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系统与工程》教案.docx
《《智能控制系统与工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控制系统与工程》教案.docx(1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案课程名称智能控制系统与工程序号1授课教师授课时数2学时执行情况授课班级授课日期Zl22060201-122060202班2024年9月2日基本课题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课堂类别理论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应用领域,掌握反馈控制的基本原理。2 .技能目标:能区分自动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和智能机器人。3 .素养目标:培养学生探索知识与分析问题的能力。4 .课堂思政目标:(不少于总课次的三分之一有课程思政)B激发爱国主义情怀教学重点描述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应用领域,以及反馈控制的基本原理解决措施举例和图片、视频展示教学难点描述自动控制、智能控制、人
2、工智能间的关系解决措施类比、绘图分析教学设备设施多媒体、网络通信设备教学方法和手段讲解、讨论、头脑风暴、项目教学法教学环节教学设计时间分配组织教学1 .点名2 .思政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巧妙控制装置所展现出的伟大智慧。都江堰,这一历经两千多年岁月洗礼的伟大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都江堰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这三个部分组成。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实现了四六分水的神奇效果,根据不同季节的水量变化自动调节水流分配,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灌溉和防洪需求。飞沙堰则巧妙地利用水流的漩涡原理,在排沙的同时调节内江的水量,确保了水利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宝瓶口则像
3、一个精准控制水流的阀门,将江水引入成都平原,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生机与繁荣。这一设计充分展示了控制的巧妙,也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祖国大地的深深热爱。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了百姓的福祉、国家的稳定,创造了如此伟大的工程。让我们怀着崇敬之心,铭记都江堰工程所代表的中国古代智慧,并为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国家自豪。5分钟复习旧课无一分钟导入新课都江堰的超前控制思想5分钟新课教学(可加页)课前预备材料:课中重点知识:一、初识智能控制智能控制是一门交叉学科,著名美籍华人傅京逊教授1971年首先提出智能控制是人工智能与自动控制的交叉,即二元论。美国学者GN.Saridisl977年在此基础上引入运筹学,
4、提出了三元论的智能控制概念。1.什么是智能控制?“智能控制”术语由立昂兹等人于1967年提出,目前没有统一定义。IEEE控制系统协会:智能控制必须具有模拟人类学习和自适应的能力。具有一定智能的控制。一般认为:人工智能融合于自动控制中促成了智能控制。智能控制是现今自动控制的最高层次。因此,在理解智能控制的概念之前,我们现需要理解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的概念。二、初识自动控制自动控制技术被大量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环境监测、交通管理、科研开发、军事领域、特别是空间技术和核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各种生产设备、生产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尤其在人类不能直接参与工作的场
5、合,就更离不开自动控制技术了。自动控制技术还为人类探索大自然、利用大自然提供了可能和帮助。1.什么是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70钟器、设备或生产过程(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被控量)按照预定的规律自动运行。2 .什么是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3 .什么是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控制的系统,一般由控制装置和被控对象组成。4 .人工控制VS自动控制偏差的过程。(1)人工控制的恒值水位系统1)将水位的要求值(期望水位值)牢记在大脑中。2)用眼睛和测量工具测量水池实际水位。3)将期望水位与实际水
6、位进行比较、计算、从而得出误差值。4)按照误差的大小和正负性质,由大脑指挥手去正确地调节进水阀门,所谓正确调节,是要按减小误差的方向来调节进水阀门的开度。图1恒值水位系统对于人工控制的系统,如果能找到一个控制装置(也称控制器)来代替人的职能,它就可以变成一个自动控制系统。(2)自动控制的值水位系统1)自动控制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通过闭环的自动调节作用来消除或减小偏差的过程。2)自动控制的基本任务:在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只利用控制装置操纵被控对象,使被控制量等于给定值。图2水位自控系统上图是一个液位控制系统原理图。在这里,自动控制器通过比较实际液位与希望液位,并通过调整气动阀门的开度,
7、对误差进行修正,从而保持液位不变。控制任务:维持水箱内水位恒定;控制装置:气动阀门、控制器;受控对象:水箱、供水系统;被控量:水箱内水位的高度;给定值:控制器刻度盘指针标定的预定水位高度;测量装置:浮子;比较装置:控制器刻度盘;干扰:水的流出量和流入量的变化都将破坏水位保持恒定;5 .反馈控制原理就是测量、求偏差、实施控制以纠正偏差的过程。简单说,就是检测偏差并纠正。6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1) .1945年之前,属于控制理论的萌芽期。1945年,美国人伯德(Bode)的“网络分析与放大器的设计”奠定了控制理论的基础,至此进入经典控制理论时期,此时已形成完整的自动控制理论体系。2) .二十
8、世纪六十年代初。用于导弹、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控制系统的一般理论”(卡尔曼Kalman)奠定了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现代控制理论主要研究多输入-多输出、多参数系统,高精度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以状态空间模型为基础的状态空间法,提出了最优控制等问题。3) .七十年代以后,各学科相互渗透,要分析的系统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自动控制理论继续发展,进入了大系统和智能控制时期。例如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就是以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信息论、仿生学等为基础的自动控制取得的很大进展。三、初识人工智能1 .人工智能的梦想公元850年,古希腊就有制造机器人帮助人们劳动的神话传说中国三国时期诸葛亮造木牛流马的
