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与技术标准.ppt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与技术标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与技术标准.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与技术标准与技术标准v1.1概述v1.2基本概念v1.3安全管理法规v1.4主要技术标准1.2基本概念n化化学学品品指化学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包括天然的以及合成的。n危危险险化化学学品品是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和腐蚀性的化学品。即凡具有不同程度的燃烧、爆炸、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质的化学品,受到磨擦、撞击、震动、接触火源、日光暴晒、遇水受潮、温度变化或遇到性能低触的其他物质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因而引起燃烧、爆炸、中毒、灼伤等人身伤亡或使财产损坏的化学
2、品,统称为危险化学品。1.3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法规n1)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国际第170号公约)n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令第344号发布);n3)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n4)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n5)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n6)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生产管理办法等。1.4主要技术标准n1)GB190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n2)GB69442005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n3)GB769487危险货物命名原则;n4)GB122682005危险货物品名表;n5)GB1246390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n6)GB1369092常
3、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n7)GB/T1508994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n8)GB152581999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n9)GB15603199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1.4主要技术标准n10)GB16483200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n11)GB/T17519.11998化学品安全资料表;n12)GB179141999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n13)GB179151999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n14)GB179161999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n15)GB181912000包装容器危险品包装用塑料桶;n16)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
4、n17)GB182652000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等。2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特性GB6944与GB13690分类对照表分类序号GB6944分类GB13690分类第1类爆炸品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有毒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 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腐蚀品第9类杂类/2.1第第1类类 爆炸品爆炸品定义是指在外界作用下(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
5、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2.1.1分类1)无机物类a.硝酸盐类:如黑火药(主要成分含KNO3、S、C);b.叠氮酸及其盐类:如叠氮钠(NaN3)等。c.雷酸盐类:如雷汞Hg(ONC)2等。d.各种氯及其盐类:如高氯酸(HClO4)等。2)有机物类a.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如三硝基甲苯(TNT)b.硝酸酯类:如硝化甘油c.有机重氮化合物:如重氮甲烷(CH2N2)d.其他硝基化合物:环三次甲基三硝基铵2.1.2特性1)敏感性a.敏感度指在外界能量的作用下,爆炸物质发生爆炸变化的难易程度。敏感度的高低是以引起爆炸性物质爆炸所需
6、要的最小能量来表示,这个能量称为起爆能。影响敏感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因素。b.影响因素内在的因素物质本身的化学组成与分子结构;外在的因素物质外界的温度、杂质等。2.1.2特性(续)2)不稳定性爆炸性物质除具有爆炸性和对撞击、摩擦、温度的敏感之外,还有遇酸分解,受光线照射分解与某些金属接触产生不稳定的盐类等特性,这些特性即爆炸品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物理状态、化学结构、密度、杂质及环境温湿度等因素。3)殉爆这是炸药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当炸药爆炸时,能引起另外位于一定距离之外的炸药也发生爆炸,这种现象称为殉爆。爆炸性物质的危险性主要是来自非人为控制的爆炸,造成人员伤亡,
