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标.docx
《弱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弱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标.docx(2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录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1.1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31.1.1 编制说明31.1.2 编制依据31.2 技术方案41.2.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41.2.2 入侵报警系统91.2.3 访客管理系统121.2.4 门禁管理系统141.2.5 电子巡更系统181.2.6 停车场管理系统191.2.7 综合布线系统221.2.8 计算机网络系统281.2.9 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301.2.10 数字无线对讲系统311.2.11 电梯五方对讲系统321.2.12 触摸屏导购系统331.2.13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331.2.14 商业客流统计系统341.2.15 无线WIFI系统391.2.16 背
2、景音乐广播系统401.2.17 楼宇自控系统411.2.18 能耗监测系统461.2.19 机房工程471.2.20 UPS供配电系统531.2.21 管道及桥架系统541.3 施工组织设计551.3.1 总体部署551.3.2 施工工期进度计划及生产进度计划641.3.3 劳动力安排计划771.3.4 主要材料设备进场计划801.3.5 资源投入计划821.3.6 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871.3.7 遇需方工期紧急应对措施1141.3.8 深化设计管理及实施方案1151.3.9 调试方案及验收配合措施1251.3.10 管道、设备安装完成后的标识(含喷漆标识、标牌标识)1321.3.11 备品
3、备件清单1341.3.12 材料设备售后服务1351.3.13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1381.3.14 成本控制措施1451.3.15 材料成品保护措施1481.3.16 重难点分析1511.3.17 人员培训1531.3.18 技术修正方案1571.3.19 深化设计方案1591.3.20 方案草图1601.3.21 计算书1652. 主材品牌表2033. 技术偏离表204技术偏离表204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1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1.1.1 编制说明XX项目位于XX市XX,建筑面积约为12.43万平米,建筑高度为189.2米,其中地上面积约为10.1万平方米。1-5层为裙楼,业态
4、为商业;6-44层为塔楼,业态为写字楼;地下面积约为2.33万平方米,地下共4层,主要包括设备用房、后勤用房、地下车库等,物业发展用途为商业及办公楼。XX为地标性建筑,周围多为单行道,道路狭窄,附近有寺庙、居民区等区域,考虑到本次项目施工的复杂度,包括材料进场,人员安排,施工环保,吊装材料等各种问题,我方指定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本次项目施工达到建设方要求,按时完成施工进度;同时符合XX市的管理部门要求,达到行业领先水准。本次项目包含的智能化弱电系统较多,包含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含车位引导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数字无线对
5、讲系统、电梯五方对讲系统(仅配合电梯公司)、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触摸屏导购系统、无线wifi系统、商业客流统计系统、背景音乐系统(由消防单位实施,配合调试)、楼宇自控系统、能耗监测、机房工程、UPS不间断电源系统、管道及桥架系统等多个系统,施工周期长,施工技术含量高,需满足规范验收及政府部门验收要求,一次性验收合格。按建设方计划提供成套设备,并指导安装、配合进行试运行及联动试运行、提供产品合格证及所有竣工资料、售后服务等。1.1.2 编制依据1) GB/T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2) GB 5030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3) GB50300-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
