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宣传部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上半年工作总结.doc
《县委宣传部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上半年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委宣传部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上半年工作总结.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县委宣传部2018年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上半年工作总结市委宣传部:2018年上半年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按照2018年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着力强化理论武装、壮大主流意识形态、加强新闻宣传、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凝聚民族文化力量,为推动实现在全省民族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五个xx”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道德滋养和文化条件
2、重点抓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和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安全生产、作风建设等重点工作的宣传,精心策划、深度挖掘各类先进典型,主动引领舆论导向,提升xx好形象。加大业务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进一步提升新闻宣传工作队伍素质。一、主要工作成效(一)强抓意识形态领导,主体责任落实有力有序一是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对xx县乡(镇)党委意识态工作责任清单xx县县直部门单位党委(党组、总支、支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进行了修订。各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切实担负起了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与各乡镇、各部门
3、单位党组织签订了2018年度党委(党组、总支、支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从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理论武装三个方面建立了权责明晰、责任到人的领导分工责任制目标。一、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一)着力抓好理论武装,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采取集中辅导、坐下来学、请进来讲、走出去看等方式,拓宽对“关键少数”的理论武装工作。一是抓集中学习。突出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示范带动作用,组织中心组成员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
4、规定的实施细则、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青海省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若干措施以及生态环保、脱贫攻坚等党的政策理论知识和会议精神。同时,各级党委(党组)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精心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重点和形式,落实学习对象、时间和要求,不断夯实学习责任和效果。截至目前,县委理论中心组召开学习会9次,各级党委(党组)专题学习60次,参加人数达3400余人次。二是抓专题辅导。先后邀请省林业厅副厅长王恩光、省委宣讲团副团长张启才、省委宣讲团团长郭云甫、省委党校副校长漆冠海、省网信办网络舆情信息中心主任白光元为县委理论中心
5、组成员分别作了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全国“两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高度重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当前网络舆情新动向及应对处置分析等专题辅导讲座。县级领导干部在做表率、带头学的同时,结合中央一号文件宣讲、思想脱贫、生态环保、联点帮扶等工作,深入全县45个联点村和5个社区带头辅导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的集中辅导学习,以实际行动带动全县学习贯彻工作。三是抓理论普及。围绕唱响主旋律、讲清好政策,联合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县民政扶贫开发局、县司法局业务骨干组建“中央一号文件”宣讲工作组,深入全县七个乡镇面向广大干部群众开展集中巡回宣
6、讲工作。同时发挥“三老人员”宣讲队的作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拉家常、讲故事、话变化、谈体会的形式,让先进理论通俗化、政策解读形象化、语言表述生动化,切实将党的理论政策知识传达到基层、宣传到群众。截至目前,共开展宣讲24次,参与人数达5600人次。四是抓理论阐释。充分吸收中央和省委理论研究成果,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学习教材和权威材料,组织征订了新时代面对面新华每日电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国家治理活页文选人民论坛等学习刊物。县级领导和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结合分管和业务工作实际,带头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努力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新思路、新方
7、法、新举措,形成了50余篇具有深度、有分量、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二)着力抓好舆论引导,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为“美丽祁连、幸福祁连”建设凝聚强大正能量。统筹网上网下,统筹内外宣,统筹时度效。用活“祁连网”,掌握舆论主动权,用足“微祁连”,提升影响力,办好“门户网”,扩大覆盖面,以“互联网”实现思想宣传由单一形态、单向平台向多媒体、多形态和多平台的拓展转变的大宣传格局。一是大力开展主题新闻宣传。组织各类媒体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报道,持续形成规模、形成声势。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我县中心工作、重大决策,加强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二是统筹推
8、进系列网络宣传。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在重点新闻网站和“两微一端”、微信矩阵等新媒体平台新增“扫黑除恶”、“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试点工作”等专题专栏,开展分众化、差异化、互动化传播,吸引广大网民参与,形成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上半年。在“三网三微”共发布各类稿件12000余条。其中,在“走近祁连”发布的祁连机场校飞成功,转发量超过19803条,多家国家级省垣媒体转发。三是大力开展对外宣传和对上报道。充分借助大报大刊大平台的“眼球”效应,以平台为介,精心策划,主动出击,积极争取中央省州报刊和知名网站的支持。截至目前,在国家、省州各级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发表新闻稿件854条。在人民日报刊登呵护草原共拥蓝天,
9、在光明日报刊登祁连出实招“安置”卸任村干部,在工人日报刊登祁连开创“三链模式”党建脱贫“双推进”在人民网、新华网、光明日报、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祁连山报分别刊登祁连县“党建”+融入互联网环境、祁连机场校飞成功走笔祁连山、绿色发展新崛起、祁连县总慰问环卫工人、探索党建引领新机制 铺展美丽祁连新画卷、祁连山下的冬日见闻、心系群众的孺子牛-记全国劳动模范文长太、新时代标注新方位 新思想领航新方向等文章。四是着力加强社会宣传。不断强化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工作,在全县上下大力营造深入践行“四个扎扎实实”的浓厚氛围,对全县46面公路沿线大型户外广告牌进行全面更新、更换。
10、为全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造浓厚氛围,组织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等14个单位制作“扫黑除恶”文化长廊19块。各单位进企业、进寺院、进农村牧区等集中宣传64场次,悬挂横幅70余条,张贴宣传标语47条、通告50余份,设立举报箱34个,开展“扫黑除恶宣传车”流动宣传20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参与人数达20000余人次。(三)着力抓好责任主体,主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共祁连县委贯彻实施细则,紧紧围绕新闻舆论和网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推行第一承办人负责制、党委(党组)书记全程督办制、3个工作日限时办结制。明确主角主责主业,齐抓共管,全县每个单位都配有专兼职人员负责网络舆情的收集
11、分析、办结、回复。组织召开召开2018年第一季度祁连县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会议,深入分析研判全县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排查风险点,交流谋划推进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的思路举措,全县七个乡镇和县文体广电局、县公安局、县委党校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举办意识形态工作暨网宣员培训班,邀请省委党校副校长漆冠海、省网信办网络舆情信息中心主任白光元、梨视频青海站主任刘志强对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分管意识形态工作的负责人、新闻发言人、新闻通讯员及新组建的网宣员进行必须高度重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当前网络舆情新动向及应对处置分析如何利用新媒体应对网络舆情专题培训。对全县新媒体平台进行备案,目前已完成报备工作。联合县委
12、督查室深入全县七个乡镇30多个部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充分调动各条战线各个部门抓意识形态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履责的工作格局。(四)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文明祁连”建设这个根本,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乡文明程度和公民的道德素质进一步提升。一是选树先进典型,打造祁连精神高地。选树用好“最美祁连人”品牌,积极培育和锻造群众喜欢的“草根明星”,组织开展了“最美祁连系列人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县委 宣传部 宣传 思想 文化 精神文明 建设 上半年 工作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