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学设计勾股定理.docx
《德育教学设计勾股定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教学设计勾股定理.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18.1 勾股定理(第一课时) 阿城第七中学赵冰洁2012.718.1勾股定理(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说明: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第一课时。勾股定理是人类科学十大发现之一,是欧氏平面几何的一个核心结果,它很 好的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同时它又是初中数学阶段一种常用的计算线段的长度的方 法。勾股定理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定理,是对学生进生爱国主义教育 的良好素材,在定理的推理证明过程中也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我选择了 这一课作为数学教学课堂上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体
2、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2、了解运用拼图法验证勾股定理;3、运用勾股定理计算: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的长。过程与方法:1、在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2、经历观察与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感受勾股定理的应用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感觉受数学文化,激发学习兴趣与热情;2、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 探索精神。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在我国古代,人们将直角三角形中的短的直角边叫做 勾,长的直角边叫做股,斜边叫做弦.根据我国古算书周 髀算经记载,在约公元前1100年,人们已经知道,如果
3、勾 是三,股是四,那么弦是五.(图1)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建议用一幅反映勾股定理 的数形关系图发射到太空中去,用它来和外星人作为交流的 语言。(图2)相传,大约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过程中就利用了勾投 定理来测量两地的落差。图1-1称为“弦图”,最早是由三国时期的数学家赵爽 在为周髀算经作注时给出的,所以也叫“赵爽弦图”。图1-2是在北京召开的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TCW 2002)的会标,其图案正是“弦图”,它标志着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图1-1图1-2【设计意图】用四个中国古今实证,说明勾股定理在中国的历史悠久,让学生初 步了解中国数学史上的辉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
4、二)新知探究问题引入:相传2500年前,毕达哥拉斯有一次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的 用砖铺成的地面中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某种数量关系。问:在这个图形中,你发现了哪种数量关系?你能用语言叙述你的发现吗?猜想:两直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设计意图】用西方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引入, 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通过在认识定理的时 问上的对比,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增强 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与毅力。C(三)猜想勾股定理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对于等腰直角三角形有这样的性质: 对于任意直角三角形都有这样的性质吗?通过计算出这两个图形中A、B、C面积,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22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德育 教学 设计 勾股定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