6、量验收统一标准 4)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6) GBT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7) GBT50312-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8) GB 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9) GB50343-2009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10) 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11) GB50526-2010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12) GB17565-2007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13) GB/T19002-1994物业管理ISO900
7、2 14) 97X700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15) YD5062-98通信电缆配线管道图集16) 其它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规范及标准其他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招标人提供的智能化系统图纸以及与智能化系统设计相关的其他专业图纸。1.2 技术方案1.2.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1.2.1.1 系统需求本项目根据建设方的功能要求及国家规范要求,对必须进行视频安防监控的场所、部位、通道等进行实时、有效的视频探测、视频监视、视频传输、显示、记录与控制,并具有图像复核功能。前端全部选用彩色摄像机,摄像机类型根据不同的安装方式及环境需要,配置相匹配的摄像机。本系统采用主流的数字网络监控系统的先进技术与产
8、品,严格遵循国际通用视频编解码算法和网络传输标准协议,实现在网络系统上的图像传输和共享。系统具有高稳定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及易用性,具备24小时全天候工作能力。监控中心和分控中心可通过PC客户端软件查看任意图像,实现摄像机操作与控制。网络客户端可实时监视多路实时图像信息并实现一机多屏同时监视。在任一监控器上可实时显示前端任意一个监控点的图像,监视器上可显示16画面分组实时回放,管理PC机可显示16画面同时同步回放,支持1/4/9/16等多画面显示。在网络条件支持下,位于不同地点的多个用户可同时在线观看系统内任意网点的实时视频资料。在监控中心采用中心管理服务器平台+数字视频解码器+磁盘阵列的视频
9、处理方式,以提供视频的管理、上墙处理、图象显示及硬盘存储。监控中心配置有视频解码器、磁盘阵列、控制键盘及中心管理服务器等等系统管理设备。监控机房内配置一套操作台及一套电视墙,消防控制室也有一套电视墙。1.2.1.2 系统结构1.2.1.3 系统功能l 每个对象均可进行精细权限设置,包括设置对每个摄像头的权限(是否可以实时监控、历史点播、云台控制等)。l 系统可实行多级权限控制管理,按实际的管理架构对每个用户赋予不同权限等级,系统登录、操作都需要进行权限查验。l 系统所有重要操作,如登录、控制、退出、报警确认等,均有操作记录,系统可对操作记录进行查询和统计。l 局部配置调整后,自动更新全网系统配
10、置,方便维护管理。l 通过组播协议自动发现网络上的视频设备故障,更换摄像机无须停止系统运行。l 系统具有网络容错能力,当网络恢复正常后系统也能重新正常工作,不会受到网络错误的影响。l 系统支持软件远程在线升级。l 系统采用中心机房集中供电,通过设置在弱电井的电源箱变压后为前端设备供电。机房内配置UPS电源,后备时间不少于2小时。室外监控接地电阻4。l 系统支持对区域、用户、角色权限、服务器、设备、模板等进行管理l 系统支持CMS热备、NVR冗余、SMT负载均衡、SMT组播以及SMT多级转发l 系统支持将管理权限和操作权限分离,支持基于目录的权限控制并可以针对特定的通道进行单独的权限配置l 系统
