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广告专业建设方案.doc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广告专业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广告专业建设方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影视广告专业建设方案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二一二年十二月五日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影视广告专业建设方案项目承担单位: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广告项目办公室项目建设周期:2011年10月2013年6月项目负责人: 潘仁炎 (影视艺术系 系主任,副教授)张波(影视艺术系 系副主任,讲师)龚莹莹(影视广告教研室主任,讲师)项目组成员: 王诗文 (党委书记,教授)王学锋 (院长,高级编辑)吕中华 (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台佳(专业教师,讲师)邢广(专业教师,助教) 胡可(专业教师,助教)曹惠琴(专业教师,讲师)陈笑珊(专业教师,讲
2、师) 卫武(专业教师,高级摄影师)洪琪(电脑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讲师) 郑凯(环境艺术教研室主任,讲师) 仰亮(音像技术教研室主任,讲师)胡雷刚(影视动画教研室主任,助教) 姚启仁(安徽电视台 一级舞台美术设计师) 杨新年(银鹃广告公司,高级影视制作) 张春林(安徽卫视,高级编辑) 陈国尧(安徽卫视,高级灯光师) 陈志刚(安徽卫视,高级工程师)目 录一、专业建设基础4(一)专业建设背景4(二)专业建设基础4(三)需探索解决的问题8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9(一)专业发展目标9(二)人才培养目标9(三)具体目标9三、建设内容11(一)推进校企对接11(二)探索系统培养12(三)强化实践育人13
3、四)转变培养模式13(五)建设教学团队14(六)实施第三方评价15(七)辐射专业群16(八)提升社会服务能力16四、改革举措16五、保障措施18六、绩效指标20七、两年建设经费全额预算及年度执行计划26影视广告专业项目建 设 方 案一、专业建设基础(一)专业建设背景1、政策背景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迎来了大发展的历史机遇;2010年8月国家“三网融合”正式启动,这也是我国传媒业的又一次革命;安徽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更是强调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广播电视等主导文化产业加快发展。2、区域背景一方面安徽经济总体规模在全国排名较后,但2001-20
4、10年年均总增长率则排名第九(中国统计学会2011年);另一方面安徽电视台广告收入却在全国列入第一方阵。2011年国内最大的电视演播中心-安徽广播电视台3600平方米的演播厅投入使用。综合以上因素,安徽的媒体制造业必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3、人才需求情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安徽作为媒体大省,影视后期制作已成为传媒产业支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电媒体为基础的影视广告产业已成为迅猛发展的朝阳产业。安徽省影视广告专业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如电视媒体行业、广告行业、地产业、展览业及企业内部的具有影视广告技能的人才严重缺乏,而且在近35年内,每年的需求量还在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然而,目前安徽省
5、每年能够培养出来的影视广告专业的专门人才的人数不足百余人。具体表现:一是总量不足,二是素质不够,适应不了影视传媒等行业发展的需求。目前尤其紧缺的是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影视广告制作人员。(二)专业建设基础我院影视广告专业是全省唯一培养影视后期特效制作和电视广告制作的特色专业,同时也是全国高职院校影视广告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制定者。1996年我院率先在安徽省开设影视广告专业,2008年被评为院级特色专业,2010年成为院级“多媒体艺术与设计专业群”中主要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建设教学团队、促进教学改革、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
6、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影视广告行业的发展规划和影视广告岗位的具体需求,我院不断地对高职影视广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改革,在“前堂后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任务驱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了“项目化教学顶岗实习”的课程体系。通过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各种技能竞赛、拓展训练等教育教学改革举措,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2、校企合作育人在安徽电视台、合肥电视台、合肥艺博广告公司、合肥风磨石动画、合肥聚艺堂广告公司等多家省内外媒体及企业的支持下,系部成立了影视广告专业建设委员会,并与合肥艺博广告公司、合肥风磨石动画、合肥聚艺堂广告公司签订了协议,建立了校企合作共建制度,合作培
7、养出一批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为企业技术服务做出了一定贡献,走出了一条学校与企业共赢之路,形成了立足地方,辐射行业的教育理念。3、课程体系改革根据企业、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我院影视广告专业构建了“项目化教学顶岗实习”的课程体系。该体系将职业技能综合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相融合,专业课程针对性和实用性增强;重视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反映先进成果和职业岗位的新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1)整合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 在专业基础课中安排设计所需要的美术基础、设计概论等课程。众所周知,艺术专业的学生需要一定的美术绘画基础,在招生时必须考查美术基础能力,在进
8、入学校后安排素描、色彩等课程,其目的在于巩固美术绘画基础,但影视广告的特点决定了培养对象并非纯绘画人才,在学时安排上应压缩到最低限度。专业建设初期,素描和色彩课的内容与绘画类专业并没有区别,从头到尾都是训练石膏头像一类的明暗素描,这实际上既浪费了时间,又达不到从绘画到设计的迅速过渡,我们对素描、色彩、构成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大改革,结合影视广告专业特点,把原来的素描、色彩调整为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将训练的重点放在对造型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方面,在课程中重视速写和创意思维训练,经过基础课的改革,学生的手绘能力和快速表现能力得到提高,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将原有的平面构成(图案基础)、色彩构
