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找次品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
《小学数学找次品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找次品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找次品 本案例为省级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教材分析“找次品”是人教版教科书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找次品问题是指在N个物品中有一个略轻或略重的次品,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它。关于这个问题教材共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让学生初步理解找次品的含义,明确找次品的基本思路。例2由8个零件开始探索、发现和总结找次品的最优策略。此外,找次品问题中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例如:抽象思想、化繁为简思想、推理思想、转化思想和优化思想。其中最突出的是推理和优化思想。学情分析 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在沏茶、烙饼和打电话等问题中积累了优化和图示的相关经验,对优化的本质: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效率有
2、一定的感悟。相比较之下找次品问题的优化难度更高,图示更复杂。同时不断积累的优化策略和活动经验将为六年级探索鸽巢问题和总复习之数学思考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目标 1、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优化思想。 2、学习用图形、符号等数学形式表示推理过程。 3、渗透模型思想,培养应用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 教师:3瓶益达口香糖、磁扣、多媒体课件。 学生:作业纸、圆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 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3瓶益达口香糖) 在这3瓶益达里有一瓶少了两粒,它就会比其他2瓶要轻,我们就说它是次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次品(板书:找次品)二探索规律1.3瓶益达中找次品,理解称法 (课件出示)例
3、1:有3瓶益达,其中一瓶少了3片。你能设法把它找出来吗? 预设:倒出来数一数,或掂一掂、称一称、用天平称 如果两个物体的差异很大、很明显,可以用数一数或掂一掂的方法。如果差异不明显或物体数量很多(例如有30瓶钙片),用数一数或掂一掂的方法可能不准确或不方便,此时可以用天平帮助我们快速找到“次品”。 预设:用天平称(请生上来用肢体演示) 教师用简单的符号记录过程,学生明确称法。 3(1,1,1) 称1次能找出次品2. 方法质疑,化繁为简 从3瓶里找一瓶次品,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没有挑战性。(课件出示:243瓶益达)243瓶益达里,有一瓶轻一些,至少几次保证找出次品? 预设:1次,5次,80次 这
4、个数太大了,不好找。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般我们怎么做? 预设:化成小一点的数试一试 我们不妨“化繁为简”,从较小的数开始研究,看看解决这类问题有没有什么窍门。3. 8瓶益达中找次品,深究规律 (课件出示)例2:有8瓶益达,其中一瓶少了2片,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 同桌合作: 可以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也可以像老师这样写一写,看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全班汇报(预设): 分法 分成份数 保证称出的次数 8(1,1,1,1,1,1,1,1)分成8份 4次 8(2,2,2,2) 分成4份 3次 8(4,4) 分成2份 3次 8(3,3,2) 分成3份 2次 8(1,1,6) 分成3份 3次 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次品 公开 教案 教学 设计 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