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docx
《新质生产力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质生产力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质生产力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摘要】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人工智能发展,广泛应用数智技术,让人工智能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随着人工智能的技术革新愈演愈烈,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动力。在此发展背景下,财会领域工作者的忧患意识不断加强,这也为高端财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故文章从教师视角出发,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其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新质生产力影响的认识以及此技术发展下会计人才培养的相关观点,对调研数据收集及处理,进行回归分析,探究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对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作用。而后结合分析结论与发
2、现提出了“教学评辅”四位一体的会计专业育人路径,并从学生、教师、高等教育院校以及其他社会主体角度提出建议,以求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为人才培养提供新的视角与方向,推动会计专业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关键词】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技术;会计;人才培养一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2021年,财政部印发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需要加强会计领域与人工智能新一代技术的融合。2022年底,ChatGPT(ChatGenerativePre-trainedTransformer)技术实现了突破性发展。ChatGPT是隶属于人工智能的具有潜力的技术1,更是软硬结合的“大国重器”,随着人工智
3、能的不断进步,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也不断突破升级,推动各个行业的发展。在当下科技发展浪潮中,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牛鼻子”。纵观科技发展,”新质生产力”均是由新技术触发新产业而形成的,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仅有24种技术对经济的影响是整体性的,而人工智能技术则是第25种技术,改进了生产流程、改善了组织技术,催生了各种产品。新质生产力助力人工智能摆脱传统增长路径,更能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高质量要求。人工智能技术也给会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2。如何利用新质生产力发展下的ChatGPT等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会计影响是会计职业、会计教育及会计行业发展的时代新命题3。它为会计教育
4、生态重构、重塑教学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也对教育本体价值和教育伦理传播提出了严峻挑战。故在新技术泉涌、教育数字化转型日益凸显的今天,应当深入探索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等新质生产力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之道,以从人才培养的源头应对时代转变下的挑战,把握时代发展下的机遇。新质生产力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会计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如ChatGPT技术改变着财务会计的信息处理、报表生成和分析的模式与方法、会计咨询和教育以及风险管理与识别等多个方面4。尤其是在财务分析领域,ChatGPT等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改变着企业现有的内部生态和外部生态,从而能够帮助企业更加精细化、高效化、多元化和一体化地实现财务分
5、析,企业所面临的潜在数据风险也日益提升5-6。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新生生产力发展下的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与企业智能管理系统集成运行管理,提升内部控制,并加强企业内信息管理与分析,识别企业发展的潜在问题7;而在审计、会计信息系统运行上,谭韵等8认为ChatGPT等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加强税收管理与企业内会计信息系统规范运行,提升审计数据可靠性,并保证数据隐私与安全。程平等9也提出了在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等新质生产力发展下ChatGPT可以作用于内部审计信息收集、数据分析以及报告,从而提升企业管理质量。程平等10认为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人工智能式的新审计模式,并从人机协同、审计质量、安全数据等
6、多方面论述了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对审计领域的影响作用。王伟等11L杨寅12指出新质生产力的良性运行塑造了强大的科技创新体系,能够促进会计数字化转型,提供会计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要素、融合、协作与开放。此外,新质生产力下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根据存储的数据为会计咨询提供与财政政策、税收法律相关的信息,成为咨询业的“百科全书”,出示更加准确、及时、高效的市场或行业预测分析报告,甚至是帮助企业进行战略规划与管理13。在会计教学上,因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其可以为会计教育提供辅助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写作与表达能力、促进学术诚信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等,但也不可忽视在此类新技术发展下存在的“知识断层”现象,
7、应当避免“照本宣科、纸上谈兵”现象的出现,以推动构建正确的学术观念,突破学术研究现有的诚信困境问题14。综上所述,目前新质生产力对会计的不同影响的相关研究大多基于的是学者视角。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学校及教师,学生多为从教师视角来进行系统分析未来研究方向。故本文从教师视角出发,探究新质生产力发展环境下会计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为例,调查分析教师群体对此类技术的判断以及对未来教育课程、方向的希望与认知,以探究新质生产力发展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机制,并提出创新型路径,从而适应时代技术发展下人才培养与时俱进的新需要,赋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求输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
8、的专业人才。二新质生产力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一)新质生产力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机遇人工智能技术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其作为新一代科学技术革命的结果,成为教育创新强大的催化剂。本文结合文献分析,总结出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下的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带来的机遇:第一,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具有智能化语言交互功能,可以通过辅助资源的查找与数据挖掘推动高等教育的智能化管理。我国的师资资源是有限的,而技术的加持则可以为人才发展提供复合型师资资源,同时,也可以利用此类技术的及时反馈机制摆脱信息的延迟性和反馈的主观性,从而能够帮助高等教育院校更好地评估和改进教育资源分配情况;第二,人
9、工智能技术等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推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趋向个性化,并且可以根据学生行为等设置特定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通过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成绩表现,帮助其策划学习策略,并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推荐相关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达成学习目标;第三,能够推动多方主体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从而归纳多方建议,推动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课件、教材的设计,让其更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二)新质生产力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挑战新质生产力发展下,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第一,ChatGPT等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存在固有局限:知识掌握的准确性、时效性问题,对此,需要在人
10、才培养过程中增加更多的人工智能技术理论以及创新教学,如出台相应的与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学习指南、惩罚制度,以推动技术的发展;第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加强人机协同,强化数字化思维,注重批判性思维,在短期内积累与大数据等技术相关知识,对师资力量的累积提出挑战,也对学术伦理的监管机制、改革教师的教学考核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对教师的管理层面也带来了更大的影响;第三,该技术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会挑战职业道德和会计伦理,会对会计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以科研成果作为评价机制的行为带来一定挑战,容易导致学术造假以及不利于建立学术批判性思考,一定程度上忽视
11、了情感教育与伦理教育。三、教师视角下的调研基本情况新质生产力下,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对会计人才培养的机遇和挑战,应当从教育主体出发,即以高校会计教师为主体探究其对人工智能为例的新质生产力在会计人才培养中所起作用的态度,从而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提供方向。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与访谈调查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利用身边高校会计教师资源进行调查填写;其次,让相关会计教师进行转发,扩大样本;最后,发动学生资源,寻找相关会计专业研究生对其高校会计教师进行访谈咨询,填写问卷,扩大样本量。本次调查通过实地调研及线上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共计收获80份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78份,有效率为97.