9、传说2 .人工智能的萌芽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年间,西班牙的神学家和逻辑学家RomenLuee试图制造能解决各种问题的通用逻辑机十七世纪法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BTascal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会演算的机械加法器3 .人工智能的近代思想近代人工智能是源于1956年,由美国心理学家、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信息论学家提出。其目标就是让计算机能够象人一样思考。4 .人工智能产生的标志性事件1997年5月,IBM公司研制的深蓝(DeePBlue)计算机战胜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洛夫(Kasparov)2016年1月,Google旗下的深度学习团队Deepmind开发的人工智能围棋软件AlphaGo,以5:0战
10、胜了围棋欧洲冠军樊麾。这是人工智能第一次战胜职业围棋手。5 .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6 .人工智能的定义定义1智能机器(intelligentmachine)能够在各类环境中自主地或交互地执行各种拟人任务的机器定义2人工智能学科与应用斯坦福大学Nilsson教授提出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科学。V从学科的界定来定义:人工智能(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中涉及研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的一个分支。它的近期主要目标在于研究用机器来模仿和执行人脑的某些智能功能,并开发相关理论和技术。V从人工智能所实现的功能来定义:人工智能(能力)是智能机器所执行的通常与人类智能有关的功能,如判断、推理、证明、识别、感知、理解、设计、
11、思考、规划、学习和问题求解等思维活动。定义3人工智能工会运动+会看懂+会听懂+会思考思考、讨论并回答:1 .什么是自动控制、什么是自动控制系统?2 .自动控制系统和自动控制理论孰先孰后?3 .自动控制系统框图的一般形式?4 .简述反馈控制原理?5 .简述水位控制系统人工控制与自动控制的原理。6 .你认为机器人的智能会超过人类吗?7 .人工智能等同与智能控制吗?8 .简述自动控制、智能控制、人工智能间的关系?课堂小结1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自动控制、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原理2 .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3 .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4 .自动控制、人工智能、智能控制间的关系二分钟布置作业自
12、拟:简述水位控制系统的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的工作原理。简述自动控制、智能控制、人工智能间的关系?二分钟教学反思(可加页)天气炎热,教室没有空调,有些风扇坏了,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不高。教案课程名称智能控制系统与工程序号2授课教师授课时数2学时执行情况授课班级授课日期Zl22060201-122060202班2024年9月4日基本课题2智能控制系统的组成、分类和性能指标课堂类别理论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智能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控制方法和性能指标,进一步掌握反馈控制的基本原理。2 .技能目标:能初步分析智能控制系统,绘制系统框图。3 .素养目标:培养学生探索知识与分析问题的能力。4 .课堂思政目
13、标:(不少于总课次的三分之一有课程思政)团结协作教学重点描述智能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控制方法和性能指标解决措施对比、类比、绘图分析教学难点描述智能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解决措施图示说明、举例说明教学设备设施多媒体、网络通信设备教学方法和手段讲解、讨论、头脑风暴、项目教学法教学环节教学设计时间分配组织教学点名+纪律申明5分钟复习旧课5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自动控制、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原理6 .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7 .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8 .自动控制、人工智能、智能控制间的关系3分钟导入新课智能控制系统的有那些类型?如何判断这些系统的性能优劣?新课教学(可加页)一、智能控制的定义定
14、义一:智能控制是由智能机器自主地实现其目标的过程。定义二:K.J.奥斯托罗姆则认为,把人类具有的直觉推理和试凑法等智能加以形式化或机器模拟,并用于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中,使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这就是智能控制。定义三:智能控制是一类无需人的干预就能够自主地驱动智能机器实现其目标的自动控制。定义四:智能控制实际只是研究与模拟人类智能活动及其控制与信息传递过程的规律,研制具有仿人智能的工程控制与信息处理系统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二、智能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自动控制系统一般由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构成,控制装置通常由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变送器组成。智能控制系统隶属于自动控制系统,也由以上部分组
15、成,但控制器的智能程度高,计算能力强,结构也更为复杂。因此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装置一般由六个部分组成,即执行器、传感器、环境模型(数据库)、感知处理器、判值部件、行为发生器。由于智能算法的应用离不开高性能计算机,所以智能控制系统也一定是计算机控制系统。一般情况下,智能系统结构具有递阶形式。三、智能控制的特点1 .同时具有以知识表示的非数学广义模型和以数学模型表示的混合控制过程,或者是模仿自然和生物行为机制的计算智能算法。2 .智能控制的核心在高层控制,即组织级。高层控制的任务在于对实际环境或过程进行组织,即决策和规划,实现广义问题求解。3 .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重点不在常规控制器上,而在智能机模型
