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生课程设置.docx
《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生课程设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生课程设置.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附件: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生课程设置A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必修);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以上三门任选一门,1学分);硕士生英语(4学分,必修)。课程 回课程名称编R授课教师或团队学分课程类别(转型期课程、专业核 心课程、方法实践类课 程、交叉前沿类课程)课程简介(300字左右)B外国语文通论0502B0100待定2转型期基础课程本课程为我院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各专业硕士生必修课程,旨在介绍外国语 言、文学、文化、翻译等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及最新科研成果,扩大外国语学院 各专业研究生的知识面,拓宽学术视野,提高理论水平。由各专业研究生导
2、师以 讲座形式开设。要求课前预习讲座大纲,了解相关背景知识;课上耐心听讲,积 极思考;课外认真阅读,提高兴趣。课程考核方式为提交课程论文,要求如下: 本课程只要求一篇论义,论义应当严肃、规范,统一包括以下几部分:摘要100 150字;关键词35个;正文5000 8000字;必须有引文,注明出处(参考 书目);论文行文必须符合出版要求;做论文时鼓励打通各个讲座内容,不必拘 泥家;课程论义需在讲座范围内,且不向于本人研究方向;严禁抄袭,抄袭 者按/、及格处理。二十世纪西方批评理论0502B0200朱刚2转型期基础课程本课程旨在介绍二十世纪西方人文思潮在文艺文化领域里的发展,反映该领域研究的前沿。课
3、程涉及西方主要国家(英、美、法、德、俄)二十世纪文艺文化批 评理论的主要流派(俄苏形式主义,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结构主义,解构主 义,后殖民主义,性别研究,文化研究,新历史主义等),阅读代表,庄文本,讨 论其发展逻辑、分析其矛盾或不足之处。要求研究生细读文本,掌握背景,理解术语、概念、主旨,完成思考题和讨论题,力求融会贯通,尽量融入中国批评视 角,力近西古今融会打通。本课程有助于把握外国文学文化,进一步加深对它 的理解,掌握语言学、翻译学、文化研究、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研究的手段和方 法,提高硕士论文撰写的质量。翻译通论0502B0300许钧、曹丹红、 刘玄虹、身方2转型期基础课程“翻译通论”
4、主要面向外国语学院 MTI全体一年级学生和外院翻译方向学术型研 究生,也允许跨院系选修。课程围绕对“翻译”的理解,从宏观角度讲述翻译活 动的历史、本质、过程、功能、研究,既为初步接触翻译研究的学生奠定理论基 础,亦为从事翻译实践的学生提供理论支撑。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令学生全面认 识翻译、理解翻译,对翻译所涉及的基本问题有所了解,进而形成关于翻译的本 质、过程、对象、主体、影响因素、基本矛盾、 社会历史功能等方面的系统认识, 树立正确的翻译观以指导翻译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同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翻译、思考翻译,逐步培养学生的翻译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外国语言学0502B0400陈新仁、孔德 明、
5、常玲玲、 范洁清、李锦 花、周丹丹、 张翼、李斌等2转型期基础课程本课程简要介绍一百多年来西方语言学主要流派及当代认知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其中重点评述索绪尔语言学思想、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 国描述语言学和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系统功能语言学、当代认知语言学的主 要内容、基本思想、研究方法,介绍应用语言学的主要理论,旨在扩大学生的知 识面,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教学要求:参加本课程学习的同学必须 做到不迟到,不缺席,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外按照要求阅读指 定材料,期末按质按量完成书面作业。C德语语言学导论050204c01孔德明、王露杨3转型期课程本课程为
6、研究生阶段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德语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掌握德语语言学领域中的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专业术语,学习德 国语言学家在不同语言学分支取得的研究成果,了解语言学发展趋势,为今后从 事德语语言学研究打下理论基础。本课程主要由两大模块组成,第一部分为德语 语言学基础理论学习,内容包括德语语言学的起源、发展历史、基本流派和主要 代表人物;第二部分为德语语言学理论的应用学习和学术性论文的研读讨论。课 堂上采用理论展示、理论学习、方法讨论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课前查找和整理文献学习理论,课上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再带着问题意识学习文 献中的理论应用方法,逐步培养从理论到实践
7、的科研习惯,形成适应德语语言学 研究特点和发展方向的研究思路。德语文学导论050204c02张辛仪、外教3转型期课程本课程是研究生阶段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德语文学研究的基本框 架,掌握德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专业术语与概念,了解 德语文学研究的历史与发展趋势,在教授文学研究基本理论知识以外,通过对各 类文学文本的阅读与分析,使学生掌握不问文类的主要特征及其对之进行分析的 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研究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为 今后从事德语文学研究打下理论基础。本课程主要可分为几大模块:诗歌、戏剧、小说等重要义学体裁的介绍,义艺理论和方法,文学技巧,经典与
8、文学评价,文 本分析等。教学方法包括课前学生预习、课堂上师一起研讨、课后完成习题和 书面报告等。跨文化学术 语篇分析050204c03孔德明、李双志、卢盛舟3转型期课程本课程为研究生阶段的基础课程,是在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框架下以中德学术话语交际为主题开设的一门课程,具有专业训练导向,其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跨 文化学术话语交际的基本策略并对存在问题予以积极反思。该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集中讨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跨文化学术交际问题。对中德和德中人文社科知识传播和转达的个案分析,将展示文化背景和学术传统对知识的跨文化生产及转变过程的影响,以及学术交际的国际性与本土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将以多 语学术杂志的
9、内容提要为例,讨论当前中德学术活动中具体的跨文化学术交际实践方案。第二部分将衔接第一部分的理论探讨,从语篇分析的角度考察学术写作 的不向视角、形态和可能性,并以学位论文写作的具体实例为参照,引导学生既 独立自主又跨文化互助地开展学术语篇写作实践。D汉德对比翻译研究050204D20陈民、常晅2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是为跨文化日耳曼学方向和德语语言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专业课。首先学习了解中德早期翻译思想,然后就新闻报刊类、文学类(诗歌、戏 居小说)等的汉德翻译进行对比研讨,并进一步从译介学的角度对德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与接受以及中国文学在德国的翻译与接受进行分析,以个案作家及作品为例,从而不仅对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德语 语言文学 硕士生 课程 设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