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运动训练专业设置申报材料广西大学教务处.doc
《广西大学运动训练专业设置申报材料广西大学教务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大学运动训练专业设置申报材料广西大学教务处.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审批专业适用) 学校名称(盖章) : 广西大学学校主管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专业名称:运动训练专业代码:040202K 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教育学 体育学类学位授予门类:教育学修业年限:4年申请时间:2015年07月 专业负责人:周璋斌联系电话 :13807813202 教育部制目 录1.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32.学校基本情况43.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54.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11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186.教师基本情况257.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288.其他办学条件情况299.学校近三年新增专业情况30 填表说明1申请表限用A4纸打印填报,并按
2、专业分别装订成册,一式两份。2若为申请设置尚未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的新专业(无专业代码者),请参照专业目录,按专业的学科属性和专业类填写建议代码。3在学校办学基本类型、已有专业学科门类项目栏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对应的方框中画。4本表由申请学校校长签字报出。5申请学校须对本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1.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专业代码040202K专业名称运动训练修业年限四年学位授予门类教育学学校开始举办本科教育的年份1928年现有本科专业(个)97个学校本年度其他拟增设的专业名称本校已设的相近本、专科专业及开设年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2011拟首次招生
3、时间及招生数2017年100人五年内计划发展规模600人师范专业标识(师范S、兼有J)所在院系名称体育学院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审议意见(主任签字) 年 月 日学校审批意见(校长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高等学校主管部门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意见(增设尚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填写)(主任签字) 年 月 日高等学校主管部门审核(审议)意见(盖章)年 月 日注:专业代码按教育部公布的填写,尚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请填写建议代码。学校基本情况表学校名称广西大学学校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邮政编码530004校园网址学校办学基本类型部委院校 地方院校 公办 民办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4、大学 学院 独立学院在校本科生总数23677人专业平均年招生规模70人已有专业学科门类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管理学 艺术学专任教师总数(人)2263专任教师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数及所占比例63.1%学校简介和历史沿革(300字以内,无需加页)广西大学创办于1928年, 1953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广西大学被停办。1958年,广西大学恢复重建。1997年,广西大学与广西农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新的广西大学在1999年成为国家“211工程”学校,2004年被批准为教育部和广西共建的省部共建高校。广西大学设有31个学院,学科涵盖哲、经、法、文、理
5、工、农、管、教、艺等10大学科门类,有95个本科专业,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专任教师2263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7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55人,有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人员57人,终身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233人,硕士生导师1557人。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14年工程学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行列;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
6、验室和一批广西重点建设的实验室、研究基地。目前学校有各类在校学生8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3677人,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7061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65人。校园占地面积307公顷,校舍总建筑面积153.5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0.3亿元,拥有各类藏书73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358万册,电子图书372万册,全文电子期刊3.5万种,各类大型中外文数据库85种,数字图书馆建设具有一定规模。注:专业平均年招生规模=学校当年本科招生数学校现有本科专业总数3.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运动训练专业作为我国体育学科体系和专业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及训练教练专
7、门人才,促进国家体育事业,尤其是竞技体育事业整体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使命。当前,随着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战略转型,高素质体育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必然成为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在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运动训练专业既能为国家和地方培养、输送优秀的运动员后备人才,又能为基层业余体校培养高素质的教练员、体育管理人员,还能为群众体育输送大批体育骨干,因此它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体育事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人才支撑作用。当前,广西体育事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解决本区体育事业发展深层次矛盾的攻坚时期,是为实现重振广西体育雄风、建设西部体育强省(区)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然
8、而由于长期以来运动训练专门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专业运动员及青少年后备人才升学深造的机会较少,造成运动训练教练人才基础的明显薄弱,其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困境。因此,为提高广西体育运动发展水平,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体育专门人才的需要,根据国家高等学校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设置要求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事业建设发展战略规划,广西大学申请增设运动训练专业。一、申报增设运动训练专业的必要性1是实现广西体育事业与本地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需要体育事业的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以及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我国,体育作为承载民族精神、国家综合科技水平及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是政府主导下的国家意志,并把它纳入社会主义
