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编制说明.doc
《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编制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编制说明.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技术编制组二0九年六月1标准编制背景11.1任务来源11.2工作过程12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和意义23国内外相关标准概况33.1常见评价方法及其优缺点33.2评价标准参照值83.3现有评价技术存在问题分析94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94.1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94.2标准制订的技术路线105标准制定内容及说明115.1标准适用范围115.2规范性引用文件125.3评价对象的选择125.4评价标准的确定125.5本标准与国内外相关标准对比131标准编制背景 1.1任务来源国内尚未有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技术的统一标准,致使评
2、价 结论对比参考性差,无法满足治理及管理需求。受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委托,由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牵头,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环 境规划研究院协作开展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标准的 编制工作。1.2工作过程(1)2018年6月7月,成立标准编制组,根据国家环境保 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山东省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 办法等环保标准制修订有关文件的要求,对目前河流、湖泊及入海 口滩涂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进行了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确 定了标准的框架结构和技术路线。(2)2018年8月,标准编制组组织召开开题论证会。通过与会 专家讨论,确定本标准技术原则和技术路线及主要内容。(3)20
3、18年9月 12月,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 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年第41号)的有关要求, 对现有各种方法和监测工作需求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工作 内容等进行研讨,形成标准的征求意见稿。组织召开专家审评会,对 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进行专家审评,并进一步完善。(4)2019年1月5月,征求厅相关处室及有关单位意见,根 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标准送审稿。(5)2019年6月,召开专家审查会,编制组按照专家意见进 一步修改完善后形成报批稿。2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和意义近年来,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山东省水环境质量实现了明 显改善,省控重点污染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
4、但是历史上重度污染 时期产生的底泥重金属污染问题短期内难以消除,并极有可能对水质 和水生生物造成威胁,存在环境安全隐患。为保障人民群众生产和生 活安全,落实国家“水十条,山东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十三五期间 开展山东省底泥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工作,制定了山东省河流湖泊和 入海口滩涂底泥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底泥重金属污 染治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水污染防治的重要任务,对于巩固提 高流域治污成果,保障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科学评价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水平,是底泥重金属污染调查的 重要环节,也是制定治理方案,实施底泥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参考和依 据。目前,国内尚缺乏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的
5、统一标准,致使评 价结论对比参考性差。因此,亟需出台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指南,为科学评价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状况提供指导和依据。本指南 重点针对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实施后,将有利于底泥 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标准化、统一化,从而达到修复底泥重金属 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目的。3国内外相关标准概况目前,国家和地方尚未出台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标准或 规范。国外关于河流、湖泊及入海河口滩涂底泥中重金属污染评价方 法的标准及规范较少,主要有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s by USEPA、Canadian sediment quality guide
6、lin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aquatic liffe, 但这些规范侧重于底泥重金属的质量标准,未涉及底泥重金属环境质 量状况分级。3.1常见评价方法及其优缺点国内外关于底泥中重金属评价方法的研究较多,发展了多种方法, 大致可分为化学方法、生态方法和毒理学方法以及化学、生态和毒理 学相结合的方法。各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评价目的、优点及 不足。目前,常见的评价方法有: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 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 沉积物富集系数法;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次生相富集系数法 等。(1)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7、是以元素背景值为评价标准来评价重金属元 素的累积污染程度,表达式为:Pi = Ci/Si,其中Pi为底泥中污染物 i的环境污染指数;Ci为污染物i的实测浓度;Si为i种重金属的评 价标准。若Pi1.0,则底泥 已受到人为污染,指数越大则表明底泥重金属累积污染程度越高。该 模型只能分别反映单个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不能全面、综合地反 映底泥的污染程度,因此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单一因子污染特定区域的 评价,但单因子指数法是其它环境污染指数、环境污染分级和综合评 价的基础。(2)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当评定区域内底泥环境质量作为一个整体与外区域底泥环境质量比较,或底泥同时被多种重金属元素污染时,需将单因子
8、污染指数 按一定方法综合起来应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综合污染评价采 用兼顾单元素污染指数平均值和最大值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该 方法计算公式为:P综合h【(P宀佔)加,其中P综合为底泥综合污 染指数;万为底泥中各污染物的指数平均值;max(Pi)为底泥中单项污 染物的最大污染指数。若P综合S1为非污染;若1 V P综合S2为 轻度污染;若23为重污染。该方 法突出了高浓度重金属对底泥污染的影响,能反映出多种重金属对底 泥的污染程度,将研究区域底泥环境质量作为一个整体与外区域或历 史资料进行比较。但是没有考虑底泥中各种重金属的毒性差别,只能 反映污染的程度而难于反映污染的质变特征。(3)污
9、染负荷指数法该方法的评价模式为:CFi=Ci/COi; PLI=乌cf”cf2xxcfh ; PLIzone= nlpLIXxPLI2x.xpzim。其中,Ci 为元素 i 的实测值(mg/kg); COi为元素i的评价标准(mg/kg); n为评价元素的个数;m为评价 点的个数(即采样点的个数);CFi为某单一金属最高污染系数;PLI 为某点污染负荷指数:PLIzone为评价区域污染负荷指数。若PLI1, 则污染等级0,无污染;若1 PLI2,则污染等级I,中等污染;若 2PLI3,则污染等级III,极强 污染。该法优点是能直观地反映各个重金属对污染的贡献程度以及重 金属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金属 环境质量评价 技术 指南 编制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