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串讲.ppt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串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串讲.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串讲串讲主讲主讲 吴启富吴启富历年试卷综述历年试卷综述试题结构试题结构第一部分 选择题单项选择题:20题,20分(每个题1分)多项选择题:5题,10分(每个题2分)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名词解释题:5题,15分(每个题3分)简答题:3题,15分(每个题5分)计算题:4题,共 30分(5+5+10+10)论述题:1题 10分预计本年试卷题型不会发生变化,维持历年惯例预计本年试卷题型不会发生变化,维持历年惯例。历年试卷综述历年试卷综述历年试卷综述历年试卷综述章节重要性章节重要性1、统计学原理部分重于国民经济统计部分本课程包括统计学原理和国民经济统计两部分。统计学原理包括
2、第1章到第7章,国民经济统计部分包括第8章到第15章。从历年试卷看,统计学原理部分平均分值占到72分,最高2006年10月考卷,达到76分,最低2006年1月考卷,为69分。而国民经济统计部分历年平均分仅为28分,最高2006年1月考卷,为31分,最低2006年10月考卷,为24分。预计本次考试基本构成不会变化,统计学原理部分仍占到70分上下,因此,我们的复习重点应为统计学原理部分。历年试卷综述历年试卷综述章节重要性章节重要性2、各章分值分布差异悬殊,第3章分值最高,第8章最低。从历年试卷看。第3章综合指标平均分每年达到17分,2006年1月试卷最高,达到19分,最低2006年10月试卷,也达
3、到14分,其次是第4章时间序列,平均分达15分,第3是第5章统计指数和第6章抽样推断,每年平均分为13分。国民经济统计部分仅有第11章分数较多,平均9.33分,最高达到11分,最少为6分。分值最低的为第8章,平均1分,2006年1月考卷为0分。所以我们复习主要章节为第3、4、5、6、7、11章,这6章平均分占到66分。历年试卷综述历年试卷综述章节重要性章节重要性3、各种题型在各章节间的分布从历年试卷分析,可以发现一下特点:(1)单选题分布比较均匀,但仍可以发现第3、4、5、6、9、11章要多一些,最多是第3章,2007年1月试卷多达4分。统计学原理部分略多于经济统计部分;(2)多选题比较集中,
4、主要在第3、5、11章。经济统计部分略多于原理分布;(3)名词解释分布主要在第11、13、4、6、7章,原理部分略多于经统部分;(4)计算题型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第4、3、5、6、7、11章。原理部分远大于经统部分;(5)论述题范围比较广,不好预测,但一般在最近两年不会重复,并且原理部分的可能性要高于经统部分。第一章总论第一章总论本章内容本章内容(1)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2)标志:说明统计总体单位特征或属性的名称,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3)统计指标: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和数值,注意与标志的区别(4)统计指标的种类: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实物量指标和价值量指标(
5、5)流量与存量 第一章总论第一章总论考情分析考情分析本章重点考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标志与指标。出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分值约1-2分。如如:2006年10月单选2题,其中第16题为:出生人口数是(B )A.时点数 B.时期数 C.平均数 D.相对数 第二章统计资料搜集与整理第二章统计资料搜集与整理本章内容本章内容(1)统计调查:普查、抽样调查(2)统计分组:分组的关键、分组的种类、组中值的计算(3)次数分布:次数分布的种类考情分析考情分析本章重点考察统计调查和统计分组。出题形式以选择、名词解释、简答为主,大概分值约2-5分。如:如:2006年1月单选1题、名词解释题1题、简答1题;2006年10
6、月一个题没有,说明本章各年分值相差悬殊。预计本次应该有分,而且可能稍多一些,要注意名词解预计本次应该有分,而且可能稍多一些,要注意名词解释。如次数分布。释。如次数分布。第三章第三章综合指标综合指标 本章内容本章内容(1)总量指标:绝对数表现,说明总规模、总水平。(2)相对指标:对比的结果,注意区别各种种类(3)平均指标:计算和特点(4)标志变异指标:特点和计算考情分析考情分析本章是全书重点,尤其是平均指标。各种题型均有可能,大概分值约15-20分。如:如:2006年1月单选题2题、多选题1题、简答1题、论述1题,分值达19分;2006年10月和2007年1月均有10分计算题。因此,本章必须认真
7、对待,全面掌握。第三章第三章 综合指标综合指标1 1、平均指标平均指标种类: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种类: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掌握重点:掌握重点:算术平均数:计算,理解权数的含义和作用几何平均数:主要计算平均比率,数值不能为0或负数。中位数:计算,不受极端值的影响众数:计算,不受极端值的影响,一组数据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也可能有多个众数。尤其是分组数据依据组中值进行加权计算。尤其是分组数据依据组中值进行加权计算。考考情情分分析析:各各种种题题型型均均有有可可能能。2006年10月和2007年1月均考了计算题。2006年1月虽没有计算题,但考了
