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夯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工程概况 . 2二、编制依据 . 2三、施工进度计划 . 3四、施工参数和技术指标 3五、施工准备 . 41、设备准备 . 42、劳动力准备 . 43、技术准备 . 4六、施工方案 . 51、高速液压夯实施工方法 52、履带式夯机施工方法 6七、施工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91、施工质量控制 . 92、质量保证措施 . 10八、安全保证措施 . 10九、安全注意事项 . 12十、环境保护措施、文明施工措施及雨期施工措施 131、环境保护措施 . 132、文明施工措施 . 143、雨期强夯施工措施 14强夯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绥芬河至满洲里高速公路铁力至科右中旗联络线榆树至松原段起于
2、吉 林省榆树市与黑龙江省五常市交界处,经榆树市、扶余市、止于松原市解 放村项目全程183.377km。由我公司承建的A02合同段位于榆树市境内,路 线起点桩号 K36+00Q终点桩号 K55+400,全长19.4km。鉴于榆松项目路基施工工期较短,填方路基自然沉降时间不充裕,为 确保路基施工质量,杜绝路基不均匀沉降的病害发生,路基报验前采用履 带式夯实机对路基填挖交界处进行强夯处理,构造物台背回填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路基竣工通车后的安全性和 舒适度,为确保项目构造物台背回填的施工质量,避免以后出现“桥头跳 车”的现象,确保工程质量,根据相关技术规范、设计文件要求及参考其 他项目的成功经验,在
3、原有的路基压实的基础上,采用高速液压夯实机及 履带式夯实机进行桥涵台背两侧路基强夯加固处理 , 对台背及路基填挖交 界处增加夯实工序。二、编制依据1 、绥芬河至满洲里高速公路铁力至科右中旗联络线榆树至松原段A 合同段招标文件、合同文件。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Q41-2Q11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JQ76-95)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Q/1-2QQ4)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Q-2QQ6)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Q-2QQ7)7、指挥部文件8、现场踏勘及调查了解的施工环境、条件等。9、我单位施工类似工程积累的施工经验
4、三、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日期: 2018.4.20 2018.5.18四、施工参数和技术指标 高速液压夯实机夯锤重量3.3吨,行程0.21.2米,夯击势能40千焦,夯板直径1 米。击打频率3080次/分钟。履带式夯实机 强夯基本指标设计参数夯锤重量 3.3 吨,行程 0.21.2 米,夯击势能 40 千焦,夯板直径 1 米。击打频率 3080 次/分钟。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 物。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应先平整场地后采用压路机碾压,然后再进行强夯。根据要求,强夯为满夯,满夯夯击能为1000KN- m技术指标:夯击顺序和夯击遍数:为了减少对桥台振动的影响
5、 , 结构物背部路堤强 夯宜一次夯完。同时 , 为了确保对路堤的均匀夯实 ,并减少对桥台振动影响 , 应严格遵循先两边后中间、先远后近的强夯顺序 , 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填土的 侧向挤出 , 并对结构物背部土体产生挤密作用。对于路肩处夯点也应保持与 同排其它夯点相同的夯击功能和夯击数。夯区夯点的布置: 在结构物背部路堤上的夯点宜按两排或三排布设 , 考虑强夯振动对桥台的影响以及距离太近可能对台帽产生碰撞 , 故第一排 夯点中心与结构物背部距离不宜小于锤的直径 , 且夯锤边缘距结构物背部 的最小距离应大于0.5m。第二排夯点布设,各夯点中心连线成等边三角形, 锤边缘间距等于 1/4 锤体外形直径 ,
6、尽可能使结构物背部路堤保持均匀夯实 故第二排夯点中心距结构物背部为两倍锤的直径。强夯过程中和夯后的技术处理 :在强夯施工过程中 , 随着夯沉量增大 , 有可能因夯锤偏位或路基土体密实度不均匀 , 导致夯坑底部不平 , 夯锤落地 不稳。因此在施工期间 , 应预备一定的填料和临时工 , 在必要时对夯坑作处 理。强夯施工完成后 , 应对坑底以上土体进行良好的压实或人工夯实处理 , 以保证夯后路基表层土体也能到达设计要求的压实度。五、施工准备1 、设备准备(1) 、夯锤:用钢板制作外壳,内部焊接骨架后中粗砂制成。夯锤底采 用圆形,并设12个排气孔,孔径为200350mm(2) 、起重机械:选用 30t
7、 的履带式起重机及液压夯实机,以满足夯锤 起吊重量和提升高度,并设安全装置,防止夯击时臂杆后仰。(3) 、自动脱钩装置: 要求有足够强度, 起吊时不产生滑钩, 脱钩灵活, 能保持夯锤平稳下落,挂钩方便迅速。(4) 、铲车、挖掘机:用作回填、整平夯坑和作地锚用。(5) 、检测设备:有标准贯入度、静力触探仪等设备及土工常规试验仪KB 器。(6) 、测量仪器:全站仪、水准仪2 、劳动力准备 强夯施工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以机械作业为主,杂工辅助。因此对劳 动人员数量需求不是很大。单机单班劳动力如下:起重机司机 1 名,起重 挂钩工 1 名,测量、记录人员 3 名,现场管理人员 1 名。3 、技术准备 对