7、建筑物毁坏和财产损失。这种爆炸性能主要取决于敏感度、不稳定性及殉爆等因素。2.1.3爆炸性物质的爆炸特征爆炸性物质的爆炸与气体混合物的爆炸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点。1)化学反应速度极快2)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3)反应中能产生大量的气体产物2.2 第第2类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气体经加压或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大缩小而被压入钢瓶中,这种气体称为压缩气体。对压缩气体继续加压,适当降温,压缩气体就会变成液体称为液化气体。另外还有一种极不稳定的气体,需溶于溶剂中贮存在钢瓶内,这种气体称溶解气体。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1)临界温
8、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2)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2.2.1分项根据气体的物理状态可以分为压缩气体,如压缩空气、氧、氢、氦等,以及液化气体,如氨、氯、二氧化碳、乙烷等。一般可按气体的性质分为:1)易燃气体:这种气体易燃烧,有的还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氢气、乙炔、一氧化碳、液化石油气、甲烷、磷化氢等。2)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这种气体性质稳定,不燃烧,且无毒,但对人有窒息性。如氮气、二氧化碳和惰性气
9、体(氦、氖、氩、氪、氙)。助燃气体虽然本身不燃烧,但却有助燃的能力,具有扩大火灾的危险性。如氧、压缩空气、一氧化二氮等。3)有毒气体:这类气体毒性强,侵入人体能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如氟化氢、氰化氢、氯气、光气、溴甲烷、液氨等。2.2.2特性1)可压缩性一定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所加的压力越大其体积就会变得越小,若继续加压气体将会压缩成液态,这就是气体的可压缩性。气体通常以压缩或液化状态储于钢瓶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气体都可以单纯用压缩的方法使之液化。)2)膨胀性气体在光照或受热后,温度升高,分子间的热运动加剧,体积增大,若在一定容器内,气体受热的温度越高,其膨胀后形成的压力越大,这就是气体受热
10、的膨胀性。2.2.3危险性1)爆炸、易燃性2)毒害性3)窒息性2.3 第第3类类 易燃液体易燃液体凡在常温下以液态形式存在,极易挥发和燃烧,其闭杯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以下的物质,称为易燃液体。本类化学品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他类别的液体。2.3.1分项根据易燃液体闪点的高低分为三类:1)低闪点液体:指闭杯闪点-18的液体,如汽油(-50)、甲乙醚(-37)、二乙胺(-26)、丙酮(-20)等均属于低闪点液体。2)中闪点液体:指闭杯闪点-18闪点23的液体,如乙醛(-17)、甲乙酮(-14)、丙烯腈(0)、甲苯(1)、乙苯(15)等均为中闪
11、点液体。3)高闪点液体:闭杯闪点23闪点61的液体,如二甲苯(24)、煤油(35)、松节油(32)、丁醇(35)均为高闪点液体。2.3.2特性1)易挥发性易燃液体大多是沸点较低,易挥发性物质。挥发性越大,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2)易流动扩散性液体具有流动和扩散性,有蔓延扩大火灾的危险性。3)受热膨胀性易燃液体受热后,本身体积要膨胀,同时其蒸气压也随之增加,部分挥发成蒸气,因此整个气体的体积膨胀更为迅速。4)带电性大部分易燃液体都是电介质。如醚类、酮类、酯类、芳香烃、及石油产品等,在管道、贮罐、槽车、油船的灌注、输送、搅拌和流动过程中,由于摩擦易产生静电,当所带的静电荷聚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
12、生静电火花,有引起燃烧和爆炸的危险。2.4 第第4类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2.4.1易燃固体2.4.1.1分类根据易燃性和燃点高低,燃烧速度的快慢,燃烧产物毒性大小,分为两级。1)一级易燃固体这类固体燃点低,易燃烧或爆炸,燃烧速度快,
13、燃烧产物毒性较大。如:红磷、二硝基苯、氨基化钠等。2)二级易燃固体与一级易燃固体相比,这类固体燃烧速度要慢些,燃烧产物的毒性也较小。如:镁粉、硫磺、松香等。2.4.2自燃物品2.4.2.1分类按其自燃的难易程度及危险性大小分为两级。1)一级自燃物质与空气接触时,能剧烈氧化并放出大量的热,自燃点低,燃烧猛烈,危害性大。如黄磷、二乙基锌、三乙基铝、三乙基硼等。2)二级自燃物质在空气中氧化作用缓慢,自燃点较低,如果积热不散也能引起自燃。如油纸、油布等含油脂的物质。2.4.2.2特性1)易氧化一般来讲,自燃的发生是由于物质的自行发热和散热速度处于不平衡状态而使热量积蓄的结果,如果散热受到阻碍,当然就会
14、促进自燃。其原因是自燃物质本身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接触空气中的氧能迅速作用,产生大量的热。如黄磷等。2)易分解某些自燃物质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在空气中自行分解,积蓄的分解热也会引起自燃。如硝化纤维素等。2.4.3遇湿易燃物品这种物质,除遇水剧烈反应外,也能与酸类或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并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性更大。按遇水燃烧物质的性能和危险程度分两级。1)一级遇水燃烧物质这类物质遇水或酸时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可燃气体量多,发热量高,易引起燃烧爆炸。如钠、钾等活泼金属及其氢化物等。2)二级遇水燃烧物质这类物质遇水发生的反应较缓慢,放出的热量比较少,产生的可燃气体一般在遇到火源时才引起
15、燃烧。如石灰氮(氰氨化钙),氢化钙等。2.5 第第5类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本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分为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2.5.1分类与特性按氧化性的强弱分为一级和二级,按化学组成分为有机和无机。1)一级无机氧化剂2)二级无机氧化剂3)一级有机氧化剂4)二级有机氧
16、化剂特性1)氧化性2)分解性2.6 第第6类类 有毒品有毒品本类化学品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经口摄取半致死量:固体LD50500mg/kg,液体LD502000 mg/kg;经 皮 肤 接 触 24h,半 数 致 死 量LD501000mg/kg;粉尘、烟雾及蒸气吸入半数致死量LC5010mg/L的固体或液体。2.6.1分类毒害物质的种类很多,从化学组成来看,可分为无机类和有机类,从其毒性大小可分为剧毒和有毒两种。1)无机剧毒品:毒性极大,
