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市政安全网络教育考试答案.doc
《山东市政安全网络教育考试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市政安全网络教育考试答案.doc(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考核课后习题目录一、市政园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31、法的基本知识32、法律关系43、法律责任的概念与分类44、法律责任的承担与免除55、法律制裁与法律效力66、建设行政执法67、施工安全许可证制度68、工程建设标准69、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610、施工安全生产责任611、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制度612、勘察、设计单位的安全责任613、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614、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615、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616、相关单位及人员的安全责任6二、市政园林安全生产管理6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基本概念62、事故致因理论(上)73、事故致因理论(中)74、事故致因理论(下)75、安全生
2、产管理人本原理86、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87、国外安全生产管理经验88、建设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99、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910、安全目标管理与安全生产责任制911、安全教育培训技术管理1012、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1113、安全生产典型案例分析1214、安全生产责任制与资质资格管理1215、施工现场安全管理1316、机械设备安全管理14三、市政园林机械类安全生产技术151、机械基本概念152、建设工程机械的电气系统153、起重吊装(上)154、桩工机械155、起重吊装(下)156、土方与压实机械157、筑路机械158、塔式起重机159、施工升降机1510、物料提升机1511、高处作业吊篮
3、1512、木工与装修机械1513、流动式起重机1614、混凝土与钢筋机械1715、附着式升降脚手架1816、人机工程学19四、市政园林土建类安全生产技术201、土方作业与基坑工程202、边坡工程与暗挖工程203、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20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特点与构造205、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计算206、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拆与安全管理207、悬挑式、门式、碗扣式脚手架208、拆除工程209、临边、洞口、悬空作业2010、操作平台交叉作业、安全三宝2011、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2012、模板工程的构造与安装2013、模板工程的拆除2014、季节性施工21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4、2216、高处作业概述2317、市政桥涵工程(一)2418、市政桥涵工程(二)2419、市政管网工程(一)2620、市政管网工程(二)2621、市政道路工程(一)2722、市政道路工程(二)2823、园林工程安全技术(一)2924、园林工程安全技术(二)29一、市政园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法的基本知识1.法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2.从法学的角度来说,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的工具。A.实现阶级统治3.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在于它的阶级本性,即它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4.法的作用,又称法的功能,泛指法对个人以及社会发生
5、影响的体现,包含()和法的社会作用两方面内容。D.法的规范作用5.法的渊源在法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法律规范的()。B.效力来源和表现形式6.宪法是由()制定和修改的居于最高的、核心的地位的根本大法。D.最高国家权力机关7.狭义的法律,是指()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的立法依据或者基础。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8.行政法规,是指()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C.国务院9.法律有广狭两层含义,广义的法律是指包括()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文件。A.宪法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C.国务院
6、制定的行政法规D.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10.法的特征是法的本质的外在表现,是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显著特点。法的特征主要有()。A.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B.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D.法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E.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11.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国家强制力是指国家的()等有组织的国家暴力。B.军队、警察C.法庭E.监狱12.从法调整人们的行为这一特征来分析,法的规范作用表现在()等方面。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预测作用D.强制作用E.教育作用13.我国现代法律中,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A.正确14.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即
