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docx
《完整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完整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完整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完整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一、目的 为全面落实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主体责任,确保风险有效受控,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化解或降低安全风险,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制度。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价分级和控制管理。 三、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执行); 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20XX年1月1日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年修订执行);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4年2月
2、1日起执行);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0;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61-2009。 四、术语和定义 1、危险源(风险点):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2、风险辨识:识别风险点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风险评价分级: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五、机构设置 1.企业是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责任主体,在公
3、司和项目部分别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研究、统筹、协调、指导工作,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设全面负责。 2.公司建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的体系建设和运行领导机构,副组长为分管生产副总经理、分管安全副总经理;成员包括监审部负责人、技术总工、水电负责人、机械管理负责人、安全科负责人、财务负责人、人事部负责人、各项目部负责人等组成。领导机构负责统筹体系建设的计划制定、人员配置、财务资源等事项,指导和协调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日常办事机构设置在安全科。 3.项目部风险管控工作小组由项目负责人任组长,成员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土建/水电施工员、机械员、资料员、班组长等人组成。项目部各
4、岗位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应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活动的实施中,确保风险分级管控活动涉及工程项目的各区域、场所、岗位、各项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确保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的全面性、时效性。 六、职责 1.公司职责: 公司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公司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负责对项目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小组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公司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风险管控职责;。 公司应掌握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负责公司级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公司施工活动危险源识别、分析、评价等工作,及时制定更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公司负责对一级风险进行管
5、控,对其他级别风险的管控进行监督指导。 2.项目部职责: 项目部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负责项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负责对施工作业班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项目部建立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明确各各岗位的风险管控职责; 项目部掌握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负责项目部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施工活动危险源识别、分析、评价等工作,及时制定更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负责落实一级风险管控措施,实施二级风险管控工作,对三、四级风险的管控进行监督指导。 3.班组职责: 负责本施工作业班组涉及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运行,负责对施工作业人员风险分级管控进行监督指导
6、 掌握本施工作业班组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负责本施工作业班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对作业班组施工活动发现的危险源及时上报项目部; 负责落实一、二级风险管控措施,实施三级风险管控工作,对四级风险的管控进行监督指导; 对本班组作业人员的施工作业活动进行风险管控交底。 4.施工作业人员职责: 掌握本施工作业班组风险的分布情况、可能后果、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对本岗位施工活动发现的危险源及时上报施工作业班组; 负责落实一、二、三级风险管控措施,实施四级风险管控工作。 七、风险点的分类 根据公司生产的特点及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将公司范围内的风险点分成以下两大
7、类: 1.生产现场及其他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 2.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 八、风险点辨识的方法 公司及项目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或风险矩阵分析法对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风险点进行评价分级。 1.静态分析:以安全检查表法(SCL)对生产现场及其他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进行识别。 1)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情况; 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 有关研究成果,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 2)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 按专业列出设备设施清单(参照表
8、1-1)。 表1-1 设备设施清单 专业: NO:序号设备名称所在部位备注12 确定编制人员。包括熟悉系统的各方面人员,如技术工、班组长、机修员、技术员、安全员等。 熟悉系统。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工艺流程、操作条件、布置和已有的安全卫生设施。 收集资料。收集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制度及本系统过去发生的事故资料,作为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依据。 判别危害因素。按功能或结构将系统划分为子系统或单元,逐个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 列出安全检查分析评价表。针对危险因素和有关规章制度、以往的事故教训以及本单位的检验,确定安全检查表的要点和内容,填入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参照表1-2)相应内容。
9、 表1-2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 区域/分部分项(工艺过程): 装置/设备/设施: NO:序号检查项目标准产生偏差的主要后果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可能性(L)严重程度(S)风险度(R)风险等级建议改正/控制措施备注12 分析人员: 分析日期: 2.动态分析:以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并按照作业步骤分解逐一对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识别。 1)作业活动的划分 按作业区域/分部分项和作业类别(检维修类、生产操作类)进行划分。 2)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 划分并确定作业活动,填入作业活动清单(参照表2-1)。 表2-1 作业活动清单 NO:序号作业区域作业活动作业类别备注12 将每项作业活动分
10、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注:应按实际作业划分,要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时如何进行的,对作业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如果作业流程长、步骤多,可先将该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块为一个大步骤,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填入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参照表2-2)。 表2-2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 作业区域: 作业活动: NO:序号工作步骤危害或潜在事件(人、物、作业环境、管理)主要后果现有控制措施可能性(L)严重程度(S)风险度(R)风险等级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分析人: 分析日期: 对危害因素产生的主要后果分析。按照风险点的分类对危害因素产生的主要后果进行分析。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版 建筑 施工 安全生产 风险 分级 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