的衰落和希腊半岛的兴起索斯王宫,标志着克里特城市的衰落。(2)爱琴海文明的中心转移到希腊半岛的迈锡尼地区。二、迈锡尼文明1、迈锡尼人是希腊人的一支,从欧洲内陆南迁至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沿岸。2、迈锡尼城的兴起(1)迈锡尼人大量吸收了克里特文明(3)公元前1400前1200年达到鼎盛(4)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是文明中心3、战乱和衰落(1)迈锡尼文明从公元前1200年以后开始日渐衰败。(2)城市和部落之间战争不断。(3)著名的大战:希腊同盟与小亚细亚富裕城市特洛耶之间的持续十年之久的战争。希腊联军虽然攻下特洛耶,但经济上、政治上均元气大伤。(4)趁迈锡尼地区的衰败和混
8、乱,北方山区的多利亚人南F消灭了迈锡尼文明。三、史诗时代1、多利亚人(1)与迈锡尼人同属希腊族,生活在北方山区,相对贫穷落后。(2)多利亚人多次兴兵攻打迈锡尼诸城,于公元前1200年左右占领迈锡尼(3)迈锡尼城市于公元前1150年左右全部毁灭。希腊地区进入全面的文明衰退时期。2、黑暗时代和荷马史诗(1)多利亚人消灭迈锡尼文明之后,公元前IlOo年到公元前800年,希腊在经济和文化上严重衰败,几乎倒退回原始社会。(2)反映这段时期的主要文献是荷马史诗,因此也叫“史诗时代”。(3)代表作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实为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均以“特洛伊战争”为故事背景,部分描述了迈锡尼时代的盛况和黑暗时代的
9、历史情况,3、史诗时代的政治体制(1)迈锡尼时代的王国制被多利亚人的部落制度取代。(2)部落和部落联盟内部的政治结构:议事会一一由氏族长、贵族等上层人士组成,商议决定部落内的大事;民众会一一部落全体成年男子参加,可就部落事务进行发言和表决;军事首长一一选举或世袭产生,是军队的统帅,后来渐渐演变成政治领袖。第二章城邦的形成和兴盛一、教学目标与要求介绍古希腊人的原始的政治结构和城邦的兴起。二、学时分配与重点难点2学时重点在于古希腊早期的政治结构。三、教学方法、手段(课堂讲授、讨论、实验等)课堂讲授。四、思考题、讨论题、作业五、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或网站等)吴于魔: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六、教学
10、内容及课件设计一、城邦的形成和殖民1、随经济发展,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重新出现大量的国家。(1)此时的国家通常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结合周边的农村地区而成,一城一邦,故称为“城邦”国家。(2)由于地理环境比较不利于大规模农业生产,人口膨胀等原因,城邦形成之初就伴随着海外殖民运动的开展。殖民者往往在海外建立新的国家,与母邦在政治和经济上地位平等。2、早期僭主政体(1)城邦初兴阶段保留的是部落时代的贵族统治,因社会分化的加剧导致贵族与平民阶层之间的矛盾尖锐化。(2)通过殖民运动致富的平民使用武力推翻贵族阶层,建立个人统治权,称为“僭主政治”。(3)僭主政治在城邦发展的早期阶段相当普遍。二、斯巴达
11、1、多利亚人南下之后,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一个聚居点,公元前9世纪末开始建立国家。2、国家制度:(1)包括两位国王在内的议事会,决定各种城邦大事;(2)30岁以上男性公民参加公民大会,选举议事会成员;(3)全军事化管理:男性公民在军营过集体生活,整日训练,随时准备出征。经济生产完全由奴隶从事,奴隶属国家所有,集中化的残酷统治。(4)公元前7世纪左右,经过侵略扩张,斯巴达的军事化政体更加巩固,同时成为希腊地区最强大的城邦之一。三、雅典1、公元前9世纪末建国,经过侵略和协议吞并在公元前8世纪成为强盛城邦。唯独在早期没有参与外海殖民运动。2、公元前8世纪的国家制度:(1)国王己成为虚职,(2)实际权力
12、由贵族出身的执政官把持。3、梭伦改革(1)公元前6世纪,贵族阶层在政治经济上的垄断已造成尖锐的社会矛盾,土地兼并、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使平民不断沦为奴隶。(2)平民阶层的反贵族斗争导致了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解除平民债务和由于负债而遭受的奴役;按土地收入的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废除以前的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级之分;设立公民大会,限制贵族会议的权力;颁布促进工商业的法规。(3)梭伦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开端。4、梭伦卸任执政官之后,经历过僭主复辟,其后公元前508年的克里斯提尼改革彻底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成为后世西方法律思想(特别是近现代)的一个重要渊源。第三章城邦兴起时期的