8、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专业工进行短期技术培训。 进行测量交底,准备现场测量记录表格。 原地面横断面标高已测量,路基恢复路基中线。施工现场设置项目标示牌、各种安全施工警示标识及施工警戒线等, 无关人员不得入内。水准控制点需设置在距施工范围最小距离 50米以外,并保护完善。水 准测量支镜点在距落锤点位最小距离 20米以外,并根据现场影响情况及水 准仪精度适时调整。4、强夯布置(1 )桥涵背部位台背强夯处理范围:处理长度范围为背墙后2m至搭板外5m,且长于基 坑开挖线3m距离,宽度为搭板全宽,背墙后 2m内,采用高速液压夯实机 进行夯实处理。(2)路基填挖交界部位填挖交界处理范围:以填挖交界断面
9、为中心,两侧各强夯处理15m长,宽度为底基层全幅。(3)分期或分段施工的填方路基,新旧施工作业面衔接处处理范围:以衔接线为中心,向两侧强夯各 15m且伸入原有路基不少于 6m宽度为 底基层全幅。六、施工方案1 、高速液压夯实施工方法1、使用灰线标记出台背回填范围。2、桥背、涵背以压实后没有明显轮迹和平整度符合要求为合格。3、夯锤边缘距结构物最小距离为30cm夯点与夯点基本紧靠。夯击顺 序:桥涵内侧往外侧,一端向另一端逐点推进。用蛙式打夯机对结构物边 缘的30cm进行夯实。4、夯击作业 使用灰线标记出夯实范围。按照夯击顺序,液压夯实机就位,将夯机调至强档进行夯击。经线外夯击试验,每个夯点的强档夯
10、击为69击。夯击标准:以3击为一阵,夯击以最后一阵与前一阵的相对夯沉量差值小于1Qmn为灌砂法检测压实度的依据。).3 .桥、涵台QCO3oxQQqQO808g夯点布置及夯击顺序5、检测和冲击虚土的处理对夯实补强的最下一层进行压实度检测,压实度合格后人工清理干净 冲击产生的虚土。6、施工注意事项a. 液压高速夯实机工作时,作业点夯锤外缘距桥、涵结构物最小距离 应不小于3Qcm因为夯击能量大,易损坏填层边部。b. 填层表面干燥时要适量洒水,防止表面粉尘化,影响能量向深层传 递。2、履带式夯机施工方法1、平整场地,施工放样,布置夯击点。各夯击点用红绳绑小石块放置 与夯点的中心位置即可。2、夯机就位
11、用50米尺量吊绳长度,按照起吊16m高度卡住吊绳, 使重锤在起吊16m后能自动松开,自由下落。3、夯击前测量顶标高(或相对标高),每击一次都记录本次夯击后的 高程(或相对高程),并计算沉降差。测量人员应距离夯击点 50m以外,防 止溅石飞出造成伤害,同时保证夯击时水准仪受夯击振动影响较小。除记 录高程外,一个点夯击完成后还应观察周围土的隆起状况,若隆起较大应 及时分析原因,调整夯击参数。4、夯击应从路基中线向两侧夯实,利用两侧基底土、石方限制夯锤处 基底侧向滑移。重锤起吊要缓慢平稳,不要晃动过大,以免影响施工安全 事故。挂钩工及测量立尺人员必须远离或站在吊机背后一定距离后方可起 吊重锤,重锤
12、下落过程中严禁人员靠近,应待落锤后进行操作。5、第一遍夯击完成后,采用同种路基填料进行回填,回填用装载机端 料、铺平,必要时可用挖掘机辅助。平整后继续放线,布设夯击点,夯机 就位,按上述要求进行第二遍强夯、第三遍强夯。6、主夯完成后,夯击面平整度较差,表面松散,满夯前需进行找平、 密实。满夯要求基本相同,每点夯 2击,满夯完成后再整平,压路机碾压 表面。夯击效果图3、强夯机施工步骤及注意事项1、强夯锤质量可取1040t,其底面形式宜采用圆形或多边形,锤底 面积宜按土的性质确定,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2540kPa,对于细颗粒土 锤底静接地压力宜取较小值。锤的底面宜对称设置若干个与其顶面贯通的 排
13、气孔,孔径可取250300mm强夯置换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 100 200kPa。2、施工机械宜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设 备。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时,可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取其他安全 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3、当场地表土软弱或地下水位较高,夯坑底积水影响施工时,宜采用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铺填一定厚度的松散性材料,使地下水位低于坑底面 以下2m坑内或场地积水应及时排除。4、施工前应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 高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因施工而造成损坏。5、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会产生有害的影响 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隔振
14、或防振措施消除强夯对邻近建筑物的有害 影响。6、强夯置换施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 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当表土松软时可铺设一层厚度为 1.02.0m 的砂石施工垫层;2) 标出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3) 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4) 测量夯前锤顶高程;5) 夯击并逐击记录夯坑深度。当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时停夯,向 坑内填料直至与坑顶平,记录填料数量,如此重复直至满足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墩体的夯击。当夯点周围软土挤出影响施工时,可随时清理并在夯点周围铺垫碎石,继续施工;6) 按由内而外,隔行跳打原则完成全部夯点的施工;7) 推平场地,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项 施工 方案 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