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概论练习及答案.docx
《比较文学概论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文学概论练习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比拟文学概论练习及答案第一讲练习题一、填空题1 .比拟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研究的的各种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2 .研究一国之内的、和被称为国别文学研究.一3 .总体文学研究超越国家、民族、语言界限的那些、Wo4 .互证是以不同文学为例证,藤进一步的共识。5 .比拟文学除研窕文学间的种种现象之外,还研究等诸多方面白瀛素,这就是文学的。6 .文化开展是通过和两种作用来进行的。-7 .文化转型是指在某一特时期内,文化开展明显产生,同时又进行急邃的。8 .20世纪后半叶,人类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即在以外,也得到蓬勃开展。9如果没有不同文化间的、,我们的文化就会变成一片文化沙漠。io.比
2、拟文学在与他种文学的交往中,以、一为己任,是沟通各民族文化的重氮嬴二、名词解释1 .文化转型时期2 .互证3 .横向开拓三、简答题1.什么是逻辑学范式?4 .什么是现象学范式?5 .文学研究的两种不同层次指的是什么?6 .简述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7 .文化转型的原因四、论述题谈谈对人类文化的多元开展的认识。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 .存在于不同文化中不同文学之间2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3 .文学运动文学题材文体和技巧4 .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或不同的应合5 .文学与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跨学科研究6 .认同离异7 .危机和断裂重组和更新8 .逻辑学范式现象学范式9 .和而不同多
3、元并存10 .互为主观互为语境互相参照互相照亮二、名词解释1、文化转型:文化转型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开展明显产生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如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魏晋六朝和五四时期。2、互证:是以不同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和不同的应和,以到达进一步的共识。3、横向开拓:横向开拓是i种文化外求,外求的方向大致有三:i是外求于他种文化;二是外求于同一文化地区的边缘文化;三是外求于他种学科。三、简答题1、什么是逻辑学范式?教材第13页2、什么是现象学范式?教材第13页3、文学研究的两种不同层次指的是什么?教材第5页4、简述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教材第15页5、文
4、化转型的原因教材第12页四、论述题谈谈对人类文化的多元开展的认识。答题要点:1、文化差异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现实,正是这些差异赋予人类文化的多样性。2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为多元文化在各地区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但同时也蕴涵着以强势文化覆盖弱势文化,削弱多元文化的可能遏止文化霸f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危机的关健之一就在于沟通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民,能过对话使他们能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以致互相欣赏。3、文化多元开展会遇到种种阻碍和挫折,前景也并非乐观。4、文学是可以沟通人的灵魂的,它是沟通不同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比拟文学首先通过文学途径,以沟通不同文化的生命形式和不同的体验形式为已任。5、在
5、广阔的空间里让人们逐渐接近,了解不同文化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展开不同文化的对话,缓解文化希权主义与文化割据主义的对立,彰显本民族的文化,开展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第二讲练习题一、填空题1 .比拟文学是在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以“比拟文学”直接命名的第一本书出身新西兰奥克兰大英国文学教授之手。这是比拟文学学科的第一部专著。2 .戴克斯特最重要的奉献是。3 .是第一个全面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人。他的比照拟文学的历史到方法成果作了系统论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的观点。二一4 .比拟全面论述比拟文学历史、方法、成果的著作是。5.20世纪40年代,合著的文学理论一书,把对鬲函等外在因素的研究称为,而把对本身,