9、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其地区GDP水平已进入西部前列,而广西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却未能进入西部省区的前列,明显滞后于本地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水平,由其是竞技体育的发展不均衡,已越来越凸显出竞技体育失衡于其它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促进广西经济社会与体育事业均衡发展,对构建广西经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从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来看,由于运动训练专业具有培养运动员的文化、运动、训练、管理等素质,有多学科综合优势,具有较强的辐射性,可以有效满足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以及学校体育等不同领域体育事业发展的全方位人才需求,有效提升广西体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增设
10、运动训练专业是构建广西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有力保障。2是广西与东盟国家进行体育交流的需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广西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政策等优势,广西与东盟国家的体育交流逐步形成了以东盟国家为主轴,以港澳台地区和其他国家为两翼的“一轴两翼”格局。近年来,广西与东盟国家体育交流硕果累累。一方面,由广西政府组织并成功打造了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中国-东盟篮球邀请赛、中国-东盟龙舟邀请赛、中国-东盟狮王争霸赛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赛事,既服务了国家的外交大局,又通过项目拉动了地方经济投资和消费。广西还相继成立“中国-东盟体育交流合作中心”、“中国-东盟体育信息中心”、“中国-东
11、盟体育人力资源培训中心”、“中国-东盟体操交流合作基地”等多个中国-东盟体育交流合作机构,构建与东盟国家体育交流的桥梁和基地。广西还大力开展与亚太地区及东盟国家体育人才培训。如举重、跳水等广西的优势项目,以及武术等中国传统项目,每年都吸引诸多东盟国家派遣运动员前来交流学习。广西向越南等东盟国家输送了大批的教练员,同时也接收了大量的东盟国家运动员来广西培训。广西大学地处南宁,拥有地缘与政策的优势,若开设了运动训练专业,可以凭借广西体育局的教练资源量、广西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优质的设施,为东盟国家培养教练员和运动员。3是解决当前广西专业运动员及后备人才接受高等教育资源匮乏矛盾的需要目前,广西开设
12、运动训练专业且能够为专业运动员提供本科学历层次教育的高校仅有一所。而他们每年的招收在编和退役运动员的数量有限,远不能满足广西本地专业运动员接受大学教育的需要。进而影响运动员队伍接受大学教育的比例,制约体教结合工作的有效开展,必然要影响到运动员退役安置工作。 通过增设运动训练专业,可有效解决广西现役运动员学历层次教育,提高专业运动员综合能力素质,实现运动员训练与文化教育的全面发展,也可为退役运动员在接受大学教育后就业提供有力的后盾;同时每年为广西本地新的300余名国家二级以上的体育后备人才接受高等教育提供资源保障。由此看来,通过运动训练专业的设置是广西竞技体育事业快速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4是
13、广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教练员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虽然广西有9所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级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运动学校及业余体校和4所自治区级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业余体校,但目前总体来说全区的业余体校仍处于一种低层次、低水平发展阶段。究其原因,一是基层体育传统学校、业余体校教练员队伍专业训练水平不高,影响了基层训练水平;其次是由于真正具有可以开展专业基础训练的教练员数量不足,导致教练员队伍整体训练水平参差不齐;再是基层教练员的体育科技应用水平、创新能力不够突出,自觉应用先进训练和科研手段的积极性不高。这些都导致了广西开展运动训练所需的教练员队伍人才“断层”以及阻碍了训练水平的提
14、高。根据目前一所广西体育运动学校、14所市级业余体校、50所县级业余体校所开展业余训练规模测算,不同项目教练员人才的需求量将在600名以上。这种旺盛的需求与本地的培养规模之间存在教练员人才教育资源培养不足的现实。因此,为缓解广西运动训练人才供需失调的矛盾,通过增设运动训练专业,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5是广西大学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办学水平和效益的需要积极服务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是广西大学办学的基本职能之一,尤其是作为广西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学校,更应以服务广西文化教育及社会发展为己任,以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赢得自身发展的机遇和保障。广西大学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
15、拥有学科优势及教学科研优势。若开设运动训练专业,可以与广西体育局优秀的教练员资源及优质的运动场馆资源进行资源整合,为共建广西高水平专业运动队提供合作平台;同时,广西大学是教育部首批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之一,现有教育部布点项目五个(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游泳),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广西体育局优秀教练员的资源,聘请部分优秀教练员担任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兼职教练,帮助学校高水平运动队提高竞技水平。据此,广西大学申办运动训练专业的基础扎实,专业建设目标明确,同时也是充分利用学校良好的教育资源服务于广西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二、申报运动训练专业的可行性1.办学基础良好广西大学体育学院于2011年
16、在原广西大学体育教学部的基础上成立的,现已招收了四届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目前,广西大学体育学院下设社会体育系、球类教研室、综合教研室、竞赛训练教研室和群众体育教研室。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有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统计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教育学、体育概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乒乓球、篮球、武术、游泳、羽毛球、健美操等主干课程,在校注册学生90人。另外,体育学院承担了全校2万余名学生的公共体育教学任务,并开设了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形体舞蹈、武术、游泳、户外定向运动、跆拳道、散打、台球、捧垒球、桥牌等20多门体育选
17、修课,极大地满足了同学们娱乐健身及获取体育知识的需要。近年来,广西大学体育学院在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狠抓教学质量不放松,深化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逐步形成了体育专业扎实的办学基础。2.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广西大学体育学院已经形成了一支学源、地缘、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体育师资队伍,完全能够胜任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目前全院共有教职工72人,专职教师6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4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23人,在读硕士1人。高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5.7%。有篮球、羽毛球、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游泳和网球等项目的国家级裁判9人,常年参加国际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大学 运动 训练 专业 设置 申报材料 教务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