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爆破施工方案重庆.doc
《地铁站爆破施工方案重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站爆破施工方案重庆.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北碚车站工程爆破施工方案中冶集团华冶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二O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北碚车站工程爆破施工方案编制单位:中冶集团华业冶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编 制 人:陈文涛校 核 人:李洪雁审 核 人:严炜提交单位:中冶集团华业冶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二0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爆破施工方案编制依据(1)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北碚车站工程施工图纸及说明(2)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4)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6年9月1日起实施)(5)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
2、03)(6)国家及重庆市现行有关管理条例、规范、规程及标准。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北碚车站工程爆破方案第一章 工程概况1.1工程地理位置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工程北碚车站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政府对面,北碚嘉陵风情步行街下,埋深约24.92米。车站起点里程为YCK55+798.172,终点里程为YCK55+972.772,总长174.6米。车站包括车站主体结构和出入口及风道。周边商业发达,出入口周边部分为民房。北碚车站风道(风井)为两个,1号风道位于车站起点端左侧,风井地表处于嘉陵风情步行街左侧,风道起点中线位于车站YCK55+802.172左侧,风井出口距4层砼楼房约15m。2号风道位于车站终点端左侧,
3、地表处于嘉陵风情步行街左侧,风道起点中线位于车站YCK55+965.772左侧,风井出口50m范围内无建构筑物。北碚车站出入口为三个,1号出入口起点位于车站起点29米右侧,出口有两个,1a号出入口位于公交车站(727路、729路)旁的人行道上,其出口东侧为道路,西侧为待建工地,与最近建筑物(19层砼框架结构楼房)相距29m;1b号出入口位于步行街,其出口东侧为6层砼框架结构楼房,相距约17m,西侧为6层砼框架结构楼房,相距约17m。2号出入口起点位于车站中间段右侧,出口位于长途汽车站旁,其出口东侧为26层的砖混楼房,最近处相距约23m。西侧为道路。3号出入口起点位于车站起点29米左侧,出口位于
4、步行街,其出入口东西侧均为4层砼楼房,东侧相距约9m,西侧相距约18m。其余附属工程为2个疏散通道(分别与1号和2号出入口相连)和1个无障碍电梯(与3#出入口相连)。另增设施工斜通道1个(工程完工后回填该斜通道)。工程周边环境详见总平面图。本次爆破主要为洞内土石方,总方量约为90000m3。1.2 地形、地貌、地质情况该工程场地位于重庆北碚区嘉陵风情步行街,场地周边海拔高程259.1259.3m,最大高差0.2m,地势平缓。北碚车站段原始地貌为丘间谷地,经人工回填后,目前地形平坦。该段地质构造上位于北碚向斜西翼,隧道洞轴走向与构造走向小角度斜交,隧址地质构造条件简单,沿线无断层通过,场地稳定。
5、地表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厚度5-16m,呈稍密状;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质泥岩、砂岩互层、岩体较完整;地下水为松散层空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该工程车站主体围岩级别为级,车站附属工程围岩级别为级和级。根据地质资料可以看出:车站主体左线位于砂质泥岩中,右线基本位于砂质泥岩中,局部洞顶部分为砂岩。施工通道A、B基本位于砂岩中,施工通道C基本位于砂质泥岩中,1、2号风道基本位于砂质泥岩中,1、2、3号出入口位于砂质泥岩及砂岩互层中。1.3 建构筑物保护北碚车站邻近的建筑物为海宇大厦1#楼与2#楼,该建筑物为框架结构,桩基础,其平面位置距车站边界13.48m;嘉陵风情步行街3#