16、或计算智能算法上。4 .智能控制的实现一边要依赖控制硬件、软件和智能的结合,实现控制系统智能化;另一方面要实现自动控制科学与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相结合,为自动控制提供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5 .智能控制是一门边缘交叉学科,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四、智能控制系统的分类(一)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按控制方式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和复合控制系统。按元件类型可分为机械系统、电气系统、机电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生物系统等。按系统功能可分为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位置控制系统等(1)按给定信号的特征划分1 .恒值控制系统:系统任务:c(t)=r(t)r(t)
17、常数分析设计重点:研究干扰对被控对象的影响,克服扰动液位控制系统,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等等。2 .随动控制系统:系统任务:c(t)=r(t)r(t)随机变化70钟分析设计重点:系统跟踪的快速性,准确性例:跟踪卫星的雷达天线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系统任务:c(t)=r(t)r(t)按预先规定时间函数变化分析设计重点:输出按一定的规律变化例:机械加工中的程序控制机床等等。(2)按系统的数学描述划分1 .线性系统当系统各元件输入输出特性是线性特性,系统的状态和性能可以用线性微分(或差分)方程来描述时,则称这种系统为线性系统。2 .非线性系统系统中只要存在一个非线性特性的元件,系统就由非线性方程来描述,
18、这种系统称为非线性系统。(3)按信号传递的连续性划分1 .连续系统连续系统的特点是系统中各元件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都是时间的连续函数。这类系统的运动状态是用微分方程来描述的。连续系统中各元件传输的信息在工程上称为模拟量,其输入输出一般用r(t)和c(t)表示。2 .离散系统控制系统中只要有一处的信号是脉冲序列或数码时,该系统即为离散系统。这种系统的状态和性能一般用差分方程来描述。(4)按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信号的数量划分1 .单变量系统(SISO)2 .多变量系统(MIMO)(二)智能控制系统的分类(1)按其作用原理分类1 .分层递阶智能控制系统2 .专家控制系统3 .模糊控制系统4 .控制系统5
19、 .学习控制系统6 .网络控制系统7 .多真体控制系统8 .复合智能控制系统(2)按照应用场景分类9 .智能工厂10 智能电网11 智能家居12 智能楼宇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控制方式: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1)开环控制定义:控制量与被控量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没有反向联系。例如:交通指挥红绿灯,自动洗衣机,自动售货机开环控制的特点:结构简单、调整方便、成本低。给定一个输入,有相应的一个输出。作用信号是单方向传递的,形成开环。输出不影响输入。若系统有外界扰动时,系统输出量不可能有准确的数值,即开环控制精度不高,或抗干扰能力差(2)闭环控制定义:凡是系统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有直接影响的系统,都叫做闭
20、环控制系统。常用术语:反馈控制系统闭合闭环控制系统反馈控制原理:被控变量作为反馈信号,与希望值比较得到偏差输入;根据输入偏差大小,调整控制信号;控制信号通过执行器的操作消除偏差,实现控制目标。反馈:输出量经测量后的信号回送到输入端。反馈连接方式有负反馈和正反馈。负反馈:反馈信号的极性与输入信号相反,使被控对象的输出趋向希望值。闭环控制的特点:由负反馈构成闭环,利用偏差信号进行控制;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存在稳定性问题。系统元件参数配合不当,容易产生振荡,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自动控制理论主要研究闭环系统。六、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1 .系统分析系统给定,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对它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包括
21、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分析,看是否满足要求,以及分析某个参数变化时对上述性能指标的影响,决定如何合理地选取等。2 .控制系统要完成一定的控制任务,必须具备一定的性能。通常,要求控制系统的输出量应能实时、准确地按照输入量的规定而变化,并且在两者之间保持稳定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尽量不受任何干扰的影响。对于不同目的的自动控制系统,往往也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但就控制系统的基本共性要求,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1)稳定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外部作用后,其动态过程的振荡倾向和能否恢复平衡状态的能力。由于系统中存在惯性,当其各个参数匹配不好时,将会引起系统输出量的振荡。如果这种振荡是发散的或等幅的,系
22、统就是不稳定或临界稳定的,它们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稳定工作状态,控制系统也就失去了工作能力。尽管控制系统振荡常常不可避免,但只有这种振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小乃至消失,控制系统才是稳定的,控制系统才有实际的工作能力和使用价值。由此可见,系统稳定是控制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是对控制系统的首要要求。(2)快速性控制系统响应的快速性是指在系统稳定的前提下,通过系统的自动调节,最终消除因外部作用改变而引起的输出量与给定量之间偏差的快慢程度。快速性一般用调节时间来衡量,调节时间越短,快速性越好,但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常常与相对稳定性相矛盾。(3)准确性控制系统响应的准确性是指在系统的自动调节过程结束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控制系统与工程 智能 控制系统 工程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