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企改革的董事监事履职培训机制研究.docx
《基于国企改革的董事监事履职培训机制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国企改革的董事监事履职培训机制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于国企改革的董事、监事履职培训机制研究 摘要: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到新局面,改革面临诸如公司治理制度设计和实施的难关。国企改革中的公司治理,必须结合国有企业的现实情况来考虑,必须以人为基准和治理对象,从董事、监事群体的性质、利益等方面深度考察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并且逐步提高董事、监事的履职能力。本文从国企董事、监事培训的角度,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简称火箭院的培训实践为例,给出提高国有企业董事、监事履职能力的可能方案设计。关键词: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治理董事监事培训履职能力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开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
2、一流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底和重要支撑,党中央、国务院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2021年7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在2021年底前全民所有制的中央企业全部完成公司制改制,标志着国资委监管的全部央企将全面进入公司制时代,再次印证深化国企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实现从企业治理模式向公司治理的转型,就需要通过履职培训培育一支合格称职的董事、监事队伍。1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企改革中的公司治理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提出改革方案至今,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历经二十几年的开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国企改革
3、为中心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平稳推进,生产力水平得以大幅提升,國有企业对我国经济开展做出了巨大奉献。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根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应在完善国资管理体制的根底上大力开展混合所有制,作为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推手。2021年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落地之年,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国企尤其是地方国企改革全面提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伴随着政策的东风,国有企业必然会激发出预期的活力和创造力,有利于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提高国有资本利用效率,使国有资产大幅升值,稳固国有企业的支柱地位。经过多年的股份制改造,很多国企虽然已经变成混合所有制股份结构,但是政府干预仍屡
4、见不鲜,行政化垄断还没有真正打破,这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初衷相背离。具体表达在公司治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上没有做到位。很多国企即使建立了现代企业的新三会,即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三个职能机构的功能也并不健全,常常出现股东大会形同虚设、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董事会权力被凌驾、监督机制缺位等问题。这使得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内部治理得不到保障,未形成真正的鼓励与约束机制。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逻辑起点。深化国企改革,完善混合所有制结构,就必须首先明确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由国资委指定或委派,人员结构不稳定,人事变动较频繁,政企不分问题严重,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摸不清自身
5、的位置。由于在企业中无剩余索取权,董事、监事在管控上缺乏应有的态度和职业素养,缺乏履职动力,甚至出现“合谋现象。国有企业中另一个突出问题表现在董事会与管理层的职权划分不清。在国企的委托代理关系中,董事会作为股东的代言人,表达股东意志,行使股东和公司章程所赋予的权利,对管理层进行领导和指挥。监事会作为企业的监督机构,不参与、不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活动,其职能是定期或不定期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业绩和其他方面的监督和检查。在实际操作中,董事会制度和监事会制度不完善,存在很大漏洞,各主体权责划分混乱,人员和职能交错,出现董事过度干预管理层和监事无法履行监督职能的情况。国资委主导的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
6、度改革,其核心是建立起现代董事和监事制度,尤其强调董事和监事的履职能力。然而,大多数国企中,董事、监事往往身兼数职,在董事会和监事会中只能以兼职的形式就任,这就造成了履职艰难的局面。其一,董事、监事为了保证正职工作顺利开展,会花费大局部精力在本职上,而给兼职的董事、监事职务预留的时间很有限,势必影响其履职水平;其二,董事、监事都是由内部管理者或技术骨干担任,这些角色与董事、监事的职能存在冲突和矛盾之处,往往是不能化解的,这使得董事、监事在履职时倾向于牺牲董事、监事角色而满足本职工作需要,导致履职的独立性受到严重损害。2开展董事、监事履职培训是深化国企改革的紧迫任务2021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
7、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指出,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国务院要求国有独资、全资公司全面建立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国有控股企业实行外部董事派出制度,完成外派监事会改革,培育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通、勇于担当的董事、监事队伍;开展董事任前和任期培训,做好董事派出和任期管理工作;提高专职监事比例,增强监事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发挥监督作用,完善问责机制。这是新时期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第一,造就一支合格称职的董事监事队伍,是完善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表达。国有企业的改革
8、方向是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而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司治理结构。这项制度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建立企业内部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相互制衡,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相互制约,实行股东大会、职工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为组织领导体制的法人治理结构。在这个法人治理结构中,董事会是常设的权力机构,主要决定公司的经营方案、管理机构、聘任经理等;监事会是常设的监督机构,主要是监督检查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行使对董事会、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职能;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提高董事监事履职能力,不但是健全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的需要,而且
9、是使企业形成权责明确、各负其责、相互制衡的内部自我调节机制的重要具体表达。第二,提高董事监事的履职能力,是标准股东权利和经营管理权利,实现股东权和企业经营管理权别离,最大程度挖掘企业潜力,以及资本保值增值责任的关键,是落实企业独立自主经营权,发挥企业整体效能的有效手段。董事和监事人选由出资方按照公司章程和投资协议产生,代表全体股东利益进入公司治理机构,负有重要的委托代理责任,提高董事监事的履职能力,有利于企业的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有利于企业的长远持续开展,这种重要性是不可无视的。第三,加强董事监事履职培训,推进董事监事培训的制度化,是落实企业开展战略、保障国有资本出资权益的重要保障。
10、董事监事是贯彻落实企业战略意图,依法科学维护国有资本权益,提高国有资产营运效率的关键人力资源。提高董事监事的履职能力,有利于建立畅通维权诉求渠道,形成把握实情、反应灵敏、行动迅速、敢于负责的维权效应。在公司制企业中,保证企业战略规划的贯彻实施,对出资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及时的指导与监督,防止出资企业经营风险;提高董事监事的履职能力,有利于在公司章程标准下,发挥出资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的治理功能,保证出资企业重大改革方案、重大经营决策和重要业务活动,有效纳入依法治企的开展轨道。3当前国有企业董事、监事培训存在的问题随着国务院对国企改革问题的重视和探索实践,很多国企逐步认识到董事、监事培训的重要性。由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国企改革 董事 监事 培训 机制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