17、即使少量进入人体也足以致死。如氰化钾(KCN)、砒霜(As2O3)等。2)无机有毒品:毒性相对要低些。如氯化钡(BaCl2)、氧化铅(PbO)等。3)有机剧毒品:毒性很大,中毒后不易救治。如有机磷、有机锡、四乙基铅、溴甲烷等。4)有机有毒品:毒性相比要小些。如乙二酸、有机胺类、有机酯类、三氯甲烷等。2.6.2危险特性1)毒害品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毒性也越大。2)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与挥发度有直接的关系,在一定时间内毒物的挥发性越大,毒性也越大。3)固体毒物的颗粒越小,越易引起中毒。颗粒小,容易吸入人体,也易被吸收。4)某些毒物对人体不同器官有选择性和蓄积性的损害。毒物毒性的大小与其化学结构或组成
18、有关。2.7 第第7类类 放射性物品放射性物品凡能自发、不断地放出穿透力很强,人们感觉器官不能觉察到的射线物质,称为放射性的物质。分为一、二、三级。2.8 第第8类类 腐蚀品腐蚀品凡能使人体、金属或其它物质发生腐蚀的物质,称为腐蚀性物质。2.8.1分类按腐蚀性的强弱分两级,按其酸碱性及有机物、无机物则分为八类。1)一级无机酸性腐蚀物质这类物质具有强腐蚀性和酸性。2)一级有机酸性腐蚀物质具有强腐蚀性及酸性的有机物。3)二级无机酸性腐蚀物质这类物质主要是氧化性较差的强酸。4)二级有机酸性腐蚀物质主要是一些较弱的有机酸。5)无机碱性腐蚀物质具有强碱性无机腐蚀物质,6)有机碱性腐蚀物质具有碱性的有机腐
19、蚀物质,7)其他无机腐蚀物质这类物质有漂白粉、三氯化碘等。8)其他有机腐蚀物质如甲醛、苯酚、氯乙醛、苯酚钠等。腐蚀品分项第1项酸性腐蚀品如硫酸、盐酸、溴第2项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硫化钠第3项其它腐蚀品如氟化氢铵2.8.2特性1)强烈的腐蚀性这种性质是腐蚀品的共性。它对人体、设备、建筑物、构筑物、车辆船舶的金属结构都有很大的腐蚀和破坏作用。2)氧化性腐蚀性物质如硝酸、浓硫酸、氯磺酸、过氧化氢、漂白粉等,都是氧化性很强的物质,与还原剂或有机物接触时会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容易引起燃烧。3)遇水发热性多种腐蚀物质遇水会放出大量的热,造成液体四处飞溅,造成人体灼伤。4)毒害性许多腐蚀
20、物质不仅本身毒性大,而且易于挥发出有毒蒸气,如SO3、HF等。5)燃烧性许多有机腐蚀品,不仅本身可燃,而能挥发出易燃蒸气。2.9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特性小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特性并结合国务院第344号令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即:易燃易爆化学品(包括第15类)腐蚀性化学品(第8类)毒害性化学品(第6类)3常用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应急处理基本知识常见爆炸形式易燃易爆物质泄漏的现场应急处理常用危险化学品发生事故的主要表现形式:1、火灾2、爆炸3、中毒4、腐蚀灼伤现场急救现场急救注意事项: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做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防止继发性损害;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所用的
21、救援器材需具有防爆功能。火灾控制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的一般要求:灭火人员不应单独行动灭火人员不应单独行动对应急人员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对应急人员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出口应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以便能安全撤离出口应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以便能安全撤离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一旦火灾已扑灭,也要加强现场监护一旦火灾已扑灭,也要加强现场监护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的基本对策:扑救初期火灾扑救初期火灾对周围设施采取保护措施对周围设施采取保护措施抓住有利时机灭火抓住有利时机灭火几种特殊化学品的火灾扑救注意事项扑救液化气体类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势,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稳
22、定燃烧。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对于爆炸物品火灾,切忌用沙土盖压,以免增强爆炸物品爆炸时的威力;另外扑救爆炸物品堆垛火灾时,水流应采用吊射,避免强力水流直接冲击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炸。对于遇湿易燃物品火灾,绝对禁止用水、泡沫、酸碱等湿性灭火剂扑救。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的灭火比较复杂,应针对具体物质具体分析。几种特殊化学品的火灾扑救注意事项(续)扑救毒害品和腐蚀品的火灾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品、毒害品溅出;遇酸类或碱类腐蚀品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易燃固体、自燃物品一般都可用水和泡沫扑救,只要控制住燃烧范围,逐步
23、扑灭即可。但有少数易燃固体、自燃物品的扑救方法比较特殊。如2,4-二硝基苯甲醚、二硝基萘、萘等是易升华的易燃固体,受热放出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尤其在室内,易发生爆燃。在扑救过程中应不时向燃烧区域上空及周围喷射雾状水,并消除周围一切火源。注意:化学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其它人员不可盲目行动,待消防队到达后,介绍物料介质,配合扑救。爆炸现场的应急处理有爆炸危险的场所,一般作业人员不应参与现场的应急处理。首要原则:保护自己的生命。急性中毒现场抢救基本知识一般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应遵循下列原则:1)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急性中毒发生时毒物多由呼吸道和皮肤侵入体内。因此救护者在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险 化学品 安全管理 法规 技术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