6、包括、等形式结构的研究称为,而“内在研究”才是文学研究的重在_6 .“比拟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正式出现五一7 .中国比拟文学的复兴是以的巨著和、等文章的发表为标志的。8 .为中国比拟文学的复兴奠定最初根底的主要人物是。9 .对法国学派提出批评、认为他们比照拟文学定义的解释比拟狭隘。10 .管锥篇最大特色是二、简答题1 .简述法国学派代表人物梵第根的观点。2 .关于比拟文学定义有哪三种,其差异何在?3 .如何看待“学派”的问题?4 .中国比拟文学的理论根底和方法根底是什么?三、分析题1.美国学派的出现比照拟文学的研究领域有何影响?5 .分析钱钟书的管锥篇的价值?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 .19世
7、纪末波斯奈特2 .使比拟文学成为大学的一门学科3 .比拟文学论法国学派4 .梵蒂根著比拟文学论5 .韦勒克沃伦作者生平、社会背景作品形象隐喻象征文体6 .20年代末30年代初7 .钱钟书管锥篇诗可以怨通感8 .朱光潜钱钟书9 .韦勤克10 .突破了各种学术界限(时间、地域、学科)打通全部文艺领域。二、简答题1 .简述法国学派代表人物梵第根的观点。教材第30-31页2 .关于比拟文学定义有哪三种,其差异何在?教材第44-45页3 .如何看待“学派”的问题?教材第47页三、分析题分析钱钟书的管锥篇的价值?答题要点:1、中国比拟文学的复兴是以钱钟书的巨著管锥篇和诗可以怨、通感等文章的发表为标志的。2
8、管锥篇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坚信“人文科学的各个对象彼此系连,交互渗透,不但跨越国界,衔接时代,而且贯串着不同的学科。”3、管锥篇总结了许多文艺共同规律,但没有一条是从纯粹抽象、推理得出而脱离了艺术实践的。4、管锥篇突破了各种学术界限,打通了全部文艺领域,以寻求共同的“文心”和“诗心”,此外,关于各个时代各地域之间文学的实际联系,这本巨著也给予了一定的注意。5、管锥篇很多篇幅进行了以西方文艺理论说明中国文艺现象和以中国文艺理论阐发西方作品的双向阐发研究。6、总结(教材第60-61页)第三讲练习题一、填空题1 .是研窕比拟文学的重要原那么。2 .“和”的主要精神是协调O3 .素材指的是,往往是触发作
9、者思考的。素材不同,但它所表达的题旨却往往有的方面。4 .主题有时由一个题旨构成,如,有时由几个或更多的题旨构成,如。5 .如果说题旨更依赖于,那么,主题那么更与作家联系在一起。6 .昭君和番的故事题材普及多种体裁,主题几经变化。真正是这一传统题材所展示的主题发生根本改变的是五四时期。7 .意象是,是赋有某种的具体形象。8 .原型是种更为的研究,般昊指在世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根本现象包括、等等。9 .原型批评就是对这些重复的现象作。10 .原型批评理论的重要人物有。二、简答题1.谈谈对“和而不同”原那么的理解。2 .从具体作品为例,谈谈主题研究中由种种“不同”出发,达成“和”的。3 .具体谈
10、文学中某一主题和题材的流变。4 .谈谈弗莱的原型批判说。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 .和而不同2 .协调“不同”到达新的和谐统一3 .原始材料实际生活现象、人物、传闻、轶事共同4 .鲁迅的药歌德的浮土德5 .客观的素材主观思想6 .郭沫假设的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之一的王昭君7 .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8 .宏观题材、题旨、主题、意象9 .世界性的综合的宏观分析10 .弗莱、莱格和莱维施特劳斯二、名词解释1、主题:是作家以特定的思想立场、人生态度、审美情趣对生活事件加以倾向性的介入之后产生的一种高度判断。它深藏在作品内部,要经过思索和解读才能浮现出来。主题有时由一个题旨构成
11、如鲁迅的药;有时由几个或更多的题旨构成,如歌德的浮土德。如果说题旨更依赖于客观的素材,那么,主题那么更是与作家的主观思想联系在一起。2、意象:意象就是当人在以审美理想观照事物时意识中所呈现的形象,也就是“意中之象”。它是具有某种特殊文化意蕴、文学意味的物象。它存在多种层次,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意象和个人意象。3、原型:原型是一种更为宏观的研究,一般指在世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根本现象,包括题材、题旨、主题、意象等等。原型批评就是对这些重复的现象作世界性的综合的宏观分析。二、简答题1 .谈谈对“和而不同”原那么的理解。教材第70-71页2 .谈谈中外作品具有共同主题的现象。教材第79页3 .具体
12、谈文学中某一主题和题材的流变。教材第80-88页4 .谈谈弗莱的原型批评说。教材第93-94页第四讲练习题一、填空题1 .由于文学欣赏过程有着很强的、和,因而对一部伟大文学作品的接受和诠释就往往很不相同。2 .所谓“期待视野”就是作者在K的接受前提下对作品向。3 .是比拟文学研究最早出现的科目。4 .一,这就是影响的全过程。5 .阅读小说而获得美感,不是通过“感知”,而是通过,二6 .在接受理论看来,的相互联系,正是研究内在的文学性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7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它从更多方面开掘了作品的魅力。8 .目前我国比拟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接受和影响模式是:二、名词解释1 .接受屏幕2 .影响
13、研究3反射三、简答题1 .谈谈对影响过程的理解2 .什么是接受理论?3 .接受和影响的关系如何?4 .例说明接受和影响的多种模式。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 主观性创造性广阔的想象余地2. 接受屏幕纵深开展的理解和期待3各国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相影响3. 启发一一促进一一认同一一消化变形一一艺术表现4. 呈象5. 研究文学作品之间7 .“误读”也是一种“接受方式”8 .X作家和Y作家,或者X作家在丫国二、名词解释1 .接受屏幕:当作品各作者相接触,首先遭遇的就是读者的“接受屏幕:每一个读者都是生活在一个纵的文化历史开展与横的文化接触面构成的坐标之中,正是这一坐标构成了他独特的,由文化修养、知识水