8、论述题。所以本部分内容必须掌握。预计本次还会有计算题。第三章第三章 综合指标综合指标2 2、标志变异指标标志变异指标标志变异指标的含义标志变异指标的含义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表明平均数的代表程度高低。种类及特点:全距、平均差、标准差、离散系数种类及特点:全距、平均差、标准差、离散系数 全距:说明数据的最大可能变动范围全距:说明数据的最大可能变动范围标准差:计算,最常用的离散指标标准差:计算,最常用的离散指标离离散散系系数数:当当平平均均数数不不等等或或数数据据类类型型不不同同时时,说说明明数数据据离散程度。离散程度。考考情情分分析析:各各种种题题型型均均有有可可能能。如如2006年年10月月单
9、单选选(计计算)极差、算)极差、2007年年1月计算题计算标准差。月计算题计算标准差。预预计计本本次次考考试试专专门门的的计计算算题题可可能能性性不不大大,但但选选择择题题等等不不可避免。可避免。第四章第四章时间数列时间数列本章内容本章内容(1)时间数列的种类: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2)平均发展水平:时点数列(3)平均发展速度:几何平均法(4)趋势线拟合:最小平方法拟合趋势直线(5)季节变动分析:季节比率的理解考情分析考情分析本章重点考察时间数列的平均水平、平均速度和趋势线的拟合。各种题型均有可能,但以计算、选择为主,大概分值约15分左右。如:如:2007年1月单选3题、名词解释1题、计算题1题
10、5分、论述题10分;2006年10月计算题10分。预计本次考试仍会有5分或10分的计算题。第四章第四章时间数列时间数列1、平均发展水平主要掌握时点数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包括间隔相等和间隔不等两种情况。要能记住计算公式并能利用实际资料计算。2、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理解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理解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应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增长)速度。第四章第四章时间数列时间数列3 3、趋势线拟合、趋势线拟合时间数列影响因素: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随机变动直线趋势拟合:多种方法,主要掌握最小平方法(2006年10月)4、季节变动分析季节变动分析主要掌握季节比率:
11、按月(季)计算的季节比率的和、不受季节影响时,季节比率的值。第五章第五章统计指数统计指数本章内容本章内容(1)指数的种类:数量和质量(2)指数的编制方法:同度量因素的固定(3)指数体系因素分析和推算考情分析考情分析本章重点考察指数的编制方法和指数体系因素分析方法。出题形式以选择、简答和计算为主,大概分值约5-10分。如:如:2006年10月单选题2题、多选题1题、简答1题、论述1题、计算1题,分值高达24分,而2006年1月仅有3分单选题,但2007年1月有出现10分计算题,说明本章分值波动较大,但平均来讲分值还是比较高的。预计本次考试不会有大的计算题或论述题,但有可能出预计本次考试不会有大的
12、计算题或论述题,但有可能出小计算题或简答题。小计算题或简答题。第五章第五章 统计指数统计指数1 1、指数的编制方法、指数的编制方法综合指数综合指数: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同度量因素保持在报告期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同度量因素保持在基期平均指数平均指数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加权算术平均和加权调和平均2、指数体系推算和因素分析、指数体系推算和因素分析 指数间互相推算指数间互相推算 综合指数体系因素分析、平均指数体系因素分析、平均综合指数体系因素分析、平均指数体系因素分析、平均指标指数因素分析指标指数因素分析预计本次靠因素分析的可能性不是太大。预计本次靠因素分析的可能性不是太大。第六章第六章统计推断统计推断 本
13、章内容本章内容(1)抽样误差: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2)抽样估计:区间估计(3)抽样组织形式考情分析考情分析本章重点考察抽样推断的基本含义、抽样误差的计算、参数的区间估计。出题形式以选择、名词解释、简答和计算为主,大概分值约10-20分。如:如:2006年1月单选题2题、多选题1题,简答1题、计算1题10分分值达到19分。预计本次考试很可能出现总体均值估计的预计本次考试很可能出现总体均值估计的1010计算题。计算题。其其他单选、多选也会有。他单选、多选也会有。第六章第六章统计推断统计推断1 1、抽样误差抽样误差理解登记误差、代表性误差、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 抽样平均误差:含义、计算 抽样极
14、限误差:含义、计算2、区间估计区间估计(1)理解概率保证程度与抽样极限误差的关系(2)置信区间的估计简单随机抽样下总体均值和总体比率的估计2006年1月,考了分层抽样下总体均值的估计,这种情况太少,所以仍强调简单随机抽样。预计本次考试极有可能出这样的题。因为前两次都没有预计本次考试极有可能出这样的题。因为前两次都没有考到考到。第六章第六章统计推断统计推断3 3、抽样组织形式、抽样组织形式区分各种抽样组织形式:区分各种抽样组织形式: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4、其他应注意的、其他应注意的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抽样推断的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民经济 统计 概论 串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