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肉牛牦牛产业与技术发展报告.docx
《2023肉牛牦牛产业与技术发展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肉牛牦牛产业与技术发展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度肉牛耗牛产业与技术发展报告一、生产变化分析2023年肉牛产业呈现产量增幅大于产值增幅的特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牛存栏10509万头、出栏5023万头、牛肉产量753万吨,比量22年分别增长了2.87%、3.78%、4.87%o受“新冠”疫情和进口牛肉累积效应的影响,本年度肉牛耗牛产业呈现短期的“蓄积性供给过剩”现象,活牛及牛肉等产品价格相继异常下降,普通牛肉产值约为6216亿元(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以“牛肉产量X集贸市场牛肉均价”计算),同比增幅仅为l%0耗牛产量相对稳定,但产值呈现下降态势。2023年很多肉牛养殖主体呈现年度亏损状态,部分养殖主体正在优化养殖规模、减少
2、养殖数量甚至退出养殖行业。受养殖环节多、链条长等特点影响,肉牛产业对市场冲击的反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期,2023年部分养殖主体减产和退出短期内对活牛供给影响不会太大,但长期将可能导致供给不足,特别是价格低迷导致的屠宰繁育母牛和小母牛不留养等问题,对后期的犊牛和架子牛供应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2023年世界活牛与牛肉生产稳步增长。根据USDA数据,世界牛存栏量约为9.44亿头,同比增长0.4%,印度和巴西是存栏较多的国家。世界牛肉总产量约为5937万吨,同比增长0.05%,中国、巴西和澳大利亚等国牛肉产量呈现增加趋势,但美国牛肉产量则呈现下降特点。得益于肉牛养殖数量和下游牛肉及其制品需求的不断增长
3、2023年世界犊牛产量约为2.90亿头,同比增长0.5%。考虑到亚洲和非洲等国家对牛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世界活牛饲养数量与牛肉产量在2024年度依然将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二、市场贸易变化分析2023年我国肉牛产业主要产品呈现价格异常下降的特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集贸市场活牛平均价格从1月份的37.27元/公斤下降至7月份的32.73元/公斤,然后小幅反升后再度下降,12月份价格下降至32.55元/公斤,同比下降了12.48%。体系调查数据表明,部分地区活牛收购价格年度内甚至低至26元/公斤以下。耗牛产业相关产品也呈现了价格下降特点。受同质化产品短期集中供应的影响,西杂交牛价格
4、下降幅度较大,差异化发展的肉牛(如安格斯牛、和牛、地方黄牛)价格下降幅度相对较小。牛肉价格变化特点与活牛相类似,但下降幅度略小。集贸市场牛肉全年平均价格约为82.55元/公斤,比2022年(85.80元/公斤)下降了3.8%。国际市场上活牛与牛肉价格在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的变动方向,美国和欧洲活牛及牛肉价格因供不应求呈现上涨趋势,其他国家和地区则出现牛肉产品价格下降的态势。根据海关统计,2023年中国大陆地区进出口牛肉约为273.73万吨。其中,进口牛肉约为273.72万吨(占进出口总量的99%以上),同比增长1.8%;进口金额约为IoO2亿元,同比下降19.9%。源自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三国的牛
5、肉进口量占到国内牛肉进口总量的72%。在进口牛肉的冲击下,国内活牛与牛肉交易遇到了巨大挑战,差异化发展策略指导下的肉牛产品在交易中彰显了发展潜力,基于提供热鲜牛肉或花纹牛肉目标而确定的产品销售模式未来将呈现更大的市场竞争力。2023年国际牛肉进出口总量与2022年基本持平。根据USDA数据,2023年牛肉进出口量约为2226万吨。进口牛肉总量约为1032.8万吨,同比增长4.2%o出口牛肉总量约为1193.2万吨,同比下降2.9%。下一年度预计牛肉进出口总量波动相对稳定,但具有生产成本优势的国家和地区的牛肉出口将趋于增长。三、加工与消费变化分析2023年,国内活牛与牛肉呈现价格双降态势,煎烤、
6、酱卤用冷鲜、冷冻牛肉及其用牛价格降势明显,高端与炒、烤、涮、炖用传统热、鲜牛肉与用牛降势轻微,并且较进口牛肉价格优势依然突出。北牛南运依旧,主产区大型肉牛屠宰企业鲜牛肉产销势旺,冷鲜、冷冻牛肉产销萎缩,产能利用与效益低下,依赖进口牛肉分割、精深加工存活与反哺肉牛养殖能力不足难题仍亟待破解。主产与主销区中小型屠宰、牛肉分割企业产品热鲜及其冻肉直销、网销等新业态运转顺畅。不同区域、规模肉牛屠宰加工企业仍需明确牛肉主体消费区域、人群、方式、场景及品质定位,实现产销质态有效对应。冷鲜、冷冻牛肉质量评定分级标准长期水土不服,传统鲜牛肉产业链亟待通过技术和政策规范予以重塑;新业态预制菜品安全与品质标准、生
7、产规范有待创制。运牛变运肉、肉变品、牛副变品主等需高附加值技术支撑。2024年,国内肉牛屠宰加工界和学研界将积极顺应消费需求在四方面展开学术研究与技术研发。第一是产业界将自行改进现有技术,加速生产鲜牛肉以满足传统炒、烤、涮、炖、炒等的突出需求。第二是我国传统鲜牛肉的鲜味机制,将进入学术界研究范畴,由此出现系列学术成果填补这一学术领域的空白,同时,鲜牛肉保鲜技术需求将促使产学研进一步融合。第三是旨在追求国产冷冻牛肉与国外进口牛肉的异质化、冻鲜化等技术的研发创新,将进一步满足商超等市场对冷冻和缓化牛肉的国产化需求。第四是牛肉预制菜加工技术进一步渗透产业。四、技术变化分析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经典选种技术
8、与基因组选择联合应用,以加快群体遗传进展;我国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应用使种牛选择准确度、主要品种的选择效率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了经典选种加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创新育种技术体系。人工输精仍是规模群体配种的重要手段。胚胎移植在优秀种质扩繁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活体采卵和体外胚胎生产技术(OPU-IVP)快速成熟并有所应用。活体取卵、体外受精以及精子、卵子和胚胎的冷冻技术与胚胎移植技术的深入应用,不仅有效加强了肉牛遗传资源的易位保护,也提高了优秀种牛的利用效率。尽管技术上快速发展,但我国育种基础工作仍然薄弱,重要经济形状特别是饲料转化效率的选择亟待加强,引进品种本土化选育效率不高,培育品种持续选育力度不够,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肉牛 牦牛 产业 技术发展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