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pptx
《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ppt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中国式过马路日本式过马路日本人的规则意识初到东京者,一定会惊讶于日本人走路的速度。无论早上还是傍晚,街上尽是疾步如飞的上班族。更让人惊讶的,则是日本人对交通规则近乎顽固的恪守。早就听说日本人守规矩,然而这次随团访日,在东京新宿驿附近的一个繁忙路口,红灯亮起没人越过半步、绿灯亮起人潮涌动的场面,还是让我无比震憾。在日本,即便是再窄的马路,不管有没有车辆通过,你都不可能找到一个闯红灯者。日本人是怎么做到的?“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遵守交通规则。”一位日本友人这样回答。不过,我心中的疑问仍未消解。赴日本前,一位邻居曾说起这么一件事:他骑电动车送儿子上幼儿园,路遇红灯停车等候时,车轮越
2、线了一点点,儿子非要他退回白线后面不可,一厘米也不准超出。小朋友的较真儿让我想到,我们在小时候也被一遍遍教育要遵守交通规则,为什么相当一部分人长大后却会肆无忌惮地闯红灯?显然,闯红灯者缺少的并不是交通法规知识,而是规则意识,即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在日本,大家生活在一个遵守规则的环境里,人人都具有强烈的规则意识。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看到,交通规则被严格遵守,依次排队成为天经地义的事,垃圾分类得到近乎苛刻的执行记得2004年秋季,有一个叫香田证生的日本年轻人,不听政府劝告,执意来到战火中的伊拉克旅行,结果被恐怖分子绑架。虽然政府多方营救,香田最终还是被杀害。消息传到日本后,一些
3、日本人给香田的家人打电话,指责香田不守规矩,给政府添了麻烦。在舆论压力下,香田的家人不得不向政府和公众道歉。在恐怖分子公布的一段录像中,香田对当时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说:“对不起,小泉先生,我给您添麻烦了。”可见,在日本,一个人不守规矩,就会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东京的最后一晚,我来到涩谷驿旁边那个著名的十字路口。红灯变为绿灯的一瞬间,人群倏然启步,涌向马路对面。我也加入其中不是为了匆匆赶路,只是为了在杂沓的脚步声中享受一种美妙的体验,一种遵守规则的体验。从孩子们的“游戏规则”谈起如果有人问现在谁最讲游戏规则,我认为就是孩子。几个小孩子在“玩圆卡”,谁先打、怎么打、能怎
4、么打不能怎么打,他们有约定的规则。在玩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孩子违犯规则。这么懂“游戏规则”的孩子,却为什么在校不遵守校规,在家“行为霸道,做事任性?”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伤亡事故的悲剧时常发生?为什么总在学校的楼道里打闹甚至发生意外伤害?如果我们再从孩子的“游戏规则”中所体现出的良好的规则意识进行分析,或许能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培养孩子良好规则意识的途径。第一、谁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孩子。孩子的“游戏规则”是孩子制定的,这些规则不是任何教科书或者成人告诉的,不是别人规定的,也不是成年人代替孩子制定的。由于孩子是自己“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所以,他们明白自己的规则,体现了孩子
5、的成就感与参与感,从本质上体现了规则的公平与平等性。基于此,孩子有遵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不是被动的。第二、不遵守规则会怎么样惩罚。既然是规则,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力,规则的约束力表现在其具有一定的惩罚性。孩子们肯定清楚,如果不按规则玩游戏,就会被淘汰出局,多次被淘汰出局,最后就再没有跟他玩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没有跟我玩”这是一种非常严厉的惩罚。通过分析我们看到,从规则的制定者来看,只有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才能为孩子遵守规则,从而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提供前提,这也正好体现了“规则的制定者,注定是规则的受益者”这一普遍原则;从违反规则的后果来看,违反规则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为什么要讲规则意识?生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生 规则 意识 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