14、平、欣赏水平以及个人经历等所构成的“接受屏幕”,这一屏幕决定了作品在他心目中哪些可以被接受而发生共鸣,哪些可以激发他的想象力而加以再创造,哪些被排除在外。2 .影响研究:影响研究是比拟文学的根本理论和方法,也是最早形成的一种研究类型,法国学者为这一研究类型的理论方法的建立做了重要奉献。他们研究开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材料,丰富了人类文学遗产,填补了研究空白。但是法国学者主要研究欧洲各国文学的联系,研究范围比拟狭窄,研究的重心放在资料的开掘、考证上,对文学的内部规律和审美特征的研究重视不够,给这种研窕带来明显的缺乏和局限。三、简答题1 .谈谈对影响过程的理解。教材第106-109页2 .什么是接受理
15、论?教材第109页3 .谈谈正影响和负影响。教材第112/14页4 .举例说明接受和影响的多种模式。教材第U6118页第五讲练习题一、填空题1 .新批评派认为作品的意义只能摒除的参与客观地从来分析。2 .诠释学是。3 .这就是“双向阐释”。4 .逻辑学认知方式,;互动认知,客体并无与主体完全无关的自身确实定性。5 .为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开辟了十分广阔的前景。6 .心理学分析方法不仅重视对于的分析,而且还注重对于掩盖在外表文本深处的的开掘。7 .“推末以至本”是说:,这就是“探本以求末”,所以,这是个难解的悖论。8 .从双向诠释的认知方式看,历史可以解构为“”和“”两个层面:前者指发生过的真实
16、事件,后者是当代所表达和诠释的历史。二、名词解释1.诠释学2 .结构主义3 .互动认知三、简答题1 .简述诠释的五种方式。2 .谈谈对“过渡诠释”的理解3 .“双向阐释”在中西比拟文学研窕中的意义?4 .翻译在比拟学学科中的地位如何?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作者和读者作品本身2是对意义进行探讨的学问3从自我的观点来阐述他者,再从他者的观点来阐述自我4 .认同主体世界与客体世界的别离认为主体和客体并非截然两分5 .跨文化文学研究6 .潜意识潜文本7 .在认识事物的时候,要从最末尾、最外表、最细微的地方入手,寻根问底,找到最根本的东西,而这个最末尾、最外表、最细微的东西,又必须放在一个整体的语境中,
17、才能穷尽其意义8 ”事件的历史”“表达的历史”二、名词解释1 .诠释学:诠释是理解并解释一件事,一句话或一个字,对其意义进探讨。对意义进行探讨是一门学问,在西方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叫“诠释学”或者“阐释学”。2 .结构主义:即把一个作品放在很多作品当中,撇开具表达象,找出其本质联系来寻找意义。结构主义的源头可以上溯到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1935年,布拉格学派提出“结构主义”一词。50年代在法国兴起,60年代广泛流行于欧美许多国家,在60年代,结构主义远远超过了文学理论的范围,渗透到社会科学各个领域。3 .互动认知:认为主体和客体并非截然然两分,客体并无与主体认识完全无关的、自
18、身确实定性。主体和客体都是在相互的认知的过程中,发生变化,重新建构自身,共同进入新的认知阶段。这种认知方式研究的空间是一个不断因主体的理智、激情、欲望、意志的变化的而变化的、开放的、动态的空间。三、简答题1 .简述诠释的五种方式。教材第120-121页2 .谈谈对“过渡诠释”的理解教材第122-123页3 .“双向阐释”在中西比拟文学研窕中的意义?教材第126-127页4 .翻译在比拟文学学科中的地位如何?答题要点:(1)翻译的最根本的定义是将一种语言的作品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创造性劳动。(2)翻译绝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问题,要充分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和文化底蕴,必须考虑语言需符合接受国的文化习惯。
19、3)从更高的意义看,翻译可视为原作生命的延续。翻译使原作产生了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交流的可能,使作品置于新的现实之中,同时译者的创造性也使原作得到新的滋润。不仅如此,随着不同时代新的译作的出现,原作的生命不断得到延伸,从而青春常在。第六讲练习题一、填空题1 .从诗歌的历史传统来看,西方最早的诗篇是,而中国诗歌的传统是以为主。2 .从社会文化背景来看,影响西方文学开展的三大外在因素,是、和。尤其是和,它使西方诗歌的题材及主题中有一个高踞其上或蕴藏其内的,或明或暗的主宰宇宙的。中国文化那么建立在的根底之上。3中国古典小说可分成,文言小国熟于白话小说。4 .欧洲小说的渊源可以直接追溯到古希腊最早的叙
20、事文体“史诗”。中世纪欧洲出现一种流行的文学形式,13世纪以后,逐渐开展成为故事小说。5 .正是中西小说的共同特征。6 .从整体结构看,中国古典小说结构布局的目的,是O而西方小说结构布局那么7 .无论从文学体式还是表演形式看,中国古典戏剧与欧洲戏剧的差异都很大,特别是从戏剧理论来看:、等。都因舞台物质条件及本民族的文化情感特征的不同而制约着作为文学的戏剧文体。8 .中国戏剧结构崇尚单纯,是结构,西方戏剧那么是结构。9 .文类学的研究对象是来分类的。10 .文心雕龙在文类学上的重大奉献,不仅是建立了的系统,更重要的是他在这个系统之外,创造性地提出了的新的研究层面。二、简答题1 .简述中西诗歌因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比较文学 概论 练习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