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详细教案.docx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详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详细教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内容1、我们的闲暇时光学标教目1 .学会反思自己对闲暇的兴趣、态度、习惯,初步养成自我监控意识和决断意识,提高自主支配和利用闲暇时间的能力。2 .了解有关闲暇的相关知识,知道闲暇就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教学重点培养自主支配和利用闲暇时间的能力。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1呈个性化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游戏:奇妙乐园1、故事渲染奇妙乐园是一个“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神奇世界,可以让里面的人按自己的意愿做任何事情。但要进奇妙乐园,必须说出你想进去做的某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要具体可行,全班每一个同学都不能说出不一样的事情,奇妙乐园的大门就会为我们开启。2、学生游戏规则:逐一说出可行的事情,如果重复了
2、将有三次向同学、老师求助的机会。3、交流分享引导学生讨论,在“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奇妙乐园里,自己有什么特别的感受?这样的地方存在吗?二、新授1、生命万花筒小调查(1)结合学生的生活事例,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内心的情绪体验,尝试从“闲暇时光剥夺”和“闲暇时光放任”两个角度思考分析生活现状。(2)汇报交流。重点分析原因:为什么受访人有这样的心情和感受?(3)对比板书心情感受:愉快高兴爽得意满足原因分析:是自己想做的事情,有成就感,觉得有意义心情感受:无聊难过累无可奈何原因分析:家里没人不喜欢被家长逼迫案例再现(1)呈现教材提供的两组案例(2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的情况?为什么会有
3、不一样的安排?2、生命体验园(1)闲暇意义知多少结合各种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调整学生的认知。(2)说你说我引导学生就自己安排的精彩活动进行交流,要说出自己最得意的地方。三、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一、新投1、生命加油站(1)让数据说话,算一算,了解那些不经意间被忽略了的闲暇时光。从那些数据里看到了什么?(2)读读议议设计各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充分的养分。A、充分阅读强化认知B、接纳闲暇、学习方法。2、生命接力赛(1)我的闲暇计划3、友情提示:结合自己的情况,制定计划。(1)寻找伙伴,交流计划。(2)“宝物”展示一一我的绝活展现自己闲暇时光收获的成果。三、小结:如果利用好闲暇时光,我们就
4、会有一个不可估量的未来。教学内容2、勇敢向前教学目标1、认识到困难和磨难是生命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勇气可以带来力量。2、寻找自身经历中勇敢面对困难的具体事例,挖掘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寻找自身经历中勇敢面对困难的具体事例,挖掘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难点通过行为演练,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生命意识。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二、主题活动活动一:盲车1、学生两人一组前后站立,前面学生紧闭双眼,后面学生双手搭在同伴肩上,用“走”、“停”、“向左”、“向右”等口令指挥同伴前行。两分钟后交换角色。2、交流:闭眼前行时有何感受?用什么样的步伐行走。活动二:龙虾与寄居蟹1、学生读故
5、事。2、续编故事。3、交流感受活动三:观点对对碰I、说一说:对龙虾这个行为的看法。2、辩一辩: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陈述理由,若有不同观点展开辩论以理服人。3、读一读: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勇敢行为,成长面临着许多危险和艰辛。因为有勇气,面对挑战时才能坚持自己;因为有勇气,危机才可以转化为契机。活动四:如何理解“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勇敢行为”?三、小结学生总结:勇气就是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主题活动活动五:寻找勇气1、朗诵“生命氧吧”有关内容。2、说说这些荡气回肠的故事:痛苦和磨难中依然勇敢前行。3、情景剧“勇气”。寻找学生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和危险的实例选择冲突较强的情景进行即兴表演。活动六:有人爱我1、学