9、成、立体构成改名为构成艺术,对原有课程的构架形式进行整合,突出思维能力、方式、技能的训练,增加了原有课程内容的延展空间。将原有的Photoshop、CorelDRAW整合为图形图像处理,使两个设计软件教学之间更融通、更紧密。在课程内容上,增加设计知识内容,加大实用性。(2)改革专业技能课程的结构。 在专业技能课的设置中,在原有的广告策划与创意、电视广告制作、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非线性编辑图形图像处理等专业设计课程上,增加了广告配音制作、影视广告鉴赏、图形创意,增加开设应用文写作(广告文案方向),丰富了学习的内容,对应本专业的职业岗位设置,增强就业竞争力。将原有的摄影摄像基础改为广告摄影摄像
10、将原来的基础课改为实践课,为以后的影视广告制作、非线性编辑等主干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3)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中心,建立实验课程体系。 在专业课教学中,减少纯理论讲课时间,随堂安排大量操作训练。在实训课上,要求完成实际的设计课题(作业),强化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并组织参观与课程有关的各类高水平的设计展览,如广告节、平面设计展,使学生开阔视野和思路,效果良好。 (4)实行“双证制”,建立专业课程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 实施“双证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使专业技能训练和考核与社会职业技能鉴定接轨。影视广告专业非常重视职业技能考核,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将“双证
11、书”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证等情况,本专业除将英语、计算机等级证和职业资格证书列入教学计划外,还在教学计划中安排每位学生参加一种专业技能证书培训课程的学习,鼓励学生毕业前考取多种职业技能或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学校经常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多获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4、双师教学团队影视广告专业具备一支既有扎实专业知识、又有过硬的工作管理能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目前影视广告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21名,大多具备“双师素质”,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9人,研究生14人。企业兼职教师8人。近年来,
12、本专业教师共主持省级教研课题1项、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项目2项,荣获省内外各类奖项14项。5、实践教学基地为了满足本专业各项实习实训教学,学院已投入资金200多万元,进行实训实验室建设,现已建成校内实训室6个。此外,还积极与安徽电视台、合肥电视台、合肥艺博广告公司、合肥风磨石动画、合肥聚艺堂广告公司等不同类型的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5个,部分满足了影视广告及其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需求。校内实训基地序号名称功能设备容纳学生人数1非编机房影视广告常用视频软件学习和专业课程作业的设计制作50台专业电脑502Edius机房影视后期、三维软件制作技术的学习和制作40台专业电脑403三禾模拟广告公司
13、印刷打印、喷绘、影视广告、三维软件制作技术的学习和制作非编电脑、扫描仪、打印机、专业相机、DV、喷绘仪、压膜机、投影仪、数位板254蓝屏工作室影视后期合成各色幕布、电动背景架等摄影棚标准配备255手工制作教室包装设计、字体版式设计等相关手绘、制作课程美术桌椅606棚虫录音工作室后期配音技术话筒、音频卡、话筒前置放大器、耳机分配器、监听音响、调音台25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序号名 称功 能1安徽省电视台影视后期特效制作实习2合肥电视台影视后期特效制作实习3合肥艺博广告公司前期广告制作、图形编辑制作及广告文案实习4合肥风磨石动画三维后期特效制作实习5合肥聚艺堂广告前期广告制作、图形编辑制作及广告文案实习
14、6、社会服务能力影视广告专业利用现有的师资和实验实训设备积极进行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先后为安徽电视台、合肥电视台、郎溪电视台、涡阳电视台、宣城电视台等省内多家电视台及广告公司培训影视后期制作人员及平面设计人员,服务地方经济。同时为合肥艺博广告公司、合肥风磨石动画、合肥聚艺堂广告公司等多家广告企业和单位提供技术服务。7、人才培养成效经过十余年建设,本专业已为社会培养了近千名影视广告专业人才,毕业生连续三年首次就业率都在80%以上,就业对口率达60%,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培养成效显著。第三方评价方面,根据对学院2008、2009、2010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总体评价较好,用人单位
15、充分肯定了毕业生的工作表现,普遍认为毕业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工作刻苦努力;具有团队精神,勇于创新,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强。90的毕业生都能够胜任所分配的工作。(三)需探索解决的问题1、校企合作育人方面,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不够,校企对接的广度和深度不足,与部分企业合作不够稳定,一旦企业人事发生变动,合作将难以为继。2、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任务驱动,教学做合一”在技能培训上不够,项目化教学还需近一步加强,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跟不上岗位需求。3、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的力度不够,学生在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上有待培养。4、双师教学团队方面,双师结构
16、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尚未建立完善,企业精英、业务骨干难以聘请,校内部分专业教师缺乏行业企业经验,相关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仍有难度。5、实习实训基地方面,校内外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尚未完善,校内实训设施满足课程训练需要的数量尚显不足,校外实习基地尚不稳定。6、社会服务能力尚弱,服务面不宽,专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7、专业群建设方面,影视广告专业作为学院影视传媒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对影视动画、电脑艺术设计、环境艺术、音响技术、电视节目制作等相关专业辐射力度仍然不够,带动能力急需加强。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一)专业发展目标影视广告专业建设将立足安徽,面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
