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风情文化.ppt
《广西壮族风情文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壮族风情文化.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壮族 民族概况民族概况 饮食习惯饮食习惯 服饰特点服饰特点 风俗禁忌风俗禁忌 民族节日民族节日 文化艺术文化艺术 旅游风景旅游风景一、民族概况 20052005年,壮族人口超年,壮族人口超17001700万人。现在是中国少数民族万人。现在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大多居住在广西。其中云。壮族大多居住在广西。其中云南有南有100100余万人,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红河、曲靖也有一余万人,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红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广东的连山、贵州的从江和湖南江华也分布有壮族。部分。广东的连山、贵州的从江和湖南江华也分布有壮族。壮族有自己的语言,中国学者将之归类为汉藏语
2、系壮壮族有自己的语言,中国学者将之归类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壮语有自己的文字,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壮语有自己的文字,从中国的唐代(从中国的唐代(7 7世纪)就开始在民间使用,汉人称为古世纪)就开始在民间使用,汉人称为古壮字,壮族人自称为壮字,壮族人自称为“sawndipsawndip”,就是生字的意思,因,就是生字的意思,因为这种字是用汉字部首组合而成的。为这种字是用汉字部首组合而成的。1950195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政府专家创制了以拉丁字母年代,中国共产党的政府专家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并于为基础的壮文,并于19821982年又作了部分修订年又作了
3、部分修订 。二、饮食习惯和汉族没有太大的区别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有腌菜的习惯,腌成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快出锅时加入猪油、食盐。主要特色菜有:壮家烧鸭、盐风肝、马脚杆,鱼生,烤乳猪,花糯米饭、宁明壮粽,状元把等。五色糯米饭在壮族儿女心中,五色糯米饭被赋予了五谷丰登的吉祥之意壮族特色菜。乳猪需用糯米或大米味养,使其肉细皮嫩为上。然后以独特工艺、熟练的火工精心烤制,使其皮丝黄透亮,然后切块上盘,拌以葱酱、白糖食之,其味香甜松脆、肉质细嫩甘香,具有滋心润肺、养颜养容功效。南瓜、红薯糯米饭南瓜、红薯糯米饭 这是山区壮族喜欢食用的风味食品。南瓜黄熟,收后存留一段时
4、间使之糖化。使用时除去硬皮及瓜瓢、瓜子,切成大片,人锅煮熟,然后将优质糯米撒在它上面,瓜和糯米之比为3:1,煮至米熟成饭。再将瓜和糯米饭拌匀搅融,即成南瓜糯米饭,其味清甜而香,不需油盐、菜肴,即能饱腹。红薯糯米饭做法亦同,但其味道较南瓜糯米饭稍逊。壮家常以这两种饭待客,主客都吃得十分香甜。螺丝粉桂林米粉三鲜粉壮族自家还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度数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过节和待客的主要饮料。鸡胆酒:在米酒中配以鸡胆鸡杂酒:在米酒中配以鸡杂猪肝酒:在米酒中配以猪肝饮鸡杂酒和猪肝酒时要一饮而尽,留在嘴里的鸡杂、猪肝则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当菜。亚热带农作物、水果 龙眼龙眼即桂圆,是亚热带常绿乔木,
5、春末开花,秋后结果,因其果肉晶莹如白眼球,果核乌亮如黑眼珠,故称为龙眼。主要产于广西崇左、玉林、贵港、平果等桂东南及桂西部地区。果熟以后脱壳去核就制成了“圆肉”,圆肉是传统的名贵滋补品,药用价值很高;当然鲜肉还可制成罐头。三、服饰风格 壮族服饰主要有蓝、黑、棕三种颜色。壮族服饰各有不同,男子、女子的服饰,男子、妇女、未婚女子的头饰,各具特色。壮族男装:分为右襟与对襟两种 右襟衫反膊无领,衣纽从右腋下开至腰部又转向正中,再开出三四寸而止,衣襟镶嵌一寸多宽的色布边,用铜扣纽,再束上长腰带。对襟开胸,长仅及脐的紧身衫,这是在劳作时穿着的。壮族女装女装为无领右襟,宽大近尺,长至膝盖,镶嵌绲边,边条有宽
6、细,一般在二三道以上。肩内贴布反衬在外,起缝三线,名叫“反膊衫”。壮族女子有带银手镯辟邪的传统,多见小女孩、少女佩戴。儿童鞋布鞋壮族的婚姻,过去是父母包办,但壮族的婚姻,过去是父母包办,但婚前恋爱是自由的。实行一夫一妻婚前恋爱是自由的。实行一夫一妻制,早婚较多,婚恋较为开放。盛制,早婚较多,婚恋较为开放。盛行行“不落夫家不落夫家”或或“坐家坐家”的习俗。的习俗。青年男女结婚后,新娘便返回娘家青年男女结婚后,新娘便返回娘家居住,遇重大节日和农忙时节才到居住,遇重大节日和农忙时节才到丈夫家短暂居住,直到怀孕之后才丈夫家短暂居住,直到怀孕之后才长住婆家。长住婆家。壮族青年男女自古便有对歌求壮族青年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壮族 风情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