6、习手语,用手语表达“有人爱我”。全体学生跟着教师缓慢而整齐地做出动作,动作逐渐肯定、有力。2、推荐学生阅读有人爱我。3、交流:什么力量让乔纳森在痛苦中依然能够微笑?活动七:为勇气加油1、探讨交流:培植勇气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和作用?2、如何面对勇于尝试中的失败。从“怎么想”、“怎么做”进行思考。3、选择一个目标,结合具体问题或困难,列出行动清单。活动八:激情呐喊1、跟着音乐唱歌:勇敢向前。过程中可用鼓掌、挥手等肢体语言表达情绪。2、激情呐喊。设计一句简短有力的鼓励的话全班一起喊出来。教学内容3、生命只有一次教学目标1、理解生命只有一次,人死不能复生。2、增强自觉珍惜生命的意识,不轻言放弃。3
7、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增强自觉珍惜生命的意识教学难点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不轻言放弃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第一课时一、活动导入选择贝多芬音乐片段播放,请学生猜作者是谁二、主题活动生命故事通过讲贝多芬的故事,引入课题,让学生理解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活动一:读读议议学生阅读教材后交流讨论,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贝多芬的经历给自己带来的启示。活动二:添“零”行动生命智慧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不珍惜生命,匆匆结束生命的事例呈现出3种轻身的常见原因:有的是因为缺乏正确的生命科学知识,有的是缺乏对挫折的勇气,还有的仅仅是因为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与父母赌气,就糊里糊涂的结
8、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些无谓的死除了带给亲人无尽的悲痛外,没有任何意义,甚至让人感到非常愚蠢。活动三:另有高招1、阅读思考:阅读案例,试着分析他们的行为背后的情绪情感,澄清不合理的认识和看法。2、假如我身处案例主人公类似的处境,可以有哪些办法应付?小结: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有更多的方法处理,收获将是不一样的结局和人生。三、小结:我们人类最宝贵的就是生命,没有了生命,一切都将无从谈起。第二课时一、导入一、新投活动四:寻找珍爱生命的理由1、交流“我之最”:小组交流自己最喜欢吃的美味,最喜欢的游戏最喜欢去的地方,最喜欢在一起的亲人等。找到尽可能多的让生命快乐开心、积极、乐观的理由。2、全班分享
9、活动五:生命倒计时D议一议:盲人作家海伦凯特曾说过,假如给我3天光明,我会去实现她的梦想。设想一下,假如现在你的生命只剩下了有限的时光情例除你最想做的事情2)写一写。3)小结: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更有责任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让怒放的生命之花更加鲜艳、美丽。活动六:承诺1、反馈安全岛的信息,交流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2、在“珍爱生命承诺书”上庄严签下自己的名字,承诺“无论身处何种困境,永远都不放弃自己的生命!3、收集全班的承诺书,用仪式化的行为表达对承诺的重视和决心。教学内容6、爬山安全要牢记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习爬上的相关知识和技巧。2、让学生了解行走于不同地形时的爬上方法和技巧。3、学会爬山
10、迷路时或遇到突发情况后的自救方法。教学重点迷路时或遇到突发情况后的自救方法。教学难点了解行走于不同地形时的爬上方法和技巧。教学准备教学过才一、J二、新i安全小1通阅读案彳1、2、弓呈第一课时茎接导入S天我们进入第6课爬山安全要记牢的学习。板书课题果学习可号:立案例引发学生对爬山安全的思考。外思考:孩子们的做法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从中可以汲取哪些经验教训。导学生发现并鉴别,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实在说不出来的老师可个性化设计以补充。安全小博士: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爬山的必备知识和技巧,增强爬山安全意识,提高野外生存能力。1、不单独行动2、带上必备用品3、选择安全路线3、选择合适的时间三、课堂小结第二课
11、时一、回忆上节课内容二、继续学习新课安全小卫士:让学生了解行走于不同地形时的爬上方法和技巧。主要针对爬山时,可能遇到的不同地形,介绍相应的爬山技巧:上坡下坡时;穿越树林与草丛时;路遇小溪流时。这一部分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可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我们爬山时可能遇到哪些不同地形以及针对不同地形的行走方法与窍门。上下坡时:登山的意外事故,大多发生在下坡时,特别之一帮助学生鉴别爬山方法的正误,将两者对比加深印象。爬山时与其他登山者相遇,即使不认识也应该招呼一声,一般应先由下坡的一方向上坡者打招呼,并且下坡者应礼让上坡者先行。穿越树林与草丛时:1、容易迷失方向或受伤,应先定义