17、泛长三角区域,遵照国家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的要求,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推进校企的全面对接。在我院“前堂后台”的基础上,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原有“项目化教学+顶岗实践”的课程体系上推行“工作室制”,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并与企业实现“校企互聘”,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辐射、引领影视动画、电脑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音响技术、电视节目制作等专业群的建设发展,增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二)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影视广告行业,主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具有一般影视广告专业基
18、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影视广告创意设计、影视广告文案写作、影视广告后期特效制作技能,能胜任电视台、广告公司、影视部门、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等领域影视设计制作工作的高等技能型人才。(三)具体目标1、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推进校企全面对接,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健全由学校与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就业信息反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主动适应安徽广播影视快速发展的需求,按照岗位能力要求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影视后期制作从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实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实行“双证书”制度,专业课程教学由企业技术人员和教师按11承担,人才培养效果由校企共同评价。
19、通过“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行业内与行业外相结合、紧密型与松散型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学校为企业提供节目策划和宣传、人才培训,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所、岗位、实践课教师、资金设备,推进校企互动,实现双向融合。2.探索中高职衔接职教体系,构建系统培养模式积极与省内中高职院校影视广告类相关专业沟通交流,对中、高职教育体系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探索,找出中高职教育脱节的关键点,据以修订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根据中职影视广告专业重基础、强应用,高职影视广告重实践、强创新的教学原则,系统设计课程体系,融通中高职课程内容;与相关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成立中高职课程开发小组,统筹课程规划,共
20、同开发教学资源;采取“五年一贯制”、“单考单招”及“3+2”等模式,建立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实现招生多样化,实现中高职教育的全面衔接。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育人在巩固完善原有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学院还将继续增加投入,扩建现有校内实训基地,新建后期特效制作工作室、电视广告拍摄工作室、创意工作室和影视素材采集工作室,打造集教学、实训、创作、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实践实训基地,充分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打造实践育人的优良环境。4. 实施教学改革,努力转变培养方式根据影视广告专业涉及的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工作任务,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式;以工作岗位核心能力为标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引入多
21、种教学方法;通过参加各种技能大赛,提高学生动手与谋划能力;整合优势资源,多途径转变培养方式。5.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在现有教学团队的基础上,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1名,从省内行业一线遴选1名知名专家担任兼职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4名。建设期内,通过“校企互聘”,实现“角色互换”,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大幅提高;2年后兼职教师承担的课时量达到25%左右,打造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影视广告教学团队。6.建立多角度评价体系,实施第三方评价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
22、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7发挥专业“引领”“辐射”作用,带动专业群建设发挥影视广告专业在“多媒体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群中的硬件资源及师资力量优势,加强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提升师资水平。改造专业群中现有的实训室,扩展其共享功能,并利用专业群实训条件,开展培训、咨询、继续教育等社会服务活动。8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主动适应安徽及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针对影视广告行业岗位需求开设不同的培训班及职业资格鉴定,为本区域内再就业人员、影视后期特效师和广告设计人员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利用学校人才
23、资源优势和现有硬件配置,开展影视广告创意设计、影视广告后期制作、平面广告设计等技术服务。三、建设内容(一)推进校企对接在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按照“五个对接”的校企合作思路,使课堂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紧密结合,职业技能培养效果更加显著,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日趋增强,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1、专业与行业(企业)对接调整健全由行业(企业)一线专家、影视广告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影视广告专业建设委员会,完善其工作职能。审定影视广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影视广告行业发展需求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及其岗位(群)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协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 广播 影视 职业技术学院 影视广告 专业 建设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