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版新教材2025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艺术唱游)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2024年版新教材2025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艺术唱游)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版新教材2025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艺术唱游)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5春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艺术唱游)全册教案中国音乐故事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一、教学目标1 .核心素养目标:审美感知:通过聆听义勇军进行曲,感受其激昂、振奋的音乐情绪,初步了解音乐与历史背景的联系。艺术表现:能够用简单的肢体动作或节奏乐器表现音乐的节奏感和力量感。文化理解:了解聂耳的生平及其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背景,初步认识音乐在国家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创意实践:通过小组合作,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或动作表达对义勇军进行曲的理解。2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及其作为国歌的意义。能够跟随音乐节奏拍手或踏步,感受音乐的进行曲风格。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音乐文化的
2、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音乐故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尊重。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感受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情绪,了解其历史背景。通过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感。2 .教学难点:3 .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教师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1935年,抗日战争时期,聂耳和田汉合作创作了这首歌曲,旨在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完整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激昂情绪。4 .音乐欣赏与讨论:提问:“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它的节奏是快还是慢?旋律是激昂还是柔和的?”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音乐的特点(如:有力、振奋、节奏鲜明等)。(三)艺术表现活动(10分钟)1 .节奏体
3、验:教师带领学生用拍手、踏步等方式跟随音乐节奏,感受进行曲的风格。分发简单的节奏乐器(如小鼓、铃鼓),让学生尝试为音乐伴奏。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动作或节奏,表现义勇军进行曲的力量感。小组展示,互相评价。(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聂耳和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这首歌曲不仅是我们的国歌,更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2 .拓展:提问:“你还知道哪些与历史有关的音乐作品?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鼓励学生课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故事,并一起聆听义勇军进行曲。五、板书设计课题: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1 .聂耳的故事-生平简介
4、创作背景2 .义勇军进行曲-音乐特点:激昂、有力-历史意义:鼓舞抗日斗志3 .艺术表现-节奏体验-小组合作六、教学反思1 .学生是否能够通过音乐感受到义勇军进行曲的力量感和历史意义?2 .在艺术表现环节,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并表达对音乐的理解?3 .是否需要调整教学节奏或内容,以更好地适应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七、课后作业1 .与家人一起聆听义勇军进行曲,并分享今天学到的故事。2 .尝试用绘画或简单的文字表达对这首歌曲的感受。第一单元爱的摇篮第一课时:音乐万花筒一一音乐礼盒开开开教学目标:1 .审美感知:通过打开“音乐礼盒”的游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初步的音乐审美能力。2
5、艺术表现:引导学生通过肢体动作、声音模仿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提升艺术表现能力。3.文化理解:初步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感受音乐在表达情感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约5分钟)教师活动:以一个神秘的“音乐礼盒”作为引子,告诉学生礼盒里藏着各种美妙的音乐秘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活动:围坐一圈,猜测礼盒中可能有的内容,调动参与积极性。二、新知探索(约15分钟)教师活动:逐一打开礼盒,展示不同乐器(如铃铛、沙锤、小鼓等),让学生尝试敲击或摇晃,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学生活动:分组轮流尝试乐器,讨论每种乐器的声音特点,并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感受。三、游戏乐翻天(约10分钟)游戏名称:“音乐寻宝”。
6、游戏规则:教师播放一段包含多种乐器声音的音乐,学生闭眼聆听,当听到特定乐器声音时,迅速指出并模仿该乐器的动作或声音。目的:增强学生对乐器音色的识别能力,提高反应速度。四、小小创作家(约10分钟)任务:使用身边的物品(如纸杯、铅笔盒等)创作自己的“音乐礼盒”,尝三、小小歌唱家(约15分钟)学唱歌曲:教师逐句教唱,注意引导学生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模仿摇篮摇晃的节奏感。肢体表达:鼓励学生边唱边做轻柔的摇摆动作,增强歌曲的表现力。四、趣味乐理力度与速度(约10分钟)概念讲解:用简单的语言解释音乐中的“力度”(强弱)和“速度”(快慢)概念。实践应用:通过改变唱摇篮曲的力度和速度,让学生感受不同表现效
7、果,讨论哪种最适合摇篮曲的意境。五、总结与作业(约5分钟)教师总结:强调摇篮曲作为表达爱的方式之一,鼓励学生在家为家人演唱,传递温暖。家庭作业:选择一个家人,为他们演唱今天学到的摇篮曲,并记录下他们的反应。第三课时:游戏乐翻天一一小松鼠藏果实教学目标:1 .审美感知:通过音乐游戏,进一步体验音乐的节奏感和趣味性,增强团队协作意识。2 .艺术表现:在游戏中运用肢体动作,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表演,提升身体协调性。3 .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游戏新玩法,培养创新思维。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 .审美感知:通过手指游戏,感受音乐的节奏美,激发对音乐演奏的兴趣。2 .艺术表现:学习简单的手指节奏,