12、地标再前进,才不至于迷路发生危险。2、服装要装备齐全,戴帽子、戴手套、穿长裤、袜子、坚固的鞋子若一时找不到帽子。可皮毛巾盖住脸颊,以防耳朵及脸部受伤。3、衣服口袋不要放东西,贵重东西放置于背包内较为安全。4、穿越时,要随时与同伴联系,可在木棒前段绑上旗子或手帕,随时与同伴联络,避免走失。三、分组活动拟定一份爬山活动方案书计板设教学内容7、户外如何避震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户外避震的方法与技巧。2、学会选择安全的避震场所。教学重点学会选择安全的避震场所。教学难点学会选择安全的避震场所。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第一课时一、视频导入二、新课学习安全小问号:引发学生对地震来临时户外如何避震的思考。阅
13、读教材两种户外环境1、小镇的街道和空旷的田野。2、高楼林立的大街。我该往哪里跑?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在户外应该如何避震?怎样才是安全的避震场所?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两幅图的不同之处。1、地震来临时,图中人物的表情,由此去感受他们的内心。2、人物所处的环境,在学生对图意充分理解、交流各自观察所得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安全小博士让学生掌握户外避震的方法与技巧。户外避震的方法与注意事项:1、在开阔地,趴下或蹲下。2、不要乱跑,也不要随便跑进室内。3、在人多的地方注意防踩踏。4、尽快离开山脚,陡峭的山坡、悬崖。第一幅图:首先强调必须选择开阔地,然后观察蹲下或趴下的姿势。第二幅图:重点强调要镇静,千万不要慌
14、张,不能乱跑,选择安全地带更不能随便跑进屋内。第三幅图:提醒学生在人多的地方,特别注意防踩踏。第四幅图:利用图画,帮助学生了解哪些是危险地带。在学生对户外避震的方法有充分了解之后,引导学生一起回顾,比较不同情况下避震方法的异同。三、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回忆导入二、新课学习安全小卫士:让学生了解地震之后选择安全场所的方法要点。主要介绍地震之后躲避余震,如何选择安全场所:要避开高大建筑物;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避开其他危险场所。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如我们周围那些地方危险,不宜躲避哪些地方适合户外避震。安全小提示:教材主要为我们呈现了户外避震之时,应准备的一些物品。内容浅显易懂,让学生有所了
15、解即可,无需花费太多时间。三、实践活动.进行一次防震安全演练。教学内容8、紧急救助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紧急情况下应该如何进行自我救助。2、学会更多的应急知识和技巧用于救助自己和别人。教学重点学习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紧急情况下应该如何进行自我救助。教学难点学会更多的应急知识和技巧用于救助自己和别人。教学准备教学过彳呈个性化设计第一课时一、通过“中国骄傲”(课件)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位2005年被公安部授予的“中国骄傲”称号小英雄。(欣赏课件1)袁媛的父母到底得救了吗?袁媛又是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使他的父母得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在紧急情况下的救助。(板书:紧急救助)
16、二、安全小问号:通过案例引发同学们对紧急救助的初步了解。阅读案例并思考:1、 王彬彬能过获救的原因是什么?2、 你认为关键的措施是什么?引导孩子们发现并鉴别,能说多少是多少,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可以作补充说明。三、安全小博士让孩子们了解并掌握常用的紧急救助的方法,增强紧急救助的意识提高紧急救助的能力。1、在意外事故中,紧急救助的好处: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伤害程度挽救生命。2 .常用的紧急救助方法有哪些?(学生读课文再回答)(包括: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等)3 .怎么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呢?(1)学生朗读、思考(2)小组交流。(3)分小组演练: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4 .和学