13、思想和正义观一、教学目标与要求介绍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希腊哲学家的思想和他们对于“正义”的论述,这个正义观实际上就是西方文明两千多年来坚持的一种朴素正义。二、学时分配与重点难点2学时难点是:古希腊人的正义观,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直到近现代。三、教学方法、手段(课堂讲授、讨论、实验等)课堂讲授,适当安排学生讨论。四、思考题、讨论题、作业思考:你是否认同“各守本分,各得其所”就是正义?五、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或网站等)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六、教学内容及课件设计一、米利都学派1、泰勒斯:代表了古希腊哲学的起点。试图解释世界的起源和构成元素是“水”,并系统化了早期几何学。2、阿纳克西曼德:(1)与
14、泰勒斯一样,试图解释世界是由单一的元素构成,但单一的元素可以变化出多种形式,这些形式互相对抗又互相补偿。(2)古希腊的正义观:各种物质都在自己应有的位置上,不多不少;若平衡被打破,则互相补偿。二、毕达哥拉斯1、西方数学的起源人物。最早尝试以数学模型来解释世界的一切现象的哲学家。2、对古希腊秩序观的贡献:(1)毕达哥拉斯的数学杂揉了古代的宗教心理;(2)认为几何学的古典公理体系象征了一种完美的“秩序”,并希望能用这样的秩序来掌握世界的规律;(3)这种秩序也应当应用到人类社会当中。3、毕达哥拉斯的思想是西方哲学理性主义和数学崇拜的萌芽。小结:相对于社会现实的混乱,哲学和政治上发展出了一种思想一一要
15、在人类的生活中建立稳定的统一的秩序,实现“各得其所、各守本分”的正义。第四章城邦鼎盛时期的政体和制度一、教学目标与要求介绍希腊一波斯战争和城邦的鼎盛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这种早期民主政体对后世的影响。二、学时分配与重点难点2学时重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一一这种古代民主制与现代民主制的差异。三、教学方法、手段(课堂讲授、讨论、实验等)课堂讲授四、思考题、讨论题、作业五、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或网站等)吴于魔: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六、教学内容及课件设计一、希腊一波斯战争和雅典的强盛1、波斯帝国的兴起: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据说由居鲁士二世于前558年建国,经过冈比西斯对
16、北非和欧洲的征服,以及大流士在国内推行的改革,波斯很快成为西亚一地中海地区的强大帝国。2、希波战争:(1)公元前500年,雅典支持小亚细亚沿海的一些希腊城邦发动起义,反抗波斯帝国的控制,波斯王薛西斯以此为借口,于公元前492年举兵进攻整个希腊地区。(2)雅典民主派领袖泰米斯托克利极力促使雅典与斯巴达联合抗击波斯人,扭转战争局面。(3)公元前480年,波斯军队分别在温泉关和萨拉米海湾遭到惨败,被迫撤回亚洲。希腊联军开始反攻波斯,雅典趁机扩张其在海上和小亚的势力范围。(4)公元前449年,希波双方签订和约。希波战争结束。3、经过这场大战,雅典国力迅速上升,掌握地中海一小亚细亚的海上霸权,并成为希腊
17、文明的中心。二、雅典的民主政治1、雅典的民主派在希波战争中一直处于领导地位,其民主制度也在战争中不断取得进展:(1)各级公职向一切自由民开放,从第一等级的富人到第四等级的穷人。(2)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握有充分的权力。(3)原有的氏族贵族势力被完全铲除。(4)废除过去公职义务履行、自负开销的制度,城邦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给工资和补助。2、伯里克利(前495前429年)担任雅典民主派领袖并执政数十年,其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理想的演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它之所以被成为民主政治,因为政体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