8、能够跟随音乐准确击打节奏,提升节奏感。3.创新实践:鼓励学生自由组合手指节奏,创作属于自己的“手指乐章二教学过程:一、导入(约5分钟)教师活动:展示一段简单的手指舞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手指的动作与音乐的配合。学生活动:讨论手指舞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二、新知学习(约10分钟)手指节奏基础:教师示范几种基本的手指节奏模式,如敲击桌面、轻拍手掌等。节奏练习: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注意保持节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三、小小演奏家(约15分钟)指定曲目演奏:选择一首简单的儿歌,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指节奏为其伴奏。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每组尝试用不同的手指节奏为同一曲目伴奏,增加音乐的多样性。四、创意无限(约15分钟)
9、自由创作:鼓励学生自由组合手指节奏,创作属于自己的“手指乐章”,并邀请同学上台展示。评价与反馈:展示结束后,师生共同给予正面评价,提出建设性建议。五、总结与作业(约5分钟)教师总结:强调手指游戏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持续探索和实践。家庭作业:选择一首喜欢的歌曲,尝试用手指节奏为其创作简单的伴奏,下周课堂上分享。第二单元你是我的好朋友第一课时小小歌唱家:找朋友教学目标:1 .审美感知:通过学唱歌曲找朋友,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和旋律,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友情主题。2 .艺术表现: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并能用简单的声势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和情绪。3 .创意实践:通过歌曲学习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
10、表现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找朋友,并能用声势动作表现歌曲。教学难点:准确演唱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尤其是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钢琴歌曲找朋友的音频和伴奏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好朋友呀?你们平时和好朋友一起都做些什么呢?”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找朋友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成为小小歌唱家吧!”二、学唱歌曲L教师播放歌曲找朋友的音频,学生聆听。3 .教师提问:“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找到朋友后心情怎么样?”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歌曲中的小朋友在找朋友,找到朋友后他们很开心
11、5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注意歌词的节奏和韵律。6 .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歌曲。7 .教师指出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并带领学生练习。8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三、声势动作表现1 .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歌曲的节奏和情绪呢?”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可以拍手、跺脚、拍肩等动作来表现歌曲的节奏,用欢快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绪J3 .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声势动作,与歌曲旋律配合。4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四、表演展示游戏道具(如:碰碰车模型或贴纸)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玩过碰碰车呀?你们知道碰碰车是怎么玩的吗?”2
1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玩一个关于碰碰车的游戏,让我们一起成为游戏小达人吧!”二、游戏规则讲解L教师播放音乐碰碰车的音频,学生聆听。3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当音乐响起时,同学们要模仿碰碰车的动作,随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变化进行碰撞和躲避。当音乐停止时,同学们要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4 .教师示范游戏动作,学生观察并模仿。三、游戏实践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碰碰车模型或贴纸作为标志。2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开始游戏。3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安全参与游戏,并引导学生用动作和声音表现音乐的节奏和情绪。4 .游戏结束后,教师总结游戏情况,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
13、四、创意拓展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到哪些与碰碰车相关的游戏或活动呢?”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可以设计更多的碰碰车游戏,比如:碰碰车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你们知道故事中的乌龟和兔子分别是什么样的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欣赏一个关于龟兔赛跑的音乐故事,让我们一起成为音乐小听众吧!”二、音乐故事欣赏1 .教师播放音乐故事龟兔赛跑的音频或视频,学生聆听和观看。2 .教师提问:“故事中的乌龟和兔子分别做了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故事中的乌龟坚持不懈地向前爬,最终赢得了比赛;而兔
14、子则因为骄傲自满而输掉了比赛。”三、角色形象表现1 .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和表情来表现乌龟和兔子的形象和情绪呢?”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乌龟可以用慢吞吞的动作和稳重的表情来表现;兔子可以用跳跃的动作和骄傲的表情来表现。”3 .教师分发角色头饰,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4 .教师播放音乐故事,学生根据音乐节奏和旋律进行表演。四、创意拓展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到哪些与龟兔赛跑相关的故事情节或角色形象呢?”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可以设计更多的故事情节,比如:乌龟和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键盘乐器呀?你们知道键盘乐