11、支持配置巡视、成组切换和定时事件等l 系统支持音频广播,可同时给多路视频发送广播音频l 系统支持前端视频丢失报警和NVR硬盘错误/硬盘满报警l 系统支持报警联动l 系统支持为报警录像配置不同的录像覆盖周期l 系统支持录像统计l 中心管理服务器,最大管理100000路摄像机l 系统支持对报警信息进行检索,可根据预设条件进行分时检索l 系统支持接收第三方报警设备l 系统支持画面矢量PTZ变速控制,支持数字放大、框选放大等操作l 系统支持缩略图预览、时间条定位等可视化智能搜索l 系统支持同步回放和分段回放,支持快速、慢速回放和倒放,支持录像下载、快照等l 系统支持电子地图,支持电子地图鹰眼功能l 系
12、统支持摄像机画面角度旋转,支持走廊模式场景监控l 系统支持个人树,可以将常用资源添加到个人树中以方便调用,同时个人树中有独立的文件系统夹保存最近访问的资源l 系统支持灯光、雨刷控制,自定义控制功能l 系统支持虚拟电视墙操作,可通过鼠标拖动切换视频l 系统支持符合GB/T 28181协议的设备接入和平台对接l 系统支持符合ONVIF 1.0/2.0/2.4设备接入l 系统支持在系统中手动添加和自动匹配设备类型l 安装CMS/ACS模块,具有系统的权限管理和报警处理功能l 系统完成系统所有用户访问的权限认证、控制信令处理和报警接入l 系统支持配置数据和运行数据同步冗余1.2.1.4 监视器显示内容
13、l 摄像机分组:按照监控区域、管理权限和实际使用情况(如行进路线)分组,设置简单。l 轮巡:系统具备视频自动巡视功能,在可设定的间隔时间内对全网的监控点进行图像巡检,参与轮巡的对象可以任意设定,轮巡间隔时间可设置。l 摄像机信息设置:设置系统内所有摄像机的位置、别名、所在区域、场所等信息。l 字符叠加和图像屏蔽:可在图像的叠加名称、时间、场地等字符信息。l 支持手动录像、自动定时录像、动态感知录像、报警联动录像、视频丢失报警、运动检测录像、循环录像。l 录像内容存储在存储服务器及其扩展单元上,用户可通过客户端软件对全网的录像文件进行统一管理。l 在同一显示器/监视器上多画面分组实时回放:支持同
14、时回放多个服务器或本地的多个存储通道的同一时间的录像文件;监视器上可显示多画面分组实时回放,管理PC机可显示多画面同时同步回放,支持1/4/9/16等画面显示。l 支持多种回放操作:回放时可以进行暂停、播放、停止、快放、慢放、单帧步进、单帧后退、循环播放、精确定位到某帧、打印、缩放、备份等操作。l 支持节假日设定、预录像设置、录像文件最大长度设定、存储容量设置和状态显示。l 录像工作表:可为每个摄像机指定录像工作表。工作表可按周一至周日以及节假日的不同时间段分别指定不同的动作设定。l 录像文件检索:按日期、时间、类型、服务器、通道检索客户端本地或远程服务器端录像文件,检索后还可以按日期时间、通
15、道、服务器、类型来过滤,支持智能VMD检索功能。1.2.1.5 监视器分布格局 办公区域监控点:正门外候车区、停车场(库)出入口、地下停车场(库)电梯厅、楼梯出入口、办公区域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电梯轿厢、办公区域各楼层的楼梯出入口、电梯厅或主要通道、总服务台、安保控制室等。 商业区域监控点:正门外候车区、电梯厅、楼梯出入口、商业区域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电梯轿厢、商业区域楼层的楼梯出入口、电梯厅或主要通道、总服务台、安保控制室等。 室外监控点的设置位置及设备选择应充分考虑现场环境的实际需求,选用室外型低照度枪式摄像机,应确保满足室外照度需要。 室内监控点(大堂门厅、走廊通道、电梯厅、扶梯口、消防
16、通道、车库车道等)的设置位置及设备选择应充分考虑现场环境的实际需求,选用室内型低照度摄像机或室内低照度半球摄像机。 消控室的设备位置及设备选择应充分考虑现场环境的实际需求,选用彩色半球摄像机。 监控点设置应结合环境特点,确保夜间监视效果为出发点进行系统设备选择与配置。 监控点的安装应能较好避免或减少逆光现象。 前端监控点应根据摄像机的类型及现场整体环境,选用不同类型的防护罩,如球型防护罩、室外矩形防护罩、室内矩形防护罩等。 室外监控点应充分考虑前后端的防雷接地保护措施。 室外摄像机应考虑保护各种来自信号传输线的感应雷击和浪涌电压带来的危害。 室外监控点可采用独立或联合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应4。
17、应标文件中应详细阐述室外监控点防雷接地等相关说明。1.2.1.6 监视墙、操作台的制作施工工艺本次项目的监视墙挂架和操作台为半成品安装、组装方式完成。监视墙挂架到场后,检测设备的完整性及产品质量,确保满足建设方要求后接收货物。取出施工工具,开始安装。在不影响建筑物结构的基础上,按照建设方的要求,选择安装地点。对拼接屏支架进行固定,将螺母旋转到合适位置。在所有支架拼接完成后,测试其稳定性及水平角度,是否满足要求,可通过多次矫正来达到要求。支架完成后,将显示屏通过支架与挂架衔接后螺母固定,完成一块屏后,通过测试其水平方向的角度以及垂直方向的角度来确保施工准确性。一次将所有显示屏安装完成后,调整每块