7、统治阶级主要领导人或部分领导阶层共同意志的体现。B.不正确15.我国的法,从宪法到普通法,从行政法规到地方性法规,都是分别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通过的,表达了人民的共同意愿。A.正确16.从法的本质和目的这一角度分析,法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是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的作用,二是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A.正确17.法的特征是法的本质的外在表现,是区别与其他社会规范的显著特点。A.正确18.宪法具有最高的效力等级,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基础,其他法律不能违背它的规定或者精神,否则无效。A.正确19.从法律效力上讲,行政法规的效力仅次于宪法而高于法律、地方
8、性法规。B.不正确20.国际条约属于国际法而不属于国内法的范畴,但是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生效的国际条例具有同国内法同等的约束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际条约也属于国内法的范畴,是我国法律的重要渊源。A.正确2、法律关系1.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形式。C.权利义务2.从法律关系主体应具备的能力来讲,限制行为能力,是指行为能力受限制的自然人只有不完全的行为能力的资格,即只有部分的行为能力。我国司法实践中通常以()的人为限制行为能力的人。B.满10周岁未满18周岁3.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共同指向的对象,它是法律关系主体权利行使和义务履行所指向的
9、目标。A.权利、义务4.法律关系的内容,即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D.义务5.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依法()的人,构成法律关系的第一要素。D.承担责任6.法律关系是由()三要素构成的,任何法律关系都必须具备这三要素。B.主体C.客体D.内容7.法律关系主体应具备()能力。B.权利能力E.行为能力8.法律关系主体的类型有()。A.国家、国家机关B.事业单位C.企业D.公民E.社会团体9.法律关系客体的类型有()。A.财B.物C.精神产品D.人身利益E.行为10.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三者密切相连,但也并不是任何法律关系都必须具备这三要素。B.不正确11.从法律关系
10、主体应具备的能力来讲,无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没有依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以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依法宣告为无行为能力的人的精神病患者是无行为能力的人,其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A.正确12.法律关系的实质就是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以及权利和义务的确定和划分。法律关系的内容也可以说是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有关的一切活动。A.正确13.权利能力,指能够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分为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和法人的权利能力。A.正确14.行为能力,指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A.正确15.法律关系的内容,仅为法律关系
11、主体承担的义务。B.不正确16.任何人均可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形成、变更和终止一定的民事权利义务。B.不正确17.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精神产品、行为、人身利益等。A.正确3、法律责任的概念与分类1.法律责任,又称违法责任,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由于其(),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承担的消极法律后果。B.行为违法2.违宪责任,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某种法律和法规、规章,或者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的活动与()规定相抵触而产生的法律责任。A.宪法3.刑事责任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违反(),所应承担的应当给予刑罚制裁的法律责任。D.国家刑事法律规范4.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行政主体是
12、指拥有行政管理职权的()。C.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5.行政相对人是指负有遵守行政法义务的()。D.公民和法人6.()的实施是承担法律责任的核心要件,是由法律明确而又具体规定的。B.违法行为7.法律责任只能由()依法予以追究。D.有权国家机关8.()的实施是承担法律责任的核心要件,是由法律明确而又具体规定的。A.违法行为9.法律责任的分类,也就是法律责任的各种表现形式。以引起责任的行为性质为标准,可将法律责任划分为()。B.民事责任C.行政责任D.刑事责任E.违宪责任10.民事责任,是指因()所应当承担的责任。A.违反民事法律行为B.违约C.民事法律规定11.刑事责任包括()。A.集体责任B.单
13、位责任C.领导责任12.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为()。C.行政主体D.行政相对人13.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既包括公民、法人,也包括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但不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B.不正确14.民事责任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A.正确15.在各种法律责任中,产生行政责任的原因仅是由于行为人的行政违法行为所致。B.不正确16.刑事责任,是指违反刑法所应当承担责任。B.不正确17.法律责任时一种消极的法律后果,即是一种法律上惩戒性的负担。B.不正确18.法律责任只能由有权国家机关依法予以追究。A.正确19.刑事责任是所有法律责任中罪轻微的一种。A.正确
14、20.违宪责任是指违反宪法及相关民事法律规范所应当承担的责任。B.不正确4、法律责任的承担与免除1.法律责任的免除,也称免责,是指法律责任由于()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B.出现法定条件2.法律责任的免除,也称免责,是指法律责任由于出现法定条件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其中,时效免责即法律责任经过了()而免除。B.法定期限3.施工合同纠纷(质量、工程款、工期)的诉讼时效为()年。B.2.04.权利最长保护期限为()年。D.20.05.诉讼时效起算时间点为从()起计算。A.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6.工程结算款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从()之日开始计算。C.应付工程款7.诉讼时效中止发生于()。D.
