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方案.docx
《关于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单位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认真落实省委“*”具体部署,按照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部署要求,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困难群众,提出以下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聚焦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弱有众扶,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
2、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实现救助体制机制顺畅、救助资源统筹衔接、救助信息聚合共享、救助效能有效提升,加快形成覆盖全面、统筹城乡、分层分类、精准高效、公平规范、温暖便捷的具有广东特色的综合救助格局。二、完善覆盖全面的低收入人口社会救助政策体系(一)健全低收入人口救助政策。分层分类实施综合救助,切实保障低收入人口(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支出型困难家庭成员,以及其他困难人员)基本生活,解决其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以及遭遇自然灾害、其他突发性的困难,帮助解决个性化救助需求。加强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待抚恤等社会保障政策的有效衔
3、接。(二)健全困难家庭中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政策。严格落实困难家庭中特殊群体救助帮扶政策,精准施策、有效帮扶,建立健全长效保障机制和服务救助机制,切实保障好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三)推进防止返贫帮扶与社会救助政策有效衔接。加强社会救助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推进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由政策兜底帮扶的脱贫人口,逐步与通过就业、产业帮扶有能力稳定脱贫的人口分开,实行分类管理。(四)健全急难救助政策。对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遭遇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困难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人员,取消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在急难发生地按规定给予临时救助。临时遇困、生活无着的,按规定给
4、予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五)推进常住人口救助政策。推动建立户籍地和居住地联合协查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常住人口,实施临时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现持有居住证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覆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将持有居住证一定年限的常住人口纳入更多救助范围。(六)完善“物质+服务”救助政策。推进生存型救助向发展型救助转变,鼓励引导困难群众通过劳动改善生活。加强服务类救助政策制定,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及其他困难群众在心理慰藉、生活照料、康复服务等方面需求,按需开展生活类、照护类、支持类等服务救助。(七)健全救助城乡统筹发展政策。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
5、务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O健全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O适当提高专项救助水平。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可视本地财力情况,合理确定农村低保、特困救助水平,逐步推动城乡救助服务均等化。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珠三角核心区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结对帮扶事项。支持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合作平台开展创新试点,探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社会救助工作。三、优化低收入人口主动发现、分类处置机制(八)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加快建设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的“粤众扶”综合救助信息系统。完善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各单位依托“粤治慧”省域治理数字化总平台、“粤省事”平台,及时反馈救助帮扶信息,
6、形成“一户(人)一条救助链”。(九)完善低收入人口数据库。更新省低收入人口数据库,相关部门要按职责提高源头数据采集、核查、录入的准确性,及时更新信息。(十)健全经常性走访摸排机制。县级民政部门要组织动员乡镇(街道)干部、村(社区)“两委”成员、村级社会救助协理员、社会工作者、网格员等经常性走访困难群众,发现家庭状况发生变化的,及时录入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十一)优化低收入人口监测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设置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指标体系,精准监测家庭支出骤增、家庭收入骤减、人口变化等。相关部门应按职责分工,及时提供、更新并完善所负责的监测指标信息。(十二)完善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加强省级家庭经济状况核对
7、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发挥各级核对机构作用。拓展核对功能应用领域,为相关部门、群团组织精准认定救助对象提供支撑,并逐步向社会福利和慈善帮扶项目等领域延伸。(十三)健全快速响应、分类处置机制。各地民政部门发现社会救助政策落实不到位的,要尽快按规定落实或商请相关部门落实政策;发现低收入人口未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但可能符合条件的,要将信息分类推送至相关部门处理,相关部门要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应及时研究处理急难个案。四、健全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的综合救助工作体系(十四)分级建设综合救助实体阵地。由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依托“粤众扶”,成立横向联动相关部门、群团组织、提
8、供惠民补贴(服务)相关单位、社会力量,纵向贯通省、市、县、镇、村五级的综合救助服务平台。平台集救助政策宣传展示、救助资源汇聚、社会组织孵化、慈善信息聚集、志愿服务集散等功能为一体,为困难群众提供一站式、可视可感的优质服务。省、市、县级平台依托民政部门现有阵地,镇、村级平台依托本级党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综合服务设施等现有场所和力量。省级平台是全省社会救助工作智能调度中枢。市级平台统筹政府部门、群团组织、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力量。县级平台聚焦资源调配,组织议事会商、培育专业队伍,梳理发布政策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资源清单等。镇级平台聚焦需求化解,负责项目落地、业务办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改革 创新 体制 机制 健全 社会 救助 体系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