18、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第五章城邦的衰落:正义与利益之争一、教学目标与要求介绍伯罗奔尼撒战争和希腊文明的衰落,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地中海地区却成为霸权的象征。二、学时分配与重点难点2学时重点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当中,雅典人关于正义和利益的一场辩论。三、教学方法、手段(课堂讲授、讨论、实验等)课堂讲授。四、思考题、讨论题、作业思考:正义和利益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吗?五、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或网站等)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六、教学内容及课件设计一、伯罗奔尼撒战争1、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发生在古希腊地区的大规模战争,主要交
19、战双方是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和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几乎涉及所有希腊语世界。(1)战争原因:地缘经济、政治矛盾的尖锐化;雅典、斯巴达等大城邦内部社会矛盾严重,试图以对外战争的方式缓解。(2)导火线:a.属于伯罗奔尼撒联盟的科林斯,其殖民地(艾比达姆诺斯)爆发内战,科林斯欲借此插手,取得科林斯湾和爱奥尼亚海的控制权。雅典认为威胁到其海上霸权,遂联合克拉基(科林斯殖民地)对抗科林斯。b.雅典公民大会通过决议,对伯罗奔尼撒联盟的米加腊进行经济制裁,贸易封锁;威胁到斯巴达的国内经济。c.雅典内部的社会矛盾和政治丑闻(喜剧家阿里斯托芬的平安记载,修建巴台农神殿的菲迪亚斯陷入丑闻,殃及伯里克利),
20、急于转嫁矛盾。2、战争结果:雅典彻底失败,提洛同盟解散,斯巴达短暂控制希腊地区。希腊地区整体衰落,后为卷土重来的波斯人连番入侵,再被崛起的马其顿帝国占领,从此几乎退出历史舞台。二、战争中的“正义”与“利益”的辩论1、修昔底德记载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以理性的眼光分析政治和法律背后的“正义”问题。与希罗多德相比,希腊人在国家衰败的同时,思想却走向成熟。2、叛变和关于正义的辩论:战争第四年,提洛同盟的城邦密提林叛变,雅典将其镇压之后,国内对于如何处置密提林人发生一场辩论。辩论双方分别是民主派政客克里昂,和(党派不明)狄奥多得斯。双方争议的焦点:以严格遵守法律为先,还是以城邦和公民的利益为先。克里昂主
21、张:必须对叛变者采取严厉的惩罚,按照同盟法,雅典应将所有密提林成年男子杀死,将妇女儿童劫掠到雅典当奴隶。理由:雅典的法律和同盟条约明明白白就是这样写的,如果通过的法律又不遵守,等于没有法律;雅典的人民遭到背叛,“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狄奥多德斯主张:不应该进行大屠杀,尽可能宽大处理,并以此争取密提林的人心,重新发挥同盟国作用。理由:屠杀只会加剧密提林人的反叛情绪,在大战当前的时期,这样做只会进一步损坏雅典的利益。公民大会在情绪冷静下来后,采纳了狄奥多德斯的意见,推翻了先前的屠城决议。3、正义与利益(1)在一般的理论层面,雅典人坚持严格遵守法律;(2)在现实中,政治和经济利益往往冲击了教条式的法律规则
22、3)“城邦的利益”有时候直接成为正义的标准。三、战争结果和希腊文明的衰落在战争的过程中,斯巴达与波斯勾结,将小亚细亚城邦“让给”波斯,换取波斯的力量支持。雅典则不断借用战争的理由进行内部的党派清算。1、公元前405年雅典海军在伊格斯波塔米海战中全军覆没,斯巴达占领雅典;2、提洛同盟解散,雅典不得保留军队。原舰队除12条船保留,其余全部上交;3、斯巴达在雅典建立了亲斯巴达的傀儡政权,扶植三十名执政官;4、公元前403年雅典人推翻傀儡政权,重新独立。5、战争使雅典、斯巴达为首的两大阵营各个城邦都元气大伤,经济衰退,政局动荡,希腊世界自此开始走向衰落。思想的开端。第六章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一、教学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 法律 思想史 教案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