15、诉讼时效期间最后六个月内8.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为()。B.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9.法律责任的承担包括()。A.主动承担E.被动承担10.法律责任免除事由包括()。A.时效免责B.自首C.不诉免责D.协议免责E.立功11.诉讼时效期限为一年的情形有()。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B.延付或拒付租金的C.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D.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12.承包人因以下()事由,请求发包人支付工程价款的,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A.承包人未就工程价款与发包人进行结算的B.工程价款数额尚未确定的D.发包人收到承包人递交的竣工结算文件后,不及时审核或者答复的E.承包人有证据证实发包人故意拖延进行
16、结算的13.不诉及协议免责,是指如果受害人或有关当事人不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就实际上被免除,或者受害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协商同意的免责。A.正确14.自首是指犯罪后主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的行为。B.不正确15.在任何诉讼程序中均可提出诉讼时效的抗辩。B.不正确16.诉讼时效期限为两年。B.不正确17.诉讼时效期间经过,权利人的实体权利并不因此而消灭。A.正确18.诉讼时效期间经过,权利人的胜诉权必要消灭。B.不正确19.人民法院可以主动释明适用诉讼时效。B.不正确20.逾期支付工程预付款、进度款的,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应为合同
17、约定的最后一笔款项的支付日。A.正确5、法律制裁与法律效力1.法律制裁是指()对违法者依法追究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所实施的惩罚性强制措施。B.国家特定机关2.违宪制裁实施的机关是()。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3.刑事制裁也称刑罚,是()对犯罪行为实施的惩罚措施。B.人民法院4.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其中主刑的种类有()、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A.管制5.下列关于法律效力层次表述正确的是()。C.上位法的效力高于下位法6.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规定内容有冲突时,应当()。C.由国务院裁决7.承包人所享有的优先受偿权的起止时间为()。D.竣工之日或合同约定的竣工之日起8.承包人享
18、有优先受偿权的期限为()。A.6个月9.行政处罚的形式通常有()。A.申戒罚B.财产罚C.行为罚E.人身罚10.法律制裁包括()种制裁形式。A.违宪制裁B.民事制裁C.刑事制裁D.行政制裁11.行政制裁的情形有()。B.行政处罚C.行政处分E.行政强制措施12.民事制裁的情形有()。A.停止侵害B.排除妨碍C.消除危险D.返还财产E.赔偿损失13.民事制裁是由各级人民法院和行政机关对民事违法行为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B.不正确14.在同一位阶的法律之间,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即同一事项,两种法律都有规定的,特别法优先适用于一般法。A.正确15.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普遍意义,是针对特
19、定的人。B.不正确16.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提出裁决建议。B.不正确17.当承包人与发包人的其他债权人同时向发包人主张权利时,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优于抵押权和其他债权。A.正确18.同一机关指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A.正确19.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A.正确20.部门或地方根据授权指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A.正确6、建设行政执法1.行政执法是指各级行政机关以及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委托的(),为执行法律、法规
20、和规章而依照法定职责做出的行政行为。A.事业单位2.在我国,授权执法和委托执法是行政机关执法的必要补充。其中,委托是指行政执法主体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通过一定的程序将本机关拥有的某些或某个方面的行政执法权交给具有法定条件的事业单位,并由()承担执法后果的活动。B.委托机关3.最常见的建设行政处理形式是()。B.行政许可4.行政处罚是一种由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实施的对违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取惩罚性制裁措施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A.行政管理程序5.行政机关和当事人对违法事实认定有重大分歧,当事人要求听证或者行政机关认为有必要进行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进入()。C
21、听证程序6.实施行政处罚时,简易程序指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处罚的,可以()行政处罚决定。D.当场作出7.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C.上一级行政机关8.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自接到听证通知之日起()日内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行政主管部门提出。D.3.09.根据行政执法的概念,行政执法的特征有()。A.行政性B.强制性D.程序
22、性E.广泛性10.行政执法主体是指行政执法活动的承担者。下列关于行政执法主体应当具备的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行政执法主体必须是组织而不是自然人C.行政执法主体的成立必须有合法的依据D.行政执法主体必须有具体明确的职责范围E.行政执法主体必须能以自己的名义做出具体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相应的执法责任11.在行政执法中,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存在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B.职权的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制定法律法规的机关,由法律、法规加以规定,后者来源于实施法律的行政机关C.成立的前提不同。授权是制定法律、法规机关单方面的行为,不需要有被授权人的同意,被授权人不能拒绝,委托的成立则须经受托人的同意D.
23、被授权组织和被委托组织的法律地位不同。前者具有独立的主体资格,直接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自己承担法律后果;后者则只能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其行为后果也由委托机关承担12.听证程序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等重大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B.责令停产停业C.吊销许可证或执照E.较大数额罚款13.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如果法律明确规定了执行职务必须履行的程序,不按照法定的执法程序或者遗漏某个程序实施处罚就是违法。A.正确14.在我国,授权执法和委托执法已成为行政机关执法的必要补充。授权是指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形式将某些行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 市政 安全 网络 教育 考试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