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结教学设计.doc
《如意结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意结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意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 1. 加强学生对中国结文化内涵了解和认识,使学生知道中国结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结的兴趣。 2. 通过学习编织中国结,培养学生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对编制的结在材质、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装饰与美化。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的能力和分析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如意结的特点。2、如意结的编织方法。 三、教学难点。 1、抽结形。 2、如意结的变化组合。四、教学准备:1、镊子:用来帮助做编结时的穿、压、挑。2、剪刀。3、打火机:用来烧线头、线尾,防止线松散。4、胶:用来藏线尾以及固定饰物。5、珠子:各种珠子饰品,用来点缀结的空隙。6、针线:固定结形,或镶珠子时
2、使用。7、绳:有棉制、丝制、混纺织品。还有尼龙制造的筒状绳、合股绳。也可使用毛线绳和粗线。8、自绘编结步骤图一张。 学生自备中国结工艺所需的材料、工具。 五、教学对象: 预初年级学生(六年级学生)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教师介绍中国结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分析、探讨中国结的形、意与结各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中国结这一独特而又古老的结艺。中国绳结艺术,渊源久远,绚丽多姿,在我国民俗工艺中占有重要地位。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感情的字眼。不论是群策群力的“团结”,还是牢固、安定的“结实”。 “结”给人的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 “结” 又与“吉”谐音,在中国人的心目的,吉,有着
3、丰富多彩的内容。 “吉”既是人类千古永恒的追求主题,那么,“结艺”这种具有生命力的形式美,也就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流传至今。中国结不仅具有造型、色彩的美,而且它的命名,如:双钱结、盘长结、如意结都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浓郁的宗教色彩,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愿望。在佩玉上装饰一个“如意结”,引申为称心如意、万事如意。在扇子上装饰一个“吉祥结”,代表大吉大利、吉人天相、祥瑞、美好。中国结不仅结饰美,它的材料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表现力。使用线,绳以及其他纤维材料,这些材料的柔韧性,以及天生的亲和力,能使人联想起家庭生活用品,联想起过去,具有回忆的柔情。在高度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意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