18、屏的安装角度,达到建设方的技术要求后,连接线缆,测试有无屏幕挤压等造成的显示问题;最后连接系统,完成测试。整个施工完成后,在建设方技术人员确认签字后,打扫现场,还原现场,整理施工工具离开现场。本项目选用操作台为平面操作台,安装建设方要求采购。操作台达到现场后,首先确认操作台的完整性、外观完好、质量无问题、规格满足等要求,接收货物后,搬到建设方指定地点安装。操作台拼装时,注意观察操作台安装角度是否合理。将操作台所需电子设备,放在指定位置,连接线缆,对线缆进行线序标记,连接线缆时,确保线缆完好无损,没有挤压痕迹。连接线缆后,检查所有连接顺序,以防短路或连接不当造成的损失。所有设备安装到位、线路连接
19、完毕后,开始进行调试工作。1.2.2 入侵报警系统1.2.2.1 系统需求根据本大楼的管理要求和环境条件以及总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原则,设置建筑物内部区域或空间防护、重点实物目标防护系统。本系统应采用多种技术的报警探测器,对大楼重要部位进行防护。同时将信号传送至安防管理中心,使管理人员能及时的获得发生事故的信息。系统应能独立运行,有输出接口,可用手动、自动方式以有线向外报警。系统除应能本地报警外,还应能异地报警。系统的前端应按需要选择、安装各类入侵探测设备,构成点、线、面、空间或其组合的综合防护系统。应能按时间、区域、部位任意编程设防和撤防。应能对设备运行状态和信号传输线路进行检测,对故
20、障能及时报警。应具有防破坏报警功能。应能显示和记录报警部位和有关警情数据,报警记录信息保留时间应不少于30天。在重要区域和重要部位发出报警的同时,应能对报警现场声音复核。系统应由中心集中供电,现场变压后提供前端设备使用,中心应配置UPS电源。1.2.2.2 系统设计本系统采用总线+网络入侵报警系统结构进行设计,在管理中心通过多媒体接警平台负责警情的自动接收与处理。本系统的传输部分拟采总线制报警传输体系,具体为采用分区汇聚、集中后,并接入物业管理网将各报警信号传送各个区域的中央控制室内(监控中心),总体上报警系统的传输分为三级。办公区域: 主要分布于水泵房和房屋水箱部位、配电站(所)、总服务台、
21、安防中心控制室、对外主要出入口等。 在室外出入口、屋面出入口通道设置被动红外报警探测器;在总服务台、残疾人卫生间等重要部位设置紧急按钮、声光报警器;在水泵房和房屋水箱部位、配电站(所)等重要设备机房设置外报警探测器及报警键盘,能够实现现场设防。 商业区域: 主要分布于商业对外主要出入口、收银台、服务台等。 在室外出入口、屋面出入口通道设置被动红外报警探测器;在总服务台、残疾人卫生间等重要部位设置紧急按钮、声光报警器。 报警触发时,启动现场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声压不小于80dB,持续时间不小于5分钟。系统具有布防、撤防、不可撤防模式、外出与进入延迟的设置和编程,以及自检、防破坏、声光报警、报警
22、记录与储存、打印输出、密码操作保护等功能,能准确识别报警区域,实时显示发生报警的区域、日期、时间及报警类型等信息。系统布防、撤防、报警、故障等信息的存储时间不少于30天。当系统进入防范状态,如有人非法进入防区,会触发入侵探测器,系统会检测并确认报警信号,并将信号送到控制主机,发出报警达到防范作用。遇到不法之徒进行打劫时,按紧急按钮或相应的紧急装置,向安保监控中心求援。报警信息联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将报警现场摄像机图像自动切换到指定监视器上。安保中心与区域110报警联网。1.2.2.3 系统结构1.2.2.4 系统功能l 一层办公消防/安防控制室设置入侵报警管理计算机及管理软件,完成对各区域接警
23、主机的参数设置、对前端报警探测器的撤/布防设置、报警记录查询以及电子地图调看报警区域等功能。l 报警主机能直接或间接接收来自探测器发出的报警信号,发出声、光报警并指示触发或入侵发生的部位。声、光报警信号应能保持至手动复位;复位后,再有入侵报警信号输入时,能重新发出声、光报警信号。l 系统具备防拆功能。连接到报警主机的信号传输线发生断路、短路或并接其他负载时,报警主机输出报警信号。l 入侵报警系统主机采用图形操作界面进行管理,显示入侵报警系统的所有监视情况、设定系统的所有控制参数;能显示和记录报警部位和有关警情数据,并能提供与其它子系统联动的控制接口信号。能自动生成各类运行数据历史进程表、汇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 施工 方案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