17、生一起交流讨论,你还知道常见的意外伤害有哪些,怎么救助?四、小结:当我们遇到意外事故时,一定不要慌张,要采取紧急救助,最大限度地降低伤害程度,挽救生命。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紧急救助的好处,学习了一些紧急救助的方法,本节课我们继续探讨紧急救助。二、新课学习1、安全小卫士:(1)让学生说一说:常见的意外伤害有哪些,不同的伤害有不同的紧急救助方法,你知道哪些紧急救助的方法?说出来与同学分享。(2)学生分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4)学一学:慧慧吃花生时,一不小心把花生米呛到气管里去了憋得她面色青紫,呼吸困难这时应该如何处理呢?(这一部分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可让学生动口、动手
18、动脑,实际演练一下。)2 .小组活动。(1)提出要求:郊游时,刘辉从高高的石头上跌落下来针对刘辉可能出现的状况,以小组的方式,学习、演练紧急救助的具体方法。(2)小组演练。3 .安全小提示:当意外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做?三、拓展活动到当地红十字会参加进一步的学习和培训,如学习心肺复苏技术等。四、小结:这两节课有什么收获?生:我知道了很多急救方法。生:我学会遇到紧急情况要镇静,多方求救不马虎。生:运用常识自救。教学内容9、运动的自我监控教学1、了解运动负荷适当的含义。目标2、能够运用监控指标调整运动负荷。3、初步掌握发生运动危险后的处理方法,增强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学重点运用监控指标调整运动
19、负荷。教学难点运用监控指标调整运动负荷。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二、新课学习健康小问号1、结合自身对运动的一些了解,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运动要适量即运动不足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超负荷的运动会对身体造成损害。2、结合教材上的师生观看长跑名将王军霞取得冠军的海报的情景。师生对话呈现了本课的核心主题:“量力而行”。学生的运动热情与教师的客观指导形成了矛盾。怎样才能“量力而行”?顺利成章的引出“健康小博士”的内容。3、引导孩子们思考,结合一些关于“运动猝死”、“长跑神童”的新闻事例,让学生初步形成“过量的运动也会对身体造成损伤”的感性认识。健康小博士:本部分有两个目标:一是让学生理解运
20、动监控的意义;二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身体的主观感受”和“心率”这两个指标来进行运动中的自我监控。教材在阐述了“运动监控”的意义后,从“运动中”、“运动后”两个阶段介绍了监控的两项指标:“身体的主观感受”的具体表现和“心率”的测定方法及具体指标。三、课堂小结适量的运动能够提高身体素质,让我们变得更健康、更强壮。运动负荷不足,达不到锻炼的效果;但超负荷运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伤,甚至诱发运动猝死,所以,做好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控非常重要。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二、新课学习健康小行动:1、运用运动中的自我监控知识辨析锻炼中的误区,增强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杜绝运动伤害。行动一:1) 误区一:运动量越大越好
21、出汗越多越好。采用小组讨论方式。对于“误区一”的辨析,学生可利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得出正确判断。2) 感冒时去运动,出一身汗,病就好了。在学生讨论后应指出,感冒病毒具有亲心机性,在感冒还没有彻底治愈时就进行高强度的运动是非常危险的。行动二:让孩子们进行调查,教师注意提醒学生,一旦家族中主要病史的调查情况较为严重,要主要讲情况向体育教师和班主任汇报。健康小链接:分小组读后讨论、交流。三、课堂小结教学内容10、不可小看拉肚子教学目标1、知道拉肚子的主要危害。2、知道如何预防拉肚子。3、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教学重点知道拉肚子的主要危害。教学难点知道如何预防拉肚子。教学准备个性化设计教学过程第一课
22、时一、直接导入二、新课学习健康小问号:1、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以及教材中的内容,从孩子们喜欢的路边摊开始了两个孩子的对话,两个孩子实际上分别代表了两种认识:一是只图口腹之快,而另一种是对卫生状况、食物的强烈刺激性的担心;一种是对拉肚子的满不在乎,而另一种的对这种轻视的忧心忡忡。2、这个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小调查或情景剧的方式再现这种情景上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什么不能小看拉肚子?”,由此自然过度到“健康小博士”。健康小博士:1、 自由读教材中的内容;2、 让孩子们分组讲一讲拉肚子对人体的主要危害。这部分内容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命生态安全 人教版 六年级 下册 生命 生态 安全 详细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