6、楼与5#楼,该建筑物为框架结构,桩基础,其平面位置距车站边界14.55m;1a号出入口距建筑物最近约17m,3号出入口距建筑物最近约9m,建筑物均为钢筋砼框架结构,2#出入口距建筑物最近约23m,为砖混结构。该车站埋深24.92m,车站实施暗挖施工对地面建筑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施工中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的有关规定,对于该工程可能影响的钢筋砼框架结构及砖混结构建筑物,本方案确定控制地表爆破振速应小于2cm/s,必要时采取减震措施。第二章 爆破方案 2.1爆破工程设计 2.1.1爆破总体方案主体工程开挖断面宽度24.84米,开挖高度19.38米,施工方法为双侧壁导坑法(自上而
7、下开挖左侧导坑,初喷混凝土,架立拱部型钢拱架,复喷混凝土;自上而下开挖右侧导坑,初喷混凝土,架立拱部型钢拱架,复喷混凝土;自上而下开挖中导坑,初喷混凝土,架立拱部型钢拱架,复喷混凝土;拆除洞内临时支撑,铺设防水层,灌注二衬混凝土);由于所处区域地质条件较好,但仍应降低施工中安全隐患,在隧道掘进的方法上考虑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监测的施工方法,以控制最大段药量来降低爆破震动,确保施工安全。附属工程风道开挖断面宽15.06米,高14.05米,采用CRD法施工;出入口通道开挖断面宽7.9米,高8.95米,采用正台阶法施工;临时施工斜通道最大开挖断面宽9.5米,高7.65米,采用正台阶法施工。
8、竖井采用正井法施工。原则上采用浅眼多循环、复式掏槽进行施工,周边实施光面爆破。循环内实行一次布孔、同时装药分段起爆。当分段药量不能满足控制震动的要求时,则分次装药分次起爆;每次起爆非电雷管实行分组族联,电雷管实行大串联联线。出入口及施工通道浅表段施工时,洞口严格按设计进行超前管棚的施工及支护,管棚采用108无缝钢管,壁厚12mm,灌注M30水泥浆,钢管间距500mm。开挖后初期支护采用钢格栅加网喷砼支护,钢格栅间距500mm。距地表6m范围内采用机械开挖方式进行开挖,严禁爆破开挖。 2.1.2爆破器材选择原则本工程属在松次坚石和普坚石中掘进,且地面建筑物较多,因此拟采用2号岩石乳化炸药及定做1
9、00ms延期非电雷管引爆,非电雷管采用电雷管起爆,在距220KV高压线100米范围内采用非电起爆方式起爆(采用非电导爆管激发枪起爆),其他范围采用电雷管起爆,电雷管需经过220KV高压线下方时,每个电雷管的脚线必须短接。S7YR-MFB(500发)放炮器启爆,钻眼机具采用YT28气腿式风动凿岩机,岩石钻头采用硬质合金42钻头。在施工过程中若岩性发生变化时,再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2.1.3爆破材料1、启爆器及启爆检测仪器(1)启爆器:选择电容式启爆,其技术性能如下表:型号串联启爆能力(发)启爆脉冲电压(V)电容量(WF)最大负载电阻()充电时间(S)供电时间(S)电源外形尺寸(mm)
10、重量(Kg)使用台数S7YR-MFB5009002023207-103-61#电池4节3601651842使用2台备用2台 (2)线路电桥和爆破用欧姆表技术规格型 号名 称量程()工作电流(MA)误操作电流(MA)制造单位使用数量(台)205-1线路电桥05-3 3-90-300上海电工仪表厂2 (3)杂散电流仪规格性能表型号测量范围基本误差生产单位使用数量(台)电阻()电流(MA)701型爆破用表0.2-0.260.4-124-1200-500-5000-50005%武汉安全技术研究所2 2、炸药使用2号岩石乳化炸药,其性能如下表:炸药名称爆炸后有毒气体含量小于等于药卷密度(g/m3)猛度不
11、小于(mm)做功能力不小于(mL)殉爆距离不小于 (cm)撞击感度小于等于爆速不小于(m/s)摩擦感度小于等于热感度2号岩石乳化炸药80L/Kg1.0-1.251226038%32008%不燃烧不爆炸 3、启爆材料导爆管 为了控制爆破震动,保证地面建筑物的安全,采用定做100ms延期非电雷管。当厂家生产困难时,采用现有普通延期非电雷管,使用时低段位跳段使用,即使用1、5、7、920段,确保每相邻两段时差大于80ms。段别12345678910延期时间(ms)0255075110150200250310380段别标志MS1MS2MS3MS4MS5MS6MS7MS8MS9MS10段别1112131
12、4151617181920延期时间(ms)46055065076088010201200140017002000段别标志MS11MS12MS13MS14MS15MS16MS17MS18MS19MS204、电爆网路使用的导线铜线与铝线同规格电阻值比较表:材质导线线芯电线外径(mm)线芯标准面积(mm2)容许电流强度(A)电阻(2/时)( /Km)建议采用铜14.01.52011.84采用铝14.01.51520.25 2.1.4爆破时间: 为了避免噪音扰民,爆破时间避开居民休息及用餐时间,本方案确定为: 早上7:00-晚上22:00 2.1.5炮眼布置及参数 1、炮眼布置数量的计算 由于本工程断
13、面不一致,采用的是浅眼多循环、复式掏槽、光面爆破的施工方法。为了减少对围岩的破坏和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和不必要的超挖,在进行炮眼的布置时,应根据各种不同的断面,按以下原则控制炮眼个数: N=Q*S/V* 式中:N炮眼个数 Q每立方米岩石(实体)炸药消耗量(按需爆破围岩硬度系数) S巷道断面 V每米长度炸药重量( 乳化炸药32,V=0.78Kg/m) 炮眼装填系数,查表得=0.6 2、装药量的计算 每个掘进循环(按循环进度1.1米)装药量按下式计算 Q=N*L*V* 式中Q炸药消耗量(第一个循环) N炮眼个数 L炮眼长度 装填系数 V每米炸药重量3、各种不同断面的炸药、雷管需用量及炮眼布置见后面的
