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机械)技术创新创业实务课程标准.docx
《机电(机械)技术创新创业实务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机械)技术创新创业实务课程标准.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机电(机械)技术创新创业实务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课程类型:培训类课程适用对象:主要培训对象为机电、机械行业、企业用户,同时也适用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及其他社会学习者。开课时间:学时安排:总学时:36学时,讲授学时:26,实践学时:IO二、性质与任务1 .课程定位:机电(机械)技术创新创业实务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基础,是机械类及近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2 .课程性质:本课程通过学练结合,培养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掌握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技法和TRIZ创新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创业基础知识;具备主动运用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的意识;能利用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技法和TRIZ创新方法解决日常工作中
2、遇到的简单技术问题。3 .双创特色: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实施专创融合三、培养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创新;(2)理解为什么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3)熟悉传统创新思维方法和TRlZ的创新技法;(4)掌握TRIZ基本概念及其所包含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技术问题的模式;(5)掌握发明原理的内涵及基本应用方法;(6)掌握技术矛盾的基本应用方法;(7)掌握物理矛盾的基本应用方法;(8)掌握物场模型基本应用方法;(9)掌握基于创新的创业方法;2 .能力目标(1)能从专业案例中分辨、列举出所使用到的创造性思维模式,能利用创造性思维模拟、预测出未来专业(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新产品、新技术、新
3、工艺、新服务等;(2)能从专业案例中分辨、列举出所出现的思维定势,能指出这样的思维定势会如何影响到产品、技术、工艺、服务等;能使用泛化思维视角的方法,解决思维定势问题;能熟练的使用创造性思维技法进行有效的思维创新;能使用Triz理论进行问题分析解决。(3)具备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收集获取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4)具备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工作过程的管理能力及对工作过程和成果的评价能力。3 .素质目标(1)树立“人人能创新,事事能创新”的创新意识,培养“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2)注重职业道德的规范,明确创新的社会伦理与职业伦理。(四)实施保障1 .教学条件(1)能容纳教学班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电 机械 技术创新 创业 实务 课程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