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docx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 2017/11/09 摘要费城染色体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likeALL)是一组基因表达谱与费城染色体阳性ALL(Ph+ALL)相似的B-ALL(B-lineageALL)亚群,涉及一系列细胞因子受体基因及激酶信号通路异常活化的相关基因改变,并常伴淋系发育相关转录因子异常。Ph-likeALL在高危组儿童B-ALL的比例高达15%,其临床特征与不良预后相一致。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联合化疗显著改善儿童Ph+ALL预后提示基于Ph-likeALL分子遗传学异常的精准靶向治疗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该文结合近年Ph-likeALL的相关研究
2、进展,对儿童Ph-likeALL的基因改变及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关键词Ph-lik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诊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儿童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靶向化疗药物的不断出现,联合化疗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不断改进,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的疗效显著提高,其长期生存率可达90%1。尽管如此,仍有15%20%儿童ALL出现复发,并成为ALL患儿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障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进一步寻找与复发ALL预后相关的分子遗传学异常是未来的研究方向。2009年,DenBoer等2和Mulligh
3、an等3首次发现约有15%19%遗传学分型不明的B-ALL患儿基因表达谱与BCR-ABL1阳性ALL患儿相似,预后也与其相似,将其称为Ph-likeALL,其基因组学改变的共同特征为存在细胞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和激酶信号通路异常活化,针对这些信号通路的激酶抑制剂已经使部分患者获得了更好疗效4。本文就近年来儿童Ph-likeALL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Ph-likeALL的基因改变与发病机制1.1JAK激酶通路基因异常1.1.1CRLF2基因重排与过表达CRLF2(cytokinereceptor-likefactor2)基因位于性染色体Xp22.3或Yp11.3,编码细胞因子受体样因子-2,也称胸
4、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受体(thymicstromallymphopoietinreceptor,TSLPR)。TSLPR是一种I型细胞因子受体,与配体TSLP结合后可与白介素7受体(IL-7R)的链形成异源二聚物,启动下游的JAK-STAT信号通路,参与淋巴细胞增殖的调控2,5。42%的儿童Ph-likeALL存在CRLF2基因异常,以易位最常见,主要形成IGH-CRLF2和P2RY8-CRLF2两种重排基因,导致CRLF2过表达6。部分Ph-likeALL存在其他未知因素导致CRLF2过表达7。而CRLF2过表达将持续活化下游JAK-STAT信号通路,导致白血病细胞持续增殖。此外,CRLF2
5、的F232C点突变(第232位氨基酸由半胱氨酸代替苯丙氨酸)可促使非配体依赖性的同源二聚体形成而异常活化下游信号通路参与白血病发生8。值得注意的是,CRLF2-IL7R-JAK-STAT通路激活并非仅存在于Ph-likeALL,约60%唐氏综合征ALL患儿也存在此通路异常活化9。1.1.2JAK基因突变与重排CRLF2过表达的Ph-likeALL中,约50%伴有JAK基因突变,以JAK2R683突变最多见8,10。JAK基因突变一方面导致CRLF2或IL-7R发生激活突变,另一方面使编码抑制JAK的接头蛋白LNK的SH2B3基因发生失活性突变,从而活化JAK-STAT信号通路,这亦提示CRLF
6、2的过表达和JAK基因突变在活化JAK-STAT信号通路中有协同作用4。在儿童Ph-likeALL中,JAK基因家族除发生突变,约5%存在JAK2基因重排。目前文献报道共计10种基因与JAK2形成融合基因,包括PAX5-JAK2、BCR-JAK2、ETV6-JAK2、SSBP2-JAK2、ATF7IP-JAK2、EBF1-JAK2、PPFIBP1-JAK2、STRN3-JAK2、TERF2-JAK2和TPR-JAK2,其产生的融合蛋白保留JAK2的激酶区域并持续激活,导致JAK-STAT信号通路持续活化11。1.1.3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基因重排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rec
7、eptor,EPOR)基因重排见于4%的儿童Ph-likeALL,主要形成EPOR-IGH、EPOR-IGK和EPOR-LAIR1融合基因,即EPOR基因易位到免疫球蛋白重链(IgH)或轻链(IgK)的增强子区和LAIR1的上游区域,这一改变导致截短型EPOR过度表达,对EPO呈高敏感,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早期参与白血病的形成12。1.2ABL激酶通路基因异常不同于JAK通路基因的异常,ABL基因异常只涉及重排。约14%的儿童Ph-likeALL存在ABL家族基因重排,包括ABL1、ABL2、PDGFRB及CSF1R基因,这些基因虽然存在众多且不确定的伙伴基因(见表1),但其转录产物
8、的结构与功能均与BCR-ABL融合蛋白类似,可使酪氨酸激酶异常活化,导致细胞持续增殖。PDGFRB(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receptor)基因编码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其为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的一员14。PDGFRB重排最早在骨髓增殖性肿瘤中发现,但目前发现ALL中也有PDGFRB特征性重排,以EBF1(earlyB-cellfactor1)-PDGFRB融合基因最常见。EBF1是B系淋巴细胞分化必需的转录因子,EBF1的编码区与PDGFRB的羧基端融合,一方面影响EBF1的正常功能,使细胞分化停滞于淋系B前体细胞阶段,另一方面致PDGFRB过表达,导致细
9、胞持续增殖13。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stimulatingfactor1receptor,CSF1R)基因是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M-CSF)受体的编码基因,其激活见于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而在Ph-likeALL中CSF1R可与单链DNA结合蛋白基因SSBP2形成SSBP2-CSF1R融合基因,持续的细胞因子受体信号可使SSBP2被ABL1磷酸化而参与肿瘤形成15。1.3淋系转录因子基因异常淋系转录因子基因主要包括EBF1、PAX5和IKZF111。IKZF1编码的锌指转录因子IKAROS是淋巴细胞发育、分化过程中的
10、一种重要转录因子。50%70%的Ph+和PhlikeB-ALL存在IKZF1的遗传学改变16,主要为IKZF1的单等位基因丢失、内部外显子缺失和移码、错义突变,导致IKROS剂量不足或产生突变型IKROS,从而使B细胞发育停滞,同时增强激酶依赖的细胞增殖和更新17。此外,突变型IKROS自身蛋白功能受损的同时还可以显性失活的方式影响正常IKAROS。Witkowski等18研究发现IKZF1基因突变可激活B-ALL中大量与细胞增殖和耐药相关的基因,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PAX5和EBF1基因也是B细胞发育早期所需的转录因子,其与激酶基因易位形成融合基因如PAX5-JAK2、EBF1-JAK2、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性 淋巴细胞 白血病 研究