12、50%,其中男性占比20.51%,女性占比79.49%。调查范围集中于公办高校,占比高达95%以上,涵盖高校讲师、副教授及教授,包括了专业教师以及高校会计专业行政工作人员,其中以讲师为主,占比58.97%,副教授占比28.21%,教授占比7.69%,其他教师占比5.13%,符合高校会计教师职称的金字塔体系。受访教龄以1120年为主,占比为41.03%,其次为15年的占比为20.51%,610年占比为17.95%,2130年及30年以上分别占比12.82%、7.69%,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其对新质生产力发展下人工智能技术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影响的认知。(一)描述性统计如表1表4所示,在对新质生产力下C
13、hatGPT等通用型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认知上,有5.13%教师表示非常了解,15.38%表示比较理解,46.15%则为一般了解,25.64%为比较不了解,7.69%为非常不了解。而基于受访教师视角,其认为所教授的学生中有58.97%的学生了解程度为一般,比较了解的占比为10.26%,而表示比较不了解的人占比25.64%,非常不了解为5.13%,这说明大部分高校会计专业教师对于新质生产力发展下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了解有限,且其学生了解程度较差。有51.28%的受访者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给高校会计教学带来的挑战大于机遇,48.72%则认为机遇大于挑战。在对新质生产力发展下ChatGPT等通用型人工智
14、能技术是否能够提升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认知上,有66.67%的高校会计教师认为该项技术等人工智能比较能提升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占主要比重,而一般能提升及非常能提升则占比分别为23.08%和10.26%,在目前会计教学过程中是否应当应用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以提升培养质量的调查中则表现出了51.28%比较认同,7.69%非常认同,41.03%一般认同。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下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上,更多教师认为应当培养创新应变型人才及综合型人才,占比分别为51.28%和28.21%,说明应当培养懂理论、懂操作,具有创新意识以变化意识的人才,也侧面印证了高校会计教师认可新质生产力发展下利用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
15、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影响更涉及在创新实践、能够综合应用多方知识技能的素质方面,具体数据如表1所不O(二)交叉分析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下,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只有推动新质生产力下的人工智能发展,才能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而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代表着人工智能技术进入了通感发展阶段,能够持续赋能各产业全流程,辅助各行各业工作流程,提升智能化水平与工作效率。据此,教师群体更加希望人才培养能够趋向于应用型、创新应变型以及综合型人才发展,而应避免循规蹈矩,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因材施教。结合交叉分析的结果可知,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应当以师生互动式教学为主,占比为
16、62.5%O而在创新应变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则亦以师生互动式为主,教师和学生一同参与课题,占比45%;其次学生主导式学习为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助教学,占比35%;最后为智能式学习模式,即利用高新技术产品进行教学,占比20虬综合型培养中则应以学生主导为主,占比45.45%;智能式培养为辅,占比36.36%,而传统的教师主导式教学则不受教师群体的欢迎,无人选择,说明教师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结合人才培养类型也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加深对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模式的融合应用,提升教学效果,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如表3所示,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来看,会计人才培养课程创新设置中,对应用型人才应当主要增
17、加实习机会,建设高校联盟;对创新应变型人才培养而言应当减少传统会计课程,适当增加计算机信息类课程,开展会计技能大赛等;对综合型人才培养来说应当加强实践,建设高校联盟资源公司,提升实践应用。综合来看,实习实践类课程应当加强,传统会计课程应当基本保持不变,适当增强计算机信息、人工智能类课程。(三)实证分析为了印证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下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学的作用,具体如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和管理体系三个方面对于会计人才培养质量是否存在提升作用,设置相关回归模型进行测验,探究相关因素对会计人才培养可能造成的影响。设置计量经济模型如下:Y=+BControl+(1)模型中因变量Y是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通
18、用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会计人才培养的效果,问卷对应的题目为“您认为目前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通用型人工智能高校能否提升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回答选项为非常能提升(记为5),比较能提升(记为4),一般能提升(记为3),比较不能提升(记为2),非常不能提升(记为1)。自变量X中考察了是否应当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下课程体系中应用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Control则表示为各个控制变量,即将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创新、教师管理体系三个方面。每个大块下各设四个指标,合计十二个指标:会计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人工智能了解程度、会计教师的后续教育、会计教师的师德修养;课程中融入人工智能、课程中价值观念传递、个性化课程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力 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 路径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