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新造林关键技术措施.docx
《油茶新造林关键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茶新造林关键技术措施.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油茶新造林关键技术措施一、把握油茶造林时间节点严格整地标准、按量施足底肥、使用良种壮苗、把握造林时间节点是油茶新造林的重中之重。苗木健壮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在“立春”至“惊蛰”之间,苗芽萌动之前造林最为适宜。根据往年惯例和我区的气候特点,我区油茶造林尽可能在农历年前进行栽植,年前造林优于年后,且成活率、生长势有明显优势。二、掌握油茶造林注意事项1 .油茶造林必须使用证照齐全、合法育苗单位的良种苗木。供苗单位必须提供产品合格证、检疫证及产品标签,标签必须注明苗木名称、苗龄、品种及相对应数据。2 .油茶为常绿阔叶树种,幼苗主根长侧根少,阴雨天气造林成活率明显高于晴天,苗木随起随栽成活率更高。3 .
2、使用2年生苗造林,掌握好造林季节,起苗后加强根系保护,造林时严格掌握根肥分离原则,造林成活率能超过80%。通过截根、打枝、根部粘泥桨后造林成活率超过90%。4 .造林密度:根据立地条件和经营目标等综合确定栽植密度,最多不超过74株/亩。平原、岗地与低丘缓坡地栽植密度宜55株/亩左右,株行距宜3.0m4.0m;高丘、低山种植密度宜6374株/亩,条带水平间距(行距)宜3.Om,株距3.03.5m;荒地、旱地和“四旁”栽植应选择3个以上推荐品种相间栽植,株间距不小于3.Omo普通油茶以收果产油为目的。油茶造林株行距具体要求:根据油茶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因品种制宜,科学合理、长远谋划
3、所以油茶基地建设要长远规划,不得因光靠前期短期密植丰产的观点,防止过度密植,否则劳民伤财,得不偿失。.缓陂地:陂度在10度以下的缓坡或平坦坡,坡度平缓且土壤肥力充足的地块,株行距建议采用3*3.5米或3*4米,每亩种植55-64株。.坡地:株行距建议采用3*3米或3*3.5米,每亩种植63-74株。.品种:根据油茶品种冠幅大小合理规划株行距。比如长林系列中的长林53号、长林18号等品种树冠相对紧凑,冠幅相对偏小。油茶种植密度应根据地类条件、品种特性、经营目的而定,原则上丰产林应以该树种成林后的冠幅为间距。总之,要因地制宜、因品种制宜、因经营目的制宜确定合理株行距。油茶栽植的密度要求:缓陂稀、
4、陡陂密,肥地稀、瘦地密;栽植油茶苗覆土必须埋掉嫁接口以上一寸左右。实施油茶新造林按照“先建后补、质量优先”的原则进行管理。新造油茶符合江西省油茶资源高质量培育建设指南指南3.1条款新造要求的,每亩补助1000元,分2次补助到位(造林当年补助700元,第三年补助300元)。对不符合指南3.1新造要求,但在指南出台前已造且符合往年项目建设要求的,按往年项目补助标准办理。对已列入其他项目补助或属往年任务尾欠的不再享受本项目资金补助。三、注重油茶造林品种搭配油茶为异花授粉植物,同株异花授粉座果率极低,为提高授粉率和座果率,品种配比:应选用花期、成熟期吻合的5个以上品种。油茶开花结实习性:晴天成果率比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茶 造林 关键技术 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