14、炮眼布置图及爆破说明书。2.1.6施工工序 1、钻眼:钻眼时先按断面形状、尺寸大小、中心线及坡度线位置,标定出炮眼位置,然后按设计深度钻孔,钻孔完毕后,用压风将孔内积水和残渣全部吹洗干净,在进行顶眼施工时,必须搭设牢固可靠的操作平台,施工人员只能在操作平台上进行作业,且必须佩戴安全可靠的保险带或保险绳。 2、装药:装药前,先对炮孔进行检查验收,并编号登记,确认无误后,才能在放炮员的监护下按设计装药量装药。 3、封孔:用黄泥封孔,要求必须封严封实,封泥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4、联线:由放炮员负责,每次起爆非电雷管实行分组族联,电雷管实行大串联联线。 5、防护:为了有效控制个别飞石,需在连线后,对
15、爆破区进行覆盖防护,特别是竖井及斜井口部10米段。 6、撤人警戒:防护完成后,施工人员撤至爆破点75米以外(同时洞内爆破需在洞口外处)的安全地点,以通往爆破点的所有通道,且距爆破点150米(拐弯处75米)以外,必须设置人员站岗放哨,设置警戒。在距贯通工作面15米时,需贯穿的工作面停止作业,每次爆破前必须在所要贯通的工作面设置警戒,人员撤出距贯通点150米(拐弯处75米)以外。 7、启爆:撤人警戒完成后,进行网络检查,准备启爆。根据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必须同时发出声响和视觉信号,使危险区域内的人员都能清楚地听到和看到。 第一信号(预告信号) 所有与爆破无关人员应立即撤到危险区以外,
16、或撤到指定的安全地点。在危险区边界入口处设立岗哨。 第二信号(启爆信号) 确认人员和设备全部撤离危险区,具备安全启爆条件时,方准发出启爆信号,根据启爆信号准许放炮员启爆。 启爆地点:初期设在距爆破点75米(拐弯处)以外,待进入洞口50米以后,设在距洞口25米外。 第三信号(解除警戒信号) 经检查人员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准发出解除警戒信号,在未发出信号之前,负责警戒的人员应严守岗位,除爆破工作领导人批准的检查人员外,不准任何人进入危险区。 8、爆破后的处理:爆破后15分钟后,等炮烟吹散后,由放炮员、当班班长一道进入爆区检查,进行敲帮问顶及危岩处理,如有冒顶征兆,应先设置临时支护后,再制定方案进行处
17、理。 2.2爆破安全设计 2.2.1爆破震动安全距离的验算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周边建筑物的情况,本工程爆破的最大隐患是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 1、爆破震动距离计算: V=K(Q1/3/R)a 式中:R爆破点与建筑物的最小距离 V规程规定安全震动速度,按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取值,取V=2.7cm/s,根据周边环境及设计要求,本方案确定最大爆破震动速度V=1.5cm/s。 Q一次最大起爆药量K、a与爆破点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按下表取K、a岩 性Ka坚硬岩石50-1501.3-1.5中硬岩石150-2501.5-1.8软岩石250-3501.8-2.0将取值代入上式,可得出爆
18、破装药几何中心至建筑物的不同距离与一次允许起爆药量的关系:即 Q=R3(V/K)3/a 取不同的R值,便可计算出相应的允许最大起爆药量。 当石质为页岩、砂岩互层时,K=170,a=1.7 则:Q=2.3710-4R3(Kg)计算允许使用的最大一段药量如下表:R(m)5101520253040Q(Kg)0.0300.2370.8001.8963.7036.39915.168 当石质为砂岩时,K=100,a=1.4 则Q=1.2310-4R3 计算允许使用的最大一段药量如下表:R(m)5101520253040Q(Kg)0.0150.1230.4150.9841.9233.3217.872 以上二
19、表适用于齐发爆破时的一次最大起爆药量,当起爆药量大于表中允许值时,在采用100ms毫秒非电雷管进行微差爆破的同时,需采取减震措施(如预裂爆破、减震孔等),条件受限制时或设计不允许爆破部分采用非爆破方式开挖。实际操作时,应根据岩石情况,及爆区离建、构筑物的距离,及试炮效果,按以上二表进行选取及调整。 2.2.2个别飞石安全距离的确定 RF=20KFn2W 式中RF个别飞石的安全距离(米) n最大一个药包的爆破作用指数 W最大一个药包的最小抵抗线(米) KF安全系数,一般取1.0-1.5 则:RF=201.5121=30米 2.2.3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的确定 RK=KKQ1/2 式中RK空气冲击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铁 爆破 施工 方案 重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