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模式下瑞幸咖啡的自救措施.docx
《新零售模式下瑞幸咖啡的自救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零售模式下瑞幸咖啡的自救措施.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零售模式下瑞幸咖啡的自救措施1、解决内忧外患1.1董事会和管理层改组瑞幸咖啡财务舞弊丑闻被爆出后,以原大股东陆正耀为首的一众高管失去了市场的信任。大锌资本对此事高度关注,并迅速行动,要求瑞幸咖啡成立特别委员会,对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对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全面审查和改善。特别委员会的成立得到了瑞幸咖啡其他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支持。在特别委员会的推动下,瑞幸咖啡最终决定对原管理层进行严厉处罚,并成立了新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包括由特别委员会推荐的独立董事。瑞幸咖啡CEO钱治亚被董事会终止职务,由郭谨一接任,此前COO刘剑已离开管理层,同时黎辉、刘二海及陆正耀退出董事会。1.2稳定控制权整顿财务舞弊相关人员
2、后,下一步即是稳定控制权。2021年1月,以李军为首的多位高级管理人员签署联名信要求解除郭谨一职务;同年2月,瑞幸咖啡董事会发布公告,宣布并未发现证据证明联名信所陈述内容,并继续支持郭谨一和管理团队。紧接着郭谨一采取了调整组织架构、辞退参与联名信事件高管等一系列举措。此外,陆正耀被迫退出董事会后,企图通过收购债券,以债转股的形式曲线入股回归。但2021年12月,瑞幸咖啡为防止原财务造假管理层的恶意收购,启动了“毒丸计划”,即修改公司章程,规定股东禁止转让公司股份给任何受限制的人(即与财务造假事件相关的原董事和管理层)。根据瑞幸咖啡公告,该计划获得了瑞幸咖啡股东大会98.5%的高通过率,使该公司
3、原董事长陆正耀通过曲线入股回归失败。之后,大锌资本于2022年1月携买方团收购了“陆正耀系”质押的股权,对瑞幸咖啡形成绝对控股。1. 3与各利益相关者和解除了积极进行董事会与管理层改组,瑞幸咖啡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和解也备受关注。2020年12月,瑞幸咖啡发布公告称,其已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就财务造假事件达成和解,同意支付1.8亿美元应对会计欺诈指控。在美国,证券执法案件通过和解结案的数量高达90%以上。和解是一种高效且相对柔性的新型执法策略,通过和解协商方式有效化解双方的行政争议,投资者的损失直接由当事人缴纳的行政和解金来补偿,使得SEC及当事人双方都能高效且低成本解决争议。SEC和
4、瑞幸咖啡均有达成和解协议的动机。对SEC来说,和解能节约执法成本,提高解决争议的效率。因为一直以来存在案多人少、资源紧缺等问题,要实现执法成效的最大化,SEC就要将执法资源集中于有利于达成监管目标、起到示范作用的重大复杂案件上。对瑞幸咖啡来说,和解能减少声誉下降的损失和经济处罚损失,规避诉讼风险,同时能节省SEC执法程序所需的大量时间和资金。利用SEC和解机制,瑞幸咖啡既未承认也未否认美国监管机构的指控,避免了因在执法程序中被认定违法而在后续民事诉讼中处于不利的诉讼地位。与SEC和解之后,瑞幸咖啡和投资者达成共识,以L875亿美元解决集体诉讼所实际承担的成本。相较于2001年“安然事件”的大额
5、赔偿款,瑞幸咖啡赔偿款相对较少,并且最终赔偿款还减少了0.125亿美元。瑞幸咖啡临时清盘人关于停止集体诉讼的申请得到了美国破产法院的认可,并且美国破产法院规定美国领土管辖范围内自动终止针对瑞幸咖啡的集体诉讼。于是瑞幸咖啡的和解款也随着美国集体诉讼的部分有效退出而减少。企业发展的前提是有可靠的现金流来偿还到期债务。在本次债务危机面前,瑞幸咖啡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债务的全部清偿。值得一提的是,瑞幸咖啡的债务重组方案充分体现了对债权人利益的维护。其中,每100元最低赔偿91元、突出临时清盘人(JPL)的监管及董事会的担责方式等,也都侧面表现出端幸咖啡积极承担财务舞弊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认错态度诚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零售 模式 下瑞幸 咖啡 自救 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