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三年制专科中医学、针灸专业及中医骨伤、中医养生康复专业使用)学时:中医学126(理论96/实训28)中医骨伤、养生康复72(理论60/实训12)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中医内科学是为中医学专业三年制专科生开设的中医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是其他临床诸学科的基础,它的学术水平反映了中医临床学科发展水平。它以前期各门课程为基础,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症候、证治规律及其理论的学术源流,指导中医内科临床实践,系统地反应中医临床思维和辨证论治的规律。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内科专业基础理论和各脏腑系统主要病症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治规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
2、病的症候、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处方用药知识,以及部分难治疾病、危急重症的诊治,熟悉中医内科的临床思维和实际操作程序。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明确中医内科学的任务;熟悉中医内科学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了解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了解中医内科学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治疗学的特点以及中医内科的临证方法。第一章肺系病证第一节感冒重点掌握感冒的病机及转化,诊断要点;掌握风寒、风热、暑湿感冒的证治方药;熟悉气虚感冒、阴虚感冒的主症、治法、方药;了解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难点:兼挟证的症状特点和用药加减治疗。第二节咳嗽重点掌握内伤咳嗽与外感咳嗽的鉴别诊断;熟悉外感咳嗽治疗以疏散外邪,宣通肺
3、气为主,内伤咳嗽治疗重在调整肺脏功能,祛邪止咳或补肺养正;掌握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等的主症、治法和方药。难点:咳嗽在肺、脾、肝、肾的症状特点和治疗用药。第三节哮病重点掌握哮病的定义,明确哮病以痰为主要病理因素,发作期的病理关键是痰阻气道,及哮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熟悉哮病发作时当区别寒痰、热痰,重点着眼于肺、脾、肾的具体辨证治疗;了解哮病的历史沿革。难点:寒哮、热哮、寒包热哮、风哮的区别和治疗用药。第四节喘证重点掌握喘证的定义、病机;掌握风寒雍肺、表寒肺热、痰热郁肺、痰浊阻肺、肺气郁痹等症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熟悉实喘与虚喘、哮病与喘证、气短的鉴别;了解喘证寒热互见、虚
4、实夹杂理论和喘脱的治疗。难点:喘证的鉴别诊断和风寒闭肺、水凌心肺的论治。第五节肺痈重点掌握肺痈的概念及主要病机;掌握肺痈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的主症、治法和方药;熟悉肺痈各阶段的病理演变过程;了解肺痈的历代沿革。难点:肺痈各阶段的辩证及治疗用药。第六节肺痛(附病:肺胀)重点掌握痰虫感染与正气虚弱是肺糊发病的主要病因;掌握肺痍的主要病机为阴虚火旺,以及气阴两虚、阴伤及阳的病理变化;熟悉肺胡病位在肺,但可传及其他肺腑,尤以睥、肾为主的要点;熟悉肺痛的治则,补虚与抗痰“杀虫”的意义;了解肺阴亏损、虚火灼肺、气阴耗伤、阴阳虚损等症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难点:肺痰的主要病机与转化。附病:肺胀重点掌
5、握肺涨的概念;熟悉肺胀的病理因素是痰浊、水饮、血瘀,病位主要在肺,涉及肾、心等脏,后期可出现痰蒙心包、肝风内动、喘脱等变证;了解肺胀出现危重症候的处理。难点:肺胀出现阳虚水泛、肺肾气虚、痰蒙神窍等证型的辩治。第二章心脑病证第一节心悸重点掌握心悸主要病机及虚及实的不同特点;掌握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阳不振、水饮凌心、阴虚火旺、瘀阻心脉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熟悉虚、痰、瘀与心悸的关系;了解惊悸、怔忡、奔豚的区别与联系。难点:七个证型的症状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和区别用药。第二节胸痹重点掌握胸痹病机、发展趋势及虚实两者的内涵及其转化;掌握各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熟悉胸痹与悬饮、胃痛、真心痛的鉴别;了
6、解胸痹的基本概念,转归预后及预防。难点:阴寒凝滞与心肾阳虚之胸痹的证治区别及其治疗加减变化。第三节不寐重点掌握不寐的临床特征及虚实辩证要点;掌握不寐常见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熟悉不寐的调摄护理;了解不寐的病因病机,明确本病多由火热扰心及心神失养所致。难点: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阳虚火旺以及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型失眠的证候表现、治法及方药。第四节头痛重点掌握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性质判断其经络归属及证候;掌握头痛的治疗原则及常见证型的主症、治法和方药;熟悉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的鉴别要点;熟悉根据头痛不同部位选择相应的“引经药”;了解头痛的病因病机、及偏头痛的治疗。难点:头痛与郁病、失眠、健忘
7、眩晕的鉴别。第五节眩晕重点掌握眩晕的病因病机,及与风、火、痰、虚、瘀的关系和转化;掌握眩晕的治疗原则,及常见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了解眩晕的概念、源流。难点:各证候的症状特点,治疗方法及常用方药。第六节中风重点掌握中风的基本概念、病机要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中风病中经络与中脏腑、闭证与脱证、阴闭与阳闭的区别;熟悉中风的分期要点、分证论治及调护;熟悉中风与口僻、痫证、厥证、痉证的鉴别要点;了解古代医家对外风、内风、真中、类中和非风的认识难点:中经络与中脏腑、闭证与脱证的鉴别;中风与痫病、厥证、痉证、口僻的鉴别诊断。第七节痫病第八节重点掌握痴呆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与郁证、癫证、健忘的鉴别;
8、掌握髓海不足、睥肾两虚、痰浊蒙窍、瘀血内阻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熟悉痴呆的病因病机及转化;了解痴呆是老年常见病症及痴呆的预防调摄。难点:痴呆与抑郁、健忘、癫证的鉴别。第三章脾胃病证第一节胃痛重点掌握胃痛的基本治疗原则、辨证要点;熟悉胃痛的病因病机、及胃痛出血的病理转化;熟悉胃痛常见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了解胃痛与胁痛、腹痛的鉴别。难点:胃痛与胃痞、真心痛的鉴别和胃痛各型的症状特点、治法、方药。第二节痞满(自学)重点掌握痞满的诊断要点及与胃痛、鼓胀、胸痹、结胸的鉴别;熟悉痞满的常见病因及病机转化;熟悉痞满各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了解痞满的定义、范围、及调摄护理。难点:痞满常见证候治疗加减
9、变化。第三节呕吐重点掌握实证呕吐与虚证呕吐的治疗原则、辨证要点;熟悉呕吐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了解呕吐各常见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了解呕吐与噎嗝、反胃的鉴别。难点:呕吐病机要点及其与肝脾关系的理解。第四节呃逆重点掌握呃逆治疗原则及方法;熟悉呃逆的病因病机及病理转化;了解呃逆常见证候的主症、治法、方药及简易止呃逆的有效处理;了解呃逆的定义,及其与干呕、暧气的区别。难点:呃逆发病与肺、胃、肾、肝的关系。第五节噎膈(自学)重点掌握噎膈的常见病因及其与气、痰、瘀、虚的关系;掌握噎膈的基本治疗原则及辨证要点;熟悉噎膈痰气交阻、津亏热结、淤血内结、气虚阳微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了解噎膈的定义,与呕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内科学 中医 内科学 课程 教学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