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给药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doc
《口服给药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服给药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口服给药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撰写人:_日 期:_口服给药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xx)02-0807-02根据医嘱准确给药,是护士重要的护理操作之一。通过准确给药使药物疗效得到最大的发挥,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给药错误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延缓症状缓解,致使患者出现并发症,增加患者住院日数及医疗费用,甚至或影响对医护人员的信任。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xx年xx月至xx年xx月,本科室内所有病人口服药服用情况为研究对象。共有需要病人口服药物的有2800人次,发生给药错误共109人次,给药错误率为3.8%
2、1.2 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口服给药不良事件可能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包括以下三个部分: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管理因素。2结果2.1 一般情况2.2 口服给药不良事件原因2.2.1 护理人员方面因素执行医嘱不准确。未能严格按医嘱给药,多次出现口服药出现漏服和多服现象。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护士在执行医嘱时未能严格执行“四查八对”制度。尤其药品包装、名称相似,凭主观印象发药,出现给错药物。交接班时未将重要口服药作为交接重点。护理人员缺乏用药相关知识和实际经验,不能给患者做准确的用药指导,使患者对服药的意义重视不够。对患者的病情掌握不全面,未能向医生提供患者及时、准确的临床信息,甚至遗
3、漏一些有价值的重要资料。医护沟通、护患沟通不到位,交流不及时。护理人员本身对“服药入口”的意义认识不足。2.2.2患者方面因素患者依从性差,不服从护理人员管理和指导,私自停药、减药或加药,影响了治疗方案的执行,降低了疗效,延误了对疾病的治疗。患者自身因素如年龄大、文化水平较低等造成的接受能力差,记忆力较差的患者,造成对药物的服用方法、服用时间不能完全掌握。患者对医院科室作息和工作流程不了解,擅自外出,需服药时不在病房。2.2.3管理方面因素科室对低年资护士关于口服给药的培训不到位。科室对口服给药的监察和督导工作不到位。科室在给药流程方面还存在漏洞。3结论口服给药不良事件有执行护士、患者自身及相
4、关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原因,其中低年资护士执行医嘱时查对不严和知识缺乏是造成口服药给药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4防范口服药给药不良事件的改进措施4.1 严格执行查对及交接班制度4.1.1 责任护士对照有效医嘱执行单对全天口服药进行首轮核对,发现给药错误及时纠正。4.1.2 主班护士处理医嘱时有口服药“停止”或“更改”医嘱,第一时间通知责任护士,并打印执行条。4.1.3 责任护士下班前认真核对医嘱,做好交接班。患者外出不在时做好交接班,必要时电话通知患者返回病房。如有疑问(病人或家属),一定要核查清楚才能执行,不要主观臆断。4.2 有效指导患者,及时评价用药指导效果4.2.1 根据患者自身不同条件采取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口服 不良 事件 原因 分析 改进 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