15、器是怎么演奏的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种键盘乐器,并学习简单的演奏指法,让我们一起成为小小演奏家吧!”二、键盘乐器认识1 .教师展示键盘乐器(如:钢琴、电子琴),介绍键盘乐器的结构和音色。2 .教师播放键盘乐器演奏示范视频,学生观看并聆听。3 .教师提问:“你们喜欢键盘乐器的音色吗?你们想学习演奏键盘乐器吗?”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键盘乐器的音色非常美妙,我们可以学习简单的演奏指法来演奏它J三、演奏指法学习L教师展示键盘乐器指法图,介绍简单的演奏指法。5 .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演奏指法,注意手指的摆放和力度。6 .学生第三单元绿色家园第一课时:音乐万花筒森林与小鸟
16、教学目标:1 .审美感知:通过聆听森林与小鸟,感受音乐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体验音乐的美感。2 .艺术表现: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和声音模仿小鸟的叫声,表现音乐中的情画面。2 .讨论交流: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觉得音乐中的小鸟在做什么?3 .分段聆听:教师分段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音色变化。三、表现与模仿(15分钟)1 .肢体表现:教师示范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鸟飞翔、跳跃的姿态,学生模仿。分组表演:一组学生扮演小鸟,另一组学生用声音模仿鸟鸣。2 .声音模仿:教师引导学生用“叽叽喳喳”等拟声词模仿小鸟的叫声。结合音乐,学生边听边模仿,感受音乐与声音的结合。四、创意实践(15分钟)1 .绘
17、画或手工制作:学生用绘画工具或手工材料,创作一幅“森林与小鸟”的作品。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2 .展示与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描述创作思路。教师点评,肯定学生的创意。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L总结:今天我们通过音乐感受到了森林和小鸟的美丽,也用动作和创作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情境创设:教师播放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2 .提问引导:春天来了,大自然有什么变化?你知道植树节是哪一天吗?3 .引出主题:今天我们要通过表演来感受春天里的植树节。二、了解植树节(10分钟)1 .观看视频:播放植树节相关视频,了解植树节的由来和意义。2 .讨论交流:为
18、什么要植树?植树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好处?3 .教师总结:植树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我们要爱护树木。三、表演活动(20分钟)1 .角色分配:学生分组,分别扮演植树工人、小树苗、太阳、雨滴等角色。2 .表演指导:教师示范植树的过程(挖坑、放树苗、填土、浇水)。学生模仿动作,结合语言表达(如“我来挖坑”“我来浇水”)。3 .分组表演:各组轮流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环保主题。教学准备:绿色的祖国音频歌词卡片环保相关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情境创设:教师播放绿色的祖国伴奏,引导学生想象绿色祖国的美丽景象。2 .提问引导:你心中的绿
19、色祖国是什么样子的?歌曲会唱些什么内容?3 .引出主题:今天我们要学唱一首关于绿色祖国的歌曲。二、学唱歌曲(20分钟)1 .聆听歌曲:播放绿色的祖国,学生安静聆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2 .朗读歌词: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词的含义。3 .分段学唱:教师逐句教唱,学生跟唱。重点练习旋律较难的部分。4 .完整演唱:学生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三、表现与创编(15分钟)能用乐器或声音表现升号和降号的效果。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升号和降号的作用。教学准备:钢琴或电子琴升号和降号的符号卡片小乐器(如铃铛、木鱼)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情境创设:教师弹奏一段包含升号和降号的旋律,引导学生感
20、受音高的变化。2 .提问引导:你听到的音高有什么变化?你知道是什么符号让音高发生了变化吗?3 .引出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升号和降号。4 、学习升号和降号(15分钟)1 .认识符号:教师出示升号和降号的符号卡片,讲解其含义。2 .音高体验:教师用钢琴弹奏升号和降号的音高变化,学生聆听并模仿。3 .游戏活动:教师弹奏音高,学生用“高”和“低”的手势表示升号和降号的效果。艺术表现:学生能够通过肢体动作和简单的指挥动作表现音乐的情感和节奏。文化理解:了解音乐在社交活动中的作用,初步认识指挥在音乐表演中的重要性。4 .知识与技能了解基本的音乐节奏和指挥动作。能够跟随音乐做出简单的指挥动作。5 .过程与方
21、法通过欣赏、模仿和实践,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指挥技巧。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情感,并通过指挥动作表现出来。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地跟随音乐节奏做出指挥动作。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音乐播放设备。指挥棒。相关音乐素材(如舞会上的小指挥)。乐的情感和节奏。”学生分享:“你觉得指挥家的工作有趣吗?你最喜欢哪个指挥动作?”五、板书设计复制舞会上的小指挥2 .欣赏音乐3 .模仿指挥动作4 .小组展示5 .创意指挥六、课后作业1 .回家后,向家人展示今天学
22、到的指挥动作。2 .尝试用家里的物品(如筷子)作为指挥棒,指挥一段自己喜欢的音乐。第二课时:小小舞蹈家一一儿童国舞曲一、教学目标L核心素养目标审美感知:通过欣赏和参与舞蹈活动,学生能够感知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艺术表现:学生能够通过舞蹈动作表现音乐的情感和节奏。文化理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舞蹈元素,初步认识民族舞蹈的特点。3 .知识与技能了解基本的舞蹈动作和节奏。能够跟随音乐做出简单的舞蹈动作。4 .新授(20分钟)欣赏与感知播放儿童国舞曲,引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的节奏和情感。提问:“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觉?是欢快的还是舒缓的?”模仿与实践教师示范基本的舞蹈动作,如旋转、跳跃等。学生跟随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新教材 2025 人教版 一年级 音乐 下册